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
—— 路遙
第18期
2020 12 27
尊敬的書友:
第18期書友•說書匯活動開展領讀(書友現場互動說書)、默讀(15分鐘共讀一章文字)、朗讀(讀者上臺朗誦書中5段摘選文本,下文滑動可選)等閱讀形式共讀《人生》,以此領略書中所展示的豐厚內涵。
活動時間:12月27日(周日)晚七點
活動地點:金山區圖書館三樓報告廳
參與方式:自由參與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原載《收穫》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2018年9月27日,路遙的《人生》 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朗讀片段 / 滑動選擇
朗讀片段·1
農曆六月初十,一個陰雲密布的傍晚,盛夏熱鬧紛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來;連一些最愛叫喚的蟲子也都悄沒聲響了,似乎處在一種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沒一絲風塵,河裡的青蛙紛紛跳上岸,沒命地向兩岸的莊稼地和公路上蹦竄著。天悶熱提像一口大蒸籠,黑沉沉的烏雲正從西邊的老牛山那邊鋪過來。地平線上,已經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閃電,但還沒有打雷。只聽見那低沉的、連續不斷的嗡嗡聲從遠方的天空傳來,帶給人一種恐怖的信息——一場大雷雨就要到來了。
······
朗讀片段·2
高加林家在前村一組。川道裡現時正鋤玉米,他不太會鋤地,就跟山上翻麥田的人去挖地畔。他的勞動立刻震驚了莊稼人。第一天上地畔,他就把上身脫了個精光,也不和其他個說話,沒命地挖起了地畔。沒有一頓飯的功夫,兩隻手便打滿了泡。他也不管這些,仍然拼命挖。泡擰破了。手上很快出了血,把钁把都染紅了;但他還是那般瘋狂地幹著。大家紛紛勸他慢一點,或者休息一下再幹,他搖搖頭,誰的話也不聽,只是沒命地掄钁頭。
······
朗讀片段·3
高加林半開玩笑地說:「我上了兩天學,現在要文文不上,要武武不下,當個農民,勞動又不好,將來還不把老婆娃娃餓死呀!」他說完,自己先嘿嘿地笑了。巧珍猛地停住腳步,揚起頭,看著加林說:「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們兩個一搭裡過!你在家裡盛著,我給咱上山勞動!不會叫你受苦的。」
······
朗讀片段·4
高加林伏在橋欄杆上,反覆考慮他怎樣給巧珍說這件事。開頭的話就想了好多種,但又覺得都不行。他索性覺得還是直截了當一點更好。彎拐來拐去,歸根結底說的還不就是要和她分手嗎?在他這樣想的時候,聽見背後突然有人喊:「加林哥……」一聲喊叫,像尖刀在他心上捅了一下! 他轉過身,見巧珍推著車子,已經站在他面前了。她來得真快!是的,對於他要求的事,她總是儘量做得讓他滿意。
······
朗讀片段·5
他坐在一塊石頭上,身上像火燒著一般燙熱。他用兩隻手蒙住眼睛,頭無力地垂在胸前。他真不知道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呀?他嘴裡喃喃地說:「親愛的人!我要是不失去你就好了……」淚水立刻像湧泉一般地從指縫裡淌出來了……
好久,高加林才抬起頭。他猛然發現,德順爺爺正蹲在他面前。他不知道德順爺爺是什麼時候蹲在他面前的,他只是靜靜地蹲著,抽著旱菸鍋。
······
上期·活
動·回顧
邀您
再聚首
第18期
說書匯
END
來源丨上海市金山區圖書館
責編丨王茜
文旅金山
感謝您關注文旅金山
原標題:《【書友·說書匯】路遙《人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