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楊吳村:產業齊發力 增收有底氣

2020-12-18 新天水

楊吳村:產業齊發力 增收有底氣

□新天水記者 何慧娟

初冬時節天氣驟冷,當記者一行來到位於秦安縣雲山鎮的楊吳村採訪時,村支書張國棟趕緊遞來熱氣騰騰的菊花茶,一朵朵金黃色的菊花在熱水中綻放,口感清新,香氣怡人。

「各位嘗一嘗味道咋樣,這是我們村種的金絲皇菊,前幾天才採收結束。」張國棟介紹,楊吳村今年嘗試種植了6畝金絲皇菊,長勢很好,現已採收完正在烘乾,接下來將分裝後進行銷售。

「從這次試種金絲皇菊的效果來看,是非常成功的,楊吳村的自然條件很適合種植金絲皇菊,下一步,我們將擴大種植規模,讓土地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雲山村第一書記安永軍介紹,金絲皇菊因其色澤金黃、氣味芳香被譽為「菊花之皇」,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有很好的藥用功效和養生作用,備受市場青睞,經濟價值非常明顯。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金絲皇菊只是楊吳村諸多產業中的一項。村裡有的人種植花椒、蘋果,有的人種植中藥材板藍根,還有的人養雞、養蜂、養羊等,勤勞的楊吳村人靠著這些產業逐步實現了脫貧增收。

劉永紅是楊吳村的建檔立卡戶,前幾年他家種了11畝蘋果,有9畝已經掛果,3畝花椒也即將進入掛果期,農閒時他還會去周邊鄉鎮收糧販糧掙錢。這幾年,隨著果樹逐漸掛果,劉永紅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以前地裡只能種糧食,賣不了多少錢,生活也過得比較艱難。現在不一樣了,種了果樹,而且我參加了村上組織的果樹種植技術培訓,學會了一些種樹的技術,好品質的蘋果一斤能賣四五元錢,農閒的時候還能收糧販糧掙點外快,現在手頭寬裕多了。」劉永紅說,只要人勤快些,就不愁過不上好日子。

「我通過村裡的幫扶養殖了蜜蜂,一年能收入近一萬元,還種植了8畝蘋果,也能賣兩三萬元。加上政府發的產業補助,林林總總算下來產業收入就有好幾萬。」村民劉得強說,在幫扶幹部的關懷和政策的支持下,生活越過越有奔頭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楊吳村落實天津市津南區幫扶資金29萬元,扶持10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同時,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施蘋果提質增效170畝,新栽花椒300畝,林下套種中藥材(板藍根)150畝,種植金絲皇菊6畝,扶持發展「五小產業」8戶1.2萬元,舉辦果椒建園技術培訓班2期。

「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楊吳村人均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從3年前的2000多元增長到現在的7500元,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這也進一步增強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雲山鎮政府副鎮長田亞軍說。

相關焦點

  • 江城日報社發起「守望相助、助力脫貧」公益行動網紅直播
    6月15日,江城日報社聯合永吉縣扶貧開發辦發起「守望相助、助力脫貧」網紅直播公益行動,首進永吉縣口前鎮、西陽鎮兩個村,針對扶貧項目開展線上直播、營銷對接,初步研判部分文創產品,謀劃下一步深度協作。  永吉縣西陽鎮興隆村棚膜園區是該村的扶貧項目。
  • 扶貧「遇見」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山裡的「土貨」,搖身變為生態產品;農民變成「新農人」,主動學、創新賣;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近年來,除了傳統扶貧渠道,中國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以數位技術賦能、引領貧困地區各項事業發展。網絡扶貧為貧困群眾致富增收開闢了新渠道,也推動了技術、資本、產品、服務等資源在貧困地區更好落地。
  • 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超98%的貧困戶——產業對了頭 小康有奔頭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扶貧紮下根,群眾脫貧有底氣。2015年以來,全國共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00多萬個,建設各類產業扶貧基地30多萬個,每個貧困縣都有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能力強的主導產業,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98%以上的貧困戶。
  • 安徽肥西縣豐樂鎮:產業扶貧促增收
    、創新思路促增收,把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擺在突出位置,走出了一條具有豐樂特色的產業扶貧新路子。積極謀劃,開闢產業扶貧增收渠道。豐樂鎮現有脫貧戶444戶1065人。近年來,該鎮將產業作為扶貧工作主抓手之一,科學謀劃、周密部署、主動作為,以加快特色產業培育為主線,以發展產業助農增收為目標,強化「責任、政策、工作」落實,通過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立足本地特色產業資源,搭建電商扶貧平臺,為脫貧戶插上收益的「翅膀」。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珍寶島 精準助力產業扶貧 公益踐行數年如一
    與此同時,珍寶島與虎林市珍寶島鄉永樂村貧困戶籤定了《企業精準扶貧成鵝收購協議書》,收購貧困戶飼養成鵝促進貧困戶大鵝養殖產業項目的順利實施,實現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與虎林市東誠鎮東風村貧困戶籤定了《企業精準扶貧毛蔥收購協議書》,在收穫季節收購貧困戶種植的毛蔥,促進毛蔥種植產業項目的順利實施,實現貧困人口增收脫貧。以黑龍江為出發地,珍寶島的扶貧足跡走向全國。
  • ...時」強化產業扶貧支撐 助力貧困群眾增收——山西華鑫煤焦集團
    強化產業扶貧支撐助力貧困群眾增收——山西華鑫煤焦集團發展不忘服務社會彰顯產業扶貧新成效□ 解德輝近年來,集團秉承「發展經濟,服務社會」的企業精神,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敢於擔當作為,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活動,踴躍投身呂梁脫貧攻堅戰役,充分發揮企業產業多元、平臺多維的優勢,與交城縣龐泉溝鎮市莊、蘇家灣村結對幫扶,精準扶貧,通過實施酒莊項目、全域旅遊等精準產業扶貧,建立了貧困村產業發展與集團自身發展聯結機制,彰顯了產業扶貧新成效。
  • 千名記者一線行|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發展肉羊養殖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探索走出特色肉羊產業發展之路,助力農民增收致富。「今年天氣變化多端,小羊羔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我們每天都要細心照顧它們。」近日,在賓陽縣武陵鎮六蒙村的肉羊產業扶貧示範園裡,村民韋高德正在給幾隻小羊羔進行「體檢」。
  • 克山縣:壯龍頭強產業 全力加快產業扶貧促農增收步伐
    克山縣把「輸血」扶貧逐步轉變為「造血」致富,實現了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貧全覆蓋。2020年克山縣扶貧產業收益預計突破1100萬元,戶均增收1600元以上。引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扶貧產業依託組織化、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等農業產業發展優勢,成功招引廣東雲鷹集團投資100億元建設馬鈴薯全產業鏈項目、河南牧原集團投資25億元建設生豬產業化項目、大連華源集團投資10.3億元建設有機大豆食品產業園,企業的入駐激發了主導產業發展動能,為全縣產業扶貧提供強有力支撐
  • 濬縣:選產業上項目 強化利益聯結扶貧帶貧增收
    據了解,該公司是濬縣產業扶貧基地之一,現種植特色蔬菜1000畝,帶動附近15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每人月均增收1500元。據了解,濬縣立足資源優勢,圍繞農、牧、林、菜、遊」五大特色產業,加大產業扶貧投入,合力推進產業扶貧工作。2019年以來,產業扶貧財政資金投入達1.1億元,全縣產業扶貧覆蓋率100%,貧困群眾80%增收來自產業扶貧,人均年增收1990元。
  • 【民生進行時】嶽西中關「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助增收
    在「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帶動下,嶽西縣中關鎮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能人大戶(家庭農場),採取「公司 基地 貧困戶」模式,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支持貧困戶自主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讓眾多貧困戶實現了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助推群眾收入可持續增收,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 推進產業扶貧 做好兜底保障我市多舉措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呼和浩特日報訊 我市在全面提升綜合保障水平的同時,在「五個一批」「造血功能」方面下足「繡花」功夫,久久為功,不斷夯實貧困地區長期穩定增收的致富基礎。紮實推進產業扶貧,提升扶貧產業造血能力。我市堅持「一村一業、一戶一策、一戶一法」,實施「菜單式」扶貧讓貧困戶「選」;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讓新型經營主體「引」;通過託管託養、訂單種購、生產務工、利潤返還等形式,讓產業鏈「帶」;通過電商銷售、「五進機關」、「三專平臺」等途徑,讓消費扶貧「助」,切實增強了產業扶貧的帶貧減貧能力。
  • 煙臺上萬公益崗拓寬扶貧路
    公益專崗扶貧工作的成效關乎困難群眾的生活,關乎脫貧攻堅的大局,我市強化組織領導,形成「上下聯動、左右銜接、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強化財政支持、督導考核,確保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使公益專崗扶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惠及廣大貧困群眾。劉興軍是萊陽市大夼鎮劉家莊村貧困戶。
  • 天水在線走進甘谷看小康之產業篇(圖文+視頻)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基礎優勢,以增收脫貧為根本,打造了以農發公司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扶貧載體,不斷加大培育和保障力度,著力提高貧困群眾的參與度,全面打通了以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渠道。著眼統籌推動產業扶貧、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注資成立了普眾農業產業發展公司,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為6769戶貧困戶落實扶持資金3964萬元,為6800多戶貧困戶入股配股1.2億元,貧困群眾有了穩定產業收益。
  • 我的扶貧故事|發展經果林產業 帶動群眾增收
    我與脫貧攻堅事業的淵源頗深,早在1996年至2004年,作為市委組織部派遣的扶貧隊員之一,我兩度赴開陽縣龍崗鎮順河村負責具體扶貧工作。8年間,我組織全村群眾苦幹實幹,圓滿完成了預定的三個目標:第一,通過引進良種良法,實現糧食、經作增產增收,人均佔有糧、經濟收入三年就翻了至少一倍,徹底解決了群眾的溫飽問題;第二,修通了4公裡長的鄉村公路,結束了順河村不通公路的歷史;第三,把發展果樹種植長效收益項目作為順河村脫貧致富突破口。
  • 踐行黨媒擔當 助力隴原脫貧——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公司...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盛學卿縣(區)調研行、縣(區)脫貧攻堅成果宣傳展示、縣(區)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脫貧攻堅縣(區)成就線下線上融展覽、縣(區)消費扶貧公益廣告、農特產品現場促銷等多個分項活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立體化、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脫貧攻堅成果。
  • 【產業經】河南輝縣:「4+1」多元產業扶貧大格局 助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輝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以產業為支撐,以收入為保障,以穩定脫貧不返貧為目標,下足「繡花」功夫,著力抓好脫貧攻堅與全域旅遊、中藥材、農業龍頭企業和光伏扶貧「四個結合」,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一個銜接」,探索構建了助力群眾增收、助推脫貧攻堅的「4+1」多元產業扶貧大格局,真正把貧困戶與產業聯繫在一起
  • 【扶貧故事】仁元村覃永靈:發展蛋雞產業增收脫貧
    【扶貧故事】仁元村覃永靈:發展蛋雞產業增收脫貧 2020-05-21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龍新區:全力發展韭菜產業 打造產業扶貧增收新路子
    在義龍新區格沙屯下遊是平坦開闊的坪橋壩區,該壩區總面積600多畝,過去一直是優質水稻產區,今年初,格沙屯村引進了種植企業,流轉340畝土地發展韭菜種植,七月中旬以來,韭菜已陸續進入收割階段,每天都有幾十名工人採收韭菜,解決了當地部分就業勞動力。
  • 【城事】天水花卉產業物流園項目最新進展↘
    立足天水良好的自然生態優勢和通道物流條件天水市在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啟動實施了「天水花卉苗木產業物流園」項目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已入駐商戶13家一線看項目天水花卉產業物流園在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花卉種植基地雖然初冬季節基地外天氣漸冷但基地內花香陣陣、一片春意盎然在佔地1萬多平方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