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在中國流傳數千年的名人行列裡,項羽絕對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成王敗寇——這是歷史對那些叱吒風雲,青史留名的大人物的評判標準。但是,似乎唯有項羽不在這個標準之列。他失敗了,而且敗得很徹底——不但把一手人生好棋下得稀巴爛,還把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但是,他的個人形象,他的人格魅力,卻在國人心中完美地豎立起來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這首詩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正是因為謳歌了主人公項羽的英雄形象。
項羽雕塑
1 獨具抱負的雄心少年
司馬遷《史記》中的《本紀》原是專為記錄帝王事跡的,但唯獨把項羽這個」敗寇「的事跡也錄入其中。可見在司馬遷那個時代,人們已經把項羽視為英雄了,司馬遷也可算是項羽的一個粉絲吧。
項羽本名項籍,羽其實是他的字。他的籍貫是如今的江蘇宿遷(與劉強東是鄉黨哦)。項羽出身於楚國上流社會——爺爺是楚國名將項燕,把他養大並帶在身邊的叔父項梁,也是楚國大將。養尊處優的生活,以及叔父的培養和教誨,都讓他從小即自命不凡。
項羽的自信還來自於他的偉岸身材——身高八尺,力能舉鼎,絕對超過常人。根據考究,項羽身高在1.85米左右,他舉起的鼎大概有200多公斤。一個如此高大健碩,膂力超強的人往人堆裡一站,周圍的人自然相形見絀了。
不過,在司馬遷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項羽並不是一個愛學習的人。讀書讀不下去,練劍又放棄了,還口出狂言說「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但是,叔叔拿來兵書讓他學習,他還是看不下去。
雖然不愛學習,但這個混小子卻一直心懷天下。
項羽舉鼎
他和叔父一起觀看秦始皇南巡的浩大陣勢時,他不由得發出感慨:「這個人是可以代替的「——言下之意,我必將會取代他!
叔父一聽慌了神:「不要胡說,會滿門抄斬的!「說完這句呵斥的話後,叔父也不由得對這個侄子刮目相看了——原來這小子還真有點雄心壯志啊……
由此可知,項羽雖然不愛學習,但他骨子裡卻有一股睥睨天下,叱吒風雲的雄心壯志,加上叔父項梁的言傳身教,更使這個少年不甘平庸自恃甚高。一副胸懷天下大任,一直躍躍欲試的心思早已在他腦海中生成。
可以想見,項羽的性格自然與他的家族遺傳有著密切關係,基因密碼決定了他的性格與人生——俗話說將門出虎子嘛。
秦朝末年,各地風起雲湧的反秦起義,正好給了項羽一展身手的機會。
2 載入史冊的決勝神話
項羽的叔父項梁,也是個膽大果敢的人。起義風潮初起時,當地太守殷通還想讓項家為他所用,誰料項梁和項羽立即殺了他,並隨即在當地舉旗造反,收編了那裡的軍隊。他們在豪強的支持下,建立起一支「八千子弟兵」為骨幹的楚國起義軍。
此後,為了更加名正言順,謀士範增建議他們擁立了新的楚懷王熊心——打著楚王的旗號更有號召力。因為形勢發展太過順利,驕傲大意地指揮官項梁給了秦軍以反撲機會,最終導致自己兵敗身死。而項羽經過這一番實戰鍛鍊,卻越發成熟起來。一個天才軍事家由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
殺死沉迷享樂的宋義,是項羽果敢行為的第一步。被楚懷王任命為主帥的宋義,不去援救趙國卻耽於享樂,項羽果斷殺了他並以楚王名義列其罪狀,這件事做得極其正確大快人心。
面對比自己強大很多的秦軍,項羽毫不怯陣。他用「破釜沉舟」的命令,把楚軍的軍心凝結於一處:燒掉房屋、砸碎鍋灶,沉沒船隻,只帶三日口糧,猛虎一般直撲向秦軍營地。楚軍抱著決一死戰的雄心,誓與秦軍在巨鹿一決雌雄。
巨鹿大戰
「破釜沉舟」是項羽軍事才能的重大表現,巨鹿之戰也因此成為古代軍事史上的經典。不怕死的楚軍將士各個奮勇當先,以一當十氣勢如虹,殺伐之聲震天動地。楚軍終於大破秦軍,摧毀秦軍主力40餘萬,取得了戰爭的完勝。
之後,軍心大振的楚軍一再獲勝,秦軍主帥章邯等人不得不談判求和。項羽接受了他們的投降並封其為王。
巨鹿之戰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項羽讓秦軍聞風喪膽。可以說他所到之處無不披靡,他實在是那個時代的戰神。此後他在中原名聲大噪。各地起義軍紛紛投奔他,其中就包括後來與之爭霸天下的劉邦。
項羽是秦朝最終的掘墓人。如果沒有項羽,秦軍就不會那麼容易被打敗,歷史將會是另一番畫面。
此時的項羽已不滿楚懷王這個無能的領導,乾脆把傀儡皇帝廢了,自立為「西楚霸王」——在所有諸侯王之上的,有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霸王」。
但是,隨著劉邦勢力日漸強大,項羽和劉邦之間最終爆發了「楚漢之爭」。
項羽
楚漢之爭的彭城之戰,是項羽軍事才能顯露的另一個輝煌戰例。
此時劉邦的軍隊已經發展到56萬人,聲勢浩大頗有震懾力。處於劣勢的項羽原本在齊國作戰,不得已帶領3萬精兵返回彭城。項羽乘劉邦陶醉於勝利,戒備鬆懈之際,率軍繞至彭城西部,於清晨時發動突然襲擊攻,打了劉邦一個措手不及。
劉邦不得不撤出彭城,楚軍於是大敗漢軍。漢軍紛紛往泗水方向潰逃,楚軍緊追不捨。楚軍追擊至靈壁東濉水,只見被楚軍追擊的漢軍相互擁擠踐踏,導致漢軍十餘萬人皆落入濉水,濉水為之不流。此役漢軍被殲數十萬。
總之,項羽以少勝多的作戰指揮能力,是當之無愧的兵家第一史上無雙。他本人臨陣作戰更是神勇,能以一人對付數百人,無人能出其右。
3 軍事天才的政治低能zheng
項羽的確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他那無師自通的作戰手法在史上絕無前例。
但是,他在政治方面卻是個低能庸才。這或許就是他不善於學習,缺乏系統的知識和理論支撐的緣故,也是導致他的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大勝秦軍後,各諸侯國紛紛仰視項羽。他自恃功高自立為西楚霸王,然後對六國貴族們重新搞分封,其實就是復闢周朝的政治制度。但是,秦朝廢除分封制是歷史的進步,周朝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了。況且以他的地位分封,也實在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不通曉時代變遷,看不清時局變換,目光短淺的他僅僅以報復秦國、復闢六國為目標,這是項羽人生格局上的根本局限,是他的第一個失誤。
項羽
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不能夠網羅人才為己所用,這是項羽的第二個也是關鍵的失誤。
一開始被項羽當作小兄弟的劉邦,出身於社會底層,也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但他卻能夠逐漸由弱轉強,最終成就開創漢朝的大業。這是由於他能夠知人善任,虛心聽取下屬的不同意見,使得自己周圍聚集起一批各具不同才能的文臣武將。正是利用這些人的智慧,使他最終戰勝了看似強大的項羽。
項羽自以為能力超強,誰的話也聽不進。其實範增那個老兒,就是老天爺派來給他當軍師的。可他偏偏聽不進老人家的話。
正如劉邦所說:「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比如鴻門宴上,範增使出了渾身解數,無奈項羽就是不肯聽他的話——項羽總是自以為劉邦成不了大氣候,而且他是自己一個戰壕裡的盟友。再加上劉邦巧舌如簧動輒道歉賠禮,項羽耳根子很軟特別容易輕信,他覺得作為君子不能做出失禮舉動,殺了人家會讓天下人恥笑自己。但是這种放虎歸山的仁慈,最終致使自己從「霸王」之位跌落下來。
正如毛主席詩詞中對項羽的評價:「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說到這裡不由得又想起曹操。他對待劉備正如項羽對待劉邦,同樣過於仁慈,最終也使劉備成為阻礙他統一中原的勁敵之一。
項羽
劉邦正是利用了項羽不能容人,自以為是等人格缺陷,最後使用了離間計,乾脆把範增和項羽分離開來。沒有了慧眼識人足智多謀的範增,項羽的滅亡就不遠了。
此後,經歷了楚漢劃界,又經過多次徵戰,項羽終不敵劉邦的各種手段和陰謀,漸漸地由強轉弱,一步一步衰落下去,最終走到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垓下之末路。
從項羽的性格來說,最後的悲劇是必然的。即使他統一了中原,也不會順利地建立起穩定的政權。
4 悲劇英雄頂天立地的人格魅力
項羽兵敗自殺,只活了短短30歲,他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的表演也只有區區8年。但是,在他身後近兩千年,人們對他的歌頌和懷念一直不斷。這是因為項羽身上所具有的幾種品質,符合了民眾對「英雄」這個詞兒的理解和認定,他的人格魅力在國人心中無比高大,
首先是勇武過人叱吒風云:「力拔山兮氣蓋世」,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面對強秦大軍毫不畏懼,憑藉個人智慧和決斷數次取得輝煌戰績。
其次,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貴族君子之風,為人正直說話算數,待人溫厚仁慈。如果項羽沒有網開一面,劉邦早就掛掉了。項羽對待劉邦及其家眷十分厚道,劉邦被抓的老父和妻子都被安然無恙地放回。項羽對待將士和身邊人也都十分體恤和憐憫。
霸王別姬
雖然項羽在戰爭中有不少屠戮行為,但那卻是必須的(戰爭機器一旦開動容不得半點仁慈,你死我活只是瞬間的事)。至於他火燒阿房宮以及殺死子嬰,屬於報復秦王朝的過激行為——他是六國貴族的代表。
最後,也是最為人們所敬仰和稱道的,就是大丈夫寧折不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烏江自刎「。
如果項羽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他完全可以逃到江東去,隱匿起來伺機東山再起,或者乾脆放棄徵戰,做一個「偷生」的平民苟活下去。
但是,他放棄了生的希望,選擇了死亡。原因是由於自己的失敗「無顏見江東父老「。
不過死前他還是嘴硬,不承認由於自己的失誤導致了慘敗,而是大呼道:「上天要滅亡我,不是我用兵的過錯」!
無論如何,項羽堂堂正正地承認了自己的失敗,輸了就是輸了,既然無顏面對鄉親,不如以死謝天下……好歹我是一個正人君子,是楚國名將項家的後代!他死前對虞姬、對烏稚表現出的不舍,更讓人看到了大英雄細膩的人間真情。
項羽
後人把項羽和劉邦比較,雖說劉邦得了天下,但他個人的人格魅力卻遠遠不如項羽。他遇事膽小慎微,才華平庸沒有特長,謙卑後面往往隱藏著陰謀,為了自己逃命老父妻兒都顧不上,簡直就是不忠不孝……劉邦成功的根本在於他會用人,一幫兄弟們為他打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人們對項羽的評價也有兩極分化,有人覺得他的自殺也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但多數國人顯然更喜歡更崇拜他。他的粉絲經歷數千年仍綿延不止。
李清照的詩詞《夏日絕句》是國人對項羽崇拜的最真實寫照。
面對金人侵佔大宋江山,皇帝或被俘或逃跑。李清照的老公也是個棄城逃跑的主兒。頗有民族氣節的李清照實在看不下去,無能為力之下只好奮筆疾書寫下這首詩。在她看來,項羽不但生前是傑出人才,死後依然是令人崇敬的「鬼雄「——項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那些貪生怕死之輩,在項羽面前均相形見絀令人唾棄!
*********
歡迎朋友們對我的文章留言討論,更歡迎關注我——虞思桐說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