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斯坦因、這麼厲害的人為什麼會一直聽命於...

2021-01-10 騰訊網

首先大家得明確一點,希特勒是憑藉魏瑪時代積累起的群眾基礎,在1933年,通過自下而上的選舉,拿到了最多選票,依據德國憲法規定,正式上臺組閣的。所以,納粹黨與希特勒的理論和行徑再醜惡,那也是民選的執政黨,合法的國家元首。再看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斯坦因,他們是職業軍人,軍人的本職工作就是服從國家命令,效忠政府,況且,希特勒這套政府班子還是民選出來的,合法上臺執政。

所以,出於國家領導人和政府的合法性與合理性的考慮,一個一戰的下士,帶著一群一戰的軍官發動了二戰,而且,多數軍官都堅定的效忠著這位下士,也不是特別讓人意外。

即使有馮·施陶芬貝格團隊的「女武神計劃——720事件」刺殺希特勒,但並不代表主流認知。在二戰的最後時刻,甚至一些國防軍德國高層(注意,非黨衛軍)和其家人選擇自殺給元首和第三帝國」殉葬「。比如,陸軍元帥莫德爾、陸軍參謀長克萊勃斯等等。

還有,希特勒復興國家雖然採用了「殺雞取卵」的方式,但不得不承認,效果出奇的好。

魏瑪時期的德國,經濟幾近崩潰,三分之一的失業率(還不包括婦女),馬克貶值的如同衛生紙。後來的風雲人物,納粹二把手——戈培爾,響噹噹的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歷,費大勁,託關係找熟人才搞到了一份銀行出納的工作........

而納粹上臺沒幾年,就業率竟然達到了接近100%(當然,還是不包括婦女),老百姓生活水平領先歐洲,一副蒸蒸日上的景象。

經濟和民生的改善還帶動了國際地位的提升,幾乎所有的日耳曼人都沉醉在了「德意志帝國」崛起的榮耀下。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更是神一樣的存在。

早年的一戰,對德國的身心那是巨大打擊。戰敗的德國猶如砧板上的魚肉,被割的四分五裂。剛復國的波蘭還趁火打劫,強行割了德國一條狹長的領土—但澤走廊和但澤自由港,這使得德國被一分為兩半,中間沒有任何的相連之地。

納粹政府致力於不斷的放大、煽動仇恨——英法遲早要對德國動手;波蘭霸佔的波德走廊,踐踏了德意志神聖的領土;捷克蘇臺德地區的日耳曼人被斯拉夫人踐踏....等等。

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斯坦因這些將領,他們本身就經歷過一戰戰敗的恥辱。此時,元首給了他們一血舊恥的機會,提供了個大舞臺,那可不是得抓緊了機會表現。

因此,希特勒通過一系經濟改革、開疆拓土的軍事手段,短時間就取得了神跡一般的成果,使得希特勒在德國軍隊中擁有了無與倫比的地位和威信。所以,此時,德國軍中的一大批優秀軍事將領都視希特勒為德國的救世主。加上希特勒個人魅力和宣傳術,國防軍也開始大搞各種發誓效忠希特勒的儀式,這種氛圍下,效忠元首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種類似於本能的認知。

此外,還有個客觀原因。納粹黨的反人道罪行(虐待戰俘、屠殺無辜平民、對猶太人、吉普賽人的種族滅絕等等)主要是黨衛軍實施的。

而且,整個戰爭當中,針對猶太人、吉普賽人的大屠殺是嚴格保密的,甚至大部分德國國防軍都不知道所謂的「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是什麼。

集中營的內幕也是德國戰敗後才被公開的,大部分德軍和老百姓之前完全被納粹政府蒙蔽,並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的存在。

(1945年在盟軍戰俘營中的德軍戰俘被組織集體觀看關於納粹集中營的紀錄片,眾多德軍官兵在觀看後紀錄片後都感到震驚、羞愧和無地自容,掩面而泣。)

戰後的紐倫堡審判也證實了,這些國防軍高層,雖然對一些反人類罪行影影綽綽的有所耳聞,但手段之殘忍,數目之龐大也是他們所料未及的。這些醜惡面他們沒有真正接觸到,所以一直保持著職業軍人的操守,效忠著自己的誓言。

最後,舉兩個例子。

隆美爾的多個下屬捲入了「720」刺殺希特勒事件,由此,隆美爾被懷疑是同黨。

1944年10月14日,隆美爾被登門到訪的「元首特使」(蓋世太保)告知,只要他按組織要求自殺,就不動他的親屬和他的幕僚,會被宣布死於重傷引發的疾病,還有體面的國葬,妻兒享受烈士家屬待遇時,一下子就從了。

隆美爾在赴死前對自己的兒子說,「元首能夠讓我選擇自殺已經是十分體面的了」,貌似還心存感激。

坦然赴死,也可以看作是下屬隆美爾,最後一次執行領導希特勒的命令,拿生命在做最後的效忠。

還有,希特勒自殺前指定的接班人,國防軍海軍元帥鄧尼茨。在接了希特勒兩個多禮拜的班,處理好投降的爛攤子之後,馬上被逮捕,送上了紐倫堡審判席,判了十年監禁。

而且,不同於大多數提前釋放的德國高層(比如,古德裡安就判了三年,還提前放了),鄧尼茨扎紮實實的服滿了10年,半天都沒少關,直到1956年才給放出來。

此時,連「馬爾梅迪慘案」的指揮官,因為屠殺戰俘,犯了「反人道罪「的而被判終身監禁的約阿希姆·派普都被提前釋放了。

鄧尼茨之所以被」特殊照顧「,除了狼群戰術中各色U-Boot擊毀了盟軍大小3500艘艦船這類罪證外,據說,還跟他老人家的一些言論有關。

與施佩爾等人祥林嫂般的高呼悔恨不同,鄧尼茨多種場合表示,並不後悔自己的作為,對國家忠誠,沒有錯,自己作為軍人,就應該在戰爭中對工作,對國家領袖盡心盡力。

結果,這言論一出來,就被直接定義成了「危險人物」。實際上,無論是在監禁中,還是回家後,這個所謂的「危險人物」絲毫沒有表現出危險的一面。

相關焦點

  • 假如隆美爾活到戰後,以他的行為會得到什麼懲罰嗎?
    這個主要看隆美爾向誰投降,投降英美盟軍,其下場應該是善終,畢竟投降英美聯軍古德裡安、曼斯坦因均得到善終。若投降蘇聯,有可能得不到善終。隆美爾必然善終古德裡安、曼斯坦因之所以會善終根本原因,德軍和英美聯軍交火時未出現大規模屠殺,雙方對待戰俘和平民較為文明。東線戰場上,德軍在蘇聯國土上進行過大事屠戮,對蘇軍戰俘絲毫不客氣,這讓蘇聯方面對待投降的德軍將士絲毫不留任何情面。
  • 古德裡安為何難被封帥
    古德裡安被譽為「閃擊戰」的創始人、德軍裝甲兵之父,他與曼施坦因、隆美爾並稱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 二戰中,隆美爾全權指揮進攻蘇聯,是否有成功的勝算?
    希特勒為了表彰隆美爾的攻擊,破格提拔隆美爾的軍銜為元帥,給予隆美爾十分高的榮譽。 然而在北非作戰後期,英軍名將蒙哥馬利被派往北非對付德軍,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中被蒙哥馬利擊敗,德國在北非的作戰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 曼斯坦因是德軍戰略大師,被希特勒解除兵權後,最終結局如何
    作為一名傑出的戰略大師,曼斯坦因指揮了多場關鍵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有不少人甚至認為他超越了古德裡安和隆美爾,理應位居三大名將之首。儘管曼斯坦因為納粹德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在二戰後期,卻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讓人唏噓不已。那麼,這位「戰略大師」究竟有著怎樣的一生呢?
  • 閃擊之父——古德裡安
    雖然德軍將帥中優秀人物不少,但如果要優中選優的話,隆美爾、曼施坦因和古德裡安這三位將領是世所公認的二戰德國三大名將,他們都是軍事天才,各有特點,其成就也難分高下。老古德裡安於1891年調防到阿爾薩斯州的科爾馬,於是古德裡安就在那裡上學了。到1900年,老古德裡安又調駐柏林州的聖阿伏德,這個小地方沒有高級中學,所以他必須到一個寄宿學校去。因為家庭收入有限,所以老古德裡安希望他的兩個兒子都去當兵,於是1901年4月5日,古德裡安就和他的弟弟一起進入了卡爾斯魯厄軍官學校,一直到1903 年4月,古德裡安又被轉到柏林附近的學校——大裡希特場的中央軍官學校。
  • 二戰德國名將隆美爾,為什麼被英國說成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
    在北非的輝煌戰績使得他被希特勒封為元帥,並和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一起成為二戰德國裝甲兵的三大名將。另外隆美爾在二戰中主要是活躍在西線和北非。西線德軍的暴行遠遠比不上東線,北非更是一片荒漠,渺無人煙,更不可能犯什麼戰爭罪行了。因此隆美爾在德軍將領裡是屬於比較乾淨的那種,沒有什麼太大的劣跡。
  • 二戰莫斯科戰役,古德裡安兵敗圖拉,閃擊戰遭遇惡劣天氣
    首先,閃擊戰使古德裡安成名,也給他戴了一個緊箍咒論名氣,德軍的古德裡安、曼施坦因、隆美爾和蘇軍的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和羅科索夫斯基好有一比;論才華,古德裡安在德軍中率先將閃擊戰理論發揚光大,而且最後還稀裡糊塗當上了總參謀長。
  • 這一仗,古德裡安發了牢騷,卻被後人篡改成「希特勒是神經病」
    本章我們就以對法行動中古德裡安大將的戰爭經歷來解答這個問題。 身為第三帝國四大名將之一,古德裡安被尊為「閃電戰他爹」。其既為德軍裝甲部隊的創始人,從無到有一手創建了德軍裝甲兵種,也是閃電戰理論的奠基人之一;在隨後的戰爭中身先士卒地指揮坦克部隊衝鋒在最前線,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戰果。「曼施坦因計劃」之所以能取得對法作戰的成功,古德裡安可謂首功!
  • 如果隆美爾真的能活到戰後,以他的行為,會得到怎麼樣的懲罰?
    如果隆美爾能活到戰後的話,那麼就要看他是被誰俘虜了,是被蘇軍俘虜還是美英盟軍俘虜。不過就德國戰敗前夕的情況來說,當時大量的德軍寧願跟蘇軍血拼一場,也要衝破蘇軍的防線去找美英盟軍投降,而隆美爾是個聰明人,所以他大概率會去找美英盟軍投降,而不是向蘇軍投降。
  • 二戰蘇德戰爭,古德裡安跟著閃擊戰大起大落,屋漏偏逢連陰雨
    又是什麼原因讓這個人跟閃擊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呢?01閃擊戰,裝甲進攻最有效的進攻方式在二戰德軍戰鬥系列裡,論資歷和指揮才能,絕對輪不到古德裡安說話,可論對裝甲進攻理論的認識,整個德軍陣營中,又沒人能與古德裡安一比高低。
  • 二戰納粹德國前五將軍排名,隆美爾僅列第三,第一敢硬懟希特勒
    第五名:古德裡安熟悉古德裡安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德國裝甲兵之父,如果說希特勒是納粹德國的精神和政治支柱的話,那古德裡安就是德國裝甲兵的戰略支柱,一支部隊戰略先行,因此古德裡安本應該排名再靠前一些才對,然而是幾個事情讓古德裡安在我心中只能排到第五名。
  • 隆美爾如果不被賜死:存活到戰爭結束,會被戰爭法庭判處有期徒刑
    與曼施坦因、古德裡安等名將一樣,隆美爾也是一名職業軍人,從客觀上講,絕對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兇,對他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是希特勒禍害天下的殺手。雖然不是貴族出身,是德軍之中少有的平民出身的陸軍元帥,但隆美爾卻絕對是個紳士,有著騎士精神,在其從軍生涯中,從未出現虐待並殺害戰俘的事情。
  • 古德裡安是德軍「閃電戰」創始人,為何最後被盟軍無罪釋放
    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的戰役,更是成為了古德裡安的代表之作。在之後德國的侵略戰爭中,古德裡安率領的部隊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勝利。古德裡安在戰爭中奪走了上百萬人的生命,有無數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儘管在莫斯科戰役失敗之後,古德裡安曾被撤職,過了一年多的閒散生活。但在德國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後,古德裡安又重新踏上了蘇德戰場。
  • 二戰德軍名將隆美爾到底厲害在哪裡,連對手都尊重他是真的嗎?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德軍最著名的戰將非隆美爾莫屬,他到底厲害在哪裡,據說就是作為對手的盟軍都很尊重他,這是真的嗎?二戰時德軍最著名的戰將非隆美爾莫屬,他到底厲害在哪裡,據說就是作為對手的盟軍都很尊重他,這是真的嗎?埃爾溫?隆美爾(1891年~1944年)為德國陸軍元帥,和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並稱二戰德軍三大名將,希特勒的愛將。
  • 隆美爾兵敗非洲後,為什麼不能去蘇聯戰場?7天解除80萬意軍武裝
    儘管他「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羞於見人,但還是渴望去戰鬥,通過勝利去洗刷非洲慘敗的「恥辱」。可是,他就像一枚「閒子」一樣,被晾在了一邊。隨著盟軍準備進攻西西里島,義大利的處境十分不妙。在德軍統帥部看來,意志不堅定的意軍,恐怕在第一輪交戰中,就會繳械投降。但從各方面的情報顯示,義大利人不準備等盟軍進攻,就可能投降了。眼下,能收拾義大利人的,只有隆美爾最合適。
  • 隆美爾被迫自殺,他的妻子兒子後來怎麼樣了?
    他和曼施坦因、古德裡安一起合稱為納粹德國三大名將;他有著「沙漠之狐」的外號;他聲名顯赫,至今仍然被人津津樂道。這個他就是二戰時期德國著名軍事將領,埃爾溫•隆美爾。
  • 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
    少年時期的古德裡安時間要回到1888年6月17日,在維斯瓦河邊的庫爾姆的一個職業軍人的家庭中,誕生了一個男孩兒,他的父親給他取名: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出生在職業軍人的家庭中,這也註定了古德裡安生來就不是平凡的。
  • 和曼施坦因、隆美爾齊名的名將,僅判三年就被釋放,戰術影響至今
    1888年6月17日,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出生在維斯瓦河邊的庫爾姆。他不僅是「閃擊戰」的創始人,同時還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倡導者,有「德國裝甲兵之父」之稱。在二戰後,他和曼施坦因、隆美爾並稱為德國的三大名將,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帝國之鷹」。古德裡安在青年時期就不滿足於現有的戰術、技術、兵種,加上他創造性的想像力,經常在軍事周刊雜誌上,發表一些探討當代軍事問題的文章。並對閃電戰術提出了奇襲、快速和集中的三個要素。他認為在作戰中,應該把大量的坦克集中使用。在坦克和飛機的密切配合下,專門突破敵方的某一個狹窄的區域。
  • 諾曼第登陸時,如果聽從隆美爾的建議,將坦克部署在灘頭,結果會怎樣?
    諾曼第戰役前,隆美爾建議將坦克部署在灘頭陣地,最終為何沒有這樣做? 1944年4月龍德施泰特和隆美爾在西線裝甲集群司令部發生爭吵,龍德施泰特為確保部隊機動性,希望將裝甲集群部署在距離海岸線較遠的地方。隆美爾認為在盟軍空中優勢打擊下,裝甲集群難於移動,只能成為盟軍活靶子,若未能及時將盟軍擊潰,這場戰爭便算失敗。
  • 二戰北非戰役,隆美爾靠什麼迅速晉升元帥?忠誠膽識和指揮才華
    與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不同,他們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古德裡安靠通信和研究後勤運輸入手,把英法德意四國在一戰中的裝甲作戰理論不斷進行升華,形成了德軍獨有的閃擊戰理論,從而與德軍的快速擴張理念一拍即合,古德裡安在二戰還沒打響之前就在德軍和德軍心中佔有一席之地;曼施坦因由於深諳官場法則,有頂頭上司和其它將領的庇護,以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謀略在德軍參謀人才中一枝獨秀,成為德軍難得的指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