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碗仔粿、肉粽、丸子被全面抽檢!!!

2021-02-17 同安蝦米網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字「同安蝦米網」關注

我們用心努力打造便民、惠民的微信平臺

閩南人愛吃

鹼面、碗仔粿、燒肉粽

從小吃到大

一吃就是幾十年

可是有些不良商家

卻用硼砂給傳統美食做「整容手術」

美其名曰增加彈性、改善口感

實則對人體造成危害

目前

硼砂還不能直接被觀察或者品嘗出來

需要專業的檢測才能鑑定

從2017年起,同安區市場監管局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硼砂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也有小夥伴們擔心,硼砂是否還在影響我們的食品安全?

為了守護市民餐桌安全,同安區市場監管局又一次啟動硼砂專項整治行動,對同安區轄區內早餐店的碗仔粿、肉粽、丸子等重點食品進行全面抽檢。

7月29日上午7點半,執法人員將快檢車開到同安知名小吃進行抽檢。

在現場,執法人員對早餐店內的碗仔粿進行取樣,並將樣品帶回快檢車進行檢驗,結果顯示沒有硼砂添加,全部合格

當天上午,執法人員還來到同新路,對這裡的多家早餐店進行取樣檢查。

執法人員表示

對於快檢結果為疑似陽性的樣品,將立即封存並送到第三方實驗室做進一步檢測,轉入監督抽檢,對於檢測不合格的食品將追根溯源,立案查處。涉嫌刑事犯罪的將及時移送公安部門,形成打擊食品非法添加硼砂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經過快檢車和實驗室檢測

當天上午抽取的5批次碗仔粿

全部未檢出添加硼砂

結果均合格

食安君的鐵粉兒們

應該對硼砂這個東西不陌生吧

它能讓食物變得蓬鬆Q彈

卻也是可致死的毒藥

硼砂,又稱為硼酸鈉或四硼酸鈉,是非常重要的含硼礦物及硼化合物。通常為含有無色晶體的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因硼砂具有毒性,世界各國多禁用為食品添加物。

食用含硼砂的食品,對人體危害極大。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一次性食用硼砂,其含量達到1-3克即可中毒,超過15克即可導致死亡;而兒童的致死量為5克,嬰兒的致死量為2-3克。

因硼砂毒性較強,世界各國普遍禁止將其添加於食品中。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明令禁止硼砂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依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相關規定,非法添加硼砂行為構成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罪,情節嚴重的,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食安君要提醒食品經營者

優良的品質,正確的經營理念

依法守法的經營意識

才是每一家餐飲店的經營之道哦

市場監管部門也會持續開展

硼砂專項整治行動

對食品非法添加行為「零容忍」

來源:同安區市場監管局、食安廈門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 商務、爆料、投稿、諮詢

☞聯繫蝦米網工作人員信號:2466205553

☞ 翔安蝦米網號:fjxaxm

相關焦點

  • 同安還有人在頂風作案,生產銷售添加硼砂的碗仔粿粉……
    發一下碗仔粿是廈門的特色小吃 但是有的店家為了追求碗仔粿的口感彈性
  • 同安小吃——碗仔粿
    碗仔粿是同安人氣最高的特色小吃,也是老同安開啟一天的特有方式。
  • 【廈門美食】同安碗仔粿,舌尖上的鄉愁
    勤勞的店家凌晨四五點起灶、備料、蒸製,上午七八點一碗碗粉嫩晶瑩的碗仔粿便出爐了,放入小籮筐,或挑擔、或推車在大街小巷吆喝著。這是尋常百姓人家的早餐美食,也是淘氣小童的解饞小吃。而今,散落在街頭鬧市的固定攤點依然是同安老縣城的一道風景。1外出求學工作,多年未嘗到碗仔粿了。一次回家,偶然在同安鐘樓一小門面見到昔日的店家。
  • 這家【爺爺輩】碗仔粿店,堅守70年,餵飽3代同安人!
    賣了70年的碗仔粿
  • 「老闆,一個碗仔粿,加辣!」老街上的碗仔粿,吃不吃的到就看你了!
    一輛小摩託出現,幾百個碗仔糕的生意就開始了,看得出老闆很懂閩南人的胃,除了賣得最好的碗仔粿,也買芋包,順帶搭著土筍凍,剛一出攤,熟絡的老客們似乎也像約好了似的出現了,有附近的街坊,也有開車特意尋來的,老闆也就開始忙活著停不下來了
  • 文昌東閣粿仔:「小粿仔 大養生」
    喜迎新丁做「粿仔」「粿仔青」為煮好的粿仔加配料。在東閣鎮東航路做了23年粿仔的鄭玉青,由於做的粿仔味道正宗,周邊的街坊都叫她「粿仔青」。不僅如此,東閣鎮上、文昌周邊一些剛坐完月子的女人都慕名來到「粿仔青」的粿仔店喝上一兩碗。為了給粿仔增添一層味道,和海南「清補涼」一樣,椰子泥、碎花生是必備佐料。粿仔湯甜中帶點小辣,但是口感清甜。在炸花生時,應避免直接用油炸,剔除油膩味。
  • 買碗仔粿的時候被翔安民警逮個正著!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字「翔安蝦米網」關注我們用心努力打造便民、惠民的微信平臺馬巷派出所民警陳少寅說:「上一次抓到這名嫌疑人是大清早,我剛買完肯德基早餐;這一次抓到他,我剛買完『碗仔粿,就上前買了一個。
  • 國慶到同安來一場美食「宴遇」:賞海景 嘗小吃 購好禮
    10月1日下午,同安首屆小吃節「曼食記·尋味同安」在特房波特曼七星灣酒店(靠浪漫道一側)盛大啟幕。市民朋友可以欣賞著美麗海景,品嘗各式各樣的同安小吃,還有琳琅滿目的特色伴手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與美食來一場「宴遇」!
  • 福建廈門抽檢124批次粽子產品 全部合格
    >廈門市海滄區嵩嶼南路117號廈門市黃則和食品有限公司同安分公司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輕工業食品園區美禾六路20號市級監督抽檢廈門海關技術中心26號福建珍好吃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工業集中區同明路26號市級監督抽檢福建賽福食品檢測研究所有限公司
  • 東閣粿仔
    而說到文昌小吃,東閣粿仔一定繞不過去。在文昌各地的酒店、老爸茶店和街頭的大排檔裡,都少不了東閣粿仔的身影。按此傳統,為表感激,主人家要用細米粉製作一些可口的粿仔來招待鄰裡,人手不夠時,鄰居們都會搭把手,漸漸演變成了全村人搓粿仔、煮熟同吃的習慣。如今,舊時關於「孩子出生12天後才能見外人」的風俗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做粿仔招待客人的習慣在文昌的一些村落仍保留至今。製作粿仔的原料主要有大米、紅糖、生薑等。
  • 碗粿
    「賣碗粿,賣碗粿……」兒時經常聽到一個中年男子挑著擔子,扯著嗓門在大街小巷高喊,心裡就在想,這麼洪亮的聲音沒去當歌唱家實在太可惜了,那調門高著哩
  • 來回4小時,就為了一碗搓了40年的粿仔糖水...
    粿仔的製作要從一天的早上開始,為了保持粿仔滑嫩的口感,需選用本地的當季大米,洗淨後浸泡一個小時,使大米充分軟化,然後放入機器碾壓成米漿。   粿仔的最後一步重點在一個搓字,人們先取一塊米糰至於左手虎口,右手掐出數小塊,粘在手心上排開,最後雙手合十,朝鍋的方向一搓,手心的粿仔便會飛出,精確的落在翻滾的熱水中。
  • 母親的味道——草仔粿
    每年的清明節前夕,母親都必將忙上幾天時間,忙乎著做米粿——草仔粿或糯米餈甜粿。做草仔粿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是項耗時而繁瑣的「工程」。接下去就可以包餡料做成一個個的草仔粿了。別人家的草仔粿當香噴噴的草仔粿出鍋了,母親總會第一時間或打電話叫我去取,或讓父親送到家裡來,說「趁燒吃,卡好料」。
  • 雞屎藤粿仔的季節來啦~
    為打造瓊海特色旅遊飲食文化,「瓊海第二屆雞屎藤粿仔小吃節」今天上午在銀海路雜糧一條街以及城區8家餐飲店同時開幕。   昨天是農曆七月初一,在海南民間有吃雞屎藤粿仔驅邪氣保平安的風俗,傳說在這一天,吃了雞屎藤粿仔,就會平平安安。記者上午在銀海路雜糧一條街看到,前來品嘗雞屎藤粿仔的顧客絡繹不絕,各小吃店人頭攢動。
  • 記憶中的碗粿
    ■  ■  ■  ■  有一碗碗粿,一直在我的記憶中。那是第一次到臺南,一位當地的朋友A帶我去了一家傳統的早餐店,點了一份地道的碗粿。它的味道,應該是鹹鹹的、軟軟的,伴著米香。米糊做為糕體,佐以肉燥和蛋黃等埋入其中,小試一口,糯軟又有彈性?······哈,其實,我早已忘了它的味道,所以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個食物。
  • 【碗粿】漂洋過海的寶島美食
    碗粿,又稱碗糕,因成品盛於碗內而得名,是流行於華南、粵東、臺灣等地的米食製品。
  • 不要再問一個潮汕人什麼是粿啦!潮汕11種粿全面介紹給你!
    粿皮是糯米粉加入田間野生的「鼠殼草」熬成的湯汁,再用粿皮包上芋泥、豆沙等餡料,用圓形或桃形木製粿印印製,然後放上蒸籠蒸熟。「鼠殼粿」柔軟香甜,散發著天然鼠殼草的香味,具有濃鬱的潮州地方特色。水粿也叫粿仔,是廣東潮汕地區漢族小吃。做法是先將米研磨,再將米漿倒入擺好的小茶杯裡,然後再放到鍋爐上猛火蒸熟,熟之後待冷卻,取出蒸熟的米漿就會呈碗狀。再蒸熱,一個一個擺好放在盤子裡,然後放上菜脯粒,澆上甜醬,就可以吃啦。
  • 安海人藏了好多年的「鹹粿仔」,只在清晨出現,名氣卻不輸菜粿?
    而只有早起的人才吃得到這個被稱為「鹹鹹圈」的鹹粿仔用手掌圓好形狀的後快速地用手指憑戳一個圓口,直接就可以把鹹粿仔滾進油鍋裡了~果然說到晉江人,油炸已經成了一種偏愛,而鹹粿仔自然不另外。柴火加熱的油鍋,散發出來熱氣比哪裡都要強烈,小小的鹹粿仔「遊動」的速度也非常快。
  • 教你做網紅甜品紫薯芋仔雙色丸子,入口香甜,好吃忘不掉
    今天我們用秋冬時令雜糧紫薯和芋仔來做一道很常見的甜品——紫薯芋仔雙色丸子準備材料紫薯2根、芋仔4個、糯米粉適量、白糖適量製作步驟把蒸熟後的紫薯和芋仔片分別倒入大一點的碗裡面,倒掉裡面的水,稍微放涼一點後用擀麵杖搗碎,直到成泥一樣爛。4. 分別往紫薯泥和芋仔泥裡面加白糖和糯米粉,白糖的量看個人口味,糯米粉要少量慢慢加,用筷子邊攪拌邊加,用手抓一把成型並且不會粘手就可以了。5.
  • 文化弋陽 | 鄉味「碗粿」
    因為形狀酷似一隻「碗」,故而得名「碗粿」。在隔壁鄰縣鉛山、橫峰、玉山一帶,鄉親們也稱之為「燈盞粿」,其實大同小異,粿胚做底,內藏餡料,有著相似的基因。1939年周恩來總理上饒之行路過鉛山河口鎮,還曾坐下來品嘗過家鄉這一特色美食,並稱讚碗粿「氣香、味鮮、油而不膩」。為此,低到塵埃裡的家鄉碗粿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