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長恨歌,卻不知白居易的初戀也暗含其中,更是寫自己

2020-12-12 跟隨歷史走四方

白居易最開始寫長恨歌,其實是想翻閱唐玄宗調回來,但他寫著寫著,卻逐漸同情起了他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深深陷入那段悲傷,卻又流傳百世的情感旋窩中並且想起他的初戀湘靈,於是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的結局,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772年,白居易生於河南,幾年之後家鄉戰亂。來家遷居宿州符,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就是寫的宿州符離的景象。之後在那裡與一個比他小四歲的鄰居女子相識,她的名字叫做湘靈,長得活潑可愛,還懂點音律,於是兩人就成了朝夕不離、青梅竹馬的玩伴,便開始了初戀。白居易有首詩名為《鄰女》,就是寫追敘了十五歲的湘靈

但是他們卻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白居易出生士族而湘靈只是鄉野村姑戶為由,千方百計的阻攔,甚至暗自給白居易安排了婚事,他便離開南下,借求學逃避。

一路上他寫了三首懷念湘靈的詩。前兩首分別是《寄湘靈》《寒閨夜》,第三首題為《長相思》「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28歲的時候,他考中進士之後回湖裡短處,二次請求母親準許,兩人的婚事也再次遭到拒絕,門戶之隔猶如不可逾越的高牆,於是作請別離,感慨寄懷不得哭,四年之後,他再次回到福利,三求婚是結局可想而知,從此她與湘靈陌路情緣斷

他與朋友在馬嵬驛遊玩兒談及糖陽二人之後,就寫下了一首名揚千古的長恨歌,很多人說他寫這首詩是為了諷喻唐玄宗沉溺情愛而耽誤了江山,但為何到後面的「魂魄不曾入夢來的」。我想他只能是寫著寫著不知不覺走進了唐楊的故事,值得人被劇中人自己化作唐明皇感受的悽風苦雨,歷經波瀾情節,而那個被罵紅顏禍水,楊貴妃以及被門當戶對偏見阻攔的湘靈,他們的生命處在一起,化作了長恨相思,縱使天上人間會相見,終究此恨劇情。

在後來,白居易40多歲,他被貶江州時,路上竟然偶遇了湘靈,兩個人重逢掩面痛哭的命令的弔詭之處在於。我們以為能再續前緣,殊不知滄海桑田,120年,此時的相遇仍然價值,白居易卻有新歡,自此意只能是一件自此一別,就是人海茫茫,世事茫茫。

白居易的其他詩作中,有許多是對愛情的冀求和讚頌。如《長相思》《潛離》、《寄湘靈》和《冬至夜懷湘靈》等。這都可以認為是他對自身愛情憾事耿耿於懷的反映,而《長恨歌》則更是把自己帶進其中。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長恨歌》到底是寫給誰的?
    當時走在街上,要不會一句《長恨歌》 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都說《長恨歌》是寫給玄宗和貴妃的 二十七歲的白居易要追求夢想 再加上牢不可破的門第之見 兩人終究無緣 於是從小白到老白 為湘靈寫了無數的詩 《寄湘靈》、《寒閨夜》、《長相思》
  • 世人皆知《長恨歌》,卻不知符離鄰家女
    白居易最開始寫《長恨歌》,其實是想諷喻唐玄宗跟楊貴妃,但他寫著寫著卻逐漸同情起了他們,並且想起了他的初戀湘靈,可愛動人,與白居易青梅竹馬。轉眼又過了兩年,他與朋友在馬嵬驛遊玩談及唐,楊二人之後,就寫下了那首名揚千古的《長恨歌》。
  • 白居易的《長恨歌》千古流傳,袁枚卻認為它不值一讀,這是為何?
    說起白居易,很多人就算沒有讀過他的《長恨歌》,也是聽過名字,畢竟《長恨歌》是白居易最具有代表性的古體詩。《長恨歌》以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兩人的愛情故事為背景,編制了一篇扣人心弦的帝妃戀愛史,將唐玄宗搶奪兒子老婆的事件,升華成唯美的愛情故事,古往今來不知感動了多少年輕男女,也不知賺取了多少痴情人的眼淚,一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傳唱千古。當人們深陷白居易文字中時,有人十分清醒,他就是袁枚。
  • 白居易筆下的《長恨歌》為什麼感人,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白居易少年時就有詩名,青年時長期輾轉漂泊,晚年時被貶江州,可以說經歷十分豐富,正是這些豐富的經歷成就了他的詩歌,為後世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在白居易的詩作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那首敘事長詩《長恨歌》。
  • 從一首《長恨歌》,看白居易詩詞的兩大特點
    《琵琶行》則是白居易在潯陽江頭聽到一個彈琵琶女子的故事,琵琶女與丈夫分別,孤單寂寞冷,想起自己當年也風光過,而現在卻冷落至此,白居易聯想到自己的官宦生涯,便假借琵琶女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琵琶行》講了一個故事,也是一件實事。
  • 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為何卻寫下「《長恨歌》」?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視劇呢,是因為劇中由王大陸飾演的渤王在其中一集問馬摘星,說他很好奇,白居易名居易字樂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比較豁達的,為什麼卻寫下了《長恨歌》,而且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到底是有多恨?這一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為什麼寫下《長恨歌》。
  • 白居易與初戀情人的感情,讓人感動不已,對方更是終身沒有嫁人
    白居易與初戀情人的感情,讓人感動不已,對方更是終身沒有嫁人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白居易所寫的一些詩詞歌賦,可能很多的人對於他一生的經歷並不是特別了解,在唐朝他雖然是一個大文豪,卻是一個比較多情的男人,其實他之所以在感情當中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渣男,是與他的一段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 《長恨歌》的背後,是白居易一生愛而不得的情殤
    湘靈15歲那年,白居易給湘靈寫了第一首詩:《鄰女》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此後的六七年間,白居易經歷了父親的死亡,也曾回到過符離,與湘靈姑娘重逢。然而相聚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貞元14年,白居易27歲,他突然意識到,如果自己當了官,也許母親就允許自己和湘靈在一起了。為了前程,他又一次遠離湘靈,這次分別,他寫下了《寄湘靈》、《寒閨夜》和《長相思》。
  • 35歲還是單身狗的白居易,為啥能寫出盪氣迴腸的《長恨歌》
    白居易與《長恨歌》古人成親的早,蘇軾17歲就已經和王弗成親了,而白居易35歲還是單身狗這件事,有點不合常理。而更不合常理的是這枚35歲的單身狗,居然還寫出了讓人盪氣迴腸的《長恨歌》。《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老白一生有兩個了不起的成就。
  • 白居易和元稹:去他的《長恨歌》
    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他寫了《新樂府》五十篇,「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他拿著放大鏡努力找到了王朝每一個地方的問題:《賣炭翁》寫官市欺壓小民,《陰山道》寫貪官,《杏為梁》寫居住的奢侈,《紫毫筆》寫失職,《官牛》寫自私的丞相……但同時,他在開篇便寫了《七德舞》《法曲》,又寫了《牡丹芳》——也沒有忘記歌頌聖人與皇帝——萬方有罪,都是地痞、惡霸、朝臣的錯。
  • 何新:白居易《長恨歌》新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白居易《長恨歌》中有關於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故事的著名詩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 替唐肅宗「弒父」的《長恨歌》,是白居易拍給大唐的高級馬屁
    (關注「我是渭水徐公」,按照我自動回復的流程操作,你將得到更多、更全的寫作類乾貨)我在網上見到一個問題:白居易的《長恨歌》,直接拿皇帝開涮,為什麼沒有人舉報他呢?如果我們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白居易的《長恨歌》,讓唐肅宗李亨成功完成了「弒父」的過程,所以,像白居易這樣善於揣測聖意,辦事靠譜的大臣,只會得到皇帝的讚譽。就算有人舉報,白居易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 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戀,寫下一首名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戀,寫下一首名作,開頭兩句讓人想哭「愛而不得」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白居易最懂其中滋味。在唐代詩人中,白居易37歲才結婚,妥妥的晚婚。而晚婚的原因,據說和白居易的初戀有關。
  • 唐詩趣話:我梳白髮添新恨-白居易為何能成為「長恨歌主」
    此前有評論家推測,白居易是借詠唐玄宗與楊玉環的之事,來澆自己胸中的塊壘。而這個塊壘就是讓白居易抱憾終生的與湘靈的愛情。青梅竹馬,兩情相悅白居易出生在河南的新鄭縣東郭宅,11歲的時候,為了躲避家鄉的戰亂。白居易跟隨母親來到了父親白季庚做官的徐州,因為徐州也面臨著戰亂的困擾,於是父親就將他們母子安置在符離這個地方。
  • 文化 | 白居易 一曲長歌唱古今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長恨歌》之所以能夠成為千古絕唱,除卻這篇文採斐然的詩作本身所蘊含的巨大藝術魅力外,還因為其中流露出的對純真愛情和愛情悲劇的真情實感——在創作《長恨歌》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同樣令人唏噓不已的愛情故事……公元772年,白居易降生在這個已被安史之亂毀掉盛世的大唐
  • 長恨歌的精華,都在這八句之中
    白居易寫詩要求所有人能夠明白,所以看起來通俗易懂。正因為太通俗,反而有時候會被輕視。通俗易懂,並不意味著好寫,就拿悼念李白的詩來說,無論多少人寫過多少詩篇,恐怕都敵不過白居易的李白墓: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淺談白居易
    白居易作為中唐時期重要的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風格創作,他的政治主張以及體現其主張的諷喻詩,和其對詩歌創作過程中通俗性、寫實性風格的突出強調和表現,為後世文學作出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一生作詩2800餘首,有「詩王」之稱。他將自己的詩歌分為四類,除諷諭詩之外,還有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
  • 《潛別離》:白居易與湘靈,相識相戀44年,卻是無果而終的愛情
    尤其是詩人的初戀更是如此,我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與湘靈的初戀故事,成為詩歌史上流傳千古的佳話,至今仍有詩人和詩歌愛好者樂此不疲!10年後,白居易19歲,湘靈15歲,情竇初開的兩個人開始了偷偷的戀愛,這便是白居易的初戀,白居易曾在《鄰女》中寫這樣描述過湘靈:聘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 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在古代,冬至是闔家團圓的大節日,宦遊異鄉的白居易在冬至夜寫過很多首思念親人的詩歌,「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這首五絕同樣表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只是思念的對象由家人變成了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初戀——湘靈。
  • 白居易模仿白鵝寫了首詩送給仙鶴,看似風趣幽默,讀完卻讓人想哭
    我們都知道,白居易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人,不過他與李白不同,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而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被合稱為「元白」,與劉禹錫並稱為「劉白」。世人稱他為「詩魔」和「詩王」。中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他的一首詩作《琵琶行》,這首詩裡面表達了他的天涯淪落之恨,是對世人重利益,輕離別的落淚。還有一首他的詩作《長恨歌》,對於頗有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他通過寥寥數筆將其描繪,將人物心理的描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表現得淋漓盡致、潑墨如雨,使得讀者面對如此意境,心馳神往,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