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截獲我軍電報,所有字都認識,但組在一起後日軍蒙圈了

2021-01-13 騰訊網

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而其中無法被超越的,就是我們最美妙的國語——漢語,外國人想要學好中文,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所以小日本在侵華戰爭的時候,就招募了大量的奸細作為他們的翻譯,日本人就是通過這群漢奸叛徒了解中華文化和漢語的。

但是呢,即便他們有了這群漢奸,也並不是全部可以掌握漢語,因為他們會被我們的特色方言給打敗。咱先不說日本人聽不聽得懂方言,即便現在的我們旅遊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他們的地方特色方言,我們也不一定能全部聽懂。有時候,一個城市裡還有好幾種不同的方言,更是讓人頭疼。

雖然這種地域方言阻礙了我們的一部分交流,但在抗日戰爭時期,正是因為方言的差異化,給日軍也增加了不少麻煩,也讓我們的部隊多了一層安全保障,特別是日軍截獲我軍電報的時候。戰爭期間,更多的是情報戰爭,不管是哪一方的軍隊都會通過自己暗碼發送電報,從而避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發報的時間也是有研究的。

發報的時間優先選在夜深人靜的夜晚,這個時間監聽的人剛好睏乏難耐,容易錯過一些微弱的信號;再者要選擇在鬧市、商業繁華的地區,一方面這種地方可能會有商用電臺,另一方面,即便被發現了,人多眼雜的,也容易撤退;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發報要「快」,要在足夠的時間下趁敵軍還未鎖定信號源的時候馬上撤離。

但在當時的落後條件下,即便做到最好也難免會被日軍發現。然而可恨的日軍侵略者更多的時候對已經發現的電臺「視而不見」,他們不會立刻去抓捕,而是慢慢的截獲情報為其所用。當時日軍依靠自己的裝備先進,開著信號車到處搜索可疑信號,一旦發現即開始截獲。

正因為日軍在情報戰上略勝一籌,導致我地下組織的生存面臨嚴峻的考驗,然而在有些時候,日軍截獲到的電報被破譯後,漢奸也一個一個字的幫他們翻譯出來了,可是全部組織成語句的時候,發現根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東西,這就歸功與我們上面提到的方言了,他們費盡心思截獲和破譯的電報,卻不曾想敗在我們的方言上。

相關焦點

  • 日軍截獲到我軍電報,破解後每個字都認得,連一起卻摸不著頭腦
    這樣說,大家應該對情報的重要性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就比如二戰時期的諾曼第登陸戰,這場戰役是打敗納粹德國至關重要的一場戰役。當時德國得到的情報是聯軍將從另一側海岸登陸,所以早早就做了埋伏。結果聯軍的實際登陸點在諾曼第,這才有了後來的大敗德軍。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和日軍戰況十分焦灼。
  • 日軍成功截取我軍電報,每個字都認識,組合在一起不知道啥意思
    例如二戰的時候,方言就被我軍很好地利用了起來,主要作用是給我們的情報「加密」。那時候我軍在傳遞情報的時候總是遇到阻礙,日軍的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都比我們更高,他們能夠輕易截獲我軍的情報。之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換了一種方式去寫情報,那之後就算情報被截獲我們也不用害怕了。
  • 日軍截獲我軍情報, 破譯後每個字都認識, 組合在一起只能幹瞪眼!
    由於我國在情報方面沒有日本先進,往往佔了下風,發送出去的情報,經常被日軍截獲。因為一直想不到合理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大家都一籌莫展,這個時候有一位同志內心很惱火,就隨口說了一句方言,因為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所以有的方言根本聽不懂,後來大家就想到可以利用中國多種多樣的方言來進行情報傳輸。這樣就算日本人能夠看懂漢字,但是中國的方言種類多的他們根本不可能全都學會,所以後來就開始將情報用方言進行傳遞。
  • 成功截獲我軍情報,日軍大喜:每個字都認識,連起來卻「傻眼了」
    在抗戰爭時期,我國與日本在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日軍在當時擁有著精良的武器裝備,充足的後勤保障,而我軍許多武器裝備都是與日軍發生戰鬥後,我軍擊敗日軍後所繳納的武器。也因此,日軍迅速佔領我國東三省,並不斷朝華北等地區進發。
  • 日軍破譯八路軍電報,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後卻不懂啥意思
    導語:日軍破譯八路軍電報,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後卻不懂啥意思戰爭時期,情報戰是關鍵中的關鍵,一旦能夠獲取敵人的信息,就是針對性地做出部署,在指定的地點做好埋伏,等待敵人的上鉤。基本上掌握敵人的情報就能時時刻刻握住主動權,取勝也是板板上釘的事情。
  • 日軍成功截獲我軍電報,每個字都認識,連起來後:這是什麼意思?
    後再以中國為跳板,統治整個世界。也許現在大家想起來就會發笑,嘲笑他們膽大包天。但是在當年,以「德意日」三個軸心國為中心,以剩下的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為輔的的法西斯國家,先後在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全球戰爭。先後有將近60多個國家,將近20億的人口被他們捲入戰爭,最後當然是反法西斯聯盟勝利,但是依舊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痕。
  • 密電,提前上報日軍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上午8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機動隊偷襲珍珠港成功後,擔任這次偷襲的空中指揮官淵田大佐下令,向偷襲珍珠港的艦隊司令官南雲發電報: 「TOH!HUH!HUHru!(虎! 虎!虎!)」並向東京轉發。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5天,在重慶歌樂山的叢林裡,國民政府軍政部軍技室的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就已經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密電!
  • 薛嶽與日軍一個師惡戰萬家嶺,驚動了天皇,10日殲滅一個日軍師團
    到了9月,因為日軍的攻擊面實在是太寬了,加上薛嶽著急將所有漏洞都給堵上,所以非常頻繁的向南潯和瑞武線調動兵力,直接導致兩地完美的防禦系統出現了巨大的裂縫。而薛嶽自然也是注意到了,但是他手中還有儲備隊,料定日軍不敢闖入。而岡村也發現了,但是岡村因為薛嶽的原因,導致他的進攻沒有成效而大為惱火,所以對薛嶽和他20多個師恨得牙痒痒,所以他就是要闖!
  • 民航機失事,日軍大本營為何驚慌?參謀總長連問:殘骸下落?
    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軍令部長永野修身知曉後,深知事態嚴重性,當即召開緊急會議。這份從前線發來的電報,只有寥寥數字:「中華航空公司上海號運輸機失事。」為何一架普通「民航」飛機失事,會引起諸多日軍高官,乃至日本大本營的驚慌呢?因為這架「民航客機」,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上海號運輸機上,乘坐著一名攜帶絕密軍事文件的軍官——杉坂共之少佐。
  • 繳獲日軍的軍大衣,皮靴,為啥我軍都不穿?給你你也不穿
    特別是生活在敵後的八路軍,新四軍等,他們的作戰環境就更為艱難,由於長時間得不到補充,因此他們只能依靠在作戰中繳獲日軍的軍用物資進行補充,特別是槍枝彈藥等的一系列來源,都是依靠在戰場上繳獲得到的,所以也才有了後來那句歌詞,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日軍仍負隅頑抗,和我軍爆發了最後一場戰役
    日本的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和天皇,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籤了字。中國戰區的受降儀式,於9月9日在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雖然日本天皇已經宣布投降了,但有些日軍仍負隅頑抗,企圖「東山再起」。因此,被史學界稱為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的「高郵戰役」爆發。
  • 抗戰時我軍大多都是四川小矮馬,日軍那麼多「東洋大馬」咋來的?
    而除了信鴿外,日軍的軍犬也是一種讓我軍很頭疼的動物。在「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專門成立了「軍犬養成所」,旨在培養能在戰場上追擊我軍行蹤的軍犬。正是因為這些軍犬敏銳的嗅覺,我軍當時不少撤退部隊的行蹤遭到了暴露,損失可謂慘重。
  • 日軍進攻前,電報員漏發1個字,結果30000人喪命,還毀掉一座千年古城
    張治中將軍,在黃埔軍校任職時,與周公、惲代英等人接下來深厚的友情,也讓他對我黨有了深入的認識,雖然他頗受蔣介石賞識,但卻是唯一一位沒有與我軍打過仗的國軍將領,所以被稱為「和平將軍」。 但人無完人,張將軍的人生中也有過失和遺憾。
  • 破譯專家幾個月破譯不了的日軍密碼,他一晚搞定
    他與很多著名的數學家不同,華羅庚將自己的知識應用到了抗日戰爭上,憑藉著對數字超強的敏銳性和過硬的專業水平,他僅用一晚就破解了日軍的密碼,為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是在1943年,當時華羅庚正在廬山修養。俞大維是工兵署署長,他那段時間被日軍電報的密碼給難住了。雖然我們常常能夠截獲日軍電報信號,但是卻不能破譯密碼,因此截獲的信息也就是一紙空文。
  • 宮川英男:侵華日軍中的另類,為救戰友而自殺,我軍冒死搶回屍體
    當時年僅21歲的他被強徵入伍後,像所有的日軍一樣,在配合侵略腳步以前,都會被率先洗腦,灌輸本國的帝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 1941年7月29日,宮川英男被我方八路軍俘虜,雖他不認同日軍兇殘的行為,但因被洗腦過要對天皇絕對的忠誠,被俘虜後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尋死。
  • 張自忠殉國之前,遇到什麼狀況,怎麼跑到日軍後面去了?
    5月12日,日軍直轉南下,李忠仁下令讓張自忠率軍攔截,就這樣張自忠沒有時間在等劉振三的師。5月14日,張自忠的部隊在方家集附近,與日軍第39師團撞到了一起,展開血戰。5月16日,日本司令部截獲一份電報,內容是:第五戰區第33集團軍司令部,設置在宜城東15裡外的南瓜店、長山一帶。
  • 我軍彈盡糧絕,日軍拿出大炮,一村民拿出十幾箱子彈成功挽救我軍
    1938年時,八路軍遭到了日軍的襲擊。因為太過突然,所以根本就來不及防備,而這場戰鬥也打得特別慘烈。就拿日軍的情況來說,當時日軍的山田大佐直接被我軍的手榴彈炸死。當他死後,日軍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況。可是日軍內部卻極快的做出了反應,立馬進行了將領的更換和從其他地方調來增援。這種情況下日軍士氣大振,局面對我軍極其不利。
  • 解放軍炮擊日軍:日本投降4年後,中國境內為何還有日軍身影?
    太原城郊的解放軍炮兵突然開火,一發發炮彈落到了「日軍」陣地上。緊接著,解放軍官兵手持鋼槍,向「日軍」展開總攻。最終,日軍「全軍覆沒」,其指揮官被解放軍俘虜。在日本投降4年後,為何中國大地上還有日本官兵活動的身影,這支「日軍」到底有什麼來歷?提到太原日軍,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山西王閻錫山。閻錫山主政山西38年,其成為「政治不倒翁」的秘訣就是「實用主義」。
  • 抗戰時期,俘虜一名日軍,我軍能繳獲多少戰利品?
    因為很多影視劇都是過分渲染中國民族意識有多強烈,而忽略了歷史本真的狀態。過分的把日本軍隊的實力渺小化了很多。其實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軍隊的武裝力量早就被日軍甩了幾條大街。而我軍如果俘虜一個日軍士兵,可以繳獲多少子彈?從數量當中大家就可以得知我軍當時有多慘了。
  • 日軍老兵扮老百姓偷襲,我軍冒用敵人「三角」隊形反擊,成功脫險
    1943年秋,由於在山東的敵後戰場與我軍作戰接連吃虧,使得駐山東的日軍非常惱火,想出各種方法想要扭轉不利局面。很快日軍就從外地調來了一批精銳的「三角部隊」來對付我軍小部隊。▲日軍指揮官到村外後,大家會和在一起,這時才發現已經有20多位同志犧牲,還有部分人被困在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