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 |《長安古意》盧照鄰【唐詩三百首】

2021-03-01 唐詩宋詞品鑑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700首古詩詞

《長安古意》

唐·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裡,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古詩今譯:

長安的大道連著各種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馬,香木車子在街上來來往往。王公貴族的車子縱橫在貴族家外,絡繹不絕。有雕著龍的華美車蓋,車蓋上的鳳嘴掛著流蘇的車子從早到晚穿行於長安。飄搖著的蟲絲有百尺長,都繞在樹上,一群嬌小的鳥兒朝著花啼叫。成群的蜂蝶飛在宮門兩側,綠色的樹,銀色的臺子,在陽光下映出許多顏色。府第的閣道、交窗上刻著合歡花的圖案,兩座望樓連著的房脊的雙闕上像金鳳垂翅。梁家的畫閣高大入天,漢武帝建的銅柱高聳觸雲。樓閣上的仕女與別人相對望而不知對方是誰,路上相逢又會知曉對方?問她們可曾吹簫,她們答說曾經學習舞蹈度過花樣年華。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願做凡人不羨慕神仙。比目和鴛鴦真是值得羨慕,只是君看不見他們成雙結對。最恨帳前繡著孤鸞,願將門帘貼上雙飛的繞著花木樑的燕,帷幔和翠色的羽被被撒上鬱金香料。鬢髮如浮動的輕雲,把它梳成蟬翼般的式樣,在額頭塗上嫩黃色新月狀的圖形。一個個額頭塗著嫩黃色新月狀圖形、唇紅齒白的美女隨車出遊,她們千嬌百媚,風情萬種。輕浮子弟騎著白底青點的馬,盤龍紋的鉸鏈圈著車裡坐著歌女。不久御史府前靜得可以聽到烏鴉的叫聲,廷尉府門前的樹上有雀鳥想休息。車上隱約可以看到府第旁的豪華道路,車上的帷幕隱沒了遠處堅固河堤。有人在杜陵北打獵,有人在渭橋的西邊刺殺官吏,後來帶著寶劍的刺客都被吸引入住妓院,和妓女共宿。娼客日夜想著妓女,她們婉轉的歌聲和身上散發出的香氣充溢著房間。娼客每晚都和漂亮如月的妓女行樂,到早晨騎著馬像行雲。娼客腳下的路連著妓院,長安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與市場相連接。孱弱的翠柳、槐枝垂在地上,車馬雜沓的熱鬧聲音也在夜晚響起了。禁軍的騎隊來了,他們在妓院飲酒。妓女美麗的衣裳為他們而解開,舞蹈也為他們而跳起。顯貴的人做起將相,左右在皇帝身邊而不相讓。權貴將相容不下賢臣,處處排擠他們。專權的人自以為是英雄豪傑,騎著馬得意洋洋。妓女認為自己的舞蹈之技優於千古,梟雄認為自己的富貴超過五公。世間的事必定會有大改變,昔日的豪華府第,只見幾棵青松。漢代揚雄,仕途失意後,甘於寂寞,年年歲歲潛心著書,終於以文章名世。只有悽靜的南山一些桂花在紛飛,點點打在人的衣上。

注釋解說:

(1)古意:「古意」是六朝以來詩歌中常見的標題,表示這是擬古之作。(2)狹斜:指小巷。(3)七香車:用多種香木製成的華美小車。(4)玉輦:本指皇帝所乘的車,這裡泛指一般豪門貴族的車。(5)主第:公主府第。第,房屋。帝王賜給臣下房屋有甲乙次第,故房屋稱「第」。(6)絡繹:往來不絕,前後相接。(7)侯家:封建王侯之家。(8)龍銜寶蓋:車上張著華美的傘狀車蓋,支柱上端雕作龍形,如銜車蓋於口。寶蓋,即華蓋。古時車上張有圓形傘蓋,用以遮陽避雨。(9)鳳吐流蘇:車蓋上的立鳳嘴端掛著流蘇。流蘇,以五彩羽毛或絲線製成的穗子。(10)遊絲:春天蟲類所吐的飄揚於空中的絲。(11)千門:指宮門。(12)復道:又稱閣道,宮苑中用木材架設在空中的通道。(13)交窗:有花格圖案的木窗。(14)合歡:馬纓花,又稱夜合花。這裡指復道、交窗上的合歡花形圖案。(15)闕:宮門前的望樓。(16)甍:屋脊。(17)垂鳳翼:雙闕上飾有金鳳,作垂翅狀。(18)梁家:指東漢外戚梁冀家。梁冀為漢順帝梁皇后兄,以豪奢著名,曾在洛陽大興土木,建造第宅。(19)金莖:銅柱。漢武帝劉徹於建章宮內立銅柱,高二十丈,上置銅盤,名仙人掌,以承露水。(20)「樓前」兩句:寫士女如雲,難以辨識。詎:同「豈」。(21)吹簫:用春秋時蕭史吹簫故事。(22)向紫煙:指飛入天空。紫煙,指雲氣。(23)比目:魚名。古人用比目魚、鴛鴦鳥比喻男女相伴相愛。(24)生憎:最恨。(25)帳額:帳子前的橫幅。(26)孤鸞:象徵獨居。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27)好取:願將。(28)雙燕:象徵自由幸福的愛情。(29)翠被:翡翠顏色的被子,或指以翡翠鳥羽毛為飾的被子。(30)鬱金香:這裡指一種名貴的香料,傳說產自大秦國(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這裡是指羅帳和被子都用鬱金香燻過。(31)行云:形容髮型蓬鬆美麗。(32)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類似蟬翼的式樣。(33)初月上鴉黃:額上用黃色塗成彎彎的月牙形,是當時女性面部化妝的一種樣式。鴉黃,嫩黃色。(34)妖童:泛指浮華輕薄子弟。(35)鐵連錢:指馬的毛色青而斑駁,有連環的錢狀花紋。(36)娼/婦:這裡指上文所說的「鴉黃粉白」的豪貴之家的歌兒舞女。(37)盤龍:釵名。此指金屈膝上的雕紋。(38)屈膝:鉸鏈。用於屏風、窗、門、櫥櫃等物,這裡是指車門上的鉸鏈。(39)「御史」兩句:寫權貴驕縱恣肆,御史、廷尉都無權約束他們。御史:官名,司彈劾。烏夜啼:與下句「雀欲棲」均暗示執法官門庭冷落。廷尉:官名,掌刑法。(40)朱城:宮城。(41)玉道:指修築得講究漂亮的道路。(42)翠幰:婦女車上鑲有翡翠的帷幕。(43)金堤:堅固的河堤。(44)挾彈飛鷹:指打獵的場面。(45)杜陵:在長安東南,漢宣帝陵墓所在地。(46)探丸借客:指行俠殺吏,助人報仇等蔑視法律的行為。借客,指助人。(47)渭橋:在長安西北,秦始皇時所建,橫跨渭水,故名。(48)芙蓉劍:古劍名,春秋時越國所鑄。這裡泛指寶劍。(49)娼家:妓/女。(50)桃李蹊:指娼家的住處。此借用,一則桃李可喻美色,二則暗示這裡是吸引遊客紛至沓來的地方。蹊,小徑。(51)囀:宛轉歌唱。(52)氛氳:香氣濃鬱。(53)北堂:指娼家。(54)人如月:形容妓女的美貌。(55)南陌:指妓院門外。(56)騎似云:形容騎馬的來客雲集。(57)北裡:即唐代長安平康裡,是妓女聚居之處,因在城北,故稱北裡。(58)五劇:交錯的路。三條,通達的道路。控,引,連接。三市,許多市場。「五劇」、三條」、「三市」都是用前人成語,其中數字均非實指。(59)佳氣紅塵:指車馬雜沓的熱鬧景象。(60)金吾:即執金吾,漢代禁衛軍官銜。唐代設左、右金吾衛,有金吾大將軍。此泛指禁軍軍官。(61)屠蘇:美酒名。鸚鵡杯,即海螺盞,用南洋出產的一種狀如鸚鵡的海螺加工製成的酒杯。(62)羅襦:絲綢短衣。(63)燕趙歌舞:戰國時燕、趙二國以「多佳人」著稱,歌舞最盛。此借指美妙的歌舞。(64)轉日回天:極言權勢之大,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天」喻皇帝。(65)灌夫:字仲孺,漢武帝時期的一位將軍,勇猛任俠,好使酒罵座,交結魏其侯竇嬰,與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終被田蚡陷害,誅族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66)蕭相:指蕭望之,字長倩,漢宣帝朝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漢元帝即位,輔政,官至前將軍,他曾自謂「備位將相」。後被排擠,飲鴆自盡。(67)坐春風:在春風中騎馬飛馳,極其得意。(68)凌:超過。(69)五公: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皆漢代著名權貴。(70)節物風光:指節令、時序。(71)桑田碧海:即滄海桑田。喻指世事變化很大。(72)金階白玉堂:形容豪華宅第。(73)揚子:漢代揚雄,字子云,在長安時仕宦不得意,曾閉門著《太玄》、《法言》。(74)一床書:指以詩書自娛的隱居生活。言避世隱居之意。(75)裾:衣襟。(76)青虯、紫燕:均指好馬。(77)虯:本指無角龍,這裡借指良馬。(78)紫燕:駿馬名。

①這首詩託「古意」,實抒今情。它的題材、用語與蕭綱的《烏棲曲》等齊梁宮體詩非常接近,但思想感情卻大不相同。它的詞採雖然富麗華贍,但終不傷於浮豔。詩的寫法近似漢賦,對描寫對象極力鋪陳瀉染, 並且略帶「勸百諷一」之意。

全詩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鋪陳長安豪門貴族爭競豪奢、追逐享樂的生活。首句就有氣勢地展開大長安的平面圖,四通八達的大道與密如蛛網的小巷交織著。次句即入街景,那是無數的香車寶馬,川流不息。這樣簡勁地總提綱領,以後則灑開筆墨,恣肆汪洋地加以描寫:玉輦縱橫、金鞭絡繹、龍銜寶蓋、鳳吐流蘇……如文漪落霞,舒捲絢爛。這些執「金鞭」、乘「玉輦」,車飾華貴,出入於公主第宅、王侯之家的,都不是等閒人物。「縱橫」可見其人數之多,「絡繹」不絕。這種景象從「朝日」初升到「晚霞」將合,沒有一刻停止過。在長安,不但人是忙碌的,連景物也繁富而熱鬧:寫「遊絲」是「百尺」,寫「嬌鳥」則成群,「爭」字「共」字,俱顯鬧市之鬧意。寫景俱有陪襯之功用。以下寫長安的建築,而由「花」帶出蜂蝶,乘蜂蝶遊蹤帶出常人無由見到的宮禁景物,筆致靈活。作者並不對宮室結構全面鋪寫,只展現出幾個特寫鏡頭:宮門,五顏六色的樓臺,雕刻精工的合歡花圖案的窗欞,飾有金鳳的雙闕的寶頂……使人通過這些接連閃過的金碧輝煌的局部,概見壯麗的宮殿的全景。寫到豪門第宅,筆調更為簡括:「梁家畫閣中天起。」其勢巍峨可比漢宮銅柱。這文彩飛動的筆墨,紛至沓來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於是,在通衢大道與小街曲巷的平面上,矗立起畫棟飛簷的華美建築,成為立體的大「舞臺」,這是上層社會的極樂世界。這部分花不少筆墨寫出的市景,也構成全詩的背景,下一部分的各色人物仍是在這背景上活動的。

長安是一片人海,人之眾多竟至於「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這裡「豪貴驕奢,狹邪豔冶,無所不有」,寫來夠瞧的。作者對豪貴的生活也沒有全面鋪寫,卻用大段文字寫豪門的歌兒舞女,通過她們的情感、生活以概見豪門生活之一斑。「借問」四句與「比目」四句,用內心獨白式的語言,是一唱一和,男有心女有意。「比目」、「鴛鴦」、「雙燕」一連串作雙成對的事物與「孤鸞」的對比,「何辭死」、「不羨仙」、「真可羨」、「好取」、「生憎」的果決反覆的表態,寫出愛戀的狂熱與痛苦。通過對舞女心思的描寫,從側面反映出長安人們對於情愛的渴望。以下以雙燕為引,寫到貴家歌姬舞女的閨房,是香豔的;寫到她們的梳妝,是妖嬈的,「含嬌含態情非一」。打扮好了,於是載入香車寶馬,隨高貴的主人出遊了。這一部分結束的二句「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與篇首「青牛白馬七香車」回應,標誌對長安白晝鬧熱的描寫告一段落。下一部分寫長安之夜,不再涉及豪門情事,是為讓更多種類的人物登場「表演」,同時,從這些人的享樂生活也可以推知豪門的情況。可見用筆繁簡之妙。④第二部分主要以市井妓/院為中心,寫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這部分開始二句即活用典故。「烏夜啼」與「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寫出黃昏景象,表明時間進入暮夜。「雀欲棲」則暗示御史、廷尉一類執法官門庭冷落,沒有權力。夜長安遂成為「冒險家」的樂園,這裡有挾彈飛鷹的浪蕩公子,有暗算公吏的不法少年,有仗劍行遊的俠客……這些白天各在一方的人氣味相投,似乎邀約好一樣,夜來都在娼家聚會了。用「桃李蹊」指娼家,不特因桃李可喻豔色,而且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語,暗示那也是人來人往、別有一種鬧熱的去處。人們在這裡迷戀歌舞,陶醉於氛氳的口香,拜倒在紫羅裙下。妓院內「北堂夜夜人如月」,表面上看青春可以永葆;妓院外「南陌朝朝騎似雲」,表面上看門庭不會冷落。這裡點出從「夜」到「朝」,與前一部分「龍含」二句點出從「朝」到「晚」,時間上彼此連續,可見長安人的享樂是夜以繼日,周而復始。長安街道縱橫,市面繁榮,而娼家很多。除了上述幾種逍遙人物,還有大批禁軍軍官玩忽職守來此飲酒取樂。這裡是各種「貨色」的大展覽。《史記·滑稽列傳》寫道:「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羅襦襟解,微聞薌澤」,這裡「羅襦寶帶為君解」,即用其一二字暗示同樣場面。戰國時燕趙二國歌舞發達且多佳人,故又以「燕歌趙舞」寫其聲色娛樂。這部分裡,長安各色人物搖鏡頭式地一幕幕出現,不是貧血而萎靡的宮體詩所可比擬。⑤第三部分寫長安上層社會除追逐難於滿足的情慾而外,別有一種權力欲,驅使著文武權臣互相傾軋。這些被稱為將相的豪華人物,權傾天子、互不相讓。灌夫是漢武帝時的將軍,蕭望之為漢元帝時的重臣,都曾受人排擠和陷害。「意氣」二句用此二典泛指文臣與武將之間的互相排斥、傾軋。其得意者驕橫一時,而自謂富貴千載。這節的「青虯紫燕坐春風」、「自言歌舞長千載」二句又與前兩部分中關於車馬、歌舞的描寫呼應。所以雖寫別一內容,而彼此關聯鉤鎖,並不游離。「自言」而又「自謂」,諷刺的意味十足。以下趁勢轉折,如天驥下坡:「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這四句不惟就「豪華將相」而言,實一舉掃空前兩部分提到的各類角色。四句不但內容上與前面的長篇鋪敘形成對比,形式上也盡洗藻繪,語言轉為素樸了。因而詞採亦有濃淡對比,更突出了那掃空一切的悲劇效果。聞一多指出這種新的演變說,這裡似有「勸百諷一」之嫌。而宮體詩中講諷刺,那卻是十分生疏、很少被人用到的手法。⑥第四部分即末四句,在上文今昔縱向對比的基礎上,再作橫向的對比,以窮愁著書的揚雄比喻作者自己,與長安豪華人物對照作結,可以看出左思「濟濟京城內」一詩的影響。但左思詩中八句寫豪華者,八句寫揚雄。而此詩以六十四句篇幅寫豪華者,內容豐富,畫面宏偉,細節生動;末了以四句寫揚雄,這裡的對比在分量上以不對稱而效果更為顯著。前面是長安市上,轟轟烈烈;而這裡是終南山內,「寂寂寥寥」。前面是任情縱慾倚仗權勢,「年年歲歲一床書」則寫出清心寡欲、不慕榮利。而前者聲名俱滅,而「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以文名流芳百世。雖以四句對六十四句,卻有「秤錘雖小壓千斤」之感。這個結尾不但在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著對驕奢庸俗生活的批判,而且帶有不遇於時者的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寬解的意味。它是此詩歸趣所在。⑦此詩感情充沛,力量雄厚。它主要採用賦法,但並非平均使力、鋪陳始終;而是有重點、有細節的描寫,迴環照應,詳略得宜;而結尾又頗具興義,耐人含詠。它一般以四句一換景或一轉意,詩韻更迭轉換,形成有活力的節奏。同時,在轉意換景處多用連珠格,或前分後總的復沓層遞句式,使意換辭聯,形成一氣到底而又纏綿往復的旋律。雖然此詩詞彩的華豔富贍,猶有六朝餘習,但大體上能服從新的內容需要;前幾部分鋪陳豪華故多麗句,結尾縱、橫對比則轉清詞,所以不傷於浮豔。*本公眾號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站務郵箱:mgom@qq.com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聞一多先生說,南朝的宮體詩不是一個空白,而是一個汙點,貧血而畸形的宮廷生活催生了貧血而畸形的詩歌,兩者又互相影響,於是整個社會都處在綺靡委頓的籠罩之下。於是,在「人人眼角裡是淫蕩,人人心中懷著鬼胎」的詩風影響下,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人人的心靈都被毒化了。在中國古代,下一個皇帝就是神明的代表,對前朝的評判,就是由他和他的大臣們進行的。唐朝建立之後,新的統治者和大臣們總結出來的南朝滅亡的教訓,其中有一條就是沉溺於亡國之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物極必反,墮落到了盡頭,也就是振興的開始。於是,盧照鄰創作了屬於唐代的聲音——《長安古意》。

作者簡介:

盧照鄰(約635~約680),唐代詩人,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範陽(今北京市)人,為「初唐四傑」之一。曾任鄧王李元裕府典籤,繼調任新都尉。後為風痺症所困,辭官,住太白山中。後來受不了疾病的折磨,自投穎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因鄧王謀反武則天,受株連入獄,出獄後身染惡疾,生活十分艱辛,常靠乞藥乞錢為生,故他的詩多憂苦憤激之辭。其作品對當時的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

相關焦點

  • 【講唐詩】盧照鄰《長安古意》
    盛唐都會的日與夜 長安古意(摘錄)作者:盧照鄰 (唐)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這一講我們要談的《長安古意》,就是來解答這種問題的詩篇。1. 初唐四傑《長安古意》的作者盧照鄰是著名的「初唐四傑」之一。今天談到「初唐四傑「,我們很容易誤以為這是四位名噪一時的年輕俊彥,在那個詩歌為王的時代裡贏得人們的萬千寵愛:其實不是。他們確實成名都早,從小就是出名的神童。
  • 盧照鄰《長安古意》
    盧照鄰出身望族,自幼苦讀詩書,十八歲就成為鄧王李元裕府的典籤,甚受器重。李元裕常對別人說:「此吾之相如也。」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淵的第十七子,是當時皇帝李治的叔父,藏書甚豐,盧照鄰如魚得水,得以博覽群書,獲益不少。
  • 古詩詞賞析|《長安春望》盧綸|唐詩三百首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531首古詩詞 《長安春望》 唐·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根據「古詩詞網」收錄的相關作品,本百家號按照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五古、七古、樂府等類別進行賞析。目前五絕古詩已經全部賞析完畢,且七絕古詩也已經賞析過半。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
  • 被《唐詩三百首》拋棄的四大著名詩人,個個才華橫溢,驚豔了詩壇上...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固然是這個道理,但要真正品出唐詩的味道,讀懂千年前那些詩人們的心事,三百首還真不夠呢!如果要評選影響中國人最大的書,《唐詩三百首》也是有力競爭者之一,無數學生捧著它吟誦唐詩,在心靈中點燃了熱愛傳統文學的第一束火焰。
  • 盧照鄰 長安古意
    盧照鄰 長安古意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百丈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臺萬種色。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 初唐盧照鄰這首詩,被列為必讀唐詩名作之一,中間14字人人都會背
    唐代詩人燦若繁星,一代天朝上國,不僅孕育出了李白、杜甫這樣的超級大牛,還培養了一些不太出名的「小人物」,比如本文要說的這位詩人——盧照鄰。說起盧照鄰,想必大多數人還是很陌生的,其實這位,也不差。我們前面也說了:盧照鄰長於七言歌行,詞採富豔,境界開闊。他所寫的七言句式,寫來情感奔湧,讀時氣勢磅礴。其中他的成名作《長安古意》,便是一首典型的七言歌行體長詩,因為其中的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後人更是把這首詩列為必讀唐詩名作之一。
  • 盧照鄰的一首詞,對方曾因此而入獄,如今其中兩句成為電視名句
    這句話的原型其實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的兩句詩演變過來的,這兩句話就是「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和電視劇中這句話要表達的一樣,這兩句詩反映的也是對完美愛情的嚮往,曾讓不少不少互相相愛的男女為之落淚,而盧照鄰會在自己詩中寫上這兩句話,與他的個人經歷不無關係。
  • 舉國皆知的大詩人,《唐詩三百首》卻沒有他的名字
    史載,《唐詩三百首》刊行後,「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編」。在五四以前,許多私塾均以《唐詩三百首》作為古詩教材。民國一些大學者在回憶童年時,都會提到學習《唐詩三百首》的經歷。錢鍾書曾回憶說,他童年時隨伯父、父親讀書,「經、史、古文而外,有《唐詩三百首》,心焉好之,獨索冥行,漸解聲律對偶」。一些大人物也把《唐詩三百首》當作必讀經典。
  • 絲路聽潮 |自在國學 第64期:遺珠之憾:《唐詩三百首》未入選的詩人
    《唐詩三百首》的遺珠之憾:王績、楊炯、盧照鄰、李賀、寒山、王梵志、皮日休、陸龜蒙、羅隱。       王績:隋末唐初詩人。《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 古詩詞背誦啟蒙,除了唐詩三百首,還有哪些內容也可以背
    給學齡前的孩子安排背誦《唐詩三百首》,是不少家長對語文啟蒙學習的首選。古詩詞在韻律上非常對仗,學齡前兒童背一背是可以推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但在學齡前階段,對古詩詞的理解是有限的,也很難和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共情。
  • 幼兒早教《唐詩三百首》,讓娃愛上古詩詞,點擊收藏哦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兒歌讀繪本,不如也多讀一些古詩吧,有意境,字詞簡單,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適合學齡前兒童。每天晨讀古詩詞,會發現孩子讀著讀著就會了。 學前並不需要要求孩子一定要背誦或者追求學習的量。在這個年齡段我更認為培養孩子的語感尤為重要。
  • 古詩詞賞析《少年行四首》王維 唐詩三百首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第547首古詩詞 鹹陽,地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秦朝時曾作國都,這裡實際是以它代指唐朝京都長安。遊俠,古時候稱那種重義輕生死、勇於救人危難的人為遊俠。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遊俠都是英雄豪傑,倍受尊重和讚揚。作者在另一首詩中寫道:「縱死猶聞俠骨香」,說即便俠客死了,他們的骨頭也是香的。可見俠客的社會地位之尊貴。
  • 唐詩三百首全集目錄完整版,請收藏
    《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一卷:五言古詩1·感遇·其一張九齡2·感遇·江南有丹橘張九齡3·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4·月下獨酌四首李白29·夕次盱眙縣韋應物30·東郊韋應物31·送楊氏女韋應物32·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柳宗元33·溪居柳宗元 《唐詩三百首》全文注音 第二卷:五言樂府
  • 唐詩三百首 | 34王昌齡《塞上曲·其一》
    賞析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唐詩|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唐詩三百首」第三十一首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賞析:「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 文化 | 盧照鄰一生最憶是蜀中
    其成名作《長安古意》,便是一首七言的歌行體長詩,其中「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一句驚豔了長安,後人更將這首列為必讀唐詩名作之一。 寫這首詩時,盧照鄰20來歲,正在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七個兒子鄧王李元裕府中擔任秘書。李元裕對他非常讚賞,時常把他介紹給別人稱,這是我的司馬相如也。
  • 唐詩三百首|終南山
    【作品簡介】《終南山》由王維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註解】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裡,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裡,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2.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
  • 唐詩三百首|登嶽陽樓
    【作品簡介】《登嶽陽樓》由杜甫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公元768年(唐代宗大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峽,暮冬臘月,泊舟嶽陽城下,登樓遠眺,觸景生情,寫下這首感懷之作。 【註解】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我國第二淡水湖。嶽陽樓:即嶽陽城西門樓,臨洞庭湖。
  • 《唐詩三百首鑑賞》(1—18章)張若虛 王績 王勃 賀知章 陳子昂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超值金版)》結合市場上流行的各種選本,總結其豐富經驗,力求做到精練、準確,鑑賞深刻、透徹。每篇文字。融合古代意韻和現代視角,不空不繁,不澀不濫。希望讀者在閱讀中能提高對詩歌的鑑賞能力,能陶冶自己美好的情操,用一顆詩意的心去看待生活、體驗人生。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