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賜、字子貢,公元前520--456年 。 每年農曆二月 二十七日子貢後裔在河南濬縣舉行祭祖,全國端木、端、沐、貢等姓齊聚浚(xùn)縣,追憶始祖,弘揚儒商文化。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大型祭祖未能如期舉行。
貢氏為 端木賜、子貢後裔。在宣城貢氏宗譜中所記《廣陵侯神道銘》中就有「士濬,字濬德,孔子弟子端木賜之後,以王父字氏貢。傳漢御史大夫禹,顯於琅琊,爾後轉徙謀逸。」本神道銘寫於(公元1335年),距今685年,由元翰林學士、國子祭酒歐陽玄所寫。在元時宣城貢村建有子貢園,塑有孔子和子貢的塑像,每年春季與孔子同祭。
在現尚存的河南湯陰貢氏的始遷祖士賢的碑記中也如下的記載:「貢氏乃春秋時先賢子貢端木賜餘系也,何所考乎,子貢九世孫名端木武者,因秦始皇滅賢焚書之日更姓為貢,以字為姓,不忘祖之意也,世代遠也,遷幾大宗派,至清康熙三十八年,皇上重道崇賢,察訪??之後,御勅翰林院五經博士,以?賢??。翰林端木謙,念本萬枝之宗,訪知貢姓悉先賢之後。????序。??因山合族立石,開彰國典,以隆宗禮。」
本碑立於康熙四十一年,據史料記載,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返京路過濬縣,孔子學生端木子貢的七十世嫡裔端木謙作為名門之後有幸迎駕覲見。康熙景仰聖門賢人子貢,封端木謙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世代相襲。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西巡迴京路過宜溝,端木謙又受召見,賜書「賢哲遺庥(xiū,蔭庇、福)」。道光年間,端木謙後人大興土木,在濬縣古城西街建起顯赫一時的翰林府,將「賢哲遺庥」製成匾,懸掛於府前門額。民國後,「賢哲遺庥」匾不復存在。
祭祖端木賜頌辭
先賢后裔 ,聚集祠堂。敬以美酒 ,禮拜焚香。
庚子仲春 ,風和舒暢。疫情己過, 鳥語花香。
仰望我祖 ,中華儒商。聰慧穎異, 性道文章。
拜師孔子 ,杏壇呈祥。瑚漣之器, 恩師讚賞。
聞一知二 ,謙遜謙讓。歷代朝野, 封爵表彰。
周遊列國 ,子貢從往。十四年日, 風雨無常。
忠心耿耿 ,天下無雙。齊國伐魯, 孔子驚慌。
派遣子貢, 說服陳恆。尊師救魯 ,遊說四邦。
以利誘之, 以害懼之。三寸不爛, 口之懸河。
齊吳越晉 ,無不震蕩。救魯保齊, 理直氣壯。
恩師仙逝, 葬於泗上。子弟送殯 ,痛哭悲傷。
移楷載樹, 後世難忘。帶領師弟 ,春秋成章。
收集論語, 世代流長。曲阜孔林, 碑碣標榜。
守墓三年 ,各自回鄉。唯獨子貢,築室墓旁。
守孝六載 ,雕刻聖像。端木生涯,美名傳揚。
出生衛國 ,帝丘生長。祖藉浚地 ,故鄉黎陽。
參政議政, 魯衛兩相,卒於齊國 ,安息丕山。
政商傳播, 儒學思想。儒商始祖 ,載於華章。
名垂千古, 世界名揚。當今全球, 遍布華商。
貿易五州 ,為國增光。東方大國 ,百業興旺。
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馬列主義, 主席思想。
初心不忘, 使命擔當。中國之夢, 永遠嚮往。
祖之功德 ,後裔莫忘。重溫祖德 ,發奮圖強。
在己崗位, 做出榜樣。為國為民,奉獻輝煌!
濮陽南樂端莊村第七十九代孫
端木存立(憲)文
二0二0歲次庚子年二月二十七日
聯繫電話13849304469
只代表個人意見,如有異議,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