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科普,制臺,撫臺、藩臺、臬臺、道臺都是什麼官

2020-12-23 史者說

看古裝電視劇經常會遇到官職名稱,什麼巡撫,總督,知府之類的,辨認這些官職稱呼還算比較初級。在小時候看李衛當官,李衛說三品臬臺是他親娘舅,還流傳一句話吹牛的話「想當年在山東兗州,一個三品臬臺,說咔嚓就咔嚓了」。在李衛當官3中,朱珪被稱為制臺

總督,巡撫,知府還尚且可以理解,這制臺,臬臺,道臺,這個臺那個臺就讓頭頭大,這些又是什麼官職呢?

其實這些臺,並不是官職的名稱,而是對為官者的尊稱。看近代劇中有被稱呼局座,團座,這「座」和「臺」類似,是下級對上級表尊敬的稱呼

在李衛當官3中,朱珪被稱為制臺,朱珪當時是閩浙總督,制臺就是總督的尊稱。總督掌管一省或者數省軍政要務,為地方最高長官。在清朝總督制度中,有部分總督加授兵部尚書銜和督察院右都御史銜,身兼數職,這樣的人又會被稱為「部堂」。「制臺」在「臺」字輩是最高的官職尊稱了

清朝除了地方的總督,還有特殊的總督,比如漕運總督,其掌管全國的漕運事務的最高長官;河運總督,掌管黃河、京杭大運河及永定河等防洪抗災等重要事務,漕運總督被稱為「漕臺」,河運總督被稱為「河臺」,其級別和地方總督相當

部堂,制臺,河臺,漕臺

在總督之下即位巡撫,處理一省的民政,司法,監察和軍事等,級別僅低於總督,巡撫被稱為「撫臺」

此外 「學臺」即一省教育事業的最高長官,但清朝比較重視教育,「學臺」雖然沒有總督,巡撫有實權,但是級別並不低,甚至有的學臺是皇帝欽定;「藩臺」即對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的布政使的尊稱;「臬臺」是對主管一個省內的刑法的按察使的尊稱;「道臺」是省與府(各個地方)之間的地方官員,一般為正四品,這些是「臺」字輩的文官

撫臺,學臺,藩臺,臬臺,道臺

武官中也有「臺」字輩,如掌管一生水兵或者陸兵的提督,官階從一品,被尊稱為「提臺」,對總兵的稱呼為「鎮臺」,副將則稱為「協臺」

提臺,鎮臺,協臺

不得不說清朝的官職稱呼還挺複雜,說到「臺」字輩為尊稱。所以當時在稱呼上是格外注意的,特別是總督。比如總督沒有受其他銜,就只能稱為為「制臺」,如果稱之為「部堂」不但不是尊稱,還會給人貶低的感覺。如果是總督加授兵部尚書銜和督察院右都御史銜,一人身兼數職,再叫「制臺」也不是很合適,應該叫「部堂」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制臺、撫臺、臬臺、藩臺、道臺、府臺、學臺都是什麼東東?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制臺就是總督的別稱、撫臺是巡撫的別稱、臬臺是按察使的別稱、藩臺是布政使的別稱、道臺是各道道員的別稱、府臺是知府的別稱、學臺是各省學政的別稱。
  • 清朝的撫臺、臬臺、藩臺、府臺都是什麼職務,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臺」,原指石制的案臺,後來逐漸延伸成為官員辦公的地點,於是「某臺」便成了官員對上級領導的敬稱。行至清朝時期,以「某臺」稱呼上級領導幾乎成為了官方慣例,於是便有了「撫臺」、「臬臺」、「藩臺」、「府臺」的叫法。
  • 清朝的制臺、撫臺、臬臺、藩臺、道臺、府臺、學臺各是多大的官?
    其中,制臺是對總督的尊稱,官階通常為正二品;撫臺對應巡撫,官階從二品;臬臺對應按察使,官階為正三品;藩臺對應布政使,官階從二品;道臺對應道員,指的是省與府之間「道」這一級的地方長官,乾隆年間將道員的官階定為「原則上的正四品」;府臺對應知府,初為正四品,後改為從四品;學臺對應提學使,本身沒有品級,但享受欽差大臣待遇,與總督、巡撫都可以平級論禮,所以地位很高,所到之處都受人尊崇
  • 清朝的道臺是什麼官,和知府相比如何?
    清朝的道臺是什麼官,和知府相比如何?清朝時期人們也喜歡把一些高級的官員稱之為臺,比如那時候的總督習慣被人們稱之為制臺、布政使習慣被人們稱之為藩臺、道員習慣被人們稱之為道臺、知府習慣被人們稱之為府臺等。道臺道員(又稱道臺),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根據清代的官階制度: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清初的道員官階不定,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員一律定為正四品。
  • 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雖然說起清代做官的「油水」,後人常津津樂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但同是地方官,大清的「道臺」們,「人氣」也是丁點不差。比如魯迅先生的經典小說《故鄉》裡,男主人公「迅哥兒」的老鄰居楊二嫂,顛顛跑來揩油順東西時,就拿「道臺」造謠:「阿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
  • 清朝知府、道臺、巡撫、提督、總督都是什麼官?哪些官算封疆大吏
    有網友很好奇,清朝的知府、道臺、巡撫、提督、總督,這些在清宮劇中常見的官職,到底都是什麼官?人們常說的封疆大吏,又究竟是什麼官?他們都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這些官職都是清代地方官,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了解清朝的地方行政機制。
  • 道臺是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道臺,又稱道員,大多數都是正四品官。只有在晚清特殊時期可以做到二品三品。知府,大多數都是從四品官,但順天府尹卻是個特例,屬於天下知府之首,駐守京城為正三品。道臺是省級地方的行政機構,是省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分機構。
  • 清朝的三司和督、撫、藩、臬都是啥官?每一個都不簡單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官制體系設置上充分借鑑了前朝歷代之經驗教訓,創設了等級分明、系統完善的「九品十八級」官制體系。對於清朝統治階層而言,地方政府官員的設置對於統治穩固、皇權集中更顯重要。
  • 清朝的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他們都是幾品官?
    清朝有很多的官職,不過最令人熟悉的還是知府,道臺,提督,巡撫,總督這些官職,不過對於幾個官職,有一部分人經常會把它們弄混,那麼這些官職分別都是幾品官呢?為什麼會這樣設立官職呢?說完了知府,來說一下知府的上級長官道臺,道臺這個官職是清朝獨有的,道臺這個官職是介於巡撫和總督以及知府之間的官職,道臺的官位品級是正四品,不過也有特殊的時候,在清朝時期駐外的道臺中二品和三品的也有,不過道臺這個官職一般都是同品級的官員兼任,這個官職的職責有時候分工也有所不同,有的時候作為專門負責督糧和糧儲道,也被稱為糧道,以及負責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茶馬道等
  • 從總督到知府,原來在清朝做地方官真不賴,到底誰是封疆大吏?
    由於近年來清朝古裝劇的火熱,相信很多朋友對清朝地方官職都很感興趣,比如官位都是幾品,對應現在是什麼職位?封疆大吏都包括哪些官職?總督和巡撫誰管著誰?提督又歸誰管?道臺是地方官嗎?等等之類吧。咱們從頭開始捋,先說說封疆大吏都是哪些?
  • 黑龍江道臺府的四道傳世菜餚,你知道嗎?
    從這道菜中,不難看出它的國際關係,體現中西飲食文化的融會,也可以把它稱為一道國際菜。因為在歐美國家的中菜館裡,都有這道菜,而且頗受歡迎。  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飯店迅速增加。人們辦喜事,再不在院裡搭大棚辦酒席了,人們在飯店就餐的次數迅速增加。飯店亦是菜餚的媒體,於是該菜又在百姓中傳開。但是,由於不知二次炸制和免蛋清,往往口感不好。還得到飯店來吃。
  • 「二臺」守淮安,大明崩潰洪流中的逆行者
    「路撫臺,你看看,流寇都已經打上門了。」人未到,先聞聲。路振飛正在思緒萬千的當口,火爆脾氣的巡按御史王燮不知道何時出現在了他面前,沒著急打喏,甩手就扔下了一個木製的官牌,咣當一聲把路振飛嚇了一跳。他定睛一瞧,那上面竟有淮揚知府鞏克禎的名諱,而落款居然是「永昌元年二月」!永昌是李自成大順政權的年號,路振飛不禁勃然色變。
  • 【混在長春·老長春vol40】天下惟一大門朝東的「道臺衙 門」
    這裡面有什麼「故事」?圍繞著這座清朝時長春的最高衙署還有哪些銘記於心的事件呢?一、衙門大門朝東開的種種原因按照長春的歷史說,「道臺衙門」建立之時,長春已經有了四片城區,依照時間順序分別是老城區、俄國附屬地、滿鐵附屬地、商埠地。「道臺衙門」就建在了商埠地的最高端,北側就是滿鐵附屬地、俄國附屬地。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拍攝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時,清史也最樂意被參考的,畢竟離今天比較近。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不免會聽到一些清朝的官職的名稱,例如常常聽到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巡撫、尚書等等。「尚書」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和珅、紀曉嵐到底是多大的官?明晰一些清朝的官職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劇情。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清朝的官職。
  • 過年了,細數老廚家和道臺府那些有故事的年菜
    過年要吃賀歲大菜馬上封侯細數老廚家和道臺府那些有故事的年菜 從古至今,過年都是極講究的。不管是帝王戲,還是嬪妃戲,都能看到過年時從禮數到吃食,一樣都不可含糊。團圓飯的座次,菜餚的寓意,後宮主事者早早就得花心思細琢磨。如今,我們常常埋怨過年沒意思了。其實,是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麻痺了,忘記了很多傳統的講究。幸而,哈爾濱有一家叫做「老廚家」的餐廳,其店主是道臺府官膳主廚的後代,他堅持再現古老的本土飲食文化,不斷復原老菜,讓哈爾濱人的吃喝變得更有意思。
  • 狄仁傑,「鳳閣鸞臺平章事」,是什麼官?為什麼人人忌憚!
    唐代官職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歷史上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最早由魏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而建立,在後來的幾百年間,雖然有小調整,但大綱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