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諾貝爾獎的天才型作家莫言:倘若預知後事,當初真不該領那個獎

2020-12-22 歷史研習室

你是因為什麼認識了莫言?

我想,比起他的作品,大多數人認識莫言是因為他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如同屠呦呦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醫學獎一樣,這本該是一件值得讚譽的事,可若干年後的莫言卻感慨道:

"倘若能預知後事,當初真不該屁顛顛一路小跑,真去斯德哥爾摩領回那個獎盃。"

面對如此至高無上的榮譽,莫言為何會說出這種話呢?

讓我們先回到2012年的10月11日,正在高密老家電視機前"葛優躺"的莫言,很錯愕地接到一個從瑞典上空掉下的"頂級餡餅"——諾貝爾文學獎。

對於莫言來說,那個金燦燦的西方特質杯子,委實不免燙手,因為自從拿起這個獎盃,無論網絡上、現實中,不管是同行還是讀者,罵聲四起,來勢洶湧。

難道這是所謂的"人紅是非多",再或者是"樹大招風"?

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級大獎,是由西方設立評選沒錯,但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醫學獎等不也都是西方評出來的嗎?為何一定要厚此薄彼?

從語言環境、歷史、文化等角度看,可以說一國文學是有國界的,不是世界性的,但文學中所蘊含的真實、樸素、激蕩的情感,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學作品中對人性的剖析,對社會的洞察,也存有人類基礎共鳴。

就敝身觀感而言,這些攻擊,我基本都斷定為胡攪蠻纏,並且頗為如此變異的輿論生態而沮喪。在我看來,莫言獲獎,說到底還是因為他的創作,他的作品。可是,很多甚至沒有讀過他作品的人都開始跟風"圍毆"他,不妨先從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給予莫言的頒獎詞開始了解:

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有著無與倫比的想像力。他很好地描繪了自然。""他比拉伯雷、斯威夫特和馬爾克斯之後的多數作家都要滑稽和犀利。他的語言辛辣。""莫言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被人遺忘的農民世界,雖然無情但又充滿了愉悅的無私。每一個瞬間都那麼精彩。作者知曉手工藝、冶煉技術、建築、挖溝開渠、放牧和遊擊隊的技巧並且知道如何描述。他似乎用筆尖描述了整個人生。"

在頒獎詞裡,諾貝爾文學獎朱曦帕·瓦斯特伯格稱,莫言將一個被人遺忘的農民世界在我們的眼前崛起,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傳海報"。莫言所呈現是遮羞布後的事物,莫言不想去美化每一個人物,而有關醜化,只能說原本醜陋的事物是無須醜化的。

正是因此,罵他的人甚囂塵上,但沉默的才是大多數。

謾罵之外,也曾有網友這樣評論到:" 莫言長篇以《生死疲勞》最瑰麗宏闊,尤記得四年前讀這本書時通宵達旦,難以釋懷的情境。只有真正讀了莫言之後,你才會理解瑞典皇家學院那些人不是吃素的,人家可是目光如炬,心明似鏡。據我的閱讀涉獵,當下中國文學的確只有莫言當之無愧堪領此獎。"

"莫言的創作力是一流的。"

"莫言的作品富有批判性,能啟迪人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站在人民的立場出發,很受人民的喜愛。"

……

不得不說,莫言的創作來源就是他的生活,他來自高密,兒時經歷過被欺辱、忍飢挨餓的歲月,那一切都深深印刻在了莫言的記憶裡,所有創作都是一種"尋根"。

就拿其中飽受爭議的一部《豐乳肥臀》來說,不少評論家批評為"低俗"、"不堪入目",甚至是"羞辱母性"。但是是真的是這樣嗎?

筆者認為,你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去讀,就會看到什麼東西。我看到的《豐乳肥臀》中的典型人物是母親和上官金童,以及八個姐妹,她們的夫婿、子女。母親的形象是偉大的,閃耀著光芒,她是聖母瑪利亞,母親身上具有最頑強的生命力,生命力不是自己苟延殘喘地活著,而是在困難的時候仍然引領新的生命。

"豐乳肥臀"四個字是對女性身材一種美好的描寫,但書中的女性無一不經歷了悲慘的命運,在困難面前隱忍和堅忍,"豐乳肥臀"是對中國女性的讚美。母親唯一的兒子上官金童患有嗜乳癖,刑滿釋放歸鄉已四十二歲,一事無成,先後被獨乳老金、外甥鸚鵡韓、司馬糧接濟,最後被騙窮困潦倒一事無成——這是一個悲劇人物。

不得不說,《豐乳肥臀》讓人頓感沉重,生命即使不堪重負,也承載了最沉重的東西。莫言說,認識人類之惡、自我之醜,認識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各異的悲慘命運,這才構成他所要追求的真正的悲憫。對人生解剖後的深厚悲憫,你讀懂了嗎?

很多人被標題和其他人的評價所影響,卻不知道自己錯失了多麼有價值的經典。點擊商品卡下方即可下單購備。

相關焦點

  • 莫言獲諾貝爾獎卻被楊振寧嘲諷農民出身,他機智回擊,給國人長臉
    每年都有來自全球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參與評選,堪稱臥虎藏龍,競爭激烈,而在這其中,中國歷史上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大才也是屈指可數,前有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後有文學家莫言,屠呦呦。農民出身的文學作家莫言就曾與楊振寧會面,那麼當兩個不同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遇見時,兩人又會有什麼樣令人期待的反應呢?
  • 莫言獲諾貝爾獎受爭議,白巖松問他刁鑽問題,他的回答很機智
    反正各種質疑聲,從莫言拿獎那一刻開始就沒有停過。莫言獲諾貝爾獎受爭議,白巖松問他刁鑽問題,他的回答很機智當時,白巖松對莫言進行了一次採訪。因為對莫言的爭議聲音很大,白巖松就問到:「你這次回高密,是在躲嗎?」
  • 得諾貝爾獎卻被罵了整整8年,莫言的作品為啥不被認可?
    提到莫言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我國在文學獎上唯一獲得的中國作家,他的作品的藝術性,文學價值當然是不容置疑的。莫言的一系列長篇小說《檀香刑》《蛙》《豐乳肥臀》等等,跨越時代和空間,從民國到當代,從高密農村到城市,整整寫了一個世紀。
  • 莫言和張藝謀「俗」照曝光!農民兒子得諾貝爾獎,莫言經歷了啥?
    問鼎諾貝爾獎的光環下,真不知藏了莫言多少辛酸淚。更令人覺得尷尬的是,雖然莫言貴為諾貝爾得主,卻因作品太過現實魔幻主義,不僅無緣登上語文教材,還被許多網友直斥不雅。那麼,從位置尷尬的作家到「為國爭光」的文學巨匠,莫言究竟經歷了什麼?
  • 莫言:作家最好的狀態是獨來獨往,別老邀請我
    記者 姜夢詩    庫切開金口了    昨天的中澳文學論壇共分三個單元,其中第二單元為兩位諾獎得主庫切和莫言的演講並答問,無疑,這也是最受矚目的單元。同樣談諾獎話題,庫切談諾獎審美標準的變化,十分簡潔。莫言的發言可以概括為:莫罵我,我也不想得獎來著,我只是一個熱愛寫作的人。
  • 莫言的作品之所以獲得諾獎,是真才實學,還是迎合了西方人呢?
    不是迎不迎合的問題,而是莫言作品所表達的主題肯定是西方人所需要的,這毫無疑問。試想一個中國作者即使你文學作品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但表達的主題思想西方人不欣賞、不喜歡、不能為西方政治服務,你的作品就不可能獲獎。莫言得諾貝爾獎,是個教材。讓人們有了辨別什麼是鮮花,什麼是毒草。
  • 諾貝爾獎五大獎項:物理學獎最苛刻,為何經濟學獎不受青睞?
    那麼,這項諾貝爾獎,為何能夠使得全世界專家們為之瘋狂呢? 原因就是諾貝爾獎這份榮譽足以讓專家們青史留名;所有諾貝爾獲獎者,都不在乎這份獎項帶來的的財富多少,他們只在乎的是這份獎項背後所蘊藏的名氣——誰獲得了諾貝爾獎,就意味著誰是當今世界上該領域最傑出的人士之一。
  • 楊振寧問莫言:你我背景不同,得了諾獎啥感受?莫言回答讓人叫絕
    楊振寧犀利追問,氣氛緊張就拿諾獎得主來說,著個獎項即使是在學術界也是非常受科學家們敬畏的,每年的諾獎頒獎典禮都會引得全國的網友前去觀看,就好像諾貝爾獎是西方國家所把持的,發展中國家很少有人能摘取一樣。現在來看,由於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不管是科學還是文化領域都得到了質的飛躍,但是得這個獎的卻寥寥無幾。
  • 118年950人獲過諾貝爾獎,關於諾獎你知多少?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第119個諾貝爾獎「開獎周」已經開啟,目前已揭曉了諾貝爾文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也將在未來幾天陸續公布。
  • 亦真亦幻的 莫言還鄉記
    莫言這一年成了諾貝爾獎得主,他的人和書迅速成為國人的焦點。自此以後,莫言成為炙手可熱的大名人,無數的採訪,無數的活動,無數的新聞……處於輿論中心的作家本人,其實是緘默的。而作為莫言的讀者,我期待的是他不要因為這個獎就停止創作,畢竟有很多作家獲獎後就再也沒有寫出好的作品來。8年過去了,一直沒有看到他的小說作品出來,要知道他當年能夠在幾十天內就寫完一部長篇,如此驚人的創作力難道消失了麼?
  • 中國評論界讚譽莫言新作破除「諾獎魔咒」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電 題:中國評論界讚譽莫言新作破除「諾獎魔咒」中新社記者 應妮獲諾貝爾文學獎八年後,中國著名作家莫言在今年推出了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兩個半月加印了五次,發行總量已超過50萬冊
  • 一周文藝:莫言開通抖音,中國導演獲威尼斯金獅獎
    一周文藝:莫言開通抖音,中國導演獲威尼斯金獅獎 2020-09-15 1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莫言諾獎巨作《豐乳肥臀》:描寫尺度該有多大,出版即遭「封禁」
    莫言諾獎巨作《豐乳肥臀》:描寫尺度該有多大,出版即遭「封禁」莫言是我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的文章充滿了懷舊和怨鄉的豐富情緒。他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歷史社會與民間故事相結合。他迥異的思想和藝術特點在中國文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茅盾長篇小說獎」獲獎作家自畫像 莫言遲子建等中國當代大家在列
    這長達五百頁,讀來卻津津有味的《深度對話茅獎作家》(舒晉瑜著,人民文學出版社),恍如一道動態的作家形象畫廊。面對採訪者,也就是面對廣大讀者;他們沒有掩飾自己的藝術「野心」,也不諱言挑戰與追求中所遇的拂逆,種種煩惱和艱辛。他們在這裡,還原為一個個普通的勞動者,文化人,傾訴他們從事小說這一行當如何甘苦備嘗。他們來自一至九屆「茅盾長篇小說獎」所囊括的1977至2014近四十年間的獲獎作家。當然,這31位只是代表,當年的獲獎者有十來位缺席,或已辭世,或已遠去異國他鄉。
  • 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豫薦你|文【全文2348字,圖片9張】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村上春樹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中國作家莫言。至此,村上春樹已經不知道第幾次提名了,有人說是6次,也有人說更多。當然,這些都是不公開的數據,沒人知道他被提名了幾次。村上春樹也被人調侃成「諾貝爾萬年陪跑」。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為何作品沒有編入教科書,反而受世人謾罵?
    在2008年的時候,西班牙《國家報》記者前往中國採訪中國著名的作家莫言時。詢問了一個犀利的問題,問的就是中國的本土作家,何時可以摘得諾貝爾獎的桂冠之時。莫言似是認真,又似是玩笑般地回答了一句:「也許再過100年吧」。
  • 莫言獲諾獎獎金750萬元 盤點寫作致富的作家
    當地時間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圖為2010年10月16日,中國作家莫言第二屆中美文化論壇上在發言。  今年6月,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對外公布諾獎獎金縮水的消息。按照章程,文學獎獎金將為800萬瑞典克朗。
  • 截至2020年已有117人獲諾貝爾文學獎,華人作家2人獲獎
    曾獲普立茲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各種詩歌獎項。現居麻省劍橋,任教於耶魯大學。2012年11月出版詩合集《詩1962-2012》。從《阿勒山》和《野鳶尾》開始,路易絲.格魯克成了「必讀的詩人」。何為諾貝爾獎?
  • 用基金定投滾動「諾貝爾獎」式財富
    作家莫言摘獲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國內引發一場「莫言文學熱」的同時,也再次帶動了國人對於諾貝爾獎的關注熱情。那麼,諾貝爾獎金為何始終發不完,是不是有什麼「錢生錢」的秘訣?    諾獎獎金發放總額已遠遠超出其初始規模。
  • 3位美國科學家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1年至2016年間,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79次。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截圖。據諾貝爾獎官網統計,1901年至2016年間,諾貝爾獎各類獎項共計頒發了579次,其中物理學獎頒發次數最多,為110次。該獎項共頒發給了204人次。約翰巴丁曾經兩次獲得這一殊榮,因此事實上共有203人獲得過這一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