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通譯: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尊重賢者而看輕女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使他說自己沒有什麼學識,我也堅決認為這種人是有學問的。
註: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門十哲之一,才思敏捷,舉一反三。因其才華出眾,孔子甚至特意提醒他說,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李悝、吳起、商鞅皆為子夏門人。
愚見:
色還有物色的意思,所以賢賢易色還有另一種解釋,即一個人是否是個賢者,是可以很容易看出來的。兩種說法都解釋的通,故皆收錄。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兩個字,德行。
作為論語中的第七句,這句話其實與之前的,吾日三省吾身,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兩句是互相印證的。按這三句話的語氣來看,吾日三省吾身,可能是曾子與同門交流時說的話;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明顯是孔子想讓弟子們都記住的話;此句賢賢易色,必謂之學矣,也是類似講學的語氣。因此,這句話很可能是孔子死後,子夏為自己的弟子講學所述,最終輾轉收錄進了論語當中。那麼這三句話也就有了某種時間上的傳承意義:曾子提出,孔子肯定,子夏發揚光大。
用心良苦,莫過於此。
武無第二,文無第一。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