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氮泵產品頻頻檢測出違禁物品,繼續喝吧,擔心自己的健康,不喝吧,又常常訓練沒狀態。難道真的要帶著清晨的頭暈或者工作後的疲憊走進健身房?要不要?試試咖啡?
為什麼要推薦運動喝咖啡呢?
其實咖啡因是一種神經毒素,咖啡樹大量合成它們,作用於動物的中樞神經,以保護自己。對人體來說卻可以使我們的中樞神經不知疲倦,保持興奮,咖啡因還以其可以提高運動表現的作用而聞名(事實上最初的紅牛,還有一些氮泵中都含有咖啡因)
那麼咖啡因是如何作用於人體的呢?
它通過阻斷人體的疲勞信號,讓我們保持清醒,我們在上期說過,ATP是我們人體中以次黃嘌呤核苷酸為底物的高能化合物,體內組織細胞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不難想像,那些耗能的細胞活動,比如在神經活動和肌肉活動中,ATP 會大量消耗,這些產物不僅有脫去一個磷酸後的 ADP,還會有脫去兩個磷酸的 AMP以及脫去所有磷酸的腺苷。
這些腺苷會被送到細胞外,與細胞膜上的腺苷受體結合,觸發一系列的信號轉導,最終告訴神經系統——「我累了!」。
然而咖啡因就是一種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它像極了腺苷。它可以搶先與腺苷受體結合,但是像歸像,卻不足以激活腺苷受體,所以我們的身體感受不到累的信號!
但是這種模式並不能一直持續,你的大腦可以適應一定量的咖啡因,如果你的腺苷受體總是被咖啡因佔據,無處安放的腺苷會刺激你的身體暫時生出額外的受體使你重新恢復正常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你會發現,你需要攝入越來越多的咖啡因來保持狀態。
咖啡因會刺激運動中腺體分泌激素,最值得注意的是腎上腺素,
血液中高水平的腎上腺素有助於將儲存的脂肪轉化為脂肪酸(上期我們是講過,有氧運動中脂肪酸可以作為我們的供能物質)進入血液。
同時如果在訓練前攝入適量的咖啡因,它還會幫助我們更好的儲存糖原,更會迫使脂肪進入供能競爭的前列。
那麼國際運動營養協會做了個有7名受試者的研究,這些受試者被要求做3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其中一組受試者飲用咖啡因飲料,另一組飲用其餘成分相同但不含咖啡因飲料,測試者想知道這會不會影響受試者對糖原和碳水的利用,研究者發現,咖啡因組的糖原利用率降低了42%,也就是說,咖啡因組比另一組少消耗了42%的糖原,糖原繼續保存在肌肉中,當需要之後有更高強度運動時再使用它們。
這證明了咖啡因不僅有助於調動脂肪分解,還(暫時)改變了肌肉的能量供給模式,讓肌肉更多使用脂肪供能,這也是為什麼推薦減脂人群訓練前喝杯咖啡的原因。
還有一些說法表示咖啡因有助於把你攝入的碳水直接轉化為肌糖原儲存,而不會大量存在於血糖之中,但並未找到相關文獻,所以不做贅述。
另外也要注意,植物們進化出這些黃嘌呤衍生物當然不是為了給人類泡飲料,對於多數哺乳動物來說,腺苷受體全身廣布,這些拮抗劑能讓它們中樞神經興奮、平滑肌鬆弛、心率升高、冠狀動脈收縮、神經過敏、尿量增加,由於咖啡因能使胃酸增多,持續的高劑量攝入還會導致消化性潰瘍,糜爛性食道炎和胃食管反流病。
但是只要適量,總體來說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我覺得比添加各種違禁品的氮泵強一萬倍)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錯誤請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