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推薦給想入門公路的車友,看完後保證你的學到更多東西。
1、公路車可以通勤,卻不擅長通勤;公路車可以郊遊,但不適合郊遊;公路車不能隨便停放、公路車騎行有太多技巧、公路車調校依賴於豐富經驗……
2、公路車是一件運動器材,公路車運動是一種愛好,公路車愛好是一項負擔。
3、這不是一篇慫恿你投入公路車圈子的文章,如果你
有意志力且有經濟基礎且有空鍛鍊身體且對公路車有興趣
4、那就考慮買一輛公路車吧
1、什麼樣的車才叫公路車?
公路由於騎姿低伏,對車輛本身的幾何設定要求極高,不正確的車身幾何和尺寸非常容易造成人身傷害。
700c輪徑是一個沿襲標準,而30c以下的胎徑能保證在鋪裝路面上足夠低的滾阻。
彎把設計的目的是保證騎手能採用低風阻姿態,並允許騎手進行多種姿勢的相互轉換。
手變是公路車發展的裡程碑,令騎手在變速時的動作幅度減小,手指不必離開彎把,避免操作失誤導致事故。手變從2003年之後已成為現代公路車的基本配置。
沒有自鎖的固定,很多技術動作是無法完成的——比如搖車和低姿勢下坡
2、該買多大的車?
國內目前的運動自行車Fitting業務還剛剛起步,即使是較為專業的車行,普遍也是要靠經驗和試騎來確定顧客適合的尺寸。
對於正常人來說,最簡單的身高和車架的對應關係基本是一定的,而肢體比例方面的微調,是依靠座管和把立來進行。
衡量車架大小的基本屬性,是等效水平上管(Center to Center)長度和座高(Center to Top)長度,這兩者之中,水平上管是最直接和重要的數據。由於壓縮架的推廣,目前許多廠家並不直接以水平上管長度標明車架尺寸,而是使用標號或立管長來標示。則在考慮車架的時候,必須查詢其官網幾何信息來獲得各個尺寸的水平上管數據。
以下是身高和車架尺寸參考,由於各廠家車架水平上管設定均不同,因此只給出範圍選項。每個車型的具體幾何均可於產品官網查詢,如果在官網連幾何都查不到,建議放棄這個品牌。
161-165cm:水平上管49-51cm可以
166-170cm:建議使用50.5-52水平上管的車架,最大不超過52.5cm
171-175cm:建議使用52-53水平上管的車架,最大不超過53.5cm
176-180cm:建議使用53-55.5cm的車架,最大不超過56cm
181-185cm:建議使用55.5-57.5cm的車架,最大不超過58cm
186-195cm:建議使用57.5-59cm的車架,最大不超過59.5cm
以上僅為參考,最簡單的辦法是找到有條件的地方做一次Fitting。另外,這些參考數據這只在第一臺車需要特別注意,當你不斷修改車輛設定,你就知道你需要怎樣的座艙幾何:偏大或者偏小的車架、後飄還是直頭的座管、多大的把立傾角、彎把的Drop和Reach……這些經驗是只針對個人的。
3、該去哪裡買?
在買車之前,應該先知道本地有沒有車店,有幾家車店,技術水平如何。目前而言,各地區的車子進價都不同,當地的市場競爭情況和車店的運營策略也有差異。因此各地車店的價格、折扣情況和贈品並不一致。同一個型號的車,價格可能會相差5%甚至更多。
1、入門公路車需要多少錢?
這裡的入門公路車,只是就價位而言。滿足要求的最低階車款需要多少錢?答案是2000-2300元,在這個價位,你才可能買到一臺最基本意義上的現代公路車:尺寸合適,配備手變,能夠滿足通常運動和中低強度拉練的需求。
2、我該買哪一臺?
對於一個沒有經驗的入門者來說,配置表除了尺寸相關信息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相近價位的產品,如果配置表好看,那麼必然有地方縮水。單看配置表就敢侃侃而談者,也是各類論壇網站的常客,一臺車有太多的東西在配置表看不到的地方,細節、調性、以及那些無法直接定義的配件。
如果你不是炫車給別人看,而是要真的來入這個門,就去選一家值得相信的店,選一臺看得順眼的車。在選購時車店技術實力和個人對外觀/品牌的喜好都應該有比配置更高的權重。同一價位上產品的所謂「性能」,對於入門而言沒有任何不同,反倒是車店的技術能力和個人的喜好,會深刻影響你對公路車、公路車運動的態度和熱情。
公路車本身的預算只是公路車運動預算中小小的一筆,買一臺入門公路車只需要2500元左右,但要配齊一套真正能夠算作公路車運動的裝備……請準備四千元以上。
基本裝備:
公路車¥2000+
基本人身裝備:
頭盔¥200+
手套¥60+,最好買大拇指附近帶擦汗功能的產品。
眼鏡¥100+,防風防蟲防日曬,非常必要。
騎行服¥300+
自鎖系統¥500+
碼錶系統¥100+,最便宜的合格碼錶能告訴你最基本的騎行數據。
基本應急配備:
撬胎棒、內胎、便攜氣筒(120psi)總計¥150+
你可以不會自己修車調車,但起碼要學會換胎。普通補胎片和補胎膠無法承受公路車胎額定的高壓,補過的公路內胎是定時炸彈,最正確的方案是爆胎就換胎。而便攜氣筒以應急性為主,氣壓表是徒增重量的配備。
進階裝備:
組合工具¥50+,從會換胎到會調車的過程中必備的東西。
立式氣筒¥100+,買個能打120psi帶氣壓計的氣筒。
騎行臺¥500+,惡劣天氣訓練使用。
運動專項意外險¥500+,有備無患。
看完這些,你知道自己該買哪輛車了嗎?歡迎在評論區和小天分享你入坑的第一次購車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