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說起跑後拉伸,成熟的跑者都非常熟悉,因為跑後拉伸對他們來講就像吃飯一樣是必做的事情,而對跑步新手來講,跑後拉伸則是個很模糊的概念,甚至很多小白跑者根本不知道有跑後拉伸一說,那麼為什麼要做跑後拉伸呢,跑後拉伸的內容是什麼?下面我為看官慢慢道來。
針對腿部後側的拉伸
我們這裡所說的跑步是指長跑,長跑一般情況下大家會理解成長距離跑步,其實長跑更恰當的講是長時間跑步,而跑後拉伸就和長時間跑步有直接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一段10公裡路程,如果你採取跑2公裡休息5分鐘,重複5次的方式跑完10公裡,這時你對跑後拉伸的需求就很低,但是如果你一口氣跑完10公裡,你對跑後拉伸的需求就很大,當然跑步新手是體會不到這種差異的。
跑步的時間越長,跑後拉伸的需求越大
有看官一定會問,為什麼經過長時間跑步,跑後拉伸的需求就會變大?這裡的原因我們需要從跑步的姿勢說起,當我們走路的時候,腿是處於伸直的狀態,而在跑步的時候,則腿多數時間都會處於彎曲的狀態,因為只有腿部彎曲,在蹬地的時候才能發揮出肌肉的力量,同時腳落地時才能起到減震的作用,而維持腿部彎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信你就彎著腿走路試試,你會感覺很彆扭很累。跑步的過程中,除了蹬地的一瞬間腿會伸直,其他時間腿都處於彎曲的狀態,那麼長時間腿部彎曲和跑後拉伸有什麼關係呢?
跑步過程中腿處於彎曲狀態一
看似很簡單的腿部彎曲動作,實際上是需要肌肉、韌帶、關節同時參與才能完成,腿部長時間彎曲就意味腿部肌肉、韌帶和關節要長時間工作,所以跑步的過程中,腿部的工作不僅包括腿部肌肉的伸縮,還包括維持腿部彎曲的工作。長時間的彎曲會給腿部造成較大的壓力,而隨著跑步時間的延長,這種壓力會越來越大,對腿部的影響也會越來越深。
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跑步結束後,這種壓力也是存在的。這就如同一張被摺疊的紙,即使把紙重新張開,也會留下一個摺痕。跑步中的腿部彎曲也是一樣的,即使跑步結束了,腿部彎曲的「摺痕」還留在腿上,跑步剛結束的時候,跑步者會明顯的感覺到這個「摺痕」的存在,跑者的直接感受是腿部僵硬無力,同時腿有伸不直的感覺。
跑步過程中腿處於彎曲狀態二
那麼如何來消除這個腿部彎曲造成的「摺痕」呢?實踐證明方法只有一個,這就是跑後拉伸,跑後拉伸是讓腿部儘快恢復正常狀態的最有效方法,所以成熟跑者在跑步結束後不久,就會去做跑後拉伸,即使他們的身體還處於非常疲勞的狀態。那麼不做跑後拉伸會有什麼後果呢?事實證明長跑後不做跑後拉伸會有很多不良後果,這種後果包括短期後果和長期後果。
不做跑後拉伸的短期後果
不做跑後拉伸的長期後果
跑後拉伸是恢復身體的重要環節
看到這裡看官們一定會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來做跑後拉伸?關於如何做跑後拉伸,這裡有一個要點,那就是關鍵要搞清楚拉伸什麼部位,而這個部位就是腿部彎曲留下的「摺痕」的部位,這個部位在腿後側膝關節上下的位置,所以跑後拉伸主要是針對大腿後側的拉伸。如果長跑結束後,你去拉伸身體上肢或者腰部,那就找錯了方向,也失去了跑後拉伸的意義。
弓步壓腿
筆者曾在網上見過一些介紹跑後拉伸的資料,動作大多很複雜,其中有些動作需要躺在地下才能完成。其實在長跑剛結束的時候,跑者身體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他們在心理上會很牴觸那些複雜的拉伸動作,更不要說躺在地上做拉伸了。這時候做拉伸最好選擇簡單省力,同時有效的動作,從經驗來看,支撐壓腿是最佳選擇,支撐壓腿時腳會放在支撐物上,會讓人感覺非常舒適省力,這對極度疲勞的跑者來講非常重要,同時支撐壓腿主要是拉伸腿部後側,拉伸過程會非常高效。
另外弓步壓腿也是一個簡單易做的跑後拉伸動作,它的拉伸部位主要是小腿後側。
支撐壓腿一
支撐壓腿二
跑步分為訓練和恢復兩個部分,這是跑步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訓練是提升跑步能力的階段,而恢復是消化訓練成果的階段,跑後拉伸屬於恢復工作中的重要環節,這是一個跑步訓練中必須要做的工作,一旦忽視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最嚴重的後果是讓跑步無法堅持,導致半途而廢。
>>本文為青梅煮酒lunyx原創,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的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