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的「霸道」「仁道」和「聖道」

2020-12-14 中外管理傳媒

領導力是一種管理人的高級需求的能力,是引領人們不斷關愛自我、尊重自我、發展自我和實現自我的能力。

文:黃大偉(蹊成領導力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王爽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時期,湖北某市衛生健康委負責人,被記者問及防疫資源情況時「一問三不知」,後來因防疫工作不力而被撤職。

而武漢的一名快遞小哥汪勇,義務為醫護人員提供物資運送及生活保障服務,在他的帶領下還成了一支數十人規模的志願者服務隊。他也因此被《人民日報》稱讚為「生命擺渡人」。事後,國家郵政總局授予了他特別獎,他還被單位破格提拔為區域經理。

現實中,有很多人雖處在領導崗位上卻缺乏領導力,而一個「普通人」卻是一位真正的領導者。由此可見,並不是擁有了領導職位就擁有了領導力,也不是沒有領導職位就沒有領導力。

1

什麼是領導力?

首先,要分清「領導」和「領導力」的區別。「領導」,作為一種行為是動詞,而「領導力」則只能是名詞。「領導能力」簡稱「領導力」。

其次,要理順「領導力」和「管理能力」的關係。「領導」的對象是人,「管理」的對象不僅僅是人,還包括其他。「管理」的範疇要大於「領導」,「管理能力」的範疇也大於「領導力」的範疇。因此,「領導力」隸屬於「管理能力」。

再次,要理解對人的管理,是為了讓人的語言和行為符合要求。

人的思想和情感活動是內在的,往往無法直接被察覺,也無法直接對外界造成影響,要想管理它們,既不現實也沒必要。而人的語言和行為則是外顯的,是可以被觀察的,也可以對外界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管理人的語言和行為是必要且可行的。

人們的言行合乎管理要求,是因為人們有求於管理者。換句話說,人們之所以服從管理是因為人們有需求。因此,要想對人實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須要對人的需求進行判別、引導、激發和滿足。只有做到這一系列對需求的管理,人們的言行才可能符合管理的要求。

最後,要明白人的語言行為符合管理的要求,並不代表人的思想情感上的認同。

人們可以做到「口是心非」和「陽奉陰違」,但是如果一個人總是被迫違心地說話做事,那麼必然會帶來內心負能量的聚集,就必須尋求釋放的出口。如果這些負能量不能釋放,人的思想情感就會變得麻木不仁,語言行為也會變得消極被動,將無法提高積極性和責任心,更無法激發出潛能和創造力。

因此,用脅迫和利誘等管理方式可以約束人的語言和行為,卻並不能帶來思想和情感方面的認同。脅迫和利誘,實質上是對人低級需求的管理方式。員工因為害怕失去薪資等物質保障,而不得不屈從就範。但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沒有感受到被關愛、被尊重、有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奧爾德佛ERG理論的觀點,我們不難發現人的需求是可以分類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都屬於生存需求(E),是人性中比較基本和低級的需求。被愛、有歸屬感、被認可、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都屬於人際關係需求(R)和成長需求(G),也是人性中比較高級的需求。

「管理行為」是讓人的言行符合要求,而「領導行為」是讓人的思想情感和語言行為保持統一,表現出表裡如一的坦誠和自由狀態。領導行為的重要特點就是被領導者行為的自願性,員工因為被愛、被尊重、有成長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等需求被滿足而自願主動地聽從。

綜上所述,我們給「領導力」一個新的定義。領導力是一種管理人高級需求的能力,是引領人們不斷關愛自我、尊重自我、發展自我和實現自我的能力。

2

從「996」看企業的領導力

企業對「996無償加班」的管理體現了領導力的差異。

下面這兩家企業都為加班員工提供免費的加班晚餐、夜宵、班車和打車補貼等福利保障,但是兩家企業員工的狀態則完全不同。

A企業每個月導出考勤系統裡下班打卡時間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於不加班或者加班時間短的員工進行約談、警告,屢教不改的停止調薪和升職等,造成惡劣影響的予以勸退。這種情況下,員工不得不加班,即使白天可以幹完的工作也拖一拖爭取放到晚上加班的時候做,還有的員工就在加班時間「磨洋工」,甚至打遊戲、看小說、看視頻、外出「划水」等等。

為了杜絕這些「虛耗加班」的情況,A企業又想出了其他防控方法:在公司安裝很多攝像頭,進行員工行為監控;採集進出辦公場所的電子閘機數據,進行分析;在各個樓層,進行人工現場巡查監督……

但結果卻是員工們感到不被信任、沒有尊嚴,好像自己置身在一座集中營中,每天都在等著短暫而珍貴的「放風」時間。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在為自己工作,而是在為這家企業(老闆)工作。這家企業雖然可以給員工生存、穩定和成長的機會,但卻忽略了對員工的關愛、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更高級需求,管理效果並不理想。

另外一家B企業對員工加班不做強制要求,只告訴員工一句話:「要讓明天的你感激今天努力的自己」。

B企業把「視人為人」的理念寫進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在公司,互相不用各種職位抬頭稱呼,換之以外號和別名。這種稱呼別名的方式淡化了層級間的不平等,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這家企業的員工經常開會到深夜,但是也沒有員工抱怨。因為如果哪位員工不認同企業的文化,那麼他可以自己體面地選擇離開,而不需要裝模作樣偽裝自己,不需唯心的、帶著抱怨的、在負能量狀態下工作。

在B企業中,員工們感受到被尊重、有成長,並且當員工發現工作成果和自己所做的貢獻密切相關時,會感到無比的自豪。

兩家企業的綜合表現也日漸不同:B企業如今是客戶熱捧它,供應商追隨它,投資者看好它;A企業則是客戶遠離它,供應商輕視它,投資者埋怨它。

兩種不同的企業管理方式體現了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企業文化折射出的是兩家企業領導力的差異。A企業是側重於對人的低層次需求的管理,B企業則是對人的高層次需求的管理。也就是說,A缺乏領導力,而B具有領導力。

3

領導力的五個層次

西方很多學者對領導力的影響因素做了分析和研究,但卻很少從被領導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而美國學者約翰麥克斯韋爾是個例外。他在著作《領導力的5個層次》一書中提出,領導力的水平可以分為5個層次,分別對應了追隨者的不同需求。

第一個層次,職位(權力)。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他們非聽不可。

第二個層次,認同(關係)。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他們熟悉你、認可你、尊重你。

第三個層次,生產(成果)。人們追隨你是因為認可你對組織所做的貢獻。

第四個層次,個人發展(培養)。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對他們的個人成長和進步有幫助。

第五個層次,領袖特質(尊敬)。人們追隨你是因為你的領袖特質以及你所代表的東西。

根據約翰的觀點,經理人的領導力層次由追隨者所決定,即使同一個經理人對於不同追隨者而言,其領導力層次也會不同。

比如:新下屬對我不熟悉,他聽從我的安排,因為他不得不聽,這是職位權力在起作用。因為他對我缺乏了解和感情,不知道我的能力和成就,也沒有受到過我的培養,更不了解我的價值主張。

而另一名追隨多年的下屬,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名骨幹員工了,他因為我培養了他,對我有感恩之心,因此聽命與我。此時,我對他的領導層次就達到了第四個層級。

我同意約翰「領導力層次高低和追隨者的情況有關」這一觀點,同時我認為領導力層次的高低其實和領導者和追隨者都相關。一個人領導力水平的層次,與對追隨者需求的判斷直接相關,更取決於被管理者需求層次的高低。

4

「霸道」「仁道」和「聖道」

既然說領導力是一種對人的需求的管理能力,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的,因此領導力也應該是分層次的。結合西方「ERG理論」「X、Y、Z理論」和我國「道家、儒家、法家」的思想要義,我們不妨將領導力層次由低到高依次劃分為:「霸道」「仁道」和「聖道」。

「霸道」的前提是:假設人是有貪慾的,人性本「惡」。「霸道」不愛人,而是以權制人,抑制人的私慾,通過制度、規範、標準等要求人們為組織做出貢獻,以幫助組織獲得成功。人們因為恐懼,而追隨。施行「霸道」可以滿足人對基本生存和安全的需求。

「仁道」的前提是,假設人是有感情的,人性本「善」。「仁道」愛人,以情動人,凝聚人的感情,通過關愛人們,支持人們,幫助人們建功立業,進而幫助組織獲得成功。人們因為感激,而追隨。施行「仁道」可以滿足人對歸屬感、愛和尊重的需求。

「聖道」的前提是,假設人是有夢想的,人性本「善」。「聖道」博愛,主張以德服人,成就人的價值,通過授權和教育等方式來提升人的能力,幫助員工實現自身的價值。人們因為相信,而追隨。施行「聖道」可以滿足人對成長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5

新時代領導力更側重於「仁道」和「聖道」

新時代的中國,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找到一份謀生的職業,實現安居樂業已不是什麼難事,於是人們開始有了更高的職業追求。同時,伴隨高等教育普及率的逐年提升,社會人才的結構也在逐步發生改變,對於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說,在擇業時也更加注重工作環境、團隊氛圍、工作成就感、個人成長機會和價值實現程度等,而相對單調、穩定、缺乏活力和創造性的工作將越來越不受追捧。

因此,以單純的「經濟人」和「人性本惡」假設為前提的管理理論,將越來越不適用;而基於「社會人」和「人性本善」假設前提的管理理論,將成為主流而大行其道。新時代的領導行為應該更加聚焦於對人的高級需求的管理,「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將逐漸被淘汰。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管理需要權變,不能教條。經理人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組織發展階段、組織文化、下屬能力、下屬職業化程度及自身能力素質等因素來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新時代,是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時代;也是中國管理思想引領全球的時代;新時代,是每個組織都需提升領導力的時代;也是每個經理人都成為領導者的時代。

來源:中外管理

相關焦點

  • 三皇論戰,金閃閃是王道,亞瑟王是仁道,徵服王是霸道
    相信大家定然對於這三王選擇的道友有著強烈的好奇,我也一樣,下面便由我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番三王論戰中各自選擇的王道吧,不要閉眼喲,精彩馬上上演。 他的王道比較宏偉,他想要徵服這世間的每一處土地,想要看遍人世間的一切,希望能到達世界的盡頭」親眼看一看傳說中的「無垠之海,他的王道便是霸道,想眼前見過的一切都臣服在自己的腳下
  • 見解;仁道與怒道
    什麼是仁道呢,在論語上有這麼一句話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吾亦欲無加諸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我不希望別人把事情強加到我的頭上,這一點實在太難了。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並非一個獨立的個體,人在社會上生存,社會就像一張大網,生活在其中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即不能掙脫,也不能逃離,每個人的行動都會受到他人的制約,比如為了生存,為了家人,我們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想做和違背自己意願的的事情,唯有生命超脫凡俗才能達到不受世間人事的影響。
  • 基督徒,你的「聖道之劍」依然鋒利如初,還是鏽跡斑斑了
    ……有一天我的心被恩感,徹夜難眠焦灼數日,關於屬靈和屬靈徵戰的事,縈繞我心,思如泉湧如祭壇之火熾烈翻騰。於是我慢展聖書遍查諸卷,發現這樣的一條線索。關於「聖道之劍」它最早出現於伊甸園,也可以叫它「伊甸之劍」。
  • 生存之道:狼道,仁道?
    我們需要狼道,還是仁道?這部電影叫《阿爾法:狼伴歸途》,是一部兩年前的片子了,可裡面的思想,卻永不過時!故事的背景大概是兩萬年前的歐洲北部,當時正處於弱肉強食的冰川時期,主人公是一名酋長的兒子,名叫「科達」。那個時代,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原始,野蠻?沒錯,就是這樣的。
  • [道家修真心法] 上清後聖道君列紀-修煉方法
    上清後聖道君列紀  方諸東宮青童君傳弟子王遠遊  上清金闕後聖帝君李諸弘元#1,一諱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淵,蓋地皇之冑,玄帝時人。上和七年歲在丙子三月直合日,始育於北國天剛山下李氏之家,母先夢玄雲日月纏其形,乃感而懷焉,浴之亦有群龍吐水於盥器中。年五歲仍好道樂真,言頌成章,常仰日欣笑,對月吟嘆,觀陽氣之煥赫,睹陰道以虧殘。
  • 王中江談儒家的一貫之道:成己、成人、成物和「仁」的精義
    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的背後,又蘊含著儒學對世界與世人的何種關懷?成己、成人、成物如何可能?儒家仁學的精神內涵與普世價值何在?12月14日下午,屈子書院講壇第八期在湖南汨羅屈子書院正式開講。本期講壇邀請了北京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王中江帶來「儒家的一貫之道:成己、成人、成物和『仁』的精義」,揭秘儒家的生命智慧。
  • 《淨土聖道》序:破淨土真宗本願念佛法門
    如是等品往生者,皆不能甫生極樂之後便立即出離三界生死,皆須住於極樂世界聞法薰習,多時進修之後,方能取證解脫果,佛菩提之見道則需待時久矣。  如是淨土行者,亦是修善止惡之大乘行人,卻因久被淨土宗古今善知識誤導故,往往不慎誤犯大妄語業,自稱可以生西之後即得解脫;卻不知生西之後,其實仍然不離三界中之有為境界相,仍有十八界法中之一一界,仍是三界中境界。
  • 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
    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這句話在阿里巴巴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了。對於所有的管理者,這句話就是我們對自身最重要的約束與要求。對這段話熟悉的人,大概了解這段話的出處是哪裡,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大多是講的為將之道,為帥之道。兵法曰道天地將法,『道』指的是什麼?
  • 《聖道啟門頌》之釋除暗奇光(一)
    《聖道啟門頌》之釋除暗奇光(一)           班字爾·慈智嘉措
  • 孔子「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與義相對,可能與我們理解的不一樣
    01 孔子在易經中的「仁」和「義」讀《易經●繫辭傳》:「《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大意是說,《易經》的道理,在廣和大兩方面都涵蓋。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每一道都有兩個方面,故一共有六爻。
  • 領導力培訓感悟:為什麼領導力很重要?
    近日,有幸拜讀了領導力經典書籍《領導力必讀12篇》,這本書從領導力的認知、領導的藝術和效能提升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領導知識傳授。通過這次學習,我獲益匪淺。新經濟時代對組織成員提出更新的要求: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忠於職業操守、勇於承擔責任、有承受壓力的能力、優秀的學習能力、具有創新能力、激勵能力、堅決的執行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具備團隊領導力。一、領導力的基本認知。使我真正地領會到,領導力是綜合管理能力的具體體現,是對他人產生影響的過程,影響他人做本來他不會做的事情。領導力是影響力而不是操縱力、控制力。
  • 《仁王2》齋藤道三人物怎麼樣 齋藤道三人物介紹
    導 讀 《仁王2》中的齋藤道三是日本戰國時期美濃國的大名,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遊戲中這個人的信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香山道小學舉辦綠色生態文化「仁人」工程禮兌活動
    本報訊(記者 石曉鈺)近日,河東區香山道小學開展了「仁人育新苗,芝蘭笑語香」──「仁人」工程禮兌活動。  河東區香山道小學綠色生態文化「仁人」工程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舉措。
  • 「最鈍拙」的曾國藩何以最有領導力?
    要扭轉這種局面,在曾國藩看來,當務之急,是以「忠義血性」為核心的理念來激發天良,改變人心,號召那些「抱道君子」,以「捨身衛道」、「殺身成仁」的精神,以「打脫牙,和血吞」的剛毅,以「志之所向,金石為開」的信念,投身於挽狂瀾的事業中。也正是在「捨身衛道」、「忠義血性」的驅動下,曾國藩的湘軍表現出了異於任何軍隊的戰鬥力。
  • 「王道」和「霸道」是什麼意思,孟子認為仁政的關鍵是什麼?
    「王道」表示君主以德服人,而「霸道」則表示君主屬以武力鎮壓人。「王道」與「霸道」的區別就在一個仁字。民生問題的解決,是君主施行仁政的關鍵。1、孟子思想中的的「王道」與「霸道」孟子尊崇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在孔子「仁」的基礎上,提出了「性善論」。
  • 《仁王2》齋藤道三劇情相關故事怎麼樣 齋藤道三劇情相關故事介紹
    導 讀 《仁王2》中的齋藤道三和劇情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劇情相關的故事都有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神馬都不萌」分享的齋藤道三劇情相關故事分析
  • 舉步維艱的聖道禮儀生活——試論感恩祭中的讀經(連載之二十四)
    我們走訪了教會聖道禮儀的發展歷史,回顧了聖道禮儀的重要地位,也對禮儀年讀經安排做了詳盡說明,接下來我們需要結合中國的當下禮儀狀況做一些反省,之後再給出一些建議。既然我們了解了整個歷史上聖道禮儀的興衰演變,我們就了解了聖道禮儀的精神所在;既然我們明白了聖道禮儀的重要位置,我們就對聖道禮儀有了新的認知。可是當我們用這些認知去檢視中國教會當下聖道禮儀的狀況時,會發現我們與禮儀所要求的精神相去甚遠。可見我們更新禮儀精神的任務是任重而道遠啊。在準備論文期間,本人從網上作了一個問卷調查,目的在於看看教友們對聖道禮儀的認識程度。
  • 微閱SDA |【路光牧師】神學系統、聖道專題、聖經分卷研究....
    >五二,關於上帝印記的研究──十四萬四千人是最後接受上帝印記的(2016,7,5新修訂)五三,但啟預言幾全應驗──謹防謬解阻擋真道五四,啟十二章大龍和婦人(六千年來的善惡之爭)引自《聖道專題研究》預言的信息第八題。
  • 劉瀾:北大領導力30講筆記,你懂領導力中的拉力和推力嗎?
    領導力和銷售產品其實有相似的地方,領導力的高手也是擅長用拉力,儘量讓推力變得多餘。推力和拉力理解:居魯士大帝是波斯帝國的建造者,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大帝,在居魯士大帝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開始培養他,他的父親問:「讓別人服從你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呀?」居魯士回答說:「父親,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給服從者以獎勵,給拒絕者以懲罰。
  • 佛性不是修行才有的,持戒就是守志,這念心清淨自在,道就現前了
    道也就是本性是本來就具備的,不是修出來的,也不是佛菩薩給的;假使道是修來的、求來的,就有生、住、異、滅,就有毀壞、失去的一天。道是不生不滅的,所以說道是本具的,只是凡夫煩惱執著厚重,成垢成結,因此本具的道無法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