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期」老人是否可以為保姆設立居住權?

2020-12-26 法制現場

基本案情:

老人老張獨自住在北京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內。他的孩子小張長期在外工作不常回家。老人有一個保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好多年了。保姆小王對老人的脾氣性情了解甚多,很貼心地做些老人喜歡的飯菜,打理家裡的各項事宜。老人對保姆很滿意。這時老人已經是九十九歲高齡了,寫遺囑將房產留給孩子小張,但是又怕長期住在他家且無子女的小王無處可去,於是想賦予保姆房屋的居住權。

巧兒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七十一條規定,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民法典首次規定了居住權,目的是保障弱勢群體的住所難題。設立居住權需要籤訂居住權合同和向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本案中,老張可以以遺囑的方式設立居住權。在給與其孩子小張房屋的繼承權以外,賦予保姆小王房屋的居住權。

【來源:慶陽市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關注居住權,不只是二手房買賣那麼簡單
    對於購房者來說,2021年1月1日以後購買二手房時,最大的問題不是物業費是否未結算、原來房東戶口是否轉移、房子是否有擔保權等問題,而是該二手房是否已經給第三方設立居住權。居住權比租賃權更重要,因為居住權時間期限很長,擁有居住權的人甚至可以住到去世,並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
  • 新增居住權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民法典即將實施,有人提醒打算買二手房的人,購房時一定要了解清楚,該房屋是否設有居住權。什麼是居住權?居住權會影響到哪些人?哪些人需要考慮設立居住權?本報記者採訪了鄭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河南省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申惠文,並將訪談內容整理成文。
  • 李玉瑩:論家事領域居住權的構建與銜接
    二是,如果生存一方設立新的遺囑將共同遺囑撤銷,那麼該撤銷行為是否有效,也是共同遺囑將要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共同遺囑在性質上是夫妻雙方對共居共財進行約定,類似於合夥協議,因一方的意思變更是否會影響原協議的效力是值得商榷的。
  • 《民法典》系列|新時代與時俱進的「居住權」
    第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物權編增加了「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將房屋的「居住」這一使用屬性單獨規定為一項物權。《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 【帶你了解民法典】居住權是什麼?又該怎樣設立居住權?
    【帶你了解民法典】居住權是什麼?又該怎樣設立居住權?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通俗來講,阿強有一套閒置的住房,為了幫助沒有地方住的阿花,阿強和阿花可以籤訂合同,併到登記機構辦理一個登記手續,為阿花設立居住權,此時房產證上依然是阿強的名字,房子依然歸阿強所有,阿成也可以繼承,但阿花擁有的是居住在這個房屋裡的法律權利。
  • 什麼是「居住權」?對我們未來買房有什麼影響?(一文了解)
    #民法典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未來,房子的主人可以為自己名下的房屋設立居住權了。居住權是什麼意思呢?根據《民法典》第14章規定:房子的主人可以通過合同約定或者以遺囑的形式,為自己名下的房子設定居住權。居住權不僅可以為家庭成員和親屬設定,甚至也可以為朋友、長期為家庭提供服務的保姆、甚至小三設定居住權…前段時間火爆的電視劇《都挺好》中就有這樣一幕:任性老年人蘇大強名下擁有一套獨立的房產,他想把房子留給自己的子女,但是又想給照顧自己多時的年輕保姆蔡根花一個保障,讓她有個住的地方,讓她可以在自己房子裡安享晚年不被兒女趕走,這個問題可把他愁壞了,甚至想和人家年輕保姆結婚,差點晚節不保
  • @龍巖人 1月18日起,「居住權」登記可以辦理啦!
    《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居住權」登記如何在龍巖落地引人注目。近日,為做好與《民法典》實施相關的居住權登記工作,龍巖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決定從2021年1月18日起受理「居住權」登記的申請。什麼是「居住權」?「居住權」為民法典新增內容,屬於用益物權中的一種。
  • 《勞動報》採編發布本公號文章關於民法典立法居住權的解讀觀點
    【解讀】事實上,「居住權」都可以解決這些擔憂。《民法典》第二編物權第三分編用益物權的第十四章規定了居住權。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程青松律師說:「居住權,是一種有煙火味的居民權利。」居住權到底什麼意思?有哪些適用場景?
  • 房子居住權是什麼意思?產權人可以收回居住權嗎
    房子居住權是什麼意思?最近,一個新的概念走進人們的視野——居住權。一個房子的所有權、租賃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可房屋的居住權卻很少聽說。它被規定在了我國全新的《民法典》中,民法典實施後,也就是2021年1月1號起,居住權就開始正式執行了。
  • 居住權是怎麼一回事(律師信箱)
    比如,你有一套閒置的住房,為了幫助沒有地方住的親屬,你可以到登記機構辦理一個登記手續,為你的親屬設立居住權,此時房產證上依然是你的名字,房子依然歸你所有,但你的親屬擁有居住在這個房屋裡的法律權利。在居住權設立後,我們有了買與租之外的第三種選擇,即通過享有居住權的方式長期穩定的在一個地方居住。設立居住權比租房子更長久是因為居住權的設立,雙方可以對居住多久自由約定,可以是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而租房子在法律上最長只允許籤訂二十年的租賃合同;另一方面,設立居住權比租房子更穩定,因為在面對第三人侵權時,享有居住權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學「典」小劇場】老人去世前給侄子設立了房屋居住權,親兒子回國...
    【學「典」小劇場】老人去世前給侄子設立了房屋居住權,親兒子回國想攆走他......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
  • 老人去世後,「夕陽戀」老伴能否繼續居住?律師解讀居住權
    為了讓兒子安心,也同時給姚阿姨一個交代,老張立下遺囑:其過世後房屋由小張繼承,同時在此房屋上為姚阿姨設立居住權,姚阿姨可以一直在內居住直至過世為止。老張通過設立居住權的方式,一方面保障了未來子女所能繼承的財產不因父親的婚姻狀況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考慮到了姚阿姨在自己身故後不至於居無定所,能得到基本的居住保障。
  • 買二手房要注意,2021年居住權來了,小心買了房卻無法入住
    2021年1月份居住權正式生效。以前我們買二手房只需要確認房子的產權是否清晰,如果沒有抵押也沒有查封,那麼就可以認為房子可以交易。那麼現在二手房交易的話,一定要確認房子的所有權人和居住權人是不是同一個人,這個一定要調查清楚。居住權是無償設立的,可以對任何人設立,甚至是陌生人。
  • 居住權來了,買二手房要小心,不然買了房卻不能入住
    以前我們買二手房的時候,只需要確認房子的產權是否存在抵押或者查封的情形,如果都不存在的話,就認為房子可以買賣。2021年1月份居住權正式生效,現在買二手房的話一定要確認房子的所有權人和居住權人是不是同一個人。
  • 《民法典》居住權解讀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了居住權制度,儘管在立法過程中,對是否有必要設立該項權利以及設立的利弊多少有些爭論。但是,無論如何,居住權已經被現實地制訂出來。但是其利益也是簡明的:居住權人可以居住房屋中。羅馬法上的居住權對於我們了解這項權利制度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接下來,就結合羅馬法上對於居住權的一些性質認定,介紹我國《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我國《民法典》將居住權規定在第二編物權編,第三分編用益物權,第十四章,從第三百六十六條至第三百七十一條之間。
  • 居住權案件法律適用問題展望
    居住權的類型分析及其設定方式  居住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住宅及其附屬設施佔有、使用的權利。享有居住權的,可以是所有權人的父母、子女、配偶,也可以是沒有身份關係的他人。居住權一旦合法設立,意味著所有權人將自己對住宅佔有、使用的權利分離給了他人,即使所有權人死亡或者發生變更,居住權人仍然可以按照原來的約定繼續生活在住宅中。
  • 居住權制度的起源及「入典」的意義
    現代社會設立居住權的國家有德國、瑞士等,有的國家已對居住權傳統定義進行突破,增加了與經濟時代發展相適應的規定,如《瑞士民法典》規定,居住權人對於物的違法或者不適當使用,所有權人可以提出異議(第776條至第778條);《法國民法典》對居住權通過合同自由原則進行創新,其第628條規定,使用權與居住權依設定行為的規定,其範圍,依設定行為約款決定」,不再限定於傳統居住權的人身屬性。
  • 黃昏戀「伴而不婚」引發居住權之爭
    為居住權對簿公堂兩次被判「遷出」一晃十幾年過去,歲月不饒人,年近九旬的汪老伯身體越來越差。2018年8月,汪老伯因患癌住院手術。出院後,汪女士和姐姐將父親接走照料,汪老伯住進大女兒家。隨後汪女士通知張阿婆,稱其為貼補父親高昂醫藥費,已將系爭房屋出租,要求張阿婆在10月5日前遷走,雙方為此發生激烈爭吵。後經當地居委會及派出所民警多次調解未果,汪女士向上海虹口法院起訴。
  • 《民法典》之居住權:絕大多數締結婚姻的雙方並非貪得無厭
    正義面前人人皆得所值1實然法角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了居住權制度,儘管在立法過程中,對是否有必要設立該項權利以及設立的利弊多少有些爭論。但是,無論如何,居住權已經被現實地制訂出來。但是其利益也是簡明的:居住權人可以居住房屋中。3我國《民法典》的具體規定羅馬法上的居住權對於我們了解這項權利制度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接下來,就結合羅馬法上對於居住權的一些性質認定,介紹我國《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我國《民法典》將居住權規定在第二編物權編,第三分編用益物權,第十四章,從第三百六十六條至第三百七十一條之間。
  • 委員導讀⑬ | 你必須全面了解的居住權,來了!
    居住權是中國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增設的一項新制度,這項制度物權法沒有規定,由民法典物權編第十四章加以規定,共6條。主要是對居住權的概念、居住權合同內容、居住權的設立、居住權的限制、居住權的消滅和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等作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