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宗仁流亡美國後,想回祖國但心存顧慮,曾想了一招投石問路之計
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以就醫為名,從南寧乘專機飛往香港。1949年12月,李宗仁又飛往美國,此後在美國過著流亡生活。1958年,李宗仁的老鄉、桂系集團核心政治人物陳思遠的女兒林黛從美國回到香港,對父親陳思遠說:「李先生(李宗仁)在美國住不習慣,總想回國。」
-
李宗仁中國英雄人物!
「西安事變」發生後,各地軍閥動搖觀望之際,李宗仁等16人通電全國,態度鮮明地主張和平解決兵諫,建立抗日政府。七七事變後,李宗仁在兩個月內便在廣西裝備了4個軍共48個團配備齊全,開赴淞滬會戰前線。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守徐州。
-
秘書遭槍擊 周恩來難過哭訴
於是,周恩來那種不寧靜的表現便被驅除了,恢復了慣有的從容鎮定,指著腕上的手錶安慰道:「還不到,也快了。你就不要走了,我們一起等電報。」不安的情緒流動時,人們會出於本能地往一起湊,似乎這樣才能互相依靠支持,得到一些鎮定。周恩來的辦公室裡漸漸聚了一些人,大家竭力找一些輕鬆話題聊天,藉以鬆弛一下糾纏心頭的那種莫名的緊張情緒。大家的擔心不是沒根由的。
-
李宗仁去世後,30歲遺孀胡友松下場如何?被趕出李公館,最終出家
消息傳開後,對近代史有所了解人立刻想到了一個人,抗日名將李宗仁。胡友松是李宗仁的第三位妻子,生前是臺兒莊李宗仁紀念館名譽館長。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攜夫人郭德潔闊別16年後,終於回到了祖國。李宗仁回國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渴望回國;二是郭德潔乳腺癌晚期,希望能葉落歸根。遺憾的是,郭德潔回國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終年60歲。
-
胡蝶之女7歲算命,得暗語「二十年後華蓋交」,27歲應驗嫁李宗仁
但27歲的一代影星胡蝶的女兒胡友松與76歲的李宗仁結婚時,她卻在後來的自傳《我與李宗仁極不尋常的最後三年》中回憶,新婚之夜,她很正式地對李宗仁說,德公(李宗仁),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我很敬佩你。我願意嫁給你,是真心誠意的,不帶任何私心雜念。我不圖你的財產。其實,外界對於他們的婚姻多不看好,認為胡友松是看上了李宗仁的財產。
-
維基精選:【李宗仁】
5月1日,美國駐廣州公使克拉克報告美國國務院他4月30日在桂林與李宗仁長談4個小時,相信李是真正決心與蔣攤牌,並自認有希望成功;李說蔣想復出掌權,但蔣覺得除非蔣到政府所在地廣州,否則蔣不能復職,而蔣不能到廣州,除非李也在廣州;李提到蔣在考慮退休時,曾想住在臺灣,當時省主席陳誠曾把此項可能性向美國總領事提起,美國總領事非正式提到臺灣的法律地位要等到對日和約籤字才決定;據李說,美國總領事之評論轉報給蔣,
-
李宗仁:一個想養鴨的農家少年,是如何成為中華民國代總統的?
有天,母親看著調皮的李宗仁,不由得問道:「長大後你想幹什麼呀?」李宗仁想都沒想就回答:「我想養鴨子。」別以為李宗仁這是隨口一說,其實他還真的打算這麼幹,我們很難想像,立志於養鴨的李宗仁,有一天能成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總統。
-
李宗仁評價蔣介石: 我兩都是失敗者, 重回大陸是不可能的
解放戰爭結束後,李宗仁並沒有和蔣介石一樣去臺灣。而是逃到香港,然後飛往美國。蔣介石在臺灣恢復「總統」職務後,很快就罷免了李宗仁副總統得到職務。周總理得知這個消息後,一直爭取李宗仁回國,李宗仁猶豫了十年後最後還是回到了祖國。晚年在美國的李宗仁也思鄉心切,他也想回到祖國。
-
李宗仁的原配妻子,1949年沒有跟李宗仁逃往美國,最終結局如何?
「廣西王」陸榮廷下野之後李宗仁與同班同學白崇禧合作,打敗了沈鴻英等人,逐漸統一廣西全境,成為了新桂系軍閥,坐鎮廣西,虎視全國,並在之後成為了蔣介石最大的政治對手。李宗仁不僅仕途順利,而且個人生活也可圈可點:李宗仁一生有過三段婚姻,對他事業幫助最大的應該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郭德潔。
-
蔣介石作弄李宗仁:就職典禮上出現尷尬一幕,李宗仁活像跟班兒
▲李宗仁是指揮臺兒莊戰役的抗日名將蔣介石要當總統,大家都清楚,也沒人想和他競爭。不過,老蔣還是想做做「民主」樣子。開始,他想請知名人士胡適來與自己競選。關鍵是副總統的選舉,有不少人躍躍欲試。畢竟你老蔣吃了肉,這湯總得讓大家分點吧?但蔣介石不這麼想,他支持孫中山的兒子孫科做副總統,因為他聽自己的話。但選舉的過場總要走走的,這樣一來,報名的多了,除了孫科外,國民黨的李宗仁、程潛、于右任,非國民黨的莫德惠、徐傅霖都報名了。別人倒還罷了,只有李宗仁的報名參選遭到蔣介石反對,因為李宗仁完全有實力競爭過孫科。
-
李宗仁回國時,受到了非常的熱烈歡迎,這源於他在1949年的一個善舉
1949年初,「三大戰役」已經結束,國民黨敗局已定,蔣介石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前有共產黨將其定為頭號戰犯,後有李宗仁等人的「逼宮」,外面又有美國人的擯棄,內外交困的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了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李宗仁在美國接受採訪,講出一段大實話
1910年,19歲的李宗仁加入了同盟會。年輕氣盛,意氣風發。在聽講三民主義之後,李宗仁興奮了。看到腐朽的清廷,他早就難以忍受了。兩年後,他考入了廣西陸軍學堂。在這裡,他結識了白崇禧。二人引為知己,相互切磋,互相比較。在軍校中,他們學習勤奮,作風紮實,贏得了不少人的青睞。統一兩廣1916年,李宗仁被分派到了南寧。在那裡,他擔任了講習所的少尉軍官。
-
周恩來12歲時的故事!
周恩來12歲時的故事!南方開講:一樣的軍史,不一樣的品讀!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裡?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一個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
-
桂系大佬李宗仁,74歲回到祖國,留在美國的兩個兒子過得怎麼樣?
萬般皆有命,半點不由人在解放戰爭時期,李宗仁支持蔣先生發動全國規模的人民內戰,參與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也許是生不逢時,也許是民心所向,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的李宗仁在遼瀋、淮海、平津戰役中接連失敗,國民政府精銳主力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國民政府統治也面臨著覆滅的危機。
-
周恩來廉潔自律的故事
周恩來有兩隻袖套,辦公時必定套在胳膊上,這樣就保護臂肘不會磨損得太快。然而,他一天工作長達十七八個小時,天長日久仍不免磨損磨破,於是,便送去「紅都」請裁縫織補。衣服雖然舊了,會客時將衣服熨燙一遍,穿出來仍然整潔、挺括,再加上他瀟灑大度的儀容舉止,絲毫無損大國總理的風度。
-
李秀文:從農婦到將軍夫人,數十年退讓隱忍,換來李宗仁誇讚偉大
提到李宗仁的夫人,可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郭德潔,有的還會想到胡友松。而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這位長期隱身於丈夫身後的傳統女性,可能並不為大眾所熟知。1965年,李宗仁準備從美國返回中國定居,臨別之際與這位結髮妻子有過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
-
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起家的功臣!
桂軍營長李宗仁帶著四百多號殘卒剛倉皇潰退至廣西蒼梧,司令部一紙命令,命其率部火速趕至廣西興業縣城隍鎮駐防。人地兩生,沒有營房,困難重重,李宗仁愁眉緊鎖。突然他想起兩位城隍籍好友,頓時憂消愁散,提筆修書,命副官何武率警衛快馬前往聯繫。第五天下午,當李宗仁率部風塵僕僕趕到城隍圩時,鑼鼓喧天,鞭炮轟鳴,城隍鎮士紳悉數到場夾道歡迎,部隊駐地安排妥帖,洗塵宴酒菜豐盛,李宗仁懸了幾天的心終於放下。
-
李宗仁:中華民國代總統
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 「九·一八」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
-
89歲的朱德向周恩來遺體敬了人生中最後一個軍禮
在周恩來總理的遺體告別會上,89歲的朱德淚眼婆娑地向周總理的遺體告別。昔日的好友如今躺在冰冷的棺材中,這讓朱德這位曾今的鐵血將軍留下了悲痛的眼淚。在追悼會上,朱德向周恩來敬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個軍禮,這個軍禮不僅表達了朱德對昔日密友的依依不捨,更體現了朱德對周總理髮自內心的尊敬。
-
周恩來讀《說嶽全傳》入迷 受到平生第一次委屈
周恩來讀的第一本書是《西遊記》1946年9月,周恩來在南京雞鳴寺裡曾三次接受美國當時著名的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的採訪。周恩來對李勃曼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