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柿花村,無論走到哪裡,老遠就能聽見「吳書記你好!」「吳書記來了!」「吳書記早!」「吳書記請你幫我……」這是我駐村工作的真實寫照。
我叫吳治華,2018年3月26日,縣委組織部任命我為柿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吳治華組織村組幹開展環境衛生大檢查活動
既然駐了村,就要為群眾辦事,加上我本人長期從事農業工作,一直指導村民發展農業產業,我便下了決心:農村是廣闊的天地,一定要在這裡有所作為。
柿花村是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經濟、文化、產業發展滯後。群眾對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每一句話都銘記在心,儘量為群眾多做一些實在事,是我的責任。我要爭取在任期之內,把柿花村打造成鄉村旅遊村、生態文明村、產業扶貧村!
吳治華幫助貧困戶搶收秋糧
入村了解柿花村現狀後,我及時與村支兩委採取相關措施與方法,利用村組會議及新時代大講堂平臺,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扶貧政策,讓貧困群眾真正地在思想上脫貧。
期間,我們積極開展貧困戶技能培訓,在村舉辦了5期175人次的產業培訓,發放技術資料786份;給村民指導養種殖技術(快速養豬、養牛,林下養雞、稻田養魚、果品藥材種植等)30期765人次,使貧困戶真正學到技術,從源頭上脫貧。
此外,我們還積極開展便民服務,為村民排憂解難。免費給11戶村民醫牛11頭、豬178頭;積極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加大高效農作物種植面積。
貧困戶雷建家中的兩位老人患有慢性病,需要每周兩次到縣裡看病,但路途遙遠極為不便。從2018年下半年起,我就用自己的車經常帶他們去醫院治療,同時還解決了其醫療費用的報銷,緩解了他們家庭經濟上的壓力。
吳治華組織開展實用技術培訓
扶貧的重點是「造血」。為幫助村民發展種養殖業,我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重點加大對貧困戶政策宣傳上門服務,讓其自力更生,發奮圖強,消除「等、靠、要」的思想。
兩年多來,在我的引導下,絕大多數村民改變了思想觀念,依靠自身勤勞致了富。我堅信,改變一個人,就能改善一個家庭生活,要積極引導村民尤其是貧困戶的發展意識,要切實讓其轉變觀念、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
如今,柿花村脫貧成效卓著,群眾的思想得到根本轉變、勤勞致富的信心倍增,激發了脫貧致富的內源動力,鞏固了脫貧成效。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錦燾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