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時,在我國的四川省成都市的天府廣場,要修建一棟電信大樓,在選好建造地址後,工人們便立即動土施工。當時的施工隊正在正常地進行作業,但意外的是,卻發現有一處地樁無論如何都打不進去,地下似乎有什麼堅硬的東西。
果不其然,這下面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石頭,但是當工人們清理掉土之後,卻發現這個石頭和其他的石頭並不一樣,上面竟然出現了人工雕刻的痕跡,在經過一番討論,有人認為這是挖到了文物,隨即便有人通知了文物部門。
當時的文物局得到消息之後,趕到現場進行挖掘研究,進行了探測觀察。專家們趕到的時候,裡面的石獸,四腳朝天,當時只露出了四隻腳,沒有辦法看到石獸的整體。但是專家們推測這很有可能是一個鎮壓洪澇災害的神獸。
當時專家與施工方協調,希望將石獸整體挖出來,卻遭到了對方的拒絕。施工方表示石獸埋得太深,重量也應該達到噸位以上,超過了現場所有吊車的起重範圍,將它整體挖出來難上加難,很不現實。而在經過考慮後,專家決定暫不對文物進行開挖,而為了保護文物,考古隊還撤出,讓工程隊將六層高電信大樓蓋了起來。
那這件被埋於電信大樓下方的石獸到底是什麼?是否真的如專家推斷一樣,是一隻鎮水神獸?種種謎題的答案,直到四十年之後的2013年才解開!電信大廈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市政部門決定將其拆除修建四川大劇院。大劇院修建開挖地基時,考古隊早早得知消息趕到現場,勢必要一探這件文物的真面目。
不出所望,在地基挖到3米多深時,當年的石獸再次露出來,現這使得專家非常驚喜,但同時為了保護文物不受損壞,便更加細緻的挖掘。經過嚴密的計劃,2013年初,這件巨大的石獸被考古隊整體吊出地面,根據觀察專家們發現這是一隻由石頭雕刻而成的犀牛。
經過測量,這尊是犀牛長3.3米,高1.7米,重量超過8噸。這個石獸被雕刻成犀牛的模樣,身上刻著奇怪的花紋,臀部渾圓、四肢短粗,憨態可掬十分可愛。只不過歷經數千年風雨有些剝落。這件神獸犀牛是什麼年代之物?為何會被埋在地下?
犀角在水中分開水波,好像劈波斬浪一般,因此自古以來犀牛都被認為有鎮水的作用。後來專家在經過古典考據之後,發現這隻犀牛的作用是戰國時期用來鎮水的,而這隻犀牛的出處,很有可能就是李冰治水時所留下的。「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壓)水精,因曰犀牛裡。」 ——《蜀王本紀》
雖然年代已隔久遠,但這隻犀牛的雕刻工藝依舊相當精美,紋理也相當精緻,看起來大氣雄厚。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尊石犀是迄今為止西南地區發現的形制最大、時間最早的石犀,隨著這隻神獸的出土,也意味著我國雕塑史的歷史,將被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填補了中國雕塑藝術史的空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