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味酵粄,藏在心的家鄉味道

2021-02-27 僑鄉梅州

童年的記憶裡,味酵粄是在早稻收割以後才有得吃的食物,不像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選擇在早稻收穫以後的新鮮大米製作味酵粄,大概是有慶祝豐收之意。在我的老家梅縣鬆口,當地人一般習慣稱「味粄」。

或許是因為採用剛收穫的稻米的緣故,又或者是童年的記憶太遙遠了,感覺兒時味酵粄的味道特別的軟糯鮮香,不知為何今天已很難溫習這樣的口感。

想要品嘗到原汁原味的味酵粄,需要取剛收割的新鮮大米,清水浸泡一個晚上以後,拿到碾米的作坊打成米漿,再拿回家蒸製,過程比較繁複。如今物質豐富,只需用現成的粘米粉就可以在家輕鬆找到家鄉的味道。

200克粘米粉加入200克冷水,充分攪拌成糊狀。

加入2克食用鹼攪拌,此時米糊由白色轉淡黃色。

加入200克開水,再攪拌均勻,此時米糊由粘稠變稀薄。

用勺將米糊分別盛入小碗中,只需八分滿即可。

放入蒸鍋中,水開以後大火蒸20分鐘,再轉小火蒸10~15分鐘即可。

蒸好以後要儘快掀蓋,防止鍋蓋上的水珠倒流在味酵粄上。將味酵粄悉數取出,倒掉殘留在上面的水,才不會產生粘稠狀的東西,放置在通風處自然冷卻,口感會更加勁道。

味酵粄可以選擇甜味和鹹味,一般選擇甜味的人居多,而甜味又以選擇紅糖製作糖漿最為地道。

紅糖是甘蔗的粗加工產品,基本保留了蔗糖的營養成分,曾經作為營養品來使用,用來製作糖漿蘸料再合適不過。

取若干紅糖加適量的水攪拌後,與切好的薑片一同倒入鍋中慢火熬煮,直至水分慢慢揮發後變成粘稠狀,作為蘸料的糖漿就算製作好了。

加入煎好的糖漿,味酵粄上劃個十字,糖漿沿著縫隙緩緩滲透,口感香甜軟糯,伴隨著新鮮穀物的獨特香味。而薑片的加入讓糖漿甜而不膩,也讓味覺更加飽滿而富有層次。

味酵粄還可以與香菇、肉末、蔥段、魷魚絲一起炒,變成餐桌上的菜品。加入鹽、醬油,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加一點點魚露,會讓味酵粄的鹹香味道更加濃鬱和厚重。

味酵粄裹上麵粉漿,放入滾油中炸制,直至外表呈金黃色。麵粉的酥脆與味酵粄的軟糯結合在一起,在口腔中迸發出複雜的口感,此時用糖漿作為蘸料已經無法滿足食客們挑剔的口感,或許番茄醬,少許辣椒醬成為年輕人和外來食客的新選擇。

享受美食的暢快感與糧食豐收的殷實感緊緊的交織在一起,這大概就是我的父輩們當年關於幸福的全部想像。而對於我來說,與其說是想念食物的味道,不如說是對家鄉的留戀。

來源:有溫度的影像

相關焦點

  • 這就是客家原鄉的味道:味酵粄
    客家「味酵粄」不僅是梅州的傳統小食,更是他鄉客家人縈繞心頭的「鄉愁」。
  • 一隻有態度的客家味酵粄
    油炸:一個味酵粄對半切開,沾上麵粉液放進油鍋炸,炸好之後沾上糖漿吃,香酥彈韌中是甜蜜蜜的味道。 程江橋淼記炸味酵粄   鹹吃:喜歡吃鹹的味酵粄可以切片輔以佐料,口感完全不同,不管加進什麼佐料,我都喜歡加入客家蘿蔔乾,想家的時候炒一盤,濃濃的家鄉味道。
  • 客家味道:味酵粄
    味酵粄是客家傳統美食之一,是把大米磨成漿後拌適量土鹼水
  • 尋味客家——味酵粄,鹹的甜的都來一份哈
    客家的味酵粄不僅是梅州的傳統小食,更是他鄉客家人縈繞在心頭的鄉愁美味。舊時只有在早谷收成後,農家才會磨味酵粄來慶豐收,而今,街頭小食店便能輕鬆購買。每逢佳節不少在外工作生活的客家人,返鄉後都喜歡吃上一份味酵粄,重溫家鄉傳統小吃的特色老味道。
  • 探秘歷史悠久的客家味酵粄
    黃小強: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各種各樣的客家小吃就受到了熱捧,其中一種客家小吃  味酵粄。不知道你還記得嗎?大街小巷都能買到,小時候味酵粄成為了小夥伴童年回憶,那味酵粄哪裡才有呢?哪裡才正宗呢?今天我就來到了雁洋鎮,找到了何姨,聽說她做的味酵粄十分好吃,一起去試試。
  • 【客家】這些客家粄,就是我們幸福的味道!
    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我們客家人統稱為「粄」。  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  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味酵粄  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
  • 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大埔視窗》關注即可點擊▷淘寶購物,先在匯買網小程序查優惠券,省錢30%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喜歡吃大米的客家人,創造了好多讓人慾罷不能的誘人米食,客家人統稱為「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來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贛州、汀州、惠州、增城等地,你一定會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遊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於品嘗留在童年記憶裡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嘗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
  • 客家粄登場!「這些粄你都吃過嗎?!」
    「粄」是客家人用來稱呼米製品的專有名詞客家稱為「粄」的食品非常多常見的有「蘿蔔粄」「艾粄」「捆粄」「紅粄」「發粄」「人緣粄」是客家一種傳統習俗,每當嫁娶時男女雙方家裡都要蒸「人緣粄」,作為甜點饋贈親友,取義吉祥、團圓、人緣好。
  • 這些客家粄,你喜歡哪種?
    這些美味誘人的粄,從種到收到成品,全都出自雙手相當粗糙的客家女人。粄是純良淑德的客家婦女送給客家人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最能代表地道客家的獨特風味。味酵粄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炸味酵粄的香味更是讓人無法抵擋,即使再熱氣,也要咬上一口!味酵粄切條或切塊配上香菇瘦肉丁,再撒上一把香蔥,就可以成就一盤香氣十足的快手菜,保證你吃了會上癮!
  • 年關臨近,想起客家年糕」、發粄、還有故鄉的味道
    客家春節的「年味小吃」很多,像煎粄、釀粄、炸蘿蔔粄等油炸小吃,這些粄類平時也是常見的,然而,最具年味的粄類代表還是甜粄。客家人過年,有「不蒸甜粄不過年」之說。甜粄在客家地區以外被稱為年糕。年糕「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會比一年高,祈求來年更幸福、甜蜜。
  • 客家粄大全,你吃過哪些?
    「粄」字並非客家人的原創發明,不過現如今卻是客家話中的特色詞彙。在客家地區,有一類食物被統稱為「粄」,泛指用米漿所制食品,是客家米類食品中的特色。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粄」之於客家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
  • 【美食篇】客家粄大集合~ 注意,請擦乾你的口水!
    寓意:在梅縣鬆口,逢秋日必蒸味酵粄,因為那時正是收割早稻新米的時節,一定先用新米磨味酵粄來敬神。吃法:味酵粄可甜食,用甜醬油或蜂蜜淋在凹陷處,橫豎幾行讓醬料流入溝壑中;也可鹹食,蒜末經炸後放入醬油、麻油即可;還可炒食,切成手指見長見方,炒上香香的肉絲配以青菜,加鹽炒至粄面有點金黃離火,這時表面酥脆內裡爽脆,新米香和著肉香青菜清香,讓人慾罷不能。筍粄
  • 客家粄大全,你最喜歡吃哪種?
    在客家地區,有一類食物被統稱為「粄」,泛指用米漿所制食品,是客家米類食品中的特色。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裡的客家魂。「粄」之於客家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經過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個味道依然能勾起無數客家人濃濃的鄉愁。
  • 這些客家粄,和平人你喜歡哪種?
    用米漿製成的味酵粄,通體金黃,肉感十足,剛出鍋的味酵粄嫻靜地躺在小小的圓缽裡,不出一聲就散發著誘人的風情,來吃我呀來吃我呀!想到它那柔韌的口感,香糯的味道再配上甜得獨特的紅味都可以流一地的口水。炸味酵粄的香味更是讓人無法抵擋,即使再熱氣,也要咬上一口!味酵粄切條或切塊配上香菇瘦肉丁,再撒上一把香蔥,就可以成就一盤香氣十足的快手菜,保證你吃了會上癮!蕎粄
  • 穿越百年的客家老味道,五華人沒有它都不叫過年!
    廣東梅州的客家人從中原地區遷徙而來,把北方小麥「磨粉」蒸煮的文化應用到稻米上,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客家「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並延播四海。目前,梅州保留著以稻米為主料的甜粄、發粄、味酵粄、老鼠粄、煎粄、憶子粄等「米粄」數十種之多,而以稻米為主料的飯、粥、粽、粉、粄、糕、酒、醋等大米飲食近300種。
  • 糕粄、餈粑粄、雞屎藤粄……我記憶中的客家土味 | 鄉愁裡的深圳
    客家先民們入鄉隨俗,把原籍的風情習俗、飯食習慣與當地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就地取材,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食物。小時候的地方雜食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家鄉農曆十月初一這一天清早,家家戶戶農婦早早起床蒸製餈粑粄,這個習俗已沿續了幾百年了。據《寶安縣誌》記載:「農曆十月初一,適秋收已畢,有糯谷收成,便用糯米粉做餈粑吃。」有諺語:十月朝,餈粑粄碌碌燒。隨著時間的推移,近30年來家鄉沒田地耕作糧食,「十月朝」這個農事習俗和這特色小吃也淡忘了。
  • 【深夜食堂】 客家的粄,獨特的味道
    如若有機會,客家美食定不能錯過~什麼是粄?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也說是小吃的),是粄類的統稱。常見的有老鼠粄、筍粄、草粄、仙人粄等,這些都是客家人最鍾愛的食物。  客家粄涵蓋的種類很多,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還有用木薯粉做,經過不同的加工手法製作出來,品種有200款之多。
  • 嶺南民俗——客家人的粄食習俗
    「興記發粄」店老闆詹興傳看著剛出爐的發粄和味酵粄笑開了顏,「春節期間,我們每天都做上萬個粄供市民需求,一個蒸盤可蒸300多個粄,一天能蒸掉30多個蒸盤。每到春節,許多宗祠和家庭都會購買一些粄來慶祝新春的到來,並用以此招待賓客。所以,粄一直都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必吃的美食。」詹興傳欣喜地說。
  • 客家人最想念的味道:各種各樣的粄
    主要以糯米為主,也會用秈米、大禾米,一般把浸軟的大米磨成漿,再壓幹水即為米薤(粄脆),它可加工成各種各樣的粄。在許多場合,客家人喜歡做粄、食粄來表達他們的心情以及渲染當時的氣氛。粄類食品在客家人心中是吉祥的象徵,也是客家美食文化的傳承。首先表現在紅白喜事上,無論是婚、喪、喜、慶生等客家人都喜歡食粄來表現它獨特的意義。
  • 【客家美食】粄
    「粄」是客家特色美食,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粄的主要原料分為幾種:粘米粉、糯米飯、薯粉、麵粉。有時需要幾種粉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