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靖遠,25歲的農民,一鐵鍬下去,挖出國寶級文物

2021-02-13 隴史薈

老王話寶之七:

甘肅出土的東羅馬銀盤

 

悠久的絲綢之路一直是溝通中西方的橋梁和紐帶。在悠揚駝鈴聲中,在商隊的艱難行進中,難以計數的西方物品傳到中國,而中國的絲綢和瓷器以及紙張等物品,又通過駝隊被帶到了西方。

今天,我們審視那些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裡的帶著濃鬱希臘、羅馬色彩的器物,能夠聽到一個個來自古希臘等西方的傳說。器物是沒有生命的,傳說則是人們加工想像出來的。那些帶有古代羅馬、希臘神話色彩的金銀器,卻給我們見證了當年絲綢之路的繁盛,商旅和僧侶們的匆忙,使穿越千年的一個個傳說故事再次出現在人們面前。

東羅馬銀盤

1988年5月初,25歲的靖遠縣北灘鄉北山村農民許立會一鐵鍬下去,沒想到竟然挖出了個國寶。人們在整修他們房屋。忽然,工作的人群發出了一聲驚叫「這是什麼?」。原來清理地基的人們,挖出了一件金屬器物。於是,一個曾經行走過千年絲綢古道的文物走了出來,它就是今天被稱為國寶級文物的東羅馬銀盤。如今這個銀盤珍藏在甘肅省博物館內。甘肅省博物館是一個綜合性博物館,位於蘭州市西津西路,其前身為1939年成立的甘肅科學教育館。它收藏豐富、特色鮮明,其中原始彩陶、漢代木雕、佛教造像、文字簡牘、敦煌寫經等均聞名遐邇。

這個口徑31釐米的銀盤是公元4—5世紀的銀器。曾鎏金,現在已經大部分脫落,屬於東羅馬早期遺物,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發現之一。 

東羅馬銀盤線描圖

人們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個圓盤的內滿是浮雕花紋,共分三圈排列。內圈為高浮雕的斜倚雄獅和手執權杖的男神為中心的主題花紋;中圈外緣飾聯珠紋,中列一圈神頭像,每個神頭像左側各有一動物;外圈飾相互鉤聯的葡萄卷草紋,其間棲有小鳥。人們對銀盤上的雕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後發現,整個銀盤上共有12尊神像,29個小動物,尤其每個神像旁邊都有一個動物,相互之間形成一定的搭配關係。專家研究認為,銀盤上雕刻的12個神像是希臘神話中奧林匹亞山的12主神。尤其是,圓盤中間的圖案上有一青年男子,上身全裸、肩扛裝飾花蕾的「權杖」,依坐在雄師之背,神態優雅,他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

絲綢之路

希臘神話中奧林匹亞山的12主神分別是:阿波羅、阿爾忒彌斯、宙斯、雅典娜、塞冬、赫拉、赫準斯託斯、得莫忒爾、阿瑞斯、阿芙狄洛特、赫爾墨斯、帕爾賽芙涅。這就是希臘神話十二個神,每一個神都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與眾不同的故事。宙斯,羅馬又稱朱庇特,天神之父,地上萬物的最高統治者。赫拉:羅馬又稱朱諾,宙斯的姐姐與妻子,是女性的代表,掌管婚姻和生育,性格特徵是嫉妒。波塞冬:羅馬又稱尼普東,海王,海洋和水域的一切主宰。德米特爾:又稱賽爾斯,大地女神,司豐收。哈底斯:羅馬又稱普魯通,冥王,司掌冥界,統治陰暗的世界。雅典娜:羅馬又稱密涅瓦,起初被視為女戰神,後逐漸變為智慧女神和雅典城的守護女神。阿波羅:羅馬也稱阿波羅,在詩與藝術中表現為光明、青春和音樂之神,又是太陽神。阿爾忒彌斯:羅馬又稱黛安娜,月神,又是狩獵之神、婦女之神,是女性純潔的化身。狄俄尼索斯,羅馬又稱巴克科斯,酒神與狂飲歡樂之神。阿佛洛狄忒,羅馬又稱維納斯愛情女神。她的忠實隨從小愛神愛羅斯又稱邱比特手持弓箭,被射中者即墜入情網。赫斐斯託斯:羅馬又稱烏爾肯火神。阿瑞斯:羅馬又稱瑪爾斯,戰神。

 

專家們研究後發現,根據銀盤上的特有的書體推斷,是3世紀中期到4世紀在巴克特裡亞使用的希臘字母,這說明在時銀盤就已存在於巴克特裡亞,專家釋讀後認為,寫的內容是「價值490」金幣。

這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銀盤。他們是如何傳入中國的?甘肅靖遠是前往長安、蘭州、河西走廊的要道,絲綢之路在此有一個分支。 專家考證,從中國到巴克特裡亞的交通路線是出西安、穿過蘭州、河西走廊到敦煌,走天山南路經塔什庫爾幹,越帕米爾高原進入巴克特裡亞。毫無疑問,這個銀盤也經過了漫長的絲綢之路,最後流落到了靖遠,它的背後是一個漫長而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 

銀盤發現人許立會,講述往事(2008年)

蘭州老王原創作品,非經書面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必究。


聯絡郵箱:358030614@qq.com



相關焦點

  • 甘肅特產——靖遠籽瓜
    籽瓜的種類也有多種,比較常見或種植比較廣泛的有蘭州籽瓜,俗稱"打瓜",因拳打而食和含籽量多而得名;以及永州南部的道州籽瓜,俗稱"洗籽瓜",還有白銀靖遠的籽瓜,俗稱靖遠黑瓜子,是甘肅著名的特產,以其片大、皮薄、板平、肉厚、烏黑髮亮、味香、品質優異等特點而著稱。
  • 老農蓋房挖出一頭銅犀牛,專家趕來後勸其上交,文物來歷至今成謎
    眾所周知,陝西省的地下文物很多,現在很多國寶級的珍貴文物,都是在陝西境內被當地農民們挖土時發現的。同樣的,在1963年2月,陝西省興平市豆馬村的一個叫趙振秀的老農在取土蓋房子時,也從土裡挖出了一頭銅犀牛。這尊犀牛是一年古代文物,它的造型很精緻,不過體型並不大,只有大約2尺高1尺長。趙振秀雖然是個農民,但是也明白這尊銅犀牛的價值,於是將其帶回了家中。
  • 靖遠名人蘇振甲,糜灘鄉人
    一年後,被派遣回甘肅開展農民運動,但由於國共合作的時局突變,蘭州開始清黨,迫其回靖,在家鄉,他積極籌劃,辦起民眾學校蘇灘小學。 1928年受約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政治部政治員和省黨部宣傳部部長兼報社社長,多在黨務訓練班執教。
  • 25年努力,68件文物從英國運回!盤點近幾年回國的國寶文物!
    就在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向我們公布了一個好消息,經過我們25年持續不斷地跟蹤努力,68件文物順利從英國運回國內,我們中國人自己土地上的文物回家了!這是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這批文物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時間春秋戰國到清朝,其中不乏有出土自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的名貴瓷器和雕塑,對我們研究歷史和在藝術欣賞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
  • 甘肅靖遠有個劈佛寺
    若說三灘形若彎弓,該寺與三角古城恰各自在弓弩的兩端,該寺坐北朝南,東臨黃河,與平川陡城一河之隔,南為耕田與村莊,前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旱沙河,西為三灘鄉村道路,西北山頂為百花山,東北紅山崖有長達500餘米闇子、萬家坪水利工程與稀土公司動力輸水站,這裡鳥語花香,曲徑通幽,綠樹成蔭,群山蒼茫,河水悠悠,儼然佛教聖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河南一農民挖出「紅棺」,嫌晦氣竟一把火燒光,專家:燒了5個億
    隨著近代考古專家的研究,也發現了許多種的喪葬傳統,有的棺木被懸掛在半山腰,那裡的人喪葬文化與普通的喪葬傳統不同,他們也有2000多年的懸棺葬的傳承,喪葬文化有許多種類,但是棺木基本上都是灰黑色,可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卻不一樣,河南一農民挖出「紅棺」,嫌晦氣竟一把火燒光,專家:燒了5個億。
  • 考古挖出神秘水缸,內藏12條「幼龍」,此後30年不見文物蹤影
    中國人向來自稱龍的傳人,自古代至今,關於龍的各類文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幾乎在各個時代,都有非常精美的「龍」元素文物。而出土文物最多的地方,就是我國陝西,在這個地方,一鏟子挖下去,可能就是一個公主墓,早在1970年,陝西西安郊區,一處無名的施工場地,工人在工作的時候,挖出一塊石板,石板顯得古老滄桑,膽大的工人掀開石板後,看到的是空空蕩蕩的黑洞,在黑洞中擺放著兩口水缸。
  • 靖遠民國九年大地震100周年祭(一)
    1983年以來,地震學家們考證宏觀震中應該在甘肅靖遠縣打拉池高窯灣(高灣子,今屬甘肅平川區黃嶠鎮)。所以,靖遠是本次地震的震中中心,以及重災區之一。高窯灣作為亞歐板塊內陸最強震中,它的價值不僅是平川的、靖遠的、甘肅的,它也是中國的、全世界的。3.地震震級及烈度:芮氏8.5級特大地震。這個級別,接近世界頂級。震中烈度12度,這個烈度,已是世界頂級。
  • 生活在甘肅會寧、靖遠的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溫後裔
    會寧人家 聯繫電話:18909432380(微信同)投稿QQ:1364083391生活在甘肅會寧、靖遠的成吉思汗三弟哈赤溫後裔
  • 口述歷史:甘肅白銀靖遠知名校長、書法家關振邦的故事
    在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書法家,當然我說的不是範振緒,而是曾經擔任靖遠師範學校校長的關振邦先生。關先生的墨寶,一直是靖遠縣機關單位、平民百姓家庭懸掛的重要作品,一方面關先生作品受人歡迎,另外一方面關先生為人隨和,但求寫字,只要方便,無不慨允。那麼我們一起走進關先生的故事吧,去了解一下這位先生的故事。
  • 靖遠放歌,人文薈萃!
    啊,靖遠,鬥轉星移,滄海桑田,啊,靖遠,歷經百難,雄風不減!1949年9月5日,靖遠解放,人民翻身,黃河發出歡笑,烏蘭山驟然年輕。靖遠兒女心潮澎湃,載歌載舞,立地頂天,昂首挺胸,從此大獲新生。天下黃河富寧夏,甘肅黃河富靖遠,滔滔東去的黃河喲,你帶給靖遠至親至恩,你是50萬會州兒女偉大的母親!黃河穿越靖遠,流經縣城,古老的縣城依山傍水,臨河構建。這裡有神奇的傳說,不乏古蹟名勝。幢幢高樓巍然壯觀,條條大街縱橫伸展。
  • 挖出楚王墓卻回填保護,後便宜了盜賊,奇寶九枝燈被25萬賤賣!
    在徐州大彭鎮境內有一座山叫做楚王山,這名字仍是耀眼的,因為在這兒有許多的古墓,早年在這兒挖出了不少的墓葬,為此天然少不了盜墓賊的牽掛,據悉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中期,楚王山下有村民說這邊忽然來了一些可疑人士,這些人十分的兇暴,手上有東西,假定誰接近他就可能挨揍。
  •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而今天要說的不是臺北博物院中的玉白菜,而是河南一個農民從自家地裡挖出的翠玉白菜。菜地挖出「玉白菜」河南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在河南的土地上,有些人一不小心,就挖到了前塵舊物。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河南的一個村民在自家的菜地裡幹活,鋤頭一挖,發出了清脆的響聲,農民原本以為自己不小心碰到了石頭,就想將石頭拿出來。
  • 1982年甘肅出土17塊石板,30年後考古專家悔恨交加:我們犯了大錯
    屏風的材質各有不同,有金、玉、木、石、絹、琉璃、不鏽鋼等等,而今天要說到的這件寶物,則是1982年甘肅出土的17塊石板屏風。01這個故事的起源還要從隋朝的粟特人說起。一開始還只是在中國的新疆、甘肅活動,但後來因為交通的發展,且絲綢之路也被開發了出來,他們便順著這條路輾轉到了我國內陸各地,在遼寧、江蘇等地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考古學家也是挖出了他們的古墓,才研究出他們的活動範圍。
  • 網友:一爪子挖下去都是文物
    1970年秋天,西安市何家村省公安廳收容遣送站,一座兩層高的樓房正在施工中,就在地基挖到深約0.8米的時候,施工人員挖到了一個陶甕,打開陶甕一看,裡面竟是一堆金杯銀碗,耀眼奪目,經清點登記,何家村基建工地挖出的兩甕一罐中共有文物一千多件。1999年,西安北郊十里舖一處磚廠在制磚取土時,推土機一鏟就挖出了219枚漢代金餅。
  • 靖遠農民用麥杆作畫堪稱一絕
    靖遠縣劉川鎮金川村的農民楊燿奎用麥杆作畫,闖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人生。麥稈畫是一門十分稀罕的技藝,被文化部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因其製作精細而繁瑣,過程漫長而艱辛,這一技藝幾近失傳。楊燿奎,一位來自靖遠農村的普通農民,如今重拾這一技藝,成了劉川鎮遠近聞名的麥杆畫製作大師。10月15日,記者慕名來到了靖遠縣劉川鎮,見到了麥杆畫的製作人楊耀奎。
  • 農民挖出「中國第一盤」,屬國家一級文物,獲「護寶英雄」稱號
    常說農民是土的孩子,身上始終帶著土的含蘊與忠厚,陝西一位名為王拉乾的農民在與四名同伴取土時發現了重要文物,沒有猶豫,第一時間上報相關部門。他所發現上報的古墓內共有二十七件重要文物,其上均有銘文,是研究西周歷史和夏商周斷代史的重要文物,這一發現對考古界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
    中國4件國寶級文物,如今被「永久禁止出境」,件件都是中國瑰寶前些日子央視辦了一套講述國家寶藏的欄目,深受大眾的喜愛。其實文物這種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備受關注,生活中大家都樂意去了解一些珍貴文物及其背後的故事,在我們國家多如繁星的文物中有那麼四件比較特殊,它們屬於一批永遠不能出境的群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寶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感受下這四件國寶的魅力。第一件國寶名叫「獸首瑪瑙杯」,這是一件唐代的遺物。
  • 江蘇泰州一項目挖出文物仍不停工 文物部門:已立案查處,罰款30萬元
    相關報導:泰州一項目挖出文物仍不停工?當地回應:施工不在考古勘探範圍內人民網南京6月10日電(記者朱殿平)「我們已經對企業進行立案查處,初步意見是對企業處以30萬元的罰款。」10日下午,江蘇省泰州市文物局副局長黃正良向人民網通報「關於泰州泰達置業有限公司一項目現場挖出文物卻未停工」的最新處理意見。據悉,此次立案查處主要是針對企業施工前未按規定進行考古申報,以及在文物部門出具批覆意見前擅自復工兩項違規行為。
  • 上世紀四川農民挖糞池發現文物,考古隊連夜趕來,專家:巫師法器
    上世紀四川農民挖糞池發現文物,考古隊連夜趕來,專家:巫師法器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傳承的內容豐富多彩。因為這樣,考古學家們都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多而雜的中國文化會在我國的墓葬中保存下來。下面我們要講的這800多件文物就讓專家們對於它的用途和寓意傷透了腦筋,留下了兩大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