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就養成的習慣,往往就會伴隨我們的一生,好的習慣會給自己的生活錦上添花,而壞的習慣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災難。但是任何習慣都是由心而生。如果你的內心接受了一件事,誰也改變不了。
其實,早在明代的時候就有人悟透了這個道理,這個人就是心學大師王陽明。王陽明在心學體系的建樹上可以用「絕唱」這個詞來形容,創立了響屬於自己的「陽明心學」,成為後世學習和借鑑的榜樣。
王陽明在《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中提到:真正聰明的人,一生都有三不沾,越是不沾,越能積德積福,從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千萬別等到40歲以後才醒悟。
一、不沾懶
惰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徵。可是惰性和懶惰是不一樣的。懶是後天形成的,而且懶是有惰性衍生而來的,但是這絕對不是一個人懶惰的藉口。
懶完全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意志和精神改變,墮不改就變成了懶。如果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惰性,卻放任不管,讓自己逐漸變得非常懶,這個人以後一定不會有大出息。
男人沾染了懶,則財運不佳;女人沾染了懶,則家庭不幸福,甚至還有人說:「懶是萬惡之源,它會把身邊一切不幸都吸引過來」。因此如果一個人想要變得富有,一定要先戒掉懶。
二、不沾小氣
21世紀是一個注重分工合作的時代。一個人的力量即使再強,也比不上一個團隊合作的力量。一個人沒有才能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度量,度量小的人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但是從來不會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問題,這種人用「成事攬其功,敗事委其過」這句話形容,非常合適。
這種小氣的人憑什麼能變得富足呢?如果他們變得富足,簡直是天理難容。自古以來,人們非常看重德才,有才無德的人難以混出頭;有德無才的人會受到尊重。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富有,一定不要沾上小氣這個習慣,否則智慧遭人嫌棄。
三、不沾閒話
閒話指的就是「兩面三刀」,非常擅長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這種人非常擅長人前君子,人後小人,雖然心思非常縝密,但是大部分用在了算計別人上。喜歡說閒話的人,短時間是不會露出馬腳;但是時間長了就一定會受到別人的嫌棄,就這樣自己斷送了屬於自己的運勢和財路。
王陽明曾經多次強調:「百死千難,但為此心」。人的一生最困難的事情不是名譽和利益,而是修心,如果內心修煉好了,即使沒有錢財也能幸福安康。所以一個人想要變得富有,一定不要沾上喜歡說閒話這個習慣,否則你只能繼續窮下去。
王陽明的智慧精華
上面這3點,就是王陽明總結的一個人想要變得富有,不要沾染的3個壞習慣,千萬別等40歲以後才醒悟。王陽明一生都在追求知行合一。他曾經為了格物致知,對著門前的竹子觀察了一個月,最後得出結論:「理即心,心即理」,修煉好了內心,我們變得到了世間至理。
王陽明後世的弟子無數,曾國藩、張居正、梁啓超等人都是他的「追隨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評價他:」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想要學習了解更多王陽明的心學,可以去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全面且系統地整合了王陽明的學說,對於今天的職場人、創業者、學生有很大的幫助。
無論是自己看,還是買來送給身邊的親戚朋友,都能涵養福報。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