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次)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3次)
護法法師(Ven. Dharmagupta)簡介:
護法法師於一九六五年五月十一日出生在喜馬拉雅山麓的尼泊爾。九歲接觸佛教寺院以後,即十分嚮往簡單而超脫的出家生活。十三歲出家。十七歲閱畢南傳大藏經。十八歲前往泰國佛教大學攻讀哲學。法師精通巴利文,曾經出版尼泊爾文、巴利文、英文等佛法書籍。一九八九年來到臺灣,應聘於臺南開元禪學院,教授巴利文,梵文及佛法。一九九五年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畢業。
靜坐實用手冊
護法法師 主講
二.靜坐法要
靜坐法要(一)
*靜坐的準備:
1.保持靜默。
2.清清楚楚觀照自己。
3.感覺你自己。
4.自在。
*靜坐
脊椎保持垂直。
緩緩地吸氣、吐氣。
知道腹部上、下。
*吸氣、吐氣
注意腹部『上、下』、『上、下』。
*即使再忙,也有吸氣、吐氣。
從生到死,有時間就觀照吸氣、吐氣。
真理就在其中。
靜坐法要(二)
*數息觀
呼吸,數1到10,專注不分心。
吸氣、吐氣都要注意觀察。
緩慢,深沈。
*有煩惱時,看著煩惱的生起。
*慈悲為懷。
對於過去發生的事,不要把它帶來現在。
打坐時,在情緒上,不可重複過去的往事,攜帶過去的東西是無用的。
勿黏著過去。
靜坐法要(三)
*今天打坐自問:
你在嗎?
有警覺心嗎?
心去那裡?
*呼吸,自然而不用力。
吸氣涼涼的,呼氣熱熱的。
心跑出去,察覺,拉回來。
*吸氣,清清楚楚地吸氣,涼涼的,清楚知道。
吐氣,清清楚楚地吐氣,溫熱的,清楚知道。
快或慢?平穩或粗糙?都要清清楚楚。
*禪坐必須保持警醒,保持身體的穩定,像大山一般,如如不動。
*練習使呼吸平穩,脊椎垂直,手舒服地放鬆,在『心地上』下功夫。
靜坐法要(四)
*靜默則『慧』容易增加。
*數息觀
(1)第一步,數到110。
吸氣數1,吐氣數2,吸氣數3,吐氣數4,吸氣數5,
吐氣數6,.直到110。
(2)第二步,數到55。
吸氣吐氣數1,吸氣吐氣算2,吸氣吐氣算3,.直到55。
(3)第三步,數到10。
吸氣吐氣數1。
吸氣吐氣數1,吸氣吐氣數2。
吸氣吐氣數1,吸氣吐氣數2,吸氣吐氣數3。
吸氣吐氣數1,吸氣吐氣數2,吸氣吐氧數3,吸氣吐氣數4,
.清楚不亂直到10。
靜坐法要(五)
*方法:
注意鼻孔上端,上身保持輕鬆,無須用力。
很自然地闔眼,注意吸氣、呼氣,要清清楚楚。
心往外攀緣時,要即刻拉回。
有什麼念頭,不要害怕,心念清楚即可。
*試著了解自我,我是誰?身在何處?
借著靜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假使有不愉快的事,這不愉快的事來自何處?
不愉快不是自己想來的嗎?
*晚上,當你躺下,彷佛全身丟到地板一般,放鬆兩分鐘,即刻入睡,明
天不再疲倦。
*睡眠為了休息,放鬆。
*臨睡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脫下衣服,掛衣服時默想:
『明天我還有沒有機會再穿上我的衣服、鞋子?』
靜坐法要(六)
*身體要直。
*自然的、輕鬆的、肩膀放鬆。
*收下巴,下巴不要凸出去。
*肋骨平衡。
*脊椎骨垂直。
*目標在鼻孔、吸氣、吐氣。
*心不要跟著氣跑出去。
*清清楚楚知道,知道出入息就夠了。
*算到55。
*心很忙,不知道怎麼休息。
靜坐,試試看!
靜坐法要(七)
*清清楚楚地吸氣、吐氣,知道氣息的熱、涼、快、慢、粗、細、柔軟。
*觀照氣息由鼻端到喉嚨的過程。
*尊重珍惜這條氣,是它給予生命的。
靜坐法要(八)
*保持安靜,在沉默中學習。
*吸氣、吐氣時,觀照鼻口、胸部、腹部,品質的高低清清楚楚。
*觀照身體的三十二個部分有煩惱嗎?
靜坐法要(九)
*打坐必須注意三個要點:
1.要活在當下。2.要活得很自然。3.要能獨處。
*『活在當下』通常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時常在過去與未來間徘徊。
如何活在每一時刻呢?
--能活在每一時刻才是真正生活,當你品嘗到活在當下的味道,
一切煩惱都解除了--
『打坐』即是所謂活在當下。
*『活得很自然』--無人為造作。
通常做這、做那,都受因緣條件所左右,而『靜坐』教我們活得天真自然。
*要能獨處--
一般人即使四下無人,仍然活在群眾,因內心活在群眾中,
要使心遠離眾人,不容易。
所謂『獨處』不是指有形的身獨處。
心無黏著,使奔馳的心止息,才是真正開始獨處。
*目標:
把注意力擺在出入息。
呼吸是長就知道多長,並觀察清楚。
把注意力放在鼻孔。
吸進、呼出的氣在體內究竟停留多久?
通常一次吸氣、呼氣介於3~5秒。
請緩慢地呼、吸,並且深沈、自然、不用力,深刻感受!
當心有攀緣時即拉回。
不耐煩時,默念不耐煩五次,即可消失。
若察覺不舒服,亦默念五次。
身體不要動,萬一要動,也要非常緩慢,且觀察非常清楚。
*靜坐的姿勢,是順其自然,把原本面目表現出來就可以了。
結手印與否,看個人喜愛,順其自然,不可勉強。
*打坐就是看你原來面目。
你是誰?來自何處?將往何處去?一切在此釐清。
假使不能了解自己,是不可能了解別人的。
靜坐法要(十)
*警覺肉體的存在,從外表感覺,也從裡面感覺。
如此,你會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品質,你會清楚有慈悲心是什麼樣子,生
氣時是什麼感受,你也會了解從孩童、青年到老年身體的變化過程。
*吸氣時,由意念帶動氣。感覺氣從鼻口移到肩膀,往下到手臂、手肘、
到指尖。氣由鼻口到脊椎、腰部、腿、腳、趾。
(觀照時,女生先左再右,男生先右再左。)
*肉體本身不能貪、瞋、痴,只需要『氣息』,無需添加煩惱。涼快、輕鬆、舒服就好。
感恩法師慈悲!善哉!善哉!善哉!
(註:分享內容來自網絡,未聯繫祈請法師開許,有小節為了分享方便選文中句為標題)
隨喜聞法功德
往期精集
著 作 文 章
《生命的意義》--瑪欣德尊者
《你認識佛教嗎》--瑪欣德尊者
《自我探索的歷程》--雷瓦達尊者
《最高的藝術》---雷瓦達尊者
《這個世界的真相 》--阿姜查尊者
《解脫之鑰》---阿姜查尊者
《來自森林寺院的阿姜查》--阿姜查尊者
《我們真正的家》--阿姜查尊者
《阿毗達摩輕鬆談》---加納卡阿毗旺薩尊者
《布施先行》---坦尼沙羅尊者
《布施什麼》--雷瓦達尊者
《無上的布施》--帕奧禪師
《去塵除垢》--帕奧禪師
《為何我生如此》--善戒禪師
《聖喜長老語錄》----聖喜長老
《走向寂靜—向智尊者作品選集》--向智尊者
《佛陀的啟示》---羅侯羅.化普樂尊者
《念住呼吸與禪定開示》--阿姜李-達摩達羅尊者
《正道前行》----阿姜扁尊者
《入出息念前行與修習次第》---悟德瑪尊者
《覺知之心》---阿姜放
《解脫心 MUTTODAYA》(合集)---阿姜曼
《證入「無我」的利益》 ---雷迪大師
問 答
《瑪欣德尊者答疑440問》
《南傳入門問答》--吉祥尊者 佛護尊者
《帕奧禪師佛法問答》(北京-2013年4月)
禪 修
尋法尊者禪修引導
為初學者介紹入出息念
如何修習入出息念--雷瓦達尊者
禪修的階段---聖喜長老
入出息念前行(上)
入出息念前行(下)
正確的修行態度禪 修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普普通通的禪定路—尋法尊者
語 音
《菩提資糧--十種福德事》
《瑪欣德尊者隨緣開示選集》
《淨覺之音》(合集)---吉祥尊者
走出修定的誤區(合集)---尋法尊者
算術師摩嘎藍經(合集)----瑪欣德尊者
《無悔人生》---八個系列小開示
《擺脫陰影》---九個系列小開示
《超克壓力》---六個系列小開示
《如何面對逆境》---十八個系列小開示
《法的領導學》八個系列短開示
阿毗達摩與生命的關係(合集)
你們快樂嗎.mp3
長久的幸福快樂.mp3
累積福德導致快樂.mp3
佛陀教導的長壽美貌之道.mp3
視 頻
早晚課誦
禪修盤坐姿勢 及 晃海視頻
中國上座部佛教----在家眾課誦
《六種稀有》--聖法大長老
友情連結
1
http://www.nibbana.cn/html/zhuzuo/
2
http://dhamma.sutt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