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熱血書寫脫貧故事

2020-12-16 天眼新聞

我叫徐洪武,2016年4月選派到翁坪鄉楊家牌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組組長、脫貧攻堅隊副隊長,本人始終立足崗位、埋頭苦幹、以村為家、心繫百姓,盡其所能為楊家牌村辦好事、做實事。

牢記使命,認真履職,當好脫貧攻堅「網格員」。我既是同步小康第一書記,又是一名天天與群眾打交道的網格員。為精準核實農戶信息,當好網格員,我用雙腳丈量著網格內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戶農家。將每戶的家庭人口、身體狀況、務工地點、子女就學、家庭收入、貧困原因等具體情況熟記於心。為了百姓放心,我帶領村幹部擼起袖子帶頭「幹」,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從狠抓住房安全、人畜飲水、人居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入手,精準核實上報每一個數據,實現0漏報、0錯報。全村落實危房改造140戶、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106戶、人畜飲水全覆蓋,安裝天陽能照明燈杆304棵,修建「組組通」公路12公裡,改造籃球場、休閒娛樂廣場、文化舞臺等。  發展產業,拔掉窮根,當好產業發展「引航員」。「2017年之前我一直在外面打工,七八年了也賺不到什麼錢,徐書記經常在電話中動員我,說政府有扶貧項目的政策,貧困戶創業還可以獲得他們農商銀行的「特惠貸」支持,希望我回來創業,發展經濟,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家鄉有這樣的好政策,我才決定回來自己創業。」單身青年楊遠洪一邊給豬添加食料一邊說。過去,楊遠洪家庭人口多,無經濟來源,生活十分貧困,日子過得清貧拮据。為養家餬口他遠赴他鄉打工,勉強維持生活。現在,經過一番苦幹實幹,養殖場裡有存欄豬400頭,年出欄1200頭左右,楊遠洪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在創業過程中他還結識了現在的女朋友,實現了脫貧致富又脫單的夢想。如今,他每天忙完手頭的活,都會抽時間給在外地上班的女朋友打電話,分享一下每天充實的生活,臉上露出幸福燦爛的笑容,每當提起第一書記徐洪武,他總是說不盡的感謝。他說:「是書記的動員才有我回來的發展,是書記幫我協調項目這個項目才能落地,是書記協調的貸款我才有錢把豬養起來。」   在楊洪遠的帶動下,像這樣的項目、這樣返鄉創業的群眾,我動員了五戶,建立養殖場7個,投入扶貧資金406.5萬元,覆蓋貧困戶204戶,每戶每年增收1000元。如今村裡形成了黑毛豬養殖為主、林下養殖和小米種植為輔的產業格局。

 當好疫情防控「戰鬥員」。我作為第一書記,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毅然放棄了照顧懷孕妻子以及與家人的團聚,第一時間返崗,對全村進行地毯式摸排,建立管理臺帳,確保不漏戶不漏人,做到戶戶見面、人人清楚、動態管理。始終把宣傳工作當成第一件大事情來抓,每天利用村民微信群、鳴鑼喊寨、橫幅以及移動音箱實時播放宣傳等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通過宣傳勸導贏得了群眾支持,妥善落實了村寨封閉管理、串門走客等「硬核」措施,動員緩辦「紅事」22家,簡辦「白事」6家,張貼宣標語23條、發放緊急通告560份,驅散鬥鳥活動2起,大量減少人員流通和聚集,做到了疫情「零」發生。  心繫百姓,解決急難,當好秋糧搶收「搶收員」。10月7日上午9點,「喂,徐書記,我是三組貧困戶楊通凡,你們明天可以來幫我們老兩口收穀子不,聽說後天又下雨啦,我們兩個老人實在是收不快了。」「哦,好的,我們已經知道你家情況了的,今天收完貧困戶楊海生的,明天早上就過來幫你。」這是我和貧困戶楊通凡的日常對話。每年的五一和國慶都是村裡春種和秋收等農活最忙的時候,駐村5年來,我都沒有正常休假,我始終本著「犧牲了自己的休假時間,能為老百姓解決急難,哪怕以自己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也值得」的初心和使命,踐行駐村工作。   今年,黃平縣境內受連續降雨的影響,多地出現水稻倒伏、生芽現象。為確保糧食安全,把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我積極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反映迅速、主動出擊,組織楊家牌村脫貧攻堅隊和幫扶單位一道,搶抓時節,積極組織村黨員幹部、幫扶幹部、幫扶單位等408人次,深入田間地頭,對弱勞動力戶、邊緣戶、監測戶等群體開展分片包幹,結對搶收,經過一周的連續奮戰,「搶收隊」累計收割稻穀500餘畝,稻穀3.5萬餘斤,做到不落一戶的「雙搶」工作。

【人物小傳】徐洪武,男,出生於1989年4月,中共黨員,2013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黃平農商銀行翁坪支行副行長。先後獲得貴州省農村信用社「優秀共產黨員」表彰3次、新時代「優秀標兵」表彰2次;獲得黔東南州人民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優秀幫扶幹部」、共青團黔東南州委授予「黔東南州青年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獲得黔東南審計中心「優秀第一書記」表彰;獲得黃平縣人民政府「優秀第一書記」、「優秀脫貧攻堅隊員」、「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獲得黃平農商行「優秀員工」表彰2次、「優秀共產黨員」表彰2次。

通訊員 吳江平

校檢 劉婧

編輯 熊瑛 張文俊

編審 陳乾熙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少年時代》熱播 書寫棒球少年的熱血青春
    《我們的少年時代》熱播 書寫棒球少年的熱血青春 2017-07-14 21:36: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用奮鬥書寫青春精彩
    一組組青年創業的數據,一名名進入全國青聯委員名單的青年,洋溢著青春的朝氣,散發著青春氣息。他們在各自崗位中發揚用敬業奮鬥,創新突破,聚神專注書寫著青春的精彩,閃耀著青春的底色,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譜寫著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青春的精彩來源於敬業奮鬥。敬業奮鬥是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盡職盡責。
  • 《我們的少年時代》書寫棒球少年的熱血青春
    網易娛樂7月12日報導由成志超導演,郭敬明監製,TFBOYS王俊凱、TFBOYS王源、TFBOYS易烊千璽、薛之謙、李小璐、唐禹哲、李菲兒、張子楓、程硯秋、潘粵明、丁程鑫等主演的校園青春勵志偶像劇《我們的少年時代》已於
  • 《青春在大地》收官 李子峰演繹熱血青春
    Yes娛樂11月24日訊上周日,由湖南衛視傾力打造的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正式收官,人氣演員李子峰作為青春演繹者參加了此次節目,攜手劉端端、于小彤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採風,探尋由十八洞返鄉青年組成的「青年民兵突擊隊」的青春故事
  • 緝毒英雄柯佔軍:用青春熱血書寫英勇無畏
    他用生命詮釋忠誠,用青春熱血書寫了人民警察的英勇無畏。柯佔軍是雲南景洪人,哈尼族,大學文化。2003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公安局政治處、看守所、瀾滄江水上公安分局、禁毒支隊偵查大隊民警,禁毒支隊情報調研大隊副大隊長。西雙版納州毗鄰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是毒品入境的主要通道之一。
  • 「好記者」,書寫時代「好故事」
    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了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來自多家媒體的優秀記者講述他們參加「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輿論監督報導的故事。「好記者講好故事」2020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將於11月8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青春接力 書寫「秀美人生」
    近日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黃文秀扶貧日記》讓觀眾再次為夏花般絢爛的「秀美人生」所震撼和感動。  青春是不畏艱難,以奮鬥姿態幹事創業。扶貧工作任務重、難度大,不僅要克服工作生活環境的困難,更要努力獲得村民們的理解和支持,初到崗位的黃文秀在日記裡寫道:「我還不夠勇敢」。但在第一書記的崗位上,就有提升村民幸福指數的責任。
  • 扶貧幹部羅蘭濤:用奮鬥和擔當書寫青春扶貧詩行
    中國甘肅網記者 李紅軍 通訊員 劉輝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駐村幫扶更是黨中央加強基層扶貧力量、推動脫貧攻堅落實的重大舉措。參與「最美宕昌人」頒獎、「講述脫貧好故事提振攻堅精氣神」主題脫貧故事大賽,成功策劃舉辦宕昌縣首場助力脫貧攻堅詩歌朗誦會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群眾決勝脫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今年4月25日,為了幫助疫情期間扶貧產品滯銷,羅蘭濤積極配合團省委「青春扶貧·能量助農」消費扶貧網紅直播帶貨活動,直播一小時,銷售額達82萬元。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2020-11-25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用奮鬥書寫青春 用拼搏成就夢想
    天津日報  2020/05/03青春如朝日,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年華。該如何度過,才能讓青春的枝頭綻放夢想之花?欒大偉用奮鬥書寫青春,用拼搏成就夢想。心中有陽光,腳下就有力量。2010年,欒大偉用努力付出、執著堅守,換來了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他創辦了屬於自己的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博奧賽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董事長,欒大偉凡事親力親為,毫不放鬆當初追逐夢想的勁頭。
  • 用奮鬥標註青春,以奮進決勝徵途
    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回顧中國人民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的抗疫史詩,並展望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惟願山河錦繡、國泰民安,和順致祥、幸福美滿。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從共克時艱書寫抗疫戰歌到迎難而上抵禦洪澇災害,從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到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從「十三五」圓滿收官到「十四五」全面擘畫。
  • 熱血青年 勇敢追夢,退伍軍人鄧洪潮用拼搏書寫青春模樣
    「只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習近平總書記結合自己在成長路上的切身感受贈予青年的人生箴言,已成為新時代的奮鬥者以實際行動踐行的青春誓言。在茂名就有這樣一位熱血青年,他叫鄧洪潮。
  • 《青春在大地》今晚熱血收官!于小彤劉端端李子峰走進精準扶貧首倡...
    本期節目中,「青春演繹者」于小彤、劉端端、李子峰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採風,探尋由十八洞返鄉青年組成的「青年民兵突擊隊」的青春故事。舞臺劇中,三人化身「急先鋒」、「及時雨」、「智多星」,重現了十八洞村「青年民兵突擊隊」三位返鄉青年代表的熱血青春。直播帶貨「笑果」十足,舞臺演繹感動滿滿,還有梁田、宇澤傾情加盟,精彩值得期待。
  • 脫貧戰場的青春之歌⑥︱鄉村夜校:青年志願者用知識照亮村民脫貧路
    從不太識字也不太聽得懂漢語,到不僅能夠運用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而且還會熟練書寫自己名字以及生活常用漢字,布依族村民王小拎說:「這都得益於我們村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共青團員是新時代發展的先鋒力量,也應該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先鋒作用。」羅甸團縣委書記張雯雅介紹,目前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已經成為共青團組織和廣大青年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平臺,凝聚青春力量,助力脫貧攻堅。七一村村民積極參加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揮灑青春汗水,書寫脫貧故事
    用心用情,贏得群眾信賴剛轉移「新陣地」---優勒村,這是一個深度貧困村,其脫貧攻堅難度可想而知。報導當天,他來不及整理行李,來不及吃點東西,來不及記住村幹部名字,就匆匆忙忙與大家一起入戶核查低保,落實惠民政策。不斷的走村串戶,讓他從一個細皮嫩肉的白面書生變成了一個滿臉古銅色皮膚粗糙的「莊稼漢」,褲腿上還經常沾了泥土。
  • 李敬澤:深入現場 書寫脫貧攻堅「地方志」
    編者按:從圍爐夜話的「罐罐茶」裡探尋日子況味,從地方風情、風俗、風物中透視貧困山區人民的精神世界……近日,中國作家協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成果發布暨海外推廣籤約儀式在京舉行,《高高的元古堆》《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等8部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與海外出版社籤訂了翻譯出版合同,將向世界講述中國扶貧故事。
  • 記錄時代的足音(脫貧故事)
    各家電視臺紛紛推出理論專題、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等電視文藝節目,匯合成閃耀螢屏的雄渾「交響」,為脫貧攻堅注入精神動力,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文化支點。  宏大主題與微觀敘事相統一  脫貧攻堅電視文藝具有書寫時代先進思想和偉大實踐的政治站位、歷史方位和主題定位,顯示出同步記錄時代史詩的宏大氣派。
  • 戰疫情,90後用責任和擔當書寫青春答卷
    戰疫情,90後用責任和擔當書寫03:09來自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省越來越多的「90後」逆行衝鋒,用熱血書寫勇於擔當的青春答卷。在這場體力和耐力的大考中,喬丹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一位90後的青春之歌。喬丹:我既然學了這一行業,我就需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人民需要信仰,國家才會有力量,才會強大。
  • 「我的扶貧故事」用行動譜寫脫貧攻堅青春華章|黃平縣浪洞鎮平磨村...
    我叫張林紅,一直以來,我都把脫貧工作當做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村裡當做自己的家,哪裡有困難就有我的身影。一些老百姓感慨地說:「這就是我們的貼心人,駐村幹部張林紅。她很平凡,但她的行動和言語詮釋了平凡中的偉大,她就是我們村一名優秀的脫貧攻堅隊員。」
  • 用奮鬥書寫「最美」的青春之歌
    青春的樂章最動人,奮鬥的青春最美麗。2020年,10名大學生被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評為2020年「最美大學生」,他們用奮鬥書寫了「最美」的青春之歌,他們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彰顯大學生的風採,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青春因磨礪而精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從五四時代起,擔當就成為一代代青年的神聖使命。在當代社會,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