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現在國企還區分正式員工和合同工嗎?實際上:這都是老皇曆了。作為央企的人事,也經常與省企、市企的人事打交道。就目前的國企而言,除了一些大型國有企業中的一小部分特殊群體(特殊行業),依然保留著所謂的事業編制以外,大部分國有企業早已去行政化,按照市場化企業模式來運行了,大部分都是合同制員工。按照合同類別,可分為以下2類人群:一是勞動合同制員工;二是勞務合同制員工。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過去的國企強調控制人員編制
在計劃經濟時期,國有企業的管理和運行受政府影響較大。在人員管理上:強調編制,按照編制類別可劃分為:正式工、大集體、臨時工。
1.正式工。屬於正式編制,一般以國家和地方統一安排就業、分配就業的人群為主。
2.大集體。大集體是指財產屬於城鄉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註冊的經濟組織。大集體主要以職工家屬、城市待業青年、上山下鄉回城子女為主。按照不同的時間段,有的屬於正式編制,有的屬於編外人員。起於1978年,知青開始陸續返城。當時,國營企業招工機會少,國家為了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安排其子女和部分其他回城青年,在各國營企業廣開門路組織建立知青服務隊或服務社。此後,「大集體」、「小集體」紛紛誕生。截止時間全國各地略有差異。
3.臨時工。屬於編外人員,主要以城市待業青年、父母不在國企工作的群體為主。
二、現在的國企強調控制用工方式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國家逐步推進國有體制改革,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級別,過去的編制也逐漸隨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合同制用工。主要包括:勞動合同制、勞務派遣制。
1.勞動合同制。也就是過去所說的編內人員,與企業籤訂正式勞動合同,與國企屬於勞動關係。勞動合同制員工有如下特點:社保公積金由企業代扣代繳,工資由企業對應的開戶銀行同意支付,工作服、工作證由企業統一發放,個人信息錄入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且有統一的編號,退休時在國有企業退休。
2.勞務派遣制。也就是過去所說的編外人員,與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勞務合同,與國企屬於勞務關係。勞務合同制員工有如下特點:勞務派遣是用人單位,國有企業是用工單位,社保公積金由勞務派遣公司代扣代繳,工資由勞務公司對應的開戶銀行同意支付,退休時,大部分勞務派遣公司會提前一個月與職工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關係,由個人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辦理退休。
相對來說,勞務派遣制的職工的整體薪酬福利待遇,要遠低於勞動合同制職工。而且,勞務派遣制職工一般無法參與國有企業的職務職級晉升,唯一出路就是轉正。
寫在最後:
回到今天的問題:剛成立的一家省級國企,目前只有20來人,董事成員就佔了一半。我是公司通過社會招聘進去的,只面試沒有考試,說過試用期後籤合同,現在還區分正式員工和合同工嗎?
1.近年來,國企改革風生水起。上到中央,下到地方,三項制度改革、混改等工作進行得有聲有色。很多地方省屬企業也在整合資源,重組和調整。對於尤其是剛成立的省級國企,總部機關的人數一般都不會超過50人,他們承擔的主要工作就是發揮地方國資委和下屬企業的紐帶作用,協助管理好、經營好所屬企業。
2.因此,按照企業級別,一些央屬、省屬、市屬企業的總部機關的領導班子成員,一般都由當地的政府組織部統一管理和任命,甚至很多新成立的省屬企業,都是地方的政府領導兼職,他們的人事檔案一般也存在組織部統一保管。對於省屬企業中其餘的幹部職工,均由企業自主管理和任命,必要時需要報組織部備案。
3.所以,如果你是通過社招進入省屬總部機關,首先證明你還是很優秀的。其次,一般省屬企業招人,也是按照公務員的規格,逢招必考,一般要經過筆試、面試、背調、公示、體檢等程序。
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對於省屬企業正式職工,一經錄用,會直接籤訂勞動合同,自籤訂當月起繳納社保公積金,很少會在試用期以後再籤訂勞動合同的。因為試用期不籤合同是嚴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與常理不合。
雖然勞務派遣講究同工同酬,但在國有企業,能做到的屈指可數,不讓你去背鍋就不錯了。如果讓你去國有企業做勞務工,你怎麼選?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