李宗仁流亡美國後,想回祖國但心存顧慮,曾想了一招投石問路之計

2020-12-22 文史控

我們都知道,李宗仁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大功勞,曾組織徐州會戰,在臺兒莊打了個漂亮仗。抗日戰爭勝利後,國軍在和解放軍的鏖戰中土崩瓦解。後來蔣介石下野,李宗仁擔任代總統。然而他並沒能挽救頹敗中的國民政府。眼看「大廈將傾」,他也只好自尋出路去了。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以就醫為名,從南寧乘專機飛往香港。1949年12月,李宗仁又飛往美國,此後在美國過著流亡生活。

1958年,李宗仁的老鄉、桂系集團核心政治人物陳思遠的女兒林黛從美國回到香港,對父親陳思遠說:「李先生(李宗仁)在美國住不習慣,總想回國。」不久之後,程思遠又接到李宗仁的來信,說他保存著一批文物,希望能獻給祖國,並吐露了自己葉落歸根的心願。

程思遠聽了女兒的話,看了李宗仁的信,明白了李宗仁的心思。1959年10月,程思遠從香港前往北京,表達了李宗仁的意願。北京對李宗仁很歡迎。11月初,程思遠又回到香港,寫信向李宗仁轉達了北京的意思。李宗仁便把他的文物從紐約託運到香港。總理派人前往香港,將文物運到北京。

李宗仁在寫給總理的信中說,這些文物,他花了11萬美元購買的。但是,總理從故宮找來文物專家鑑定,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贗品,只有少數幾件是真品。價值最多3000美元。總理向主席匯報了這一情況。並提議說,到時候按真實價值10倍的錢,給李宗仁3萬美元。主席聽完總理匯報後,哈哈一笑,意思是李宗仁不識貨,買了一堆贗品。他對總理說:「我們的統戰工作要講策略。他說11萬多,就給他12萬!這叫『投石問路』嘛!」

於是,總理對程思遠說:「李先生的藏畫,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贗品。但政府體念李先生的愛國熱忱,將送他一筆赴歐洲的旅費,以壯行色。」

然後,他派人把12萬美元送到李宗仁手上。李宗仁得知消息後,

周恩來讓劉仲容設法將12萬美元現鈔交到李宗仁手中。李宗仁得到消息後,十分高興,連聲稱讚:「他們不簡單,是識貨的。」

以上便是李宗仁回歸大陸前的一段軼事,正所謂「投石問路」。

原來,李宗仁在美國過夠了流亡生活,早就有回國之心。之所以不敢貿然回歸,一則因為對新中國不了解,二則因為他早年曾「圍剿」過紅軍,有所顧忌。於是,他才採取了「投石問路」的方法。

但不論如何,李宗仁是於國有功的,他曾致力於兩廣統一,促成北伐,又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功勳。尤其值得稱道的是,1938年,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濟南後,企圖沿津浦線對進,南北夾擊,會攻徐州之時,李宗仁任第5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者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廣大地域上,展開了一場大會戰。在這場會戰中,臺兒莊大捷最為著名。臺兒莊大捷歷時1個月,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在戰爭中,李宗仁親自指揮部隊痛擊日軍,給日軍以極大打擊。此次大捷是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軍隊取得的又一次勝利,也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李宗仁的這一歷史功績將永載史冊。

但是,出去容易,回來難。臺灣方面、美國方面,都進行了阻撓。然而,李宗仁回國的決心很堅定,一直沒有放棄。直到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和他夫人才經瑞士輾轉中東回到北京,回到了久別的故土。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肺炎在北京逝世,享年70歲。

相關焦點

  • 桂系大佬李宗仁,74歲回到祖國,留在美國的兩個兒子過得怎麼樣?
    ――《少年中國說》也曾金戈鐵馬,也曾戰地黃花,也曾一方稱霸,匹夫一人,心繫天下。一代名將李宗仁終是不負中華。若不心繫萬千民,何須以血鑄功名在後世的評說中,說他助紂為虐幫助蔣先生危害天下,支持蔣先生發動政變,試問上層博弈與下層何幹?
  • 李宗仁:一個想養鴨的農家少年,是如何成為中華民國代總統的?
    有天,母親看著調皮的李宗仁,不由得問道:「長大後你想幹什麼呀?」李宗仁想都沒想就回答:「我想養鴨子。」別以為李宗仁這是隨口一說,其實他還真的打算這麼幹,我們很難想像,立志於養鴨的李宗仁,有一天能成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總統。
  • 維基精選:【李宗仁】
    會議討論:一、加強長江防務部署;二、將新疆駐軍東調;三、分配十個美械師討論加強長江防務部署、將新疆駐軍東調、分配十個美械師。4月,李宗仁以黨政民意各方面皆反對「和談條件」,上電聲言請蔣復職,並以即日回桂為口實,其意蓋一在迫使蔣曲聽其「和談」,一在脅逼蔣出國;蔣均不為所動。4月1日,李宗仁派以張治中為首的六人談判團抵達北平,與中國共產黨展開談判。
  • 桂系大佬李宗仁兒子今何在?長子在美經營公司,次子在美成家立業
    唐德剛在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中曾讚譽他是「近代中國這座高樓大廈的一根主要支柱,沒這根柱子,則今日這座大廈 可能又是另外一棟不同的建築」。炮火喧囂的年代,匹夫一人系天下之安危,走上烽火狼煙的戰場,曾金戈鐵馬,亦曾戰地黃花。一代名將李宗仁一生功過四六開,無言對錯與否。
  • 李宗仁中國英雄人物!
    1949年12月,李宗仁乘機飛往美國,此後在美國度過了十六年的寓公生活。晚年的李宗仁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參與哥倫比亞大學口述史計劃,在唐德剛協助下出版回憶錄;二是在周恩來周密部署下,躲過重重阻撓,攜妻取道瑞士回到大陸。1956年4月至1965年6月的10年間,曾任李宗仁秘書、並一直與李宗仁交往從密的程思遠5次應邀穿梭於海外與北京之間,為李宗仁回歸祖國做準備。
  • 李宗仁76歲時,想效仿美國人找生活秘書,周恩來:喜歡就明媒正娶
    1965年7月20日,前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攜妻子郭德潔從美國回國,郭德潔在美國被確診為乳腺癌,或晚,回國半年多後,在北京一家醫院去世。妻子郭德傑因病去世後,晚年的李宗仁感到孤獨,想遵循美國人的習慣,找一個生活秘書。
  • 李宗仁白崇禧30多年交情,李得知白向蔣介石獻媚,一聲長嘆感慨
    桂軍3個精銳師被四野吃掉後,白崇禧雖然痛惜不已,但仍心存僥倖,認為廣西多山,地形複雜,利於組織防禦;再加上桂系慘澹經營多年,廣西獨立的格局已經形成,基礎比較厚實,只要上下齊心
  • 1949年李宗仁曾做出一個非常偉大的善舉,待他返還大陸後得到禮遇
    文/紀布話說,在1965年的7月,李宗仁乘坐飛機返還祖國大陸,待飛機緩緩降落後,在他下飛機的一刻,得到了新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之所以新中國會對李宗仁的返還祖國會有如此熱烈的歡迎,是因為其的歸來不僅在國際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力外,而且還有一個極其特別的原因,那就是李宗仁在1949年時曾為新中國做出過一個偉大的善舉。
  • 善乃發家之本,道乃成功之領—代總統李宗仁的祖宅故事
    李宗仁小時候是農村放牛娃,後入讀廣西陸軍速成學堂,一路打拼,直到貴為「天子」,這與其祖上樂布好施,心存善良,種善得福,從而得到上天的眷顧,安排其獲得上等祖宅祖墳風水寶地有關。酒足飯飽後,老李又讓家裡的老婆子給先生端洗腳水,風水先生感慨萬千,心想自己在富裕的王家,住了如此長的日子,從來沒有一個人給自己端過洗腳水,在王家上下人眼中自己就像是個流浪漢,無依無靠,而且每天還得出去幫他找風水寶地,一天沒出去就感覺自己是個多餘的人,一想自己多年在外漂泊,念起家中父母妻兒,不禁潸然淚下!
  • 得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身在美國的李宗仁:我敗了,但敗得好
    李宗仁將軍曾為國民黨效力,但他並不是一個只知愚忠的部下,而是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與人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為我國的和平與富強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樣一位將軍,絕不應該簡單的以政治黨派來區分好壞,而更應該看他的所作所為。
  • 胡蝶之女7歲算命,得暗語「二十年後華蓋交」,27歲應驗嫁李宗仁
    但27歲的一代影星胡蝶的女兒胡友松與76歲的李宗仁結婚時,她卻在後來的自傳《我與李宗仁極不尋常的最後三年》中回憶,新婚之夜,她很正式地對李宗仁說,德公(李宗仁),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我很敬佩你。我願意嫁給你,是真心誠意的,不帶任何私心雜念。我不圖你的財產。其實,外界對於他們的婚姻多不看好,認為胡友松是看上了李宗仁的財產。
  • 李宗仁原配李秀文:獨守活寡70年,只有一次警告二妻「放規矩點」
    李宗仁和郭德潔已經把生米煮成了熟飯,李秀文還能怎麼樣呢?她也想過撒賴打丈夫的臉,可轉念一想,丈夫出生入死,想多個人照應,她都容不得,那外人會怎麼說呢?還有李宗仁和郭德潔都很會表現,吃飯的時候,李宗仁親手斟酒,郭德潔也舉杯敬酒,李秀文覺得臉上有光了,便和郭德潔敘起家常來。
  • 小諸葛白崇禧,為什麼去了臺灣,而不是跟隨李宗仁出走美國?
    桂系不屬於蔣介石的嫡系,所以白崇禧和老蔣可謂多年政治上的對手,而白崇禧和李宗仁也利用其桂系的勢力,曾逼迫蔣介石下野,說起來雙方的關係並不好,只不過是貌合神離。
  • 李宗仁:中華民國代總統
    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
  • 李宗仁的原配妻子,1949年沒有跟李宗仁逃往美國,最終結局如何?
    不過,郭德潔卻有搶他人丈夫的嫌疑,而這個被郭德潔搶去丈夫的女人,正是李宗仁的原配妻子李秀文。李秀文出生於1891年,她是廣西桂林人,與李宗仁同歲。1911年,兩人經過媒妁之言結為秦晉之好。當時的李宗仁還在廣西陸軍小學讀書,估計連李秀文自己也不會預知自己的丈夫未來會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濃重的筆墨。
  • 我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李宗仁在美國高興得像個孩子,四處報喜
    很多讀者朋友讓我聊一聊近代史,不是筆者不願意寫,一寫可能就審核不出來。近代史中有太多的傳奇故事,更是無數傳奇人物。如果要把近代中國發生的大事做一個排名,首顆原子彈的爆炸絕對能名列前茅。如今大家早已形成一個共識,如果沒有原子彈這一戰略尖端武器的存在,中國很難有如今的國際地位。
  • 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起家的功臣!
    桂軍營長李宗仁帶著四百多號殘卒剛倉皇潰退至廣西蒼梧,司令部一紙命令,命其率部火速趕至廣西興業縣城隍鎮駐防。人地兩生,沒有營房,困難重重,李宗仁愁眉緊鎖。突然他想起兩位城隍籍好友,頓時憂消愁散,提筆修書,命副官何武率警衛快馬前往聯繫。第五天下午,當李宗仁率部風塵僕僕趕到城隍圩時,鑼鼓喧天,鞭炮轟鳴,城隍鎮士紳悉數到場夾道歡迎,部隊駐地安排妥帖,洗塵宴酒菜豐盛,李宗仁懸了幾天的心終於放下。
  • 李宗仁長子:被父親寄厚望,卻一生獨愛生母,母親百歲生日宴痛哭
    李幼鄰深愛母親,也因為深愛,所以他從小便懂得了母親的苦,自然地,他也對父親對母親的態度心存著怨恨。在他的印象裡,母親的一生是悲苦、寂寞的一生,而這一切,全是父親所賜。 他有時候甚至想,如果母親的丈夫不是父親,或者父親不是一個做大官的,那她那個賢惠溫婉的母親,定是能在俗世收穫更好的人生。
  • 紐西蘭總理:不學澳大利亞,要對中國「心存顧慮」
    紐西蘭總理:不學澳大利亞,要對中國「心存顧慮」近日,因為貿易問題,澳大利亞準備到WTO狀告中國,結果外交部甩出一幅漫畫,讓澳總理歇斯底裡。面對這些情況,紐西蘭總理進行了表態。紐西蘭總理強調,在外交方面要有技巧,對華要保持「心存顧慮」,無論是部長級聲明還是雙邊聲明,紐西蘭都會進行預測,這才是處理對華關係的行動方針。這種可預見性,能夠避免很多衝突。如果像澳大利亞一樣,不考慮後果就對中方惡語相向,自然要吃苦頭。
  • 蔣介石作弄李宗仁:就職典禮上出現尷尬一幕,李宗仁活像跟班兒
    ▲李宗仁是指揮臺兒莊戰役的抗日名將蔣介石要當總統,大家都清楚,也沒人想和他競爭。不過,老蔣還是想做做「民主」樣子。開始,他想請知名人士胡適來與自己競選。國民黨掌權後,居正當過「司法院長」。雖然沒有實權,但資歷在那裡擺著呢。於是,蔣介石就請他來和自己競選。這樣,兩個人的名字合起來就是「蔣介石居正」,大吉大利。其實大家都清楚,別管是誰來競選,都不過是擺擺樣子,最後肯定是蔣介石當選。關鍵是副總統的選舉,有不少人躍躍欲試。畢竟你老蔣吃了肉,這湯總得讓大家分點吧?但蔣介石不這麼想,他支持孫中山的兒子孫科做副總統,因為他聽自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