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革命」與標識牌建設助推吉安市全域旅遊發展

2020-12-22 吉安頻道

  在落實省文旅廳提升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水平政策的背景下,吉安市把旅遊廁所、旅遊交通標識牌及旅遊服務中心建設作為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旅遊文明形象的重要措施來抓,因地制宜建設廁所,降低建設成本,力求廁所和交通標識牌與景觀自然協調,打造吉安特色旅遊形象。

  「方便」小事,服務大事。自「廁所革命」開展以來,全市安排專項資金2200萬元,共建設旅遊廁所638座,百度地圖標註率95%以上,實現了所有A級景區、鄉村旅遊點、旅遊交通站點和旅遊扶貧重點村A級旅遊廁所全覆蓋。

  吉安市把旅遊「廁所革命」作為提升全域旅遊品質的重要舉措,納入「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戰略和「三區兩網四化」建設布局中進行統籌規劃。在選址和建設中,注重保護和利用原有生態環境,與當地文化相融合,如萬安田北農民畫村旅遊廁所,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和建設空間,保留樹木生長在廁所旁,成了一處美麗景觀;安福武功山風景名勝區古官道旅遊廁所,按照「青磚黛瓦馬頭牆,飛簷翹角坡屋頂」廬陵風格建設;吉州窯景區旅遊廁所,融入陶瓷文化元素,洗手盆是仿木葉天目盞的形狀和顏色,廁所掛畫也是吉州窯的陶瓷照片。各種別具一格、創新設計的旅遊廁所,成為了景區的一大亮點,吸引不少遊客的眼球。

  堅持全域化,聚力打造特色旅遊交通標識和交通節點旅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截至12月上旬,該市旅遊交通標識牌已建130塊,實現4A級以上景區高速公路旅遊交通標識全覆蓋和市、縣(區)旅遊道路標識系統醒目完備;交通節點旅遊信息服務中心已建成17處,9處正在建設之中,年底前可以全面完工。

  去年,吉安市委託專業公司編制完成了吉安市旅遊交通標識牌建設清單,為科學設置旅遊交通標識牌提供了精準「作戰圖」。同時,抓好標識牌設計關,在落實左上角統一使用「江西風景獨好」標識等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景區主題特色,將其融入標識牌的設計中,讓遊客第一眼就能對景區留下印象。

  在交通節點旅遊信息服務中心管理上,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構建各具特色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井岡山遊客服務中心整合旅遊要素資源,通過提供一定規模的餐飲、購物、住宿、通訊、銀行、網絡售票、旅遊諮詢等服務項目,為遊客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吉水縣在高鐵站打造高鐵智慧旅遊中心,全方位構建融自然、人文、產業、城市等內容為一體的現代化展覽館;泰和、永新等縣抓住區域內機場、高鐵站、高速出口等有利宣傳地點,通過設立旅遊專櫃、布置旅遊展臺、播放旅遊宣傳片、發放旅遊折頁等手段,全方位、立體化展現城市旅遊形象。 (楊堅)

相關焦點

  • 長子縣:助推全域旅遊持續「井噴」發展
    近年來,長子縣立足境內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金山銀山文化旅遊」為形象品牌,力促旅遊品牌創建、旅遊服務設施和旅遊發展質量提升,紮實推進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助推全縣旅遊持續「井噴」發展——最美人間四月天,丹朱大地百花豔。
  • 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電白
    關鍵詞全域旅遊「十三五」期間,伴隨粵西集體邁入「動車時代」,濱海旅遊資源優勢成倍放大,電白髮展全域旅遊駛入快車道。圍繞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電白區加快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 吉安市城投提質增效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近年來,吉安市大力實施「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文化強市」等一系列發展戰略,確立了「全國紅色旅遊精品城市」「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和「全國知名的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發展定位。組建廬陵文旅公司 擔當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重任 為策應「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戰略,做大文化旅遊產業,吉安市城投公司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建設新模式,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項目,提升「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品牌形象,通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林虹浙報刊文:以全域旅遊推動山水增值 助推仙居高質量發展
    發展全域旅遊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直接體現,是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帶動社會經濟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推進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仙居把旅遊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以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契機,統籌推進全省美麗大花園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加快實現「山水增值」,高質量推動「兩山」轉化,先後榮獲「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發展全域旅遊,需要強化形態重構,實現旅遊空間增大。
  • ​漳州臺商投資區探索文旅融合之路 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漳州臺商投資區舉辦首屆「文物旅遊年」暨全域旅遊研討會活動,主題為「慧遊臺商區,人文古角美」。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文保專家學者、旅遊業界代表齊聚龍佳睿途酒店,舉辦研討會,交流助推漳州臺商投資區打造「文物旅遊+」,探尋圍繞五大「國保」為文化核心串聯起漳州臺商投資區全域旅遊的規劃。
  • 江蘇8地先後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一業興百業,全域旅遊這樣...
    該市將「1號公路」打造成全域旅遊的「主動脈」,這條365公裡長的公路,聯結起全市220多個鄉村旅遊點、62個美麗鄉村和特色田園鄉村,把原本分散的自然資源和鄉村景點綴連,造就了慶豐村、禮詩圩村等一個個「網紅村」,年綜合引流600萬人次,打通了全域旅遊的「神經末梢」。發展全域旅遊,也倒逼出城鄉資源轉型發展的新思路。
  • 【高質量發展進行時】文化建設篇
    【高質量發展進行時】文化建設篇 2020-12-12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景鳳翔 魅力四射——陝西鳳翔全力推進全域旅遊大發展
    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就加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鳳翔縣提檔升級旅遊公共服務,強化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旅遊專項補助資金,為陳村鎮紫荊村彭德懷西府出擊舊址修繕改造、旅遊廁所修建經費共計60萬元;強化旅遊交通標識體系建設,積極實施高速+旅遊戰略,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實現景區、企業多方共贏,積極與各景區點協商,完成高速路出入口旅遊景區9塊形象牌更新工作;強化旅遊廁所革命,按照廁所革命行動計劃要求,完成
  • 融入黃河國家戰略,統一規劃布局,加大投資力度,發展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是指將全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現集群發展,全民共建共享,以旅遊休閒業帶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通過優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文化體驗、會展旅遊結構層級,提升精品旅遊的文化厚度、科技高度、服務溫度、體驗深度,營造安全有序、生態優美、設施完善、居民好客、賞心悅目的全域旅遊環境。
  • 巴中市創新舉措打好旅遊廁所建設管理「四張牌」
    在旅遊廁所建設取材上充分利用當地的石、木、竹等材料,如九寨山景區就地利用青石、黃泥土等材料,讓廁所與周圍環境相融,被遊客稱為「石頭廁所」,成為網紅「打卡點」;在裝修上使用節能環保材料和節能、節水等設施;在汙物處理上,因地制宜,採取生態化、乾濕分離、溼地利用處理等新技術,對無汙水管網的地方,鼓勵採取溼地利用處理技術,與農業種植用肥和灌溉用水有機結合。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積極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十三五」期間,雲南「旅遊革命」如火如荼,智慧旅遊建設提擋加速,旅遊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全省文旅融合不斷走向深入……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哈尼梯田)十三五期間,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按照中央和省、州黨委政府對加快推進旅遊轉型升級,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推進「一部手機遊雲南」建設和「旅遊革命」等各項重大部署,依託州內富集的旅遊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為實現紅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江西一地入選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
    本報訊(記者龔豔平)日前,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名單,吉安市青原區入選,是該批次我省唯一入選的單位。  近年來,青原區按照創建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單位要求,結合青原區旅遊發展實際情況,連續3年出臺《青原區全域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和專項資金獎補細則,制定《青原區旅遊標準化規劃》,編制了符合該區旅遊業發展特點,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為主體的多元創新型旅遊標準體系。
  • 左權縣通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級初審驗收
    7月10日-11日,左權縣迎來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級驗收檢查組,經專家綜合評議後順利通過驗收。左權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是聞名全國的革命老區,為太行旅遊板塊核心區。近年來,該縣圍繞「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全景左權」思路,從規劃設計、基礎設施、體制機制、產品供給、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截至目前,左權縣擁有國家A級景區7個,其中4A級2個、3A級5個,省級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2個,先後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縣、全國優秀生態旅遊縣等10餘項國家級榮譽。
  • 南昌灣裡:全域旅遊「跑出」發展「加速度」
    近年來,灣裡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機製作用,依託旅遊資源種類多、分布廣、潛質強的基礎優勢,緊緊圍繞「打造山城融合,都市生態旅遊區」發展目標,不斷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實施「旅遊+」發展戰略,努力提升服務水平,著力構建「生態灣裡、康養福地、休閒高地」旅遊產品體系,旅遊產業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 狠抓旅遊招商 助推高質量發展
    將旅遊營銷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搭建深化合作、共贏發展的橋梁紐帶,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西昌:政策扶持,招大引強,助推國際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建設。出臺《精準招商及投資促進優惠辦法》、《旅遊產業發展20條措施》、《促進旅遊地產健康發展20條措施》、《西昌關於促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意見》等13項優惠政策,每年安排5000萬元的旅遊產業發展基金,對旅遊項目用地、審批、扶持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全面激活社會資本投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熱情。
  • 平涼市爭取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48萬元
    平涼爭取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48萬元每日甘肅網5月13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黃?)為全面促進平涼市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域旅遊創建步伐,努力提高旅遊助推脫貧攻堅、大景區建設、鄉村旅遊等,取得復工復產和文旅抗疫全面勝利。今年,平涼市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級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補助地方項目建設,獲得國家和省級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48萬元(其中:旅遊廁所專項資金142萬元,支持市縣重點旅遊資源開發項目資金200萬元,旅遊扶貧專項資金406萬元)。
  • 山東齊河:「旅遊+」加出全域旅遊新天地
    近年來,齊河縣全面落實省市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要求,堅持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服務戰略全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產業,加快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沿黃文旅產業帶,有力助推了全域旅遊發展。目前,齊河縣共有省級旅遊度假區1處,國家A級景區7處,其中4A級2處、3A級2處。2019年以來,齊河縣共接待遊客82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4億元。
  • 吳忠:「旅遊+」助推全域旅遊多點開花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吳忠市通過集中精力打造「黃河金岸·水韻吳忠」品牌,著力構建「旅遊+融合」多業態發展,統籌推進「全景、全業、全時、全民」模式,形成「旅遊一業突破、引領多業融合」發展格局。堅持把轉換增長動力作為推動旅遊業發展的核心要求,推動旅遊與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為全域旅遊發展增添強力「引擎」。
  • 聚焦娘子關全域旅遊開發建設項目……
    近日 在娘子關全域旅遊開發建設項目 施工現場 伴隨著潺潺的流水聲和機械的轟鳴聲 娘子關鎮黨委書記朱繼明告訴記者,娘子關全域旅遊開發建設項目是我市今年的市級重點項目,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山東沂南: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沂南朱家林咖啡廳  發展全域旅遊,改善了沂南縣的鄉村生態,促進了鄉村產業升級。這一點在朱家林得以集中體現。這個偏遠的山村被打造為4A級景區,景區建設了「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人民子弟兵將帥紀念館」、「跟著共產黨走紀念館」,還參照上世紀20年代風格,建起一座專供影視拍攝的沂州城,以及可接待900名大學生的「沂蒙紅色寫生基地」。景區及周圍建起了300多家紅色餐飲、紅色商品、農副產品銷售店。2000多名周邊村民,常年從事群眾演員、劇組用工、景區建設等工作,2015年,貧困戶全部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