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勝寺竟有一副雍正皇帝親題的匾額!而背後的故事更是離奇……

2021-02-12 洪洞588信息網

在廣勝上寺大雄寶殿內,釋迦佛像的中上方,懸有一方「六龍戲雙珠匾」。上寫「光輝萬古」四個大字,上款是「癸巳菊月」,下款是「皇四子和碩雍親王敬書」。是清雍正皇帝未登基之前寫的。所以人們叫其為「雍正匾」。

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三個皇帝。愛新覺羅氏,名胤禎,原名允禎。清聖祖康熙皇帝第四子。生於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十月三十日,其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 月胤禎被封多羅貝勒,時年二十歲;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晉封為和碩雍親王,時年三十一歲;康熙帝死後(1722年)胤禎繼位,時年四十五歲,次年(1723年)改元,年號雍正。雍正在位十三年。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死於園明園,五十八歲。「光輝萬古」匾是胤禎繼位前十年所書。時年(1713年)三十五歲。據考,雍正稱帝前留在社會上的手跡不多,因而廣勝寺大雄寶殿內的「雍正匾」,更顯其價值和分量。

該匾一周的「六龍」,脖子全仰在了木框之外,是難度極大的木雕做工,沒有高深的木刻美術造詣,很難達其藝標。因為他們深知這匾額上四顆剛勁雄強的字之分量。

提起這方「雍正匾,」在洪趙還流傳著一段動人的傳奇故事呢!

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但他知道他不是愛新覺羅氏的後代。而是漢人綢緞商衛光輝的親生子。有一年,康熙出宮春遊,見一美貌女子婀娜動人,遂派人將此女誘入宮中納為妃。這個女子便是京城綢緞商人衛光輝之妻,不久前與其完婚懷上了衛的骨肉。衛妻進宮不足七個月便生下一男孩。康熙皇帝因國事繁忙,宮廷紛煩,根本沒有深究愛妃生子的月份,便為天子取名胤禎。即是後來繼承皇位的雍正皇帝。

胤禎二十歲那年,生母衛妃生了一場病,在臨終前,她把胤禎叫到後宮,將二十年的隱私告訴了身為雍親王的他。至此胤禎才明了了自己的身世,暗暗懷念生父衛光輝。但是.他畢竟是「堂堂正正」的愛新覺羅氏之子,他要做皇上的繼承人,他要主宰社稷,對生父的懷念之情,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

癸巳年早春,雍親王胤禎來廣勝寺進香,在隨從們的簇擁下,他看著釋迦佛慈祥的面容頓時浮想聯翩。他想到釋迦佛就好比紫禁城的皇位,至高無上。想到自己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象皇阿瑪一樣富有四海,金口玉牙,說一不二。他激動萬分,深深參拜著佛祖。不知咋的,越是在他覺得至尊至上的時候,他總是不由得想起他的生父。不是生父給了他來到人間的肌體,他哪有如此顯赫的身價?然而越是在這種時候,他越不能把這個「鍋蓋」揭開,生父也只能悄悄地裝在他心底。

正在他冥冥思索之時,寺僧住持端來了文房四寶,「施主,老納方才見閣下舉止超凡,想閣下一定是知書達理的貴室人家,方取來筆墨伺候,敬索墨寶,為本寺大增光輝。不知可否?」

老僧的話觸動了胤禎。他似乎很注意話中的「大增光輝」一詞。於是胤禎略定了定神,將袖子挽起,操起一支粗壯的羊毫大筆,一語雙關地寫下了「光輝萬古」四個發自肺腑的大字。圍觀的侍從和寺裡的眾僧,個個稱讚親王明佛理,識佛意,有佛緣。然而他們那裡知道親王懷念生父的骨肉之情!

來廣勝寺一遊,雍親王懷念生父衛光輝的心事得到了了卻。這為後來雍正潛心操持國事,心安理得地為大清王朝執掌社稷奠定了良好心態。但是這個匾額的故事真情卻鮮為人知。

來源:洪洞廣勝寺景區

相關焦點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看看背後有哪些故事?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康熙御筆碑匾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康熙御筆碑牌匾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康熙御筆碑牌匾
  • 使二月河遇雍正皇帝
    不料讀了兩章,覺得不大對勁,甘鳳池仿如驚鴻,一閃即逝,主角漸漸換成了李衛、允祥、雍正皇帝等,舞臺不再是快意的江湖,而是壓抑的廟堂和幽暗的宮廷;最關鍵的是,當時我雖只是初中生,已經知道雍正奸同鬼蜮,行若狐鼠,這本書卻把他寫得那麼好,有勇有謀,有情有義,未免令人反胃。中午問表哥這是什麼書,他答: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恨水東逝》。《雍正皇帝》共計三部,《恨水東逝》乃是下部。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康熙御筆碑牌匾
  • 十全十美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真正的死因是什麼?
    大臣心說「哎呦這皇帝也忒不好伺候了」沒轍,回去又改。幾天之後,第三次上呈,雍正又說,關夫子硬帶勒得太緊,弄鬆一些,身背後沒有衣褶,要做出衣褶來,鞋大,膝小。這時候大臣就差點罵娘了,沒完沒了了。但是沒辦法,皇上讓改的,就這樣反反覆覆改到第五次,皇上總算滿意了,嗯~~~這回還差不多。你們什麼都幹不成,什麼都要朕來指導,你說這國家沒有朕行嗎?
  • 盤點雍正皇帝時期的4位議政大臣,其中有三位是雍正皇帝的親信
    雍正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比較神秘的一位皇帝,喜歡他的人說他是清朝歷史上最英明神武的皇帝,而不喜歡他的人,則說他是清朝歷史上最殘暴的皇帝;而真正的雍正皇帝,可能兩者都有。雍正皇帝勤勉執政,挽回了康熙末年的頹勢,為乾隆時期的鼎盛奠定了基礎;但同時,他又心狠手辣殺人無數。
  •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康熙晚期,九子奪嫡中雍正勝出,為何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晚期,皇子們為奪帝位,相互內鬥的宮廷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分為二派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 一塊匾額的故事(小說)
    無意間,胡德馨說出了五個字「糯米紅棗粥」,這下可幫了魯冀,他想到了師傅給他講過的一段故事,他心中有了辦法。雖然還是很痛心,但總比咔了當柴燒要好。胡德馨要給他講匾額的故事,這是他最想聽的。魯冀又點起了劣質的香菸,但臉上沒有一點愁苦,反倒有幾分得意。
  • 雍正皇帝究竟因何而亡?也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對於雍正的死,學者和民間人士皆眾說紛紜。在所有死因中,最為離奇的便是雍正被女俠呂四娘砍去了頭顱。呂四娘本是學者呂留良的女兒。呂留良素有反清復明的思想,一個叫曾靜的窮漢敬仰他的學問,竟自作主張,親自拜會雍正的屬下嶽鍾琪,想讓他「反清復明」。
  • 十三爺臨終前交待遺言, 雍正聽完了回去就殺掉了親兒子
    關鍵時刻胤祥趕到包圍暢春園,這才為胤禛解了圍,後來八王逼宮,又是老十三拼死護駕,這才保住了雍正的江山,當然雍正皇帝對十三爺也十分夠意思,在所有兄弟中,十三爺是結局最好的一位,不僅被封為鐵帽子王,而且死後還被改回原名,可見雍正對他到底有多倚重,十三爺雖然是一副俠義心腸,但是天不假年,年紀輕輕就去世了,這讓雍正十分痛心,十三爺鞍前馬後跟著雍正一輩子,臨終之前還在為雍正的江山考慮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雍正皇帝最為精妙、腹黑的一次權謀算計
    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科場舞弊案」的演變過程,產生過懷疑。反正小編覺得,整個「科場舞弊案」,乍看之下合情合理,可是細想之後,卻迷霧重重、非常詭異。可是,在劇中雍正曾經親口說過,試題是他「親自書寫、親自密封」,而且是藏在機密檔案柜子裡的。按理來說,弘時是不可能知道試題內容的;那麼,他到底是怎樣拿到科舉試題的,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 雍正皇帝正值盛年卻突然暴卒,他是怎麼死的?
    《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帝於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辦事」,至二十三日子時就駕崩了。短短的幾天內,雍正就突然離奇去世了,而清朝官方史書對於雍正突然去世也是一筆帶過。雍正帝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各種「謎」的皇帝,他的皇位是否正統,他老爹康熙是否是被他毒死的,雍正的陵寢為何不選擇建在清東陵,而是跑到相隔千裡以外的易縣去單獨建造皇陵,雍正突然離奇死亡,清朝對雍正去世原因又隻字未提。後世不免對雍正死亡的原因有各種猜測。後世對於雍正突然離奇死亡大致有這幾種猜測。
  • 滿清王朝:雍正皇帝把皇帝位置傳給弘曆,和親王弘晝如何自保
    經歷過前朝風霜雪雨的「弘晝」是雍正皇帝的老兒子,雍正十一年被封為「和親王」,當這位「和親王弘晝」得知父皇雍正把「儲君」的位置留給了哥哥「弘曆」後,馬上退到幕後!裝傻充愣是這位「和親王弘晝」的最大本事,雖然不見了排序三哥的弘時在幹什麼,自明白未來的皇帝位置不是自己的,乾脆離他們遠遠的躲起來,自己當一位逍遙自在王。
  • 匾額對聯,建築與書法的結合,那是我們曾經迷失的文化精神家園!
    敕造榮國府,敕造寧國府,敕造,說明府第是皇家花錢建造的,代表府第的淵源,體現了皇帝對賈家的隆恩盛寵。「榮國」和「寧國」體現了賈家的爵位,分別指榮國公和寧國公,分明告訴讀者這是兩座國公府。在古代人們的家大約分三個等級:皇帝或者皇族成員居住的地方叫宮,次一級的叫府,大多數指一定品級以上官吏和皇族之下的一個等級。尋常百姓家則叫「宅」或者「第」。
  • 雍正皇帝與十三爺允祥的關係是什麼樣的?真的有那麼好嗎?
    雍正皇帝與十三爺允祥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萬燈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在位於首都北京西南大約89公裡的淶水縣石亭鎮東營房村西雲溪水峪,有這樣一座清朝的王爺陵寢。該陵寢處於丘陵地帶,三面環山,依山傍水,林木豐茂,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是一塊不可多得風水吉地。
  • 鰲拜府應掛什麼匾額,最正確的答案是,級別不夠的人根本沒有匾額
    除了演員的演技遭到吐槽外,劇情的設定也不符合歷史,因為細心的網友發現鰲拜宅邸正門竟掛著一塊「鰲府」的匾額。看到「鰲府」,部分觀眾感覺沒有問題,大門大戶的人家都是有府邸的,而起名字是根據姓氏來的,比如:和珅的府邸叫「和府」,所以鰲拜的府邸叫「鰲府」,這完全沒有問題,但我們要知道,鰲拜不是漢人,他的姓氏不是「鰲」,真正的姓氏是「瓜爾佳氏」,也就是說,匾額上寫「鰲府」不正確,單純拿一個字做府邸名是行不通的。
  • 【漲知識】故宮每塊匾額都有出處
    今天我們一起順著天安門(紫禁城南門)走進故宮,去了解一下部分宮殿的匾額出處和含義。 01 有強調皇權之意。 03
  • 包括田文鏡,謀害雍正的嫌疑人有五個,真正下手的可能另有其人?
    那麼雍正皇帝遭了什麼大故呢?民間傳說的意見很一致:雍正是被人刺殺了!我們細看史料,就會發現雍正皇帝確實是非正常死亡,包括田文鏡,謀害雍正的嫌疑人有五個:嶽鍾琪和李衛自然是沒有責任的,但是乾隆和田文鏡有沒有嫌疑,可能就需要讀者諸君根據各方面史料,給出一個比較客觀的結論了。
  • 後世子弟百年遵循,雍正皇帝的高明創舉——秘密立儲
    清朝是關外的滿族建立的,他們並沒有中原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觀念,理論上,只要是皇帝的兒子都有機會繼承大統。其實,早在康熙朝時,康熙皇帝已經認識到了繼承人的問題,不過沒有付諸實施。那雍正帝為什麼創立秘密立儲制度呢?我以為有兩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