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廣西柳州螺螄粉出口「井噴」。據柳州海關統計顯示,今年1-6月經海關檢驗出口柳州螺螄粉28批,約750萬人民幣,是2019年全年出口總值的8倍。出口市場除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國家以外,還首次進入新加坡、紐西蘭等國家。螺螄粉出口從受阻到「井噴」的背後,是在傳統工藝上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創新——用牛骨替代豬骨熬製螺螄湯。
在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裡,工人在袋裝螺螄粉生產車間裡忙碌。 黎寒池 攝
柳州螺螄粉從「現煮堂食」到「袋裝速食」的供給側改革,讓螺螄粉風靡網絡,俏銷全球。然而,從去年初開始,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多國暫停或限制進口豬肉及豬肉製品,加之中美貿易摩擦出口美國關稅大幅提高,螺螄粉出口受阻。去年1-8月,僅出口1批次0.48萬美元。
用豬骨加螺螄,配以十餘種天然香料用慢火熬製數小時而成的鮮湯,是螺螄粉美味的主要來源,也是螺螄粉製作技藝的精髓。然而豬肉製品出口受限,讓企業犯了難。為解決這一問題,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多次研究應對措施,其中重要一項措施就是提出用牛骨替代豬骨來熬製湯料。為實現工藝革新後保持螺螄粉原有的味道,柳州市商務局還帶領螺螄粉企業到蘭州等地學習牛骨湯的製作方法。
在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裡,工人在袋裝螺螄粉生產車間裡忙碌。 黎寒池 攝
「經過反覆試驗,我們用牛骨熬製的螺螄湯,與之前工藝熬製的螺螄湯在味道上沒有差別,深受消費者喜愛。」廣西螺狀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清石說,公司研製出一款「牛骨金湯螺螄粉」。這一工藝革新不僅讓螺螄粉重新打入了歐美市場,還消除了部分人的飲食禁忌,擴大了消費者群體。
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廣西全匯食品有限公司等螺螄粉企業也積極改進產品工藝,生產出適應海外市場的產品。「今年上半年,我們已多批次出口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而去年上半年,我們出口量為零。」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顏晶晶說。
在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裡,工人裝運即將銷往全國各地的袋裝螺螄粉。黎寒池 攝
為促進螺螄粉出口,柳州海關建立了柳州螺螄粉出口企業「四合一」的備案管理模式,將不同階段環節的海關收發貨人備案、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出口食品原料種植場備案及海關智慧財產權備案等多項備案集中到一個窗口統一受理,實現電子化報備,5月份改革落地以來,推動新增4家柳州螺螄粉出口備案企業,總數達到21家。柳州海關還將出口柳州螺螄粉納入海關進出口食品風險監控計劃,對在海關註冊備案的柳州螺螄粉生產企業、米粉生產企業和大米生產基地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測,檢測項目達192項,對出口柳州螺螄粉衛生指標和食品安全指標進行嚴格監控。
除此之外,柳州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還積極推動螺螄粉原材料基地建設以確保產品質量,商務等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向企業宣傳外貿知識、法規標準、優惠政策、海外準入及質量安全要求等,提升企業化解市場風險能力。
柳州市商務局副局長賈建功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螺螄粉需求「井噴」,先後10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全網催貨、銷量暴漲,日產銷量已從疫情前的約150萬袋飆升至300萬袋,「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柳州螺螄粉企業仍努力滿足海外受眾的需求。」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西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