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封信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潤之:「幾天睡不著覺,無論如何……我簡直要瘋了。許多天沒來信,天天等。眼淚……我不要這樣悲痛,孩子也跟著我難過,母親也跟著難過。我真想要是肚子裡有了小寶寶能留住你,但我看也是不能,我們現在有了幾個孩子了呀,簡直太傷心了,太寂寞了,太難過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幾個孩子,怎能……五十天上午收到貴重的信。一個月一個月,半年一年以至三年……,沒有你的音信,以前的事一幕一幕在腦海中翻騰,以後的事我也假定,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淚也要纏住你的屍體……
1930年,紅軍兩次攻打長沙,圍攻長沙的工農紅軍撤退後,湖南省的「清鄉」司令部軍閥何建抓住機會,趁勢捲土重來。這一次,他下令大肆屠殺湖南剩餘的共產黨人員和鄉村革命力量,並且以「1000大洋」為懸賞,捉拿毛主席的結髮妻子「楊開慧」。
毫無意外地,何健將自身的憤怒,對紅軍革命力量,對朱老總,以及對毛主席的仇恨,通通發洩到了楊開慧身上。10月24日,楊開慧正要悄悄回家看望母親和孩子,結果不幸被化妝成販賣陶罐商人的密探逮捕。就這樣,八歲的毛岸英和楊開慧被押運前往長沙城的司禁灣陸軍監獄署。
介於外界輿論壓力過大,何健並未對楊開慧施以重刑,他派遣了採訪員詢問楊開慧的情況。面對敵方的詢問,楊開慧毫不畏懼,面不改色,一直沉重應對。
採訪員問她「你為什麼參加共產黨,你知道自己錯了嗎?。」
楊開慧答道「我沒有錯,是何健錯了。」
採訪員又問道「只要你悔過,就沒有生命危險。」
楊開慧說「我沒有錯,我的生命早已無所謂,不成功,便成仁。」
經過一系列的盤問,採訪員見問不出任何關鍵信息,只得作罷。
自從楊開慧入獄後,她的親屬好友就曾多次探望,企圖營救出她,章士釗,蔡元培等教授聯名致函國民黨政府,要求緩行。而當時楊開慧也確實可以有活路,國民黨政府的意思是「只要楊開慧願意與毛主席脫離關係,即可立即獲得自由。」而楊開慧卻堅毅地回答道「我死不足惜,只願潤之完成革命大業」。
面對死亡,楊開慧毫不畏懼,她對前來探望的親友說「屋裡有塊青布料子,給我做一套衣服,上路時穿的,年少時,家父有訓誡:我楊家死了人,不作俗人之舉!」,既不能勸服她,又恐遲則生變,何建決定槍決楊開慧,並且「暴屍三日」。
就這樣,楊開慧離開了這個世界,臨終前她說「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
其實,當年毛主席和楊開慧分開以後,就一直派人尋找她的下落,苦苦尋找一直沒有結果。這次終於找到了,卻是帶來這樣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
毛主席聽到這個消息,卻不能有過多的表示,只是在心裡默默地傷痛。因為當時正處於第二次反「圍剿」的關鍵時期,他只能把自己的傷痛擱置到一旁,將精力全部投入到革命事業當中。
後來,反圍剿鬥爭取得勝利,毛主席馬上寫下一封信,寄給楊開慧的堂弟楊開明,他在信中沉痛地說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同時,還寄去了30塊大洋用於立撰碑文,只是讓主席沒有想到的是,楊開明早就在一年前犧牲了。
「百身莫贖」這個四字成語出自《詩經》,意思是「拿一百個我,也無法把你換回來了,表示極沉痛的悼念」。
對於楊開慧的犧牲,毛主席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能原諒自己。毛主席認為是自己連累了她,因為她是自己的妻子,才讓她遭受如此之磨難。後來,毛主席親自拜託李淑一「暑假或寒假你如有可能,請到板倉代我看一看開慧的墓」。
每一次,毛主席站在窗前,眼光目視遠方,口中總是呢喃道「也不知道淑一代我看過開慧了沒有」。
主席為人民,為國家,犧牲了太多,人民永遠銘記您的偉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景塵文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