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每天吃的媽祖手工面,一文介紹詳細製作過程

2020-12-15 媽祖全球行

從古代至今,媽祖面在莆田這座城市就有著特殊的地位,最早開始在宋代,媽祖面就已經悄悄出現在莆田人的生活中,如今,白事,喜事,逢年過節都能見到它的蹤影。現如今,媽祖面的現狀並不樂觀,由於現代機械化製造對媽祖面加工的衝擊,再加上傳統手工面費時耗神,能靜心學習並且加以傳承的人日益減少,長此以往,這門獨特的手藝在百年之後將後繼無人。

手工媽祖面的生產過程非常複雜多樣。完整的線面加工,有十幾道工序。首先要精選優質的麵粉,隨後要經過和面、發麵、切面、盤面、抹油、繞面、捶打、擠壓、團圈、搓細、拉抻等,傳統的做法,這些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

一:和面

師傅一般需要在前一天的半夜起床和面,水、麵粉、鹽按照一定比例揉成團。

二:盤面

和面之後,需要靜置醒面一段時間。把它團成粗線條或者直接切成大塊的線條、盤面四次,再用手搓成一次比一次細的麵條需要四次、再搓的時候需要加上油及醒面時間。

三:封櫃再次醒面

把約筷子粗的麵條一層層繞在二根竹竿上,在封的「面櫃」中溫上2、3個小時,之後才可以上架。

四:拉麵

太陽出來時,把配好的面架子拿至室外,一頭放在木架,一頭拉在手中,這是莆田面線製造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用力拉至面變細,然後放在另一頭的架子上,要掌握適當的力度,過大或不及都可能使線面變形。再用細竹竿從線面中間把線面拉開,讓它不相粘一起,這樣更容易得到陽光的照耀。

五:曬面

晾曬的時候,在線面中間放根木棒,這樣會讓線面慢慢變的更加細。晾曬要挑晴天,還要最適宜的氣溫。線面也是靠天吃飯的活兒,每天要關注天氣預報,選在晴天製作並晾曬。

六:烹飪

運用傳統的莆田做法,即可享受一碗美味的媽祖長壽麵。

親們回復後臺「媽祖面」

可得獨家媽祖麵食譜一份哦!

相關焦點

  • 【食色平海】特色媽祖面
    完成以上幾道工序後,媽祖壽麵的製作便進入煎湯和面的最後過程。在煎湯的製作中,先將香菇、黃花菜、油炸豆腐條等混合於湯中燒開,輔上青菜、蒜、蔥、精鹽、味精、醬油等調味適中後勺出,即成湯。在最後的和面過程中,先將適量的水燒沸後,把精細的線面去掉脖子中紅繩後,把其拋進滾滾沸騰的水中煮,待線面熟透後,用少量的冷水滲進沸點的麵食中,使線面更俱柔韌性,口感更佳。
  • 漳州大名鼎鼎的阿國面煎粿,製作過程極其複雜!
    漳州頭條和吃在漳州、漳州都市圈將對投票數高網友支持度高的部分知名小吃店做單店詳細介紹推文。因為活動報名數量超出預期,評審小組研究決定,將授牌數量由原計劃的30家增加到40家,本次推薦商家活動的評分標準分為三部份。1、網友認可度投票,每票為1分。2、被評審小組成員投贊成票的商家,每票加分500分。3、已經獲得國家級榮譽的商家加分3000分。
  • 漳州大名鼎鼎的阿國面煎粿,製作過程原來極其複雜!
    漳州頭條和吃在漳州、漳州都市圈將對投票數高網友支持度高的部分知名小吃店做單店詳細介紹推文。因為活動報名數量超出預期,評審小組研究決定,將授牌數量由原計劃的30家增加到40家,本次推薦商家活動的評分標準分為三部份。1、網友認可度投票,每票為1分。2、被評審小組成員投贊成票的商家,每票加分500分。3、已經獲得國家級榮譽的商家加分3000分。
  • 莆田「初一早」必吃的媽祖面,登上央視啦!
    她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餚,尤為在逢年過節必會食一碗,寓意著媽祖賜予的平安、吉祥、富貴、長壽的美好祝願。「媽祖面」以「線面」為主料,而線面製作又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薯粉(也可用米粉代替)、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
  • 小夥純手工製作房車吊櫃,過程詳細介紹,吊櫃效果不比成品房車差
    之前發過一個視頻,其中介紹了自己手工製作的房車吊櫃方法,由於當時沒有錄製視頻,沒辦法更加直觀地展現給大家看,這次特意發圖文解說,把當時製作吊櫃的過程及方法詳細的分享給大家,希望動手能力強的小夥伴能從中學到經驗,今後自己也可以動手製作房車吊櫃。
  • 【實踐體驗】手工銅雕製作全過程
    今天,小編匯集了紹興銅雕製作的核心技藝,由趙秀林老師親自操刀,帶大家體驗紹興銅雕手工製作的獨特魅力。根據創作載體的不同,紹興銅雕分為器物雕刻和平面雕刻,兩者製作技藝略有差異,後面介紹具體製作流程時展開介紹。
  • 一碗媽祖線面,有時就是一碗家鄉!
    傳統手工媽祖線面圖 | 張弦     文 | 李昂「面,有時就是一碗家鄉
  • 【媽祖】平海天后宮探秘
    然而,與湄洲島祖廟隔海相望的平海天后宮,我卻是到了73歲的今天,即2015年6月17日,才有緣駕著輪椅前往參拜。儘管我姍姍來遲,今之所見,皆前所未見;今之所聞,均前所未聞;特別是蘊藏在它身上的三大歷史文化之謎,更讓我深深為之震撼,為之著迷,為之浮想聯翩。謎之一:宮門外一口小小的古井,何以能同時供三萬多將士飲用,並由此打贏一場戰爭,一場事關祖國統一的跨海之戰?
  • 今天媽祖又來潮汕了,這次是臺灣「烏面媽祖」…
    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金身,今天2018年10月2日下午分靈和平下宮天后古廟媽祖紀念館。
  • 純手工滷水豆腐的製作過程
    傳說淮南王劉向在煉長生不老丹的過程中,偶然間發明了豆腐。雖然沒能長命百歲,卻也造福千年,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大豆是中國最早的食材之一,蛋白豐富,但是因為吃多了容易漲肚,而且口感也一般,一直不能作為主要的食物。但是被滷水點化之後,於是發生了神奇的變化,成為中國在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食物!
  • 用點心思做美食戰疫情,多吃麵提高免疫力,來學手工酥脆餅吧
    宅家每天一日三餐不耽誤,想吃啥就做啥。多吃飯和有營養的食物一起一起抗擊疫情,增加免疫力。這不是用麵條機做千絲餅吧,因為自己不會手拉麵,看小攤上的千絲餅都是手拉的吶。沒有那個手藝,買好年了的麵條機幫我忙吧。我用的是中粗的模具,所以麵條看著有些粗了,因為多出來的可以煮麵條吃哈。
  • 這家手工面,每天下午師傅都要現場手打3個小時,才有筋道
    想吃手工面嗎?不用跑到新亨!在東山就能吃到純手工製作的勁道美味——特色手工面01 提起手工面,大家都會想到「新亨」,更有眾多食客專門驅車數十公裡,就為一碗熱騰騰的手工面。貓貓找了好久,終於在東山實驗中學附近找到了一家現場做面的新亨手工面。
  • 古藺手工面印記
    也許是取其「掛起涼曬的面」之意吧。要做深度考究,還得從它的製作工序說起。生產車間設施很簡單,只要有一張案板、一臺擀麵機、掛麵架和涼曬面的空地,就可以從事手工乾麵加工了。案板用於和面。麵粉倒在案板上,按比例匯入調製好的水溶液倒入其中,把水和麵粉不斷相匯,然後雙手不停地揉搓,使面和水完全融為一體,直到麵粉渣達到既散酥柔軟又不成坨,散酥酥的倒進手搖的壓面機裡擀壓成面塊,用麵杖卷滾成一筒筒的面塊卷。
  • 科學小製作 太空儀手工
    生活處處是科學,為了讓孩子們擁有一雙發現科學的眼睛,激發孩子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鏡湖區圖書館光華星城分館於12月13日開展了手工製作太空儀活動。活動開始,老師首先簡單的示範太空儀是如何安裝製作的。
  • 紅苕手工粉皮製作全過程!有了它,紅薯都變成了一疊疊鈔票...
    在湖南,廚師們常把手工粉皮切成塊、條、絲等形狀,再與羊肉、鱔魚、酸包菜絲、肉末等原料相配搭,最後通過炒、燜、燉等方式成菜。味道可調成酸辣、豉香、香辣、鮮辣等不同味型。用手工粉皮製成的菜,大多顯得鄉土氣息濃鬱,這裡我就來介紹手工粉皮的製法及菜例。
  • 5分鐘搞定的純手工面,入口綿軟勁道,明天早上就吃它!
    小心拆包後,撲鼻而來的即是一股濃鬱的麥香味。特意去挑選了一款同是手工掛麵的同胞進行對比,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驚喜。切莫小瞧這掛麵,這手工空心掛麵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聽聞要經過和面、陰面、切面等十幾道工序,製作過程需經歷20個小時左右,一個熟練的師傅一天也只能做出25斤掛麵!不愧對於「天下第一掛麵」的稱號!面對煮麵這件可大可小之事來說,很多人一定會覺得區區煮麵一事,再簡單不過了。
  • 創意手工紙藝小製作,以最快的速度製作一個精美禮品紙袋
    創意手工紙藝小製作,以最快的速度製作一個精美禮品紙袋。今天大眼為大家介紹一款非常實用的手工紙藝教程,簡單易學的精美禮品袋的製作。生活中竟然會用到小的禮品袋,如果能親自手工製作一個,裡面裝上朋友喜歡的小禮物,這份愛心瞬間變得暖暖的。
  • 手工木勺的製作過程和教程
  • 【媽祖日報】任賢齊帶你了解大甲媽祖出巡繞境全過程
    臺灣大甲鎮瀾宮媽祖出巡繞境,將於今天13日晚間拉開序幕。大甲媽繞境九天八夜,全程大約340公裡,虔誠的信眾全程跟隨,每天要走大約40公裡,相當於一個馬拉松,信眾連續走九天,每天走8—10小時,堪稱艱辛卻幸福的「朝聖之旅」。為讓《媽祖日報》讀者全面、直觀了解大甲媽繞境的歷史和文化,特別奉上明星任賢齊拍攝的一集大甲媽電影記錄片,以饗讀者。友情提醒:請在WIFI下觀看視頻
  • 【轉】(精)手工撞球杆的製作過程
    製作球桿首先要選擇高品質的前肢木材,這也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然後要選擇製作前肢的木材要直。在不同的製造工序中,要保證撞球杆的力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