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費基數和年限一致,一個自己交,一個單位交,養老金相差多少?

2020-12-16 人事通

導讀:

個人參保和企業參保,工齡一樣,繳費一樣,退休後的養老金有多大差距?實際上,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養老金也是如此。你這種想法我能理解,但是過於理想化,要想個人參保和企業參保,影響養老金的因素全部一致,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個人參保和企業參保,有哪些區別?

(一)繳費比例不同

1.個人參保。個人繳費比例為20%,均由個人承擔,8%計入個人帳戶。

2.企業參保、個人繳費比例為8%,由企業代扣代繳。

由此可知:個人參保的繳費成本要比企業參保高出12%。

(二)繳費基數不同

1.個人參保。以上一年度全口徑平均工資作為選檔繳費基數,一般在60%~300%中選擇一檔,進行繳費。

2.企業參保。繳費基數為個人上一年度月均工資。上限:全口徑的300%,下限:全口徑的60%。

由此可知:個人參保的繳費基數,要想與企業參保繳費基數完全一致,可能性幾乎為0。

(三)工齡不同

1.個人參保。個人參保,屬於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工作,不可以計算為工齡。但是,參保的時間,可以作為實際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2.企業參保。企業參保,只要辦理招工備案手續,籤訂勞動合同,即可計算為工齡。同時,根據參保繳費時間,可以作為實際繳費年薪啊,累計計算。

由此可知:個人參保沒有工齡,企業參保有工齡。只要繳納社保費用,就有實際繳費年限。

二、個人參保和企業參保,退休後的養老金差距有多大?

(一)影響養老金的因素

包括: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退休年齡(計發月數)、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累計儲存額、退休地點(退休前上年度全口徑平均工資)等6方面因素。

如果上述6個因素完全一致,那麼企業參保和個人參保,退休後的養老金沒有任何差距。

(二)要想繳費基數相同,入帳金額相同,繳費指數相同,個人就需要提高選檔標準。

例1:老李是個人參保,老王是企業參保。如果想每月個人帳戶入帳金額為500元,那麼繳費成本分別是多少?

1.老李的繳費成本:500/8%*20%=1250元/月

2.老王的繳費成本:500元/月。

3.兩人的繳費基數相同:500/8%=6250元

通過計算可知:要想每月入帳金額為500元,繳費基數要達到6250元,而且老李要比老王多繳納750元。6250元的繳費基數,在很多地區至少要在100%~150%的選檔標準上。

例2:老李和老王均為60歲退休,按照6250元的繳費基數,連續繳納20年,如果想退休後的養老金一致,老李需要比老王多承擔多少費用?

老李需要比老王多承擔社保費用:(1250-500)*12*20=18萬元。

通過計算可知:個人參保人員,要想和企業參保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一致,那麼至少需要多承擔10萬元以上的繳費成本。

(三)為什麼,身邊的個人參保退休後的養老金要遠低於企業參保人員?

由於個人參保的繳費成本比企業參保的要高出很多,當繳費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個人參保退休後的養老金一定要比企業參保的低。

繳費成本相同,也就意味著進入個人帳戶的養老金要少於企業參保人員,繳費指數也要低於企業參保人員,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情況下,個人參保比企業參保退休後養老金低的原因。

寫在最後:

1.如果是個人參保,就意味著沒有工齡。即便是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都一致,如果退休年齡、退休地點不一致,退休後的養老金仍然有差距。相對來說:退休地的全口徑平均工資高,養老金就高;晚退休的一般要比早退休的養老金高一些。

2.個人參保和企業參保,單純的比較退休後的養老金差距,意義不大。因為要想完全一致,可能性不高。除非個人承擔起高額的繳費成本,提高繳費選檔的標準,才有可能縮小二者間的差距。

對於個人參保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必要為了與企業參保人員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一致,而盲目的提高繳費檔次,這樣繳費成本太高。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企業退休的養老金和自己交的有什麼不一樣?
    企業退休的養老金和自己繳費的有什麼不一樣?沒有什麼不一樣,都是交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退休的條件都一樣,都是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最低繳費年限都是15年,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也是完全一樣的。企業職工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比例承擔,企業繳費的比例為16%,職工個人的繳費比例為8%,企業繳費和職工個人的繳費正好相差一倍。也就是單位繳納的是大頭,個人繳納的是小頭;個人繳費需要承擔全部繳費金額,即總的繳費比例是20%,需要個人全額承擔。二是繳費基數不一樣。企業職工的繳費基數分為單位繳費基數和職工個人的繳費基數。
  • 繳費年限15年,每月養老金1200元左右,值得交嗎?屬於什麼水平?
    導讀:繳滿15年養老保險,每月養老金1200元左右,值得交嗎?作為一名負責企業退休管理工作的HR,我認為非常值得。雖然與全國平均養老金水平相差2000元左右,看似不划算。(一)指標解釋1.基本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2.個人帳戶養老金=(平均繳費基數*選檔*個人比例*月數*年限)/計發月數。
  • 為什麼交15年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後的養老金一樣多?這合理嗎?
    三是過渡性養老金,主要與當地全口徑平均工資、視同繳費年限、特殊工種折算年限等因素有關。二、為什麼交15年社保和交22年社保,退休之後的養老金一樣多主要原因有以下2點:1.繳費年限不是決定養老金高低的唯一因素。
  • 同樣按6000交農村社保和職工社保,退休金相差多少?網友:就這點
    養老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最近有網友私信曉梒,花六七千元交農村社保最高檔,退休後能領多少錢養老金?要交城鎮職工社保最低檔,又領多少錢呢?哪個更划算呢?城鎮職工的基礎養老金與繳納年限的長短、繳納基數的多少以及退休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有關。比方說,社保繳納15年,繳納平均基數為6000元,退休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也是6000元。能領多少基礎養老金呢?
  • 個人交社保一年8000元,交20年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
    有朋友諮詢,自己交社保,一年繳費七八千元,距離退休還有15年,這樣交下去真的值得嗎? 很多人覺得自己交七八千元,也沒有單位給自己繳納一部分,大部分錢都進了統籌帳戶,只有8%計入個人帳戶裡面,不划算。 其實大家要注意到,養老金領取有兩大特點,一是根據當地社會工資水平調整,二是終身領取。
  • 個人交社保,一個月要多少錢?該怎麼交?專家:給你最上算的方案
    或者說,根據自己的年齡情況、經濟情況,選擇怎樣的方案才是性價比最高的?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自己交社保,有哪幾種方式?分別需要多少錢?到底哪個最划算?自己交社保,有以下三種方式。下面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給您一一分析並提供最合理的繳費基數和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 在兩個單位同時交社保,到退休時合併繳費,繳費基數會增高嗎?
    導讀:作為負責企業社保管理工作的HR:我要提醒你,社保在兩個單位同時繳納,屬於重複繳費。到退休不能合併養老帳戶,只能保留一個,另一個辦理退付手續。因此,繳費基數不會增高。也許過去涉及跨省繳費的時候,由於社保管理比較寬鬆,會有類似事件發生。但是隨著省級統籌和社保入稅,建立多重養老保險關係的事,儘量少作為好。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一、在兩個單位同時繳納社保,退休時可以合併繳費帳戶嗎,繳費基數會增高嗎?
  • 每月都交養老保險卻不知退休該領多少錢?快來算一算,一看就會
    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每個月都要從應發工資中扣除養老保險。向退休職工打聽打聽,或許會對退休金有個大致的概念;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開始創業,自己給自己當老闆,自己交養老保險。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連續繳納15年養老保險,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到底可以拿多少錢?
  • 自己交養老保險和在企業裡交有什麼不同嗎?今天我就說說清楚
    一個網友說:個體參加養老保險繳費和下崗職工繳費一樣多,為什麼退休的時候錢領的少得多?該怎麼辦?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因為決定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四個,單一因素無法決定養老金高低。就說題目裡說的情形,如果你靈活就業繳費20年, 他在單位就業繳費20年,難道你倆人的養老金就會一模一樣嗎?
  • 自己交社保,一個月要交多少錢?該怎麼交?
    自己交社保,其實就是沒有單位的,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自己交社保,這種社保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兩種,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自願繳費,可交可不交。
  • 單位已交10年社保失業了,養老保險是自己續交還是找單位掛靠?
    困擾養老保險續交的還有一個戶籍問題。對於單位繳費這是沒有戶籍的限制的,只要是在用人單位工作,不管戶籍是外地還是本地的,用人單位都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但是如果失業以後,很多地方規定,外地戶籍人員,是不能以個人身份繼續在當地繼續繳納社保的。但是在這兩種情況下,是允許外地戶籍人員在當地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的。一是在當地繳納養老保險超過10年的人員。
  • 交社保15年後每月拿多少?養老金計算方法是這樣的,看看這3點
    比如說我們可以登錄國家社會保障服務公共平臺就可以預算養老金了。當然了我們還可以通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的方法來確定具體養老金能領多少。其實我們大家有所不知,就是咱們的社保交15年,只是領取養老金的一個最低年限,肯定是咱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多,我們退休後領的養老金就越多。所以說社保交滿15年肯定不會拿太多的養老金。
  • 少交了一年的養老保險,退休以後少領多少養老金呢?
    如果少交一年的養老保險,退休以後少拿多少養老金待遇呢?這個問題實際上它是一個成正比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會決定今後養老金待遇的高低,所以說我們如果少交一年的養老保險,那麼勢必會影響自己養老金的待遇。
  • 自費社保一個月多少錢 自由職業交哪個檔最好
    如果是進單位或者到企業上班,那麼就不用自己繳納社保,由單位或企業繳納的。而一些自由職業者就要自己繳納社保了,由於對社保不是很了解。想問一下現在自費社保一個月多少錢?據說,社保分為幾個檔次的,而自由職業交哪個檔最好呢?
  • 換工作員工注意:工資8000不交社保和工資6000交社保選哪一個好?
    如果員工換工作時遇見公司問你:「工資8000不交社保和工資6000交社保選哪一個?」強烈建議優先選擇8000元工資不交社保的公司,不僅工作時可以【多領工資】,而且退休後可以【多領養老金】呢。也就是說,只要員工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公司就必須強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
  • 自己交的社保和有單位交的社保有區別嗎?
    自己繳納的社保和有單位I繳納的社保有區別嗎?當然是有區別的,雖然繳納的都是職工社保,但是由於繳費主體,繳費基數、繳費方式等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區別。第一,相同點。一是都是職工社保。個人繳納的社保和單位繳納的社保,都是屬於城鎮職工社保,本質上是相同的。二是退休條件相同。最低繳費年限都是15年,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可以按時辦理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養老金發放方式也是一樣的,也就是在退休的條件方面是相同的。三是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相同的。
  • 社保怎麼交,多少歲交就划算?
    第一種情況:自己交社保 自己交社保,一般要求同時交養老和醫療保險:其中,養老保險是累計交滿15年,到齡就可以申請退休,但是只交15年的話,養老金較低;
  • 我媽交了15年社保,2020年退休,每月能領多少錢養老金,也太少了
    曉梒先說之前接觸的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都領多少吧!去年同事退休,社保只交了15年,養老金每月只有996元。母年一次性補繳了14年的社保,又交了一年,退休時養老金只有800多塊錢。隨著近幾年養老金的連連增長,如今每月也能領到1500多元。
  • 廈門交社保,一年需要多少錢?看完這個就知道了
    那麼繳納社保的話需要多少錢呢?靈活就業人員是可以在當地的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範圍內,自由選擇選擇繳費基數的,一般可以在社會平均工資60%-300%之間選擇。我們來看看福建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2018年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為5389.25元,60%的話為3234元,300%的話為16168元。
  • 交社保30年,退休時養老金只有900元/月,是算錯了還是沒搞懂?
    而決定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高低的關鍵因素主要有這4個【退休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和退休年齡】,而非【繳費年限這1個因素單獨決定養老金的高低】。為何繳費年限同樣都是30年,退休時養老金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