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舒享晚年 溫州各地出招破解老年人「智能技術使用難」

2020-12-11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取完餐只需看一下攝像頭,就能刷臉完成電子支付。日前,洞頭區「e養食堂」智慧系統正式上線,年輕人習以為常的「刷臉」支付出現在老年食堂。這是我市聚焦老年人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切實破解老年人「智能技術使用難」的生動案例。

  記者從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了解到,隨著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數字鴻溝」一時間成為熱詞。為老年人打破智能技術使用上的「數字鴻溝」,我市有一攬子積極探索:科學布局養老服務設施,打造全市域15分鐘養老服務圈,深入探索「智慧養老」,努力滿足老年人在機構、在村社、在家享受養老服務的不同願望。全市各地紛紛亮出新舉措,通過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的便利化服務。

  聚焦便民代辦,鹿城對提出線上申請辦理業務的老年人,主動電話聯繫,並通過微信視頻、市民卡等方式協助辦理,逐步指導流程,實現「零跑辦」。泰順創建「背包警務」「電力背包客」「背包銀行」為一體的黨建聯盟,為居住偏遠、有特殊需求的群體提供個性化「背包」服務。

  聚焦技術升級,瑞安開通「刷臉」就醫服務,老年患者可以憑「刷臉認證」進行掛號、就診、付費,改革後,實名制就診率提高到96.98%。龍灣也在智慧養老上發力,探索開發專門的APP,非接觸式收集老年人動態管理數據和一鍵查找「關愛地圖」,上門免費安裝居家老人智能設備。

  聚焦貼心服務,平陽通過智慧監測,實現動態康養。以該縣萬全鎮養老中心為例,配備專業老人健康監測設備,針對老年人慢性病和需康復性疾病進行日常監測,輔之以康復輔助器和康復護理服務。文成針對當地部分只懂方言的特殊群體,設立了方言服務臺,如文成縣公安局每天確保一名精通本地方言的工作人員接待群眾辦事。

  據介紹,下步,我市將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200張床位以上公辦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力度,確保2022年前實現全覆蓋。同時,聚焦養老服務需求,嫁接「浙裡養」智慧服務平臺,深入探索人臉識別、遠程醫療、視頻監控等智能場景應用,滿足老人多樣需求。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葉凝碧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溫州電信「小董課堂」 讓老年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一群老人走進溫州電信南站營業廳二樓沙龍室,當他們拿出智慧型手機點亮屏幕的那一刻,這個普通的周一下午有了特別的意義。來自溫州電信的「小董」老師一對一、手把手教老人們使用手機應用的畫面,在寒冷的冬日顯得格外暖心。進入智能和數位化時代後,不少老年人逐漸成為「網際網路邊緣人」, 持「機」興嘆,望「碼」卻步,已成眾多老人在智能時代的常態。
  • 老年人被智能技術「拋棄」?別急,各部委回應來了
    然而這些數字還有著另一面,相對全國的人口,有4.6億人正游離在網絡世界之外,有33%的份額需要被網際網路普及,老年人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暫時成了智能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世界中「最囧」的群體;他們不會使用智能產品,一度遭遇看病難、出行難、消費難。
  • 不讓老人被高科技拋棄 國家出招了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這個《實施方案》的核心,簡單用一句歸納就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傳統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第一類就是要保留傳統的紙質憑證,第二類是專設老年人的服務通道,第三類是保留人工服務。
  • 一線觀察:智能時代,烏魯木齊老年人看病方便嗎?別讓技術困難將老人...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老齡化現象,一邊是飛速發展的數位化社會,如何讓廣大老年人也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盡享科技進步的紅利?近日,記者在烏魯木齊醫院進行蹲點採訪,了解智能化時代老年人看病就醫的相關情況。
  • 人民日報評論: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旨在幫助廣大老年人順利搭上智能技術的快車,共享信息化成果。很多地方陸續推出針對性措施:車站增設「無健康碼」綠色通道,醫療機構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等等。為這些暖心之舉點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僅23%會上網,在農村這個比例更低,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突出。
  • 為農村老人運用智能技術搭橋鋪路(話說新農村)
    「銀髮社會」悄然而至,完善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社會支持體系,幫助農村老人克服運用智能技術困難,讓他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在農村地區,不少老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出行沒有健康碼,看病不會預約掛號,怎麼辦?
  • 老人使用「智能+」遇窘迫 如何讓他們擁抱「智能」值得思考
    近日各大媒體接連報導了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的新聞,引發關注。智能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卻成為很多老年人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1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
  • 破局 | 如何讓老年人跟上智能時代的腳步?
    老人基數龐大,其中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的人佔絕大多數,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不難想像,也能從很多新聞中看到。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線下接觸變得不安全,迫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行為加速向網上遷徙。公交、地鐵、火車、機場,出門必須持有健康碼,常人的一碼走天下是老年人的「噩夢」。許多老人上了年紀,行動緩慢,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連健康碼是什麼都不知道。而各地工作人員為了社會大眾的安全,也是切實履行職責,只能攔下他們前進的腳步,這類新聞今年頻頻發生,也是社會治理中的一大難題。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 「益起來」公益課堂幫大家解鎖新...
    老人認真學習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連日來,本報刊發了「破解數位化社會『老來難』」追蹤系列稿件,聚焦網際網路智能化時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不便,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12月15日上午,甘家巷社區黨委書記楊鈺娟介紹社區老年智慧型手機課堂「駐點常學」經驗時說,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還設立了智慧型手機應用諮詢服務點,幫助老年人及時解決日常手機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書記王婷介紹,該社區老年人人數約佔轄區總人口的40%,她希望聯合專業社工組織在社區舉辦系列智慧型手機培訓課程,引導老年人融入現代生活,提升幸福感。
  • 破解「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享受周到服務
    最近,網絡上流傳的兩個關於老人的視頻牽動著億萬網友的心。一個是獨自冒雨到櫃檯交醫保的老人被告知社區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另一個是94歲行動不便的老人被抬到銀行進行人臉識別以激活社保卡。  智能技術的出現,在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給老年人等特殊群體設置了障礙。
  • 為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課點讚
    其實,對於2G全面退網,有關部門已經給了老年人一個較長的適應期。雖說原先的「老人機」音量大、字體大、按鍵大、續航久、操作簡單,是老年人的首選和必選。但這種老人機或許與網絡時代、智能時代格格不入。要讓老年人學會用「智慧型手機」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雖然有的功能不會使用,但簡單的接聽功能肯定是會用的。
  • 記者體驗|老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中的APP出行仍有很多不便
    ■各種共享單車、助力車都有專用APP,老人們操作起來備感困難。本報關注「智能生活下老年人的困擾」系列報導推出後,受到廣泛關注,今日繼續圍繞老年人的出行進行體驗採訪,傾聽老年人的聲音。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網約汽車……時下,拿一部智慧型手機,人們就可以使用各種交通工具了。
  • 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怎麼辦?「益起來」公益課堂幫大家解鎖新技能
    遇到類似情況的不止鄧阿姨一人,還有老人因不會用手機支付,請朋友吃飯、帶孫子逛超市遇到各種尷尬場面。「我們在微信群、朋友圈發布『老爸老媽的智趣時代』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招生公告後,很多老年人第一時間就跟我聯繫,踴躍報名。」
  • 為老年人打造便捷智能生活,vivo亮相工信部適老化展示會
    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也引發了國家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智慧生活惠及老年群體,逐步破解「數字鴻溝」難題。作為終端廠商,vivo致力於為老年用戶定製更全面、更貼心的智慧功能和服務,為老年人打造便捷智能生活。
  • 左家莊街道微課堂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為解決轄區老年人「用機難」問題,使老年人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和快樂,加強老年人對外溝通能力,12月11日,左家莊街道市民活動中心開展了一場名為「我教老人用手機」的智慧型手機使用培訓活動。教老年人用手機,也是對老年人的一種關注和關愛,讓他們感受到智能時代的溫度。活動中,培訓老師結合電腦課件和實際操作,向老人們講解並演示了手機基本功能的操作,耐心地教授了社區老人們一些例如「基本設置如何修改、怎麼連接WiFi、如何關掉鬧鐘、怎麼設置字體大小」等手機使用的基本功能。
  • 無碼通道 助力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本報訊 出門使用手機軟體打車,付款使用微信、支付寶掃碼,進出公共密閉場所需要出示健康碼……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智能技術。但對於老年人群體來說,這些在年輕人看起來相當便利的技術,卻成了阻礙他們出門的障礙。在就醫方面,老年人也存在類似困擾。發現這一問題後,石獅市總醫院積極應對,多措並舉為老年人提供便利。
  • 智能時代,如何破解老年群體痛點
    智能時代,如何破解老年群體痛點 電子發燒友網 發表於 2020-12-10 16:16:04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 智能服務「適老化」程度低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但與此同時,一部分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被擋在了網際網路之外,不僅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反而造成了一定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能夠跟大多數人一樣,充分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是擺在有關部門、企業、社會面前的一道現實課題。
  • 記者調查|別讓技術困難將老人與智能時代「隔離」
    核心提示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哪些場景會遭遇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我們能提供的輔助解決措施和服務如何?
  • 南通啟動6項工程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人民網南通12月18日電(記者王繼亮)針對國務院辦公廳11月15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江蘇南通市要求各部門、各行業,特別是涉及老年人基本生活服務的窗口單位、高頻活動場所要實現自查自糾全覆蓋,保證「保基本」的服務不受智能技術運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