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把離別寫到了極致,無人能出其右

2021-01-09 慶餘說詩詞

唐代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不僅詩人群星璀璨,風格流派也千姿百態。詩歌主題上也多種多樣,其中離別便是最為常見的主題。南宋嚴羽曾在《滄浪詩話》裡說:「唐人好詩,多是徵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殊不知徵戍、遷謫、行旅也是一種離別。

於是唐代詩人們設酒餞別,留下了一首首經典的詩篇。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中的「日暮徵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高適《別董大》中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等等。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渭城曲》,便是一首抒寫離別的千古絕唱。

《渭城曲》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渭城的驛館風景,寄託了王維對友人深摯的惜別之情。全詩不著傷字,只以舉杯勸酒這一動作抒發別情,卻韻味深永,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這首詩在當時就被編入樂府,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古琴曲《陽關三疊》。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王維的這首《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它描寫了王維送別友人的時間、地點,以及環境氣氛。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王維在渭城客舍為友人餞別,早晨剛下完一場雨沾溼了驛道上的灰塵,客舍周圍和驛道兩旁的柳樹則格外的清新。

「渭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浥」,是潤溼的意思,用在這裡仿佛是天從人願,特意為友人創造了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柳」,則是王維有意關合離別,古人有客舍餞別和折柳相送的習俗。但與其他詩歌不同的是,王維這裡無論是「青青」,還是「新」,透露出的都是一種輕快而富於希望的韻味,這就說明離別深情,但不深沉。

其次,我們再來看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在這兩句詩中,只描寫了和友人舉杯勸酒時的動作。它的意思是說,朋友啊,再幹一杯酒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乍看一下,似乎這兩句詩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這首詩的情濃之處,正是體現在這勸酒辭中。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王維會在什麼情況下會說出這種勸酒辭?肯定是在兩人酒已經喝過多巡,離別的話語也已經說過多次後,友人必須要出發了,王維才會說出這句勸酒辭。且王維說出了陽關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友人所說,也是對他自己所說。所以說這句脫口而出的勸酒辭,看似平常,實則是王維強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陽關」。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是古代通向西域的要道。唐代時,更是往來頻繁,所以能夠出使陽關之外,是唐人心中一大壯舉。但是陽關以西卻是荒無人煙的絕域,王維的友人自然要面臨長途萬裡的跋涉,和獨自面對窮荒的艱辛寂寞蕭。所以輕快明朗的詩句背後,蘊含著的是王維心中深摯的情意。

綜觀王維的這首詩,歷來被認為是離別詩中的千古絕唱,深受世人喜愛。明末清初黃生曾在《唐詩摘鈔》中評價王維這首詩:「先點別景,次寫別情,唐人絕句多如此,畢竟以此首為第一,惟其氣度從容,風味雋永,諸作無出其右故也。」可見王維這首詩只有4句,卻把離別寫到了極致,無人能出其右。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維這首詩只有20個字,被譽為千古名句,無人能出其右
    出身於書香門第的王維有著良好的成長環境。自從開始識字後,他就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詩詞歌賦。但好景不長,王偉的父親在他九歲時就去世了。此後,在母親的努力和親戚的幫助下,王偉一家艱難度日。王維是悲哀的,以文人的身份,以胸懷大義的氣節,在戰爭的環境中長大。現實的殘酷讓他暫時放下了筆墨,微博的力量讓他屈服於安祿山的威脅,接受了違背民族大義的偽帖。
  • 王維的這首詩,寧靜自然,短短4句就寫出「靜」的最高境界!
    唐詩中,說到令人讀後即能安靜下來的詩,毫無疑問要屬詩佛王維的詩。王維崇尚佛法,其詩作大多充滿了禪意,不僅意境優美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哲理。例如他的《鹿柴》、《竹裡館》、《畫》、《過香積寺》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 溪流,白石,紅葉,青翠山色,王維的這首詩美哭了!
    時光已步入深秋,初冬將至,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描寫初冬的詩句,這首詩是來自王維的《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首句,荊溪白石出。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滻水,源出陝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譬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句詩,儘管這句詩只有短短十個字,但卻在詩句之外,卻蘊含著無限的意蘊,將畫的意境展現的淋漓盡致。 每當我們讀王維的詩句時,除了只能從視覺上感受其語言的簡潔凝練之處外,還能沉下心來在腦海中品味詩中的畫意。如此,不得不讓後人感嘆,王維的才華確實遠超常人。同時,也難怪後人給他起了個「詩佛」的稱號。
  • 王維留下400餘首詩,但這首詩僅僅28字,中年再讀時讓人淚流滿面
    「詩佛」王維 要想理解這首詩的真正含義,得先了解一下詩的作者王維。公元701年他出生在山西蒲州,也就是如今的山西運城永濟市。也正是在這一期間他創作了很多邊塞軍旅詩,這其中就有《送元二使安西》這首送別詩。 傳唱最久的歌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是王維送給一位姓元的友人所作的詩。
  •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描寫秋思的佳作不勝枚舉,有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張籍的「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李煜的「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都表達出了詩人對親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的《三五七言/秋風詞》,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從詩的題目中就可以看出來。
  • 王維這首送別詩情感細膩,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王維眾多的送別詩中,名氣最大的當屬於這首《送別》,整首詩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可是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使得我們在讀了之後,立馬能夠感受到那種送別之情,還有悲痛之苦,畢竟要離別了,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一樣,更何況還是王維這種敏感的詩人,那自然要比別人更加的有感觸,所以創作出來的作品,那自然很是傷感,這也正是他這首詩之所以能夠打動我們的原因。
  • 王維最佛性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一座高峰,唐朝無人能超越
    與其他田園詩派詩人不同,王維的詩句中總是充滿了佛家的禪意,空靈飄渺,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藝術美感。王維信奉佛家,與他母親有很大關係。因為他的母親信佛。所以,王維從小也篤信佛教。這種禪意和佛性就對他後來的詩文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王維田園詩的代表作。在山水田園詩歌的發展史上,這首詩是繼陶淵明之後的又一座高峰,在唐朝無人能超越。這首詩就是《鳥鳴澗》。
  • 這首詩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詩」,把情字寫到極致,令人感慨萬千!
    這首詩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詩」,把情字寫到極致,令人感慨萬千!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寫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的元稹,他聰明過人,少有才名。貞元九年(793年),明經及第,授左拾遺,進入河中幕府,擢校書郎,遷監察御史。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這首詩到底表達了什麼?
    大概就是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吧,或許只有達到這種淡然的態度,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得失心,在忙碌的生活中去尋找自我、尋找自由,才能在繁雜的世界中探尋心靈深處的寧靜。「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裡的這句悠閒到極致的話,不就需要如此高的境界嗎?
  • 每日詩話:王維一首「得天趣」的詩,放眼唐代,無人能超越!
    宋代的釋惠洪在他的《冷齋夜話》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有個人名叫超然,這個人擅長品評詩歌,其為人純真而且風採卓然。他品評王維的《闕題二首》,認為「得天趣」。釋惠洪問他:「這首詩句法確實很好,但是怎麼才能知道這是天趣呢?」。
  • 高適的這首詩僅有4句,卻能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值得一讀再讀
    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許你和某一位詩人就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達成了知己般的共識。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別董大·其一》,便是一首關於知己,也關於離別的經典詩篇。它出自於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之手,是高適組詩作品《別董大二首》的第一首。題中提到的「董大」,一般認為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董庭蘭,因其在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 王維、孟浩然詩的同與異
    比如,王維的《鳥鳴澗》這樣寫道: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詩寫得很好,花開花落,月出鳥鳴,自主自為,不幹人事,對外物完全是一種自然的展現。明人胡應麟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評價說:「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詮。
  •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詩,紅豆與「相思」,短短20字如今已家喻戶曉
    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可是人們忘記了,王維又被稱為「詩佛」在佛的眼中,相思就僅僅是相思而已,與性別無關。這首詩的另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這個名字大家應該聽著很熟悉吧,杜甫也曾經為李龜年寫過詩,《江南逢李龜年》。
  • 王維這句寫山色的詩,無人能超越,歐陽修蘇軾都搶著用,一字不改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算是一絕,也難怪,人家有「詩佛」之稱。李白是詩仙,王維是詩佛,杜甫是詩聖,這可都是站在唐詩金字塔尖的人物。王維有一首五言律詩,裡面有一句話,寫得特別好,寫山色的,就沒有能超出人家的。這句話就是「山色有無中」,我們現在來欣賞一下全詩,體會一下這句話的妙處。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 王維的閒居在輞川,寫下這首清新雅致的詩,讀來韻味無窮
    詩佛王維的詩,寫得總是那麼清新富有禪意,比如他的「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將對友人的別離之情結束在白雲悠悠的蒼穹中,讓人無限深思;「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走到哪兒算哪兒,給人無盡的悠閒舒適之感。今天給大家分享這首《辛夷塢》,非常清新雅致,讀來韻味無窮。
  • 王維這句詩有多美?先被歐陽修「偷」了,後被蘇軾「偷」了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在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中了進士,經歷了多年的宦海沉浮,後成為尚書右丞,故而,人們常常稱呼他為「王右丞」。王維的詩作,大致上分為兩個階段,他前期的詩,大部分都反應了現實生活,後期的詩則多是描繪田園山水的。
  • 王維的《鳥鳴澗》膾炙人口,但是有人說,這首詩的格律有問題
    這首詩的第2句是」三平尾「:春山空。結尾三個字都是平聲的現象被稱為三平尾或者三平調。三平尾是格律詩的大忌,出現這種平仄組合的詩都被認為是古體詩。第一句,人閒桂花落,是常見的律詩句式。平平仄平仄,這是平平平仄仄的變格,被叫做錦鯉翻波。月出驚山鳥,」出「是入聲字,仄仄平平仄,這句也是標準的律句。時鳴春澗中,平平平仄平,這句也是標準的律句,第三個字,平仄不限,這裡用了一個平聲字:春。
  • 王維這首送別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意不止送別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點題,"天官""將星"點明人物身份和事件緣起,"柳條青"則表明了季節特徵和特定場景,可謂言簡意賅。 B.頷聯緊承首聯,把軍中用具"刁鬥"寫進詩中,富於實感地表現了軍營中的生活情景,"出"寫點明了行軍的方向。
  • 這首詩王維很容易被誤讀,很多人把他看作是一首愛情詩
    熟悉王維的讀者都知道他也精通音樂,而且在藝術方面有很好的才華,所以,兩個人也很珍惜對方。王維欣賞李龜年和友誼之間的才華也很感人,當李龜正要離開長安,王維寫了這首詩作為禮物。至於這首詩是什麼時候寫的,沒有記載。可以肯定的是,那時候,兩人一定捨不得放棄,王維也充滿了悲傷,在這首詩中,表達了一種深切的感情,以及思念朋友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