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第六期: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

2020-12-14 騰訊網

大家好,這裡是每周讀享一本書,我是本周的分享者實頭,今天是《國富論》分享的第六期。

上期我主要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國富論》第四篇九個章節的全部內容。今天我將按照閱讀分享周計劃表的內容帶領大家重點解讀一下本書的最後一篇第五篇。

第五篇周分享計劃表

一、第五篇內容介紹

第五篇標題為「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本篇共包含三個章節的內容,全篇邏輯為:

古代修建長城構建國防

第五篇主要討論了君主在履行付託給他們職能時所做的支出,還有就是君主們為了應付這些支出所必要的收入以及出現入不敷出情況的結果。君主對國防支出的討論又包括對各種軍事組織、法庭、維持公共工程的方法以及教育和教會機構的討論。

在本篇斯密介紹了君主三種應盡的職責:

第一,保護社會不受其他獨立社會的侵犯,即國防。

第二,儘可能保護任何社會成員不受其他任何成員的侵犯和壓迫,即設立完全公正的司法機構。

西方社會司法機關

第三,建立和維護個人或小團體所不感興趣投入的某些公共設施和公共機構,因為這些設施和機構產生的利潤決不可能補償個人或小團體的投入,儘管對於社會整體來說常常是不僅能收回而且還能得到大得多的利益。

君主統治著國家履行著職責

君主要履行這些職責,就必然需要一定的費用,而這一定的費用又必然需要一定的收入來支持。因此,君主或國家的開支主要是:國防開支、司法開支、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的開支。當然,還有一種額外的開支,即維護君主尊嚴的費用。

要開支,就一定要有收入,那麼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從哪裡來呢?資本和土地,是專屬於君主或國家的資金以及收入的源泉。另外,還有賦稅,即加在地租、利潤和工資上的稅收。

二、我國的現代財政收入

在這裡想結合斯密本篇的內容給大家聊一下中國現在的財政收入政策。

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主要來源

國家財政的收入來源一共分五部分: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具體收入來源的最終來源為:

第一部分為稅收收入,主要是通過徵稅取得的收入,在中國稅收收入按照徵稅對象可以分為五類稅,即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第二部分為國有資產收益,主要是指國家憑藉國有資產所得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的總稱。

第三部分為國債收入,主要是指國家通過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償性收入。

第四部分為收費收入,主要是指國家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在提供公共服務、實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設施的使用時,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費用的收入形式。

第五部分為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建設貸款歸還收入、基本建設收入、捐贈收入等。

三、我國現代稅收政策

而其中財政收入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就是稅收。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國家的公民都有對自己國家進行繳稅的義務。一般來說,國家在對公共建設的過程中,都會向公民徵收稅。並且,在我們生活之中,也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稅收,比如個人所得稅,營業稅,房產稅等等。

個人所得稅徵收

在稅收方面,一般收入高,經濟實力雄厚的人或者企業繳稅會多。收入偏低的人群,稅收反而少,甚至在很多地區和場所還可以免稅,比如機場的免稅店以及最近比較火熱的海南免稅新政。那國家通過徵稅需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呢?

在我們國家,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其實在我們國家每一項稅的徵收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的,國家通過徵收各項稅來實現組織財政收入、配置資源、調節需求總量、調節經濟結構、調節收入分配、保護國家權益並且有效監督經濟活動。

就拿個人所得稅來說,目前實行的超額累進稅率就是有效調節居民貧富差距的有效手段,對高收入者進行多徵稅,對於低收入者少徵稅甚至不徵稅,不僅有利於照顧窮人,也便於留住國家的富人。

在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後,國家財政部很快便聯合國家稅務總局以及國家發改委為全國抗擊疫情提供各項優惠稅收政策,並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加大政策優惠力度,同時還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進行稅收優惠政策傾斜,體現了國家通過稅收政策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同時還有效配置國家資源,確保社會總需求的穩定供應。

結束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感謝大家的收看,下期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品讀《國富論》-亞當斯密
    然而斯密並沒有就此止步,接著他在第五篇中對封建君主和封建勢力進行分析和解剖,探討君主制度、賦稅體系和公債發行對財富增長的影響。第一篇為「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給各階級人民的順序」。本篇前三章說明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國民財富,進而論述分工的起因來源於交換,並闡述了交換和分工的相互關係。
  • 《君主論》:公然倡導君主做偽君子,但這本書卻成為人類文明經典
    歸根究底不難發現,有些事情看來是美德,化為行動卻帶來毀滅;也有些事情看來是邪惡,化為行動卻能保障君主的安全和百姓的福祉。也就是說,君主是有另外一套道德標準的:只要有利於國家的繁榮和政權的鞏固,就不必受普通道德倫理的約束。這個道理,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一書中講得非常透徹。
  •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是道德淪喪還是精忠報國?歷史自有評說
    隨著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在義大利角逐戰爭的開始,馬基雅維利更加肯定了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才能使義大利強盛的觀念,他認為使義大利脫離列強侵犯的最有效途徑是找到一位君主統一義大利,由此,《君主論》應運而生。
  • 下定決心做虎狼,拿破崙的皇位說明書——《君主論》
    君主論這本文集似乎成了波拿巴的政治隨記,根據他對書中章節的保留性選擇,我們可以一窺他在國家事務方面最不可告人的想法——讓人喜出望外的是,這份手稿不僅是《君主論》的新譯本,而且頁邊還標有出自波拿巴之手的評註,這些評註涵蓋了他擔任將軍、執政官、皇帝乃至被流放在厄爾巴島的多個時期。
  • 國富論:人性的九條理論貢獻,影響了作家和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聖經
    《國富論》的全稱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我們知道,這是經濟學領域最偉大的一部著作,它開創了經濟學,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也因此被稱為「經濟學之父」,或叫經濟學的牛頓。這本書被譽為了是經濟學的「聖經」,亞當·斯密本人也因此被人們稱為經濟學之父。
  • 歐洲君主的案頭之書《君主論》,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這麼說來,《君主論》是經典無疑了。《君主論》成書於十六世紀。當時的「義大利」並未統一,各城邦彼此仇視,政治局面一片混亂。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對當時動蕩的局勢進行了深刻而理性的分析,對造成這種局勢的原因做了冷靜、直白的剖析,並提出了有效可行的辦法。
  • 《君主論》:背負著不理解前行的馬基雅維利,所做都是為了義大利
    但是達文西的好朋友馬基雅維利就沒那麼幸運,他有「近代政治學之父」之稱,在著作《論李維》、《君主論》中提出一系列讓民眾接受不了的觀點。驚世駭俗的思想為他招來罵名,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馬基雅維利主義」,意思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但是,閱讀過《君主論》和《論李維》的朋友都知道,其實馬基雅維利並不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
  • 為什麼要重讀亞當斯密和國富論
    商業和服務業的稅收為國家貢獻了什麼呢?古代的農業稅不管是實物稅也好還是轉化成貨幣也好都是為國家貢獻了具體的物資。商業和服務業本身不生產實物,他們貢獻的稅收在貨幣這種形式的掩蓋下本質上貢獻了什麼呢?非經濟學專業,可能問題有點幼稚了問題很大,但是簡單說,就是交易創造價值,商業締造繁榮。為什麼這樣說,理解商業和經濟學,還是要回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重讀《國富論》。
  • 《國富論》一本可能讓你收穫良多的經濟學「聖經」
    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國富論》《國富論》顧名思義,是考慮如何富國的一本書;所站的角度更加是從集體和國家的角度考慮問題;細分之後再到每個人的勞務分工;由上而下地建立了一種市場運作的機制,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自由市場經濟。堪稱西方經濟學界的「聖經」。
  • 亞洲這些君主國家,國王掌握實權,汶萊更是君主專制
    說起君主制,我們知道現在世界上仍有很多國家實行這個制度。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歐洲和亞洲兩大洲。這兩大洲有很多國家都有君主,不過大多數都是君主立憲制。君主只是國家元首,並沒有實權。但也有特殊的,比如亞洲有些國家國王就掌握實權。其中汶萊更是君主專制。我們看一下亞洲哪些國家的君主掌握實權。
  • 秦制國家之崩潰【第六節:尊·賢·親】
    在這裡,作為理念的,是只有皇帝是支配者,所有人都應由皇帝進行直接的或者是個別的人身支配;在皇帝權力之外再蓄私權被看作是對國家秩序的阻礙。認為皇帝權力並不靠地方權力之媒介,但是卻應貫通於族和家而及於每個人身之上。從而,在這個支配結構中,連看來像是直接與人民相接觸、是事實上掌有權力之人的官僚,也是分掌著皇帝的權力,他們對皇帝總得稱臣,沒有皇帝的權力也就沒有他們的權力了。
  • 從「國富論」到「庶民的勝利」 | 「五四」的另一面
    從「國富論」到「庶民的勝利」——讀楊念群《五四的另一面》文 | 董薇 是一古一今的,是一前一後的;一是未進的,一是既進的……東方化之與西方化,實在不能相提並論。——朱謙之《文化哲學》「國家」在傳統儒家政治概念中從來不是獨立的。
  • 《國富論》最核心的思想是什麼?揭露經濟的本質和致富的秘密
    《國富論》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劃時代的傑作,它把資產階級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該書以國民財富為研究對象,認為政治經濟的目的是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該書指出「政治經濟學提出了兩個目標:一是為人們提供足夠的收入或生計;二是為國家或社會提供足夠的收入,以便公共事務得以開展。總之,它的目的是為了富國富民。」
  • 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其實是他
    不管怎樣我們可以得到結論:想要做超長在位君主,一是要即位早,二是要死的晚。現在我們要說的這位君主在位時間比以上幾位都要長得多,足足有94年,跟伊莉莎白二世今年的歲數一樣。他就是古埃及第六王朝第五位君主——珀闢二世(Pepy Ⅱ)。
  • 論「建國時間」,美國在世界全部國家裡排名靠前!
    不論一個當地的文明持續了多久,只論一個國家從建國開始算到現在,美國的建國年份應該算世界頭幾位了吧?
  • 沙特是君主國家,為何國內從無動亂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一條
    所以我們看到,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君主專制,獨裁政權都不得人心,最終都在國家的動亂中葬送了。這也是中東那麼多政權被推翻的主要原因了。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沙特,沙特是君主國家,為何國內從無動亂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一條。我們知道現在那是21世紀,全世界民主,自由體制那是深入人心,所以即便是非洲都建立了民主體制和政府,依靠選舉選擇政府和領導人。
  • 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沒有實權,但泰國卻是個例外
    泰國目前的政體制度是君主立憲制,按理來說,其應該和日本、英國這些國家一樣,國王是沒有實權的,他們只是國家的象徵,名義上的元首,國家的實際權力應該由國會把持。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與《國富論》的三大重要理論
    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家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了三年時間潤飾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
  •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和他的《國富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亞當 斯密因其著作《國富論》被稱為經濟學鼻祖或「經濟學之父」。亞當 斯密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 1773年基本完成,後用3年時間潤飾修改,1776年3月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影響,被世人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為什麼大家會稱亞當 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呢?
  •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科普專欄35| 夢幻中的君主,君主絹蝶
    您知道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活著哪些野生動植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