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曉麗 主播:魏建敏
煙霞掠過夕陽,陌上小徑,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將思念織補成網,網住那一抹鄉愁。
網住的是余光中的那枚小小的郵票,是席慕蓉的那支清遠的笛,網住的是爺爺起早貪黑從山上刨回來的黑柴、遠志、穿地龍;是奶奶黃土灶臺上鍋勺叮噹的音樂和灶膛裡噼裡啪啦的聲響;是二叔的《水滸》《三國》。
網不住陽光的誘惑,林木密透雲朵,心田之上,滋長出一片家鄉的玉米、山藥蛋兒······
持續幾天的高溫,下班匆忙回家,洗衣做飯收拾家務,進門我習慣地會說:"熱死了」。而每每這時,爸爸總會接著我的話兒說:"過幾天回龍王溝啊,那兒涼快」。我卻不以為然。直到今天中午爸爸再次對我說起,90多歲高齡的二爺爺二奶奶明天要從北京回龍王溝避伏,瞬息,一股熟悉的味道沁入心脾,淡雅的勾畫出家鄉的山山水水。
我的家鄉龍王溝,群山環繞,綠樹成蔭,一條清澈的小河從門前緩緩流過。村裡居住著20來戶人家,鄰裡和睦,一片祥和。
我美麗的家鄉,在溫煦的暖風中,捎來了春天的笑容,漫山遍野的山桃花醉了春光,河岸上的楊樹吐芽、柳樹泛綠,猶如垂掛的一簾幽夢,在風中搖曳。岸邊泥土裡的小草也不甘示弱冒出了嫩綠的新芽,河面上的冰也開始融化,喚醒冬的沉寂。河水裡三五成群的魚兒也在追逐嬉戲,訴說著久別重逢的話語。田間地頭是叔叔大伯們背著糞簍、扛著犁鏵開始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忙活。
一簇簇的二月蘭也在地頭的水渠邊羞澀地探出了腦袋,核桃樹下的一片片小蒜嬌羞地舞動著腰枝,似乎在邂逅前來採擷的情郎。一捧鄉土悠遠著醉人的幽香,油菜花迷醉了蝴蝶的翅膀,桃花引來了鳥兒的歌唱,我行走在時光的桃花園裡,看著藍天白雲,心境豁然開朗,聽著小河流水,心湖瀲灩溢淌。
知了的晨鳴打破了黎明前的靜寂,結網休憩的蜘蛛也慵懶地眨了眨眼睛,雷公電母的家庭鬥爭愈演愈烈,最後導致幾天情感宣洩——連陰雨的天氣,村裡的嬸嬸大娘們總會擠在破幾個洞的大傘下,或是披著一個塑料布一路小跑著趕聚在奶奶家中,上炕圍坐一圈,陪奶奶當著二五八萬的小紙牌,就著奶奶醃製的鹹菜塊吃著奶奶家屋裡大鍋裡煮得大大小小的山藥蛋兒,(奶奶總是說為了燒炕去潮氣捎帶著給豬煮了一鍋山藥,事實也是如此,我們就挑揀大的吃,小的餵豬。我的叔叔們多,在農村勞力多,冬天,閒暇時間上坡割好成捆的柴火足夠燒對頭一年,逢連陰雨天奶奶可以有柴做飯)奶奶在當牌前總會從大紅箱子裡拿出過年時她的侄女們看她時買給她卻捨不得吃的蛋糕給我吃,說:「俺孩兒聽話,吃了好好玩,別混奶奶當牌"。(儘管有時已經硬得咬不動,有時已經發黴成綠色,我也吃得津津有味)隨著噶噶噠噶噶噠老母雞的出窩,奶奶會去拿一個熱乎乎的雞蛋,從灶膛裡撥拉點火炭在銅勺頭裡滴上幾滴油給我炒炒吃,鄰居家的孫子總是靠著門框看著我吃,饞得直流口水……
秋天到,秋天到,田裡莊稼長得好,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在我們嘰嘰喳喳的順口溜中,三叔用荊條編的芭子上晾滿了核桃、花生,房上高粱秸稈做的圈裡堆滿了金黃色的玉米,窗臺上摞滿了老的、嫩的、長的、圓的、大的、小的北瓜,窗簷下也掛上了幾串紅紅的辣椒,就像那百響的大地紅。奶奶燒著不太幹的黃豆秸稈,時不時還有爆豆的聲音,鍋裡飄溢出來的是餾豆角、花生、北瓜和紅薯的清香。爸爸、叔叔和爺爺在籬笆小院擺一小桌觥籌交錯,好生羨煞旁人。
鬥轉星移,四季交替,我們不得不走進白雪皚皚的冬季。人生在世,總有些季節,一季花涼,滿地憂傷。行走在紅塵煙雨,得失如影隨形,再也看不到爺爺結滿雙手的老繭裂開的口子,再也吃不上奶奶做的豆皮乾糧、瓜絲菜餅、臘八粥……但那份思念卻在我心裡扎了根,蔓延出枝葉,開出滿庭星光,伴我潮汐叮呤。還想剪一捆黑柴,剝一堆遠志,一定能看見爺爺會心的笑容。
在清風夜,擺上小桌,燙一壺棗酒,攜深深地思念供養滿天星辰裡屬於爺爺的哪顆星……夜空朦,著一襲煙色,縹緲上天邊的殘陽。總會懷抱著孩兒把玩著手裡的紙牌,奶奶胡牌收錢時的姿勢清晰映在眼底。抖落一袍暮色垂墜。
一隻孤鳥滑過屋脊,俯瞰著我在黑夜裡嚶嚶的啜泣,對家鄉,對親人的濃濃的情愫裡,模糊的淚眼中,又見二叔在春節前不分晝夜的給村裡的人寫著祝福的春聯,我是那個站在旁邊磨墨的假小子,三叔在生著煤火的土地上編籃編筐編簍,我是那個蹲在旁邊遞荊條的假小子,四叔在地裡挖窖,窖藏整個冬天和來年的菜系,我是那個跪在旁邊抱白菜的假小子······
如今,國家發展美麗鄉村,我的家鄉龍王溝整合搬遷,土地流轉興建企業大棚,籬笆小院、黃土灶臺······都將成為我記憶中的夢境。
落幕黃昏,鳥兒歸巢,牧羊的人也趕著羊群急匆匆的向村口方向行進,孩童扯著嗓子打鬧,狗追著雞在跑。時光未老,穿越藩籬溝壑,熨平筆下的鄉愁。落葉歸根,人到暮年,思鄉的情結更深更濃,由於工作和生活的關係,也先後輾轉了幾處住所,然而家鄉龍王溝才是我真正的根,是我永遠的牽念,是我夢中的桃花園,心中的水雲間,是那一抹飄來的鄉愁!
圖片系作者提供
作者:耿曉麗,筆名:彼岸花
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自幼酷愛文學、攝影,現就職於阜平縣委宣傳部。
與眾不同的遭遇與經歷造就了與詩歌為友,與散文相戀,與小說同行。曾在《藥都文苑》報刊發表過多篇詩歌,保定《青少年文學》發表散文《我對星星許個願》,北京魯院《綠蔭叢書》發表過組詩。散文《擁抱靈感》將在下期《牡丹雜誌》發表。
主播:為你
原名:魏建敏。
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喜歡朗誦,舞蹈,唱歌,表演。喜歡用聲音和肢體表達自己的情感,堅強而脆弱,性情中人。
文學江湖之陽城俠侶
微信公眾號 : ycxl66666
客服微信號1:zsjzh500n
客服微信號2:ssx846058230
蘇老師晚安故事
微信公眾號 : wananba66666
客服微信號1:zsjzh500n
客服微信號2:ssx84605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