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漢語有七大方言?只聽過普通話的你趕緊收下吧!

2021-03-02 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

官話方言是目前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約佔全國人口的70%。它主要分布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地。但由於其分布範圍太廣,官話方言內部也存在著很多差異。因此根據這些差異,我們可以進一步將官話方言劃分為:北京官話、東北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而現代標準漢語,也就說我們常說的普通話,就是以北京官話為基礎音調,與其他官話詞彙和句法共同形成的規範性語言。

Mandarin dialec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dialect in China, accounting for about 70% of the population. It is mainly spoke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northern Huaihe River and most of Jiangsu, Anhui, Sichuan, Chongqing, Yunnan, Guizhou and other places. However, due to the wide spread of region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Mandarin dialect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se discrepancies, we can further divide the Mandarin dialects into 8 dialect groups: Beijing Mandarin, Northeast Mandarin, Ji Lu Mandarin, Jiao Liao Mandarin, Jianghuai Mandarin, Zhongyuan Mandarin, Lan Yin Mandarin and Southwest Mandarin. And the Standard Chinese what we often call Mandarin, is based on the particular Mandarin dialect spoken in Beijing, with some lexical and syntactic influence from other Mandarin languages. 

相關焦點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我特意搜索了一下關於「普通話」和「方言」的定義: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一個稱呼, 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漢語方言俗稱地方話,只通行於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獨立於民族語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只是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
  • 中國8大最難懂方言
    有句俗話說寧願聽蘇州人吵架,也不聽寧波人說話,充分說明了蘇州話這個「軟」字。第5、客家話,南宋就定型的方言客家語言一般認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紀才開始定名為客家話。語言學者對於該將其歸屬至漢語方言,或當成一門語言仍有一定爭論;特別在中國國內,被認為漢語七大方言之一。語言學術研究中,以梅縣話為代表,但現實中惠陽話影響較大;在臺灣以四縣腔為代表。
  • 中國最難懂的10大方言排行,有你所在地區的方言嗎?
    我們都知道,十裡不同語,不同的鄉、鎮、縣、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相信許多人都遇到過:朋友和家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四川話(又稱西南官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但是語音方面差異是最大的。
  • 什麼是普通話,如何說好普通話?它來了
    近些年人們常說:「讓世界聽到中國的聲音。」傳播中國聲音的官方語言就是漢語普通話。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目前全世界約15億人使用漢語。但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文化豐富,雖然絕大多數地區都使用漢語,但是卻「各具特色」,形成了七大方言區,分別是「北方方言區」、「吳方言區」、「湘方言區」、「贛方言區」、「客家方言區」、「閩方言區」和「粵方言區」。在部分省份,幾種方言體系並存,區別較大。例如,廣東省就是粵語、客家話和潮汕方言並行。不同方言在詞彙、語法和語音上都有區別,詞彙和語法在書面語言的學習中可以得到規範,所以,語音方面的差別最為突出。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基本上,沒有一種方言在歷史的長河是表現靜態的,大部分方言受當時官話的影響,都具有著反映歷史變遷的因素。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經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中國最難懂的三大方言,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些方言難懂到什麼程度呢?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知道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普通話不是一個體系,僅有58萬人會說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所已在我國範圍中有很多省份的劃分,卻又由於每個省之間擁有自己不同的發展特色,所以方言就成了這些文化特色當中最為顯著的一個,雖然說普通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說普通話,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言語
  • 官話、普通話才是正宗漢語嫡傳。那麼,粵語、吳語等方言呢?
    首先,我再次重申,超過十億中國人使用的官話、普通話才是正宗漢語嫡傳。而少數人的方言,如粵語吳語都是漢語和當地語言混合而成的方言。經常有人發帖發文,像粵語吳語這樣的方言才是正宗漢語,而普通話不正宗!?如此荒謬的觀點居然有大量的人支持!
  • 方言也是一種文化
    從一個字,到一個詞,再後來是完整的一句話,那時候我們說的叫鄉音,如果你是出生在大城市,我也不說什麼了,但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發音特點。這就是方言了,普通話也是一種方言,只不過它是官方的方言,作為中國話的官方標準,才作為了正統語言。
  • 福建「最難懂」的城市方言,保留著大量上古漢語,有500萬人使用
    眾所周知,中國因為國土面積遼闊,讓中國擁有著各式各樣地勢地貌和風格各異的風俗習慣,除了風俗習慣各異之外,由於地域和歷史文化的影響之下,在中國每個地區都有著不一樣的語言,有的是土生土長本土語,有的是外來語言和本土語言相結合得出的新的語言,真的很難想像沒有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的時期,人們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有效溝通
  •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東西南北差異巨大,菜品上有八大菜系,地方方言上則有八大種類。每一個方言,都有其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也深藏著悠久的歷史。在地方方言上,分別有北方方言、吳地方言、湘江方言、贛江方言、客家方言、閩東方言、閩南方言和粵地方言等八大種類。
  • 我國三座基本不說「普通話」,習慣講方言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旅遊不僅能夠使我們放鬆身心、開拓眼界,更是能夠讓我們感受了解不同地區、不同城市間的文化風俗。一般我們去到另一座城市旅遊,像本地人問路時,會聽到帶著方言味道的普通話。但本地人之間聊天卻不用普通話。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座基本不說「普通話」,更習慣講方言的城市,除了上海和四川,剩下一座城市你知道是哪嗎?上海,作為我國經濟中心,世界一線城市,繁華程度可見一斑。
  • 年輕人基本都講普通話了,方言還有其存在的文化價值嗎?
    引言:方言是中國地域性文化的一部分。雖然是自小丫丫學語用的是方言,不過從實用性來說,方言不再具有深入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瞅你咋滴!2何去何從方言的文化韻味和地域偏好是它讓人稱道的地方。不過方言也有其發展局限性。
  • 普通話段位挑戰賽!這些字詞句你都能讀對嗎?
    你的普通話達標了嗎? 普通話段位測試大闖關, 來試煉一下吧!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普通話雖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它所包涵的知識也在自身發展和人們的使用過程中愈加浩瀚。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七大方言佔了五種,鄰村說的話可能都不同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正是講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方言,可以代表不同的文化,但是,有這樣一個省,是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在中國的七大方言中,有五種,甚至在鄰村,都可以說不同的語言,叫人哭笑不得。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有你的家鄉話嗎?
    漢語被外國友人稱為「最難學」的語言,那麼比漢語更困難的語言是什麼呢?語言文化綜合自網絡中國地大物博,十裡八鄉不同音,所以中國方言的種類十分複雜和龐大。方言,是地域文化得以沉澱與傳承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地域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記和內容。
  • 漢語=中文=普通話?Hanyu=ZhongWen=Mandarin?
    Chinese Language可以譯成中文或漢語,有時也可以譯成普通話。 那它們一樣嗎?廣義上講,它們都是指中國話。實際上,它們的範圍有點不同。Chinese language can translate to "ZhongWen" or "HanYu", sometimes also translate to "Mandarin".
  • 「普通話」的真相:滿州人的蹩腳漢語
    這種天方夜譚的事兒就發生在中國。現在通行的普通話,其實是操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族、鮮卑族、女真族等等遊牧民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但他們成了統治階級,於是他們說的蹩腳漢語就成了國語。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
  • 為何漢語七大方言之客家話,日語部分用字和發音竟和他如此相似?
    根據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緒論第四頁中所寫的。我們漢語是屬於漢藏語族下的漢語語系,而漢語語系又分為了閩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吳方言、官方方言、客家方言七大類。其中北方方言又稱官話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北方話為代表,使用人口佔漢族總人口的73%。
  • "普通話"真相-----滿族人蹩腳的漢語
    這種天方夜譚的事兒就發生在中國。現在通行的普通話,其實是操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族、鮮卑族、女真族等等遊牧民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但他們成了統治階級,於是他們說的蹩腳漢語就成了國語。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
  • 【專訪】漢語言研究者鄭子寧:未來新方言,可能是不同口音的普通話
    日前,鄭子寧接受了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的專訪,與我們聊了聊他對近年來一些關於漢語的爭議性話題的看法,比如修改拼音、語言的「南北之爭」、方言的未來以及人們對「英語霸權」的某種擔憂。對他來說,研究語言的趣味在於,這是一種如生物基因一般容不得作偽的文化媒介,可以讓我們對中國社會和文化變遷有更直觀的感受,而它本身的改變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