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了很久針灸沒有效果,作為針灸醫生的你該如何提高針灸療效?

2020-12-14 AC龍哥

針灸是中醫的重要手段,是老祖宗經過驗證總結出來的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並且得以信賴,這也讓我們針灸人越來欣慰。

患者李阿姨,今年55歲,反覆偏頭痛近2年,在當地三甲醫院做了各項檢查均顯示沒有問題。給予止疼藥口服,效果均不佳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後來經過朋友介紹,在一個小診所接受針灸治療,症狀可明顯緩解,但是第二天又會恢復如初。

後在機緣巧合之下找到了我治療,我經過望聞問切,通過辯證分析,最終決定從體質入手,在局部取穴的同時,根據此患者的體質差異加以辯證選穴,最終經過兩個周期的治療頭疼的症狀完全消失,其他以前出現的問題如怕冷等症狀也都有緩解。

這個病例就讓我開始了思考,為什麼同樣是針灸,療效為什麼會有差異?為什麼無法維持?如何才能提高針灸治療的效果呢?

1.綜合分析患者病情,診斷準確是關鍵

診斷是治療的基礎,一個患者就診之後,醫生的診斷是後續所有幹預的總綱領。正確詳盡的診斷是療效的保證,也能做到事半功倍;一旦診斷錯誤,不僅耗費患者精力、金錢,而且對疾病的治療有時候可能起到反作用。

綜合分析病情,就是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就比如上面病例提到的體質問題。「三因制宜」、「七情內傷」、「六淫之氣」、「五運六氣」等等因素,都可以作為疾病診斷需要考慮的因素。對於一般基本來講,可以分析其中的一二項關鍵內容,對於疑難雜病更是需要考慮方方面面,這樣你才能將別人治不好的病治好,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水平。

2.手法得當,刺激有效才能有的放矢

針灸治療不僅需得重視穴位的組合,針刺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時候,穴位不是重點,手法才是關鍵。

比如曾經遇到過一個肺炎低熱的患者,每天下午3~5點出現低熱,體溫總是在37~38℃之間,這時候醫生多選擇物理降溫,腋窩夾冰袋、冰帽之類的,但是這樣的效果往往不好,甚至有時候因患者受涼,咳嗽、氣促等症狀還會加重。

這時候科內的一個老師建議試下針灸,於是讓同醫療組的師兄去做針灸。師兄選取了常規書本上寫的那些退熱常用穴,什麼大椎、曲池、合谷、太衝之類,針刺之後,接上電針,留針30分鐘。連續做了3天,患者的發熱情況一點也沒有改變,師兄自己都沒有信心再做下去了。

隔壁組的另一個老師在聽過這個患者的病情之後,決定給他試下「透天涼」針法,老師只選取了曲池穴。只見他將3寸的針刺入曲池穴,深刺至穴位最深處(地部),小幅度捻轉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再將針快速提至穴位中層(人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然後將針再快速提至上層(天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將針緩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覆操作2~3分鐘,留針20分鐘,每5分鐘依前法操作。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就說感覺針下有一股涼涼的感覺,治療完畢患者體溫恢復正常,第二天之後未再發熱。

通過這個病例我就思考,有時候針灸手法是比選穴更重要的,刺激量一定得足夠,否則效果也是出不來的。

3.足夠療程,隨機應變,不拘泥於陳規才是在治療時遊刃有餘

雖然療程的長短是人為規定的,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療程是不一樣的,但是不管任何疾病,療程不夠也是不能達到預期療效的。就好比吃飯喝水,不吃足夠的食物是不可能飽的,不飲足夠的水是解不了渴的。

不同的病人可能情況不同,療程的長短可能不同,同一種疾病,可能是不同的情況,療程也會有不同。這時候就需要醫生自己去判斷,如果拘泥於課本上的知識,那你只能是個出色的考試機器,不一定能做個百發百中神槍手。

針灸是我們中醫最簡便有效的治療方法,經濟、綠色是它的優勢,如何將針灸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這需要我們萬千針灸醫生的不懈努力,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這樣才能發現不足,發揮優勢,從而更大限度地發掘針灸的秘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歡迎關注針灸龍哥,歡迎評論、點讚轉發。#針灸#

相關焦點

  • 怎麼針灸才不會疼
    有人說,真的很疼;也有人說,疼到不是太疼,就是單純的害怕;還有人說,一點都不疼;更有人說,一天不扎渾身難受。到底是誰說了假話?都沒有!因為疼疼感因人而異,千人千像。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他,焉知針灸疼不疼。那麼,到底有沒有不疼的針灸?我真的真的很怕疼。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個真的有。要想針灸不疼,你和你的醫生應該這樣做。
  • 烏蘭烏德見證針灸的神奇療效
    來自俄羅斯、中國、英國、蒙古、哈薩克斯坦、烏克蘭、亞美尼亞等8個國家的中醫針灸專家、學者參會。世界針聯主席劉保延教授和中國中醫科學院房繄恭教授等中國專家還在布裡亞特衛生部東方醫學中心進行臨床技能展示,現場向當地人民展示了毫針、火針、頭針、火罐等實用技法,使當地人民深切感受了中醫針灸療法的魅力,現場一位患有腰腿痛四個月的患者,只扎了一針,當場活動自如,他們紛紛感嘆中醫針灸療效立竿見影,十分神奇!
  • 中風後該如何做針灸?頻率如何?過了黃金恢復期還有必要針灸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風病已經很常見了,中風後引起的一系列後遺症影響人們的生活。中風後的治療尤為關鍵,其中有很多治療方法,有物理治療、針灸推拿、功能訓練等等。其中,最關鍵的就少不了針灸治療。
  • 病情在急性期,有醫生說不能針灸,有醫生說越早越好,到底誰對?
    老張今年五十多歲,前兩天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因為人多沒有座位,他只能站著抓著扶手。司機一個急剎車,讓老張抓著扶手的左手猛地被拉扯,當時肩膀就出現了稍微的疼痛,不過他沒太在意。但是,第二天起床後,他的肩膀便疼得比較厲害了。去家旁邊的醫院就診,醫生拍了片子,沒有骨折,考慮可能是肌肉韌帶的拉傷,開了點止疼藥就讓他回家了。
  • 針灸時感覺越疼越有效?也有人說針灸時不疼才對,到底誰對誰錯?
    很多接受過針灸治療的朋友,或者那些沒有接受過針灸治療的朋友,一提到針灸肯定覺得扎針灸很疼。有朋友說做針灸時出現疼痛是正常現象,並且認為針灸時越疼越好,是這樣的嗎?當然,也有人這樣講,說針灸其實一點都不疼,出現疼痛都是沒有扎對位置。那麼,以上兩種說法到底誰對誰錯呢?
  • 【衛生健康】讓納米比亞人民感受針灸療效|中國投資
    一家建築公司的當地民工因晚上做焊接時眼睛受傷被送到急診,十幾個小時後仍未得到治療,項目經理請求我去找接診醫生溝通。我在急診室的走廊裡看到了那名民工,正躺在地上,捂著腫脹的眼睛,不停地呻吟。接診醫生無奈地告訴我:眼科的問題太專業,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已經聯繫了眼科醫生,但她有事外出,正在趕回的路上。急診看病就像前線打仗一樣,需要分秒必爭,怎麼能這樣優哉遊哉?我心急如焚。醫生、患者卻都沉默著等待著。
  • 針灸—輔助生殖的好幫手
    圖片來源於網絡儘管ART逐年進步,其成功率仍然很低,近年來臨床妊娠率始終為29%-35%,而活產率最高僅為30%左右(如下圖所示),如何提高ART的成功率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目前國外一些輔助生殖機構對針灸的認可度和接納度較高,特別是其中一些規模較大、開展ART周期較多的輔助生殖機構在大力宣傳和應用針灸療法,而針灸也表現出療效顯著、安全性佳、費用低等優勢,尤其對於那些IVF反覆失敗的患者,針灸可能會產生令人驚喜的效果。
  • 針灸、拔罐你真的了解嗎?
    針灸和拔罐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重要方法8月30日晚,《醫生說》邀請了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疼痛門診副主任、主任醫師王慶波為大家揭開針灸拔罐的秘密針灸療法針灸療法是中華民族與疾病做鬥爭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
  • 因為關節炎而在家自學針灸 不想把自己紮成了氣胸
    商報訊 (記者 陳敏娜 通訊員 黃春燕 徐思鵬) 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瑰寶,很多人都會自己學點養生知識和保健方法,膽子大的還會自學中醫保健手法,比如針灸。杭州的張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有關節炎,她自學針灸,還給自己紮上了。萬萬沒想到的是,上周,她在給自己肩膀施針時,用力過猛,扎破了肺,不得不前往醫院手術治療。
  • 四位國寶級針灸名師們的絕活
    「針灸治療乳腺增生不可能一次治好,得治很多次,但是你不能老用胸穴,它也需要休息。」郭老說。假如這個人情緒不好,脾氣很大,乳腺很疼,你可以加上 陽陵泉 。 脾氣一發容易有肝火,陽陵泉能疏通肝氣,消除肝火。
  • 「爸爸扎我們才扎」,鄧超帶娃針灸被兒女套路,網友:超哥真有愛
    演員鄧超最近在社交平臺分享了這樣一件趣事,由於他的老婆孫儷正在拍戲,工作很忙,所以鄧超負責帶兩個孩子去針灸。沒想到兩個孩子在面對爸爸的時候鬼主意特別多,和鄧超講條件,只有他先嘗試針灸扎針,孩子才願意被醫生針灸。一句「爸爸扎我們才扎」,讓鄧超不得不投降,全身上下被醫生扎了14針。這14針分布的很均衡,不僅胳膊上有,兩條腿上也扎著針。
  • 針灸能治療哪些疾病
    針灸對於內外婦兒科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療效,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針灸包括針刺和艾灸兩種療法,其中針灸一般用於一些實性的疾病,而艾灸用於虛性的疾病。針灸相對於藥物來講,副作用比較小,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一些。尤其尤其對於一些疼痛和消化系統疾病有比較好的療效,比如頭痛、腰痛、坐骨神經痛、急性胃腸炎、胃痙攣、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比如偏頭痛、從集性頭痛的患者,可以針刺頭部的百會穴、風池穴、以及太衝穴,如果臨床症狀比較輕,而且病程比較短的,一般見效是比較快的。再比如急性胃腸炎的患者,一般選用天樞穴、上巨虛穴針刺以後症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再者,針灸對於周圍性面癱也有確切的效果,一般針刺兩周左右就可以糾正面癱。
  • 高武與《針灸聚英》
    明代嘉靖年間,中武舉人,後來因為對做官不感興趣轉而研究醫學,尤其擅長針灸。他認為醫生治病,也象兩軍對壘作戰一樣,只有攻守奇正,量敵而應者,才是良將;作為一個醫生,必須是針、灸、藥,因病而施者,才是良醫。當他看到當時的針灸書大都非常粗疏,便溯源《內經》、《難經》原旨,窮究《銅人》、《明堂》諸家之說。
  • 針灸減肥注意事項
    核心提示:這做完針灸減肥的治療之後,飲食上也要做好控制,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能吃過於油膩的食物,一方面這些食物會對皮膚有刺激,另一方面這些食物也會影響減肥的效果,所以在做完針灸減肥之後,一定要飲食清淡,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 學針灸 第一步就是拿同學「練手」互扎
    「我們是七年學制,大二開始正式學習針灸推拿專業相關的課程。有兩種課程,一種是理論課,主要是認準穴位、經絡。另一種是實驗課,學習如何進針、扎針。」  對於針灸推拿學院學生自己給自己扎針灸提神應考的事情,金銀表示,只要是學習針灸推拿專業的學生,從學習專業課開始,第一步就是給同學間互相扎針,考試的時候也會互相「扎」。「上課的時候老師會找一個模特,演示給我們看怎麼扎,然後我們再找同學互相練習。
  • 練習指力是學習針灸的必修課
    練習指力是學習針灸的必修課 古代針灸醫家對練習指力頗多重視,近人常多忽略,我認為練指力是針灸醫生的必修課。因為進針時指力穩健勻稱進針方能迅速順利,減輕病者痛苦,而捻轉的頻率、提插的深淺、針刺角度、刺激輕重、補瀉等手法操作得當才能取得患者積極的配合而提高療效。
  • 針灸的前世今生,一根銀針主乾坤
    (※【長義堂說】也許是人原始的本能,也許是中國人智慧的開端.用石器治病不知道其他民族有沒有,如果有,中國人把他發展為針灸就是很不簡單的事情.如果沒有,中國人的文明就很智慧)    可以這樣設想:距今大約8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在南方某地,一群穿著獸皮赤裸著上身的先民們,把這裡的溼地開墾為稻田。
  • 肝癌疼痛的針灸治療與分析
    董師對其進行第二次針灸,針以下穴位:左土水、尺肝穴(位於左上臂太淵與尺澤連線之中點)、足三裡、陽陵泉、太衝、然谷、公孫、太白、迎香、三陰交等穴,針後疼痛未緩解。隨後董師在左耳中找壓痛點並針以下穴位:肝、交感、神門、枕等,患者痛感依然沒有減輕,呼吸仍然有窒息感。 董師再囑拔去所有針。讓患者向右側躺,取2.5寸針深刺右側的陽陵泉、足三裡,針入其疼痛即緩解。
  • 針灸醫生的佩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典九針是民族的瑰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個針灸醫生,自己的工具就是針灸針,針灸醫生對自己的工具應該有所了解。那麼針灸針是如何來的呢?傳說中有「伏羲制九針」一說,在《靈樞·九針十二原》中記載了九針針具的名稱、形狀及用途。
  • 傳統針灸今天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長期以來,針灸被視為是治療功能性胃腸疾病的一種潛在有效的非藥物療法。隨機對照試驗表明針灸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方法,尤其是針對消化不良症狀。然而,由於試驗的質量偏低、樣本量小,在沒有進一步證據的情況下很難得出明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