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聽孝經【倫理教育】 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中華傳統文化水知道

2021-02-15 全球共修
關注公眾號:全球共修 回復阿彌陀佛、道德講堂……將獲得更多福利(詳見文章後)

水知道答案-此生必看的科學實驗【高清版】

水實驗報告

 

‍‍‍

孝敬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基石

中華文化是全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它能夠在世界上綿延幾千年,迄今依然屹立不搖,究其原因?乃在於曾子所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延續,從來就不是依靠於窮兵黷武,軍備、武力或兵器,也不是依靠於嚴刑峻法,威權法勢,而在於曾子所說的「民德」,意思是:一個民族或是一個國家,人民都有德行,這個國家或民族自然就能綿延不絕。孝經中引詩經「有覺德行,四國順之」,一國之長,人民的統帥,有很大的德行,那四方萬國的人民都會被感化而心悅誠服,因此一個國家或民族人民都能成為有德行的人,那麼有誰能使他的國家或民族滅亡呢?自然是沒有滅亡之理,只有長存之理。

深究此長存之理,就在於「慎終追遠」,古代聖賢曾子在《論語.學而篇》第九章拈出一句「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治理要道,而整部孝經皆在發揮這句話的深意。

    一國之長,人民的統帥首先「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治理人民要用禮儀來安置,移風易俗則在音樂濡沫,人民在團體生活中學習到禮樂教化,禮樂二字的涵義,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樂,五聲八音總名,象鼓鞞、木、虞也。」孔子最重禮樂,論語中常以禮樂並稱。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樂記云:「禮節民心,樂和民聲」,因此聖人從禮樂之進行學習並體悟出下和諧之至理。樂記曰:「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是以聖賢合乎視聽言行合乎禮樂,進而體悟到孝悌的道理。誠然,天下間最和諧最美貴之理莫過於孝悌,所以聖人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親愛表現在孝,禮順表現在悌,一國之長如何教人民孝悌之理呢?孝經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由孝悌之理中告訴人民要敬愛天下之父兄,如此這一國之長就成為人民的父母,如詩經所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國君如父母,人民怎麼能夠不遵守孝順友愛的道理呢!

    因此我們說中華傳統文化從來就是家的文化,天下原來就是一個家的道理,孝經將孝悌之理連結到君臣位份,則是「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意思是將孝悌的道理擴充到身為臣子部屬就是要敬重長上君王,這就是孝悌發揚的極致。「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孝悌之裡不斷的擴充,在家庭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社會上君臣各盡其份,彼此尊重敬愛,上行下效,一國之內自然風行草偃,德化教育百姓的功效顯著,人民自然而然遵行孝悌之道並樂在其中。

    治理國家天下者孝悌存心,愛敬人民,用父母之道行君臣之道,自然「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意思是說:先用敬愛與禮讓之心對待人民,人民必然不起紛爭,引導人民在禮儀樂教中學習孝悌,人民自然和睦。所以至聖先師孔子說事親的孝道以及禮敬兄長的忠順都可以推展為孝敬君臣的位份,因此孝敬的道理可以貫徹長幼環周天下,流傳後世,慎終追遠。

 【水聽孝經】

【水結晶呈現上下相承的樣貌,表現彼此尊重敬愛,展現出上行下效之整體感。此乃孝經敬愛之價值核心,以推闡孝敬存心,是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
【水結晶以純淨豐潤、光明微妙的形象展現,意諭孝道的實踐是自性本具德能的流露,如孝經所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然而慎終追遠並非謹慎追懷一人之祖先一人之宗廟,孝經聖治章有云:「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意思是說:人的德行當中,沒有比孝道更重大,而孝道沒有比尊敬父親更為重要的了。尊敬父親,沒有比天子祭天時,將祖先配享天帝更為重大的了。這件事自古以來,只有一個人做到,那就是周公。周公是人民具盡孝道的表率。人民知道父母生養之艱辛,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此人民具盡孝道,表現在「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意思是說:孝子侍奉父母親,日常居家的時候,當盡恭敬的心去侍候,起居飲食必加虔謹;奉養的時候,當盡其歡樂,承顏順志,無所拂逆;父母有病時,應盡憂慮的心去照料;父母去世,應盡哀痛的心去料理後事;祭祀的時候,應盡嚴肅的心去祭祀。以上五點完全做到,才能算是盡到侍奉雙親的責任,而這就是孝子事親的基礎。然而一國之君教導人民尊敬天地萬物,「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意思是:從前周朝的時候,武王逝世,周公輔相成王,攝理國家政治。制禮作樂。他為了報本追遠的孝道,創製在郊外祭天的祭禮,周公為表率追尊先祖先王,海內諸侯共祭,表演給天下人看,不要忘記祖先的恩德,要繼承並光大德行(「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而孝敬父母莫大於敬愛天地(「嚴父莫大於配天」)。古代的君王實踐孝道之至境,在於「天地明察,神明彰矣」,「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水結晶呈現上下承接,表示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富含傳承之意。依說文解字而觀,「孝」字是會意字,一個「老」字,加一個兒子的「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體叫「孝」。「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概念,我們從水結晶可看出一幅像是子背父的圖像,右邊的結晶像極中文字「子」,而左上方凸出的結晶儼然是兒子所背負的父親。水結晶清楚地展現「孝」會意字型態。【其他的水結晶皆呈現精美潔淨、祥和圓滿的樣態,彰顯孝敬之理貫徹長幼、環周天下。】悌是會意字,一個「心」字,跟一個弟弟的「弟」,心在弟旁,表示哥哥對弟弟妹妹的關心;心中有弟,就是兄弟間彼此誠心友愛,家業興旺,子孫綿延昌盛。水結晶各各展現圓滿豐盛、風華絕代的姿韻。   人民將孝悌之道推行到極致,自然就能得到神明的護佑,四海昇平,風雨以時,國泰民安,因此一國之長在表彰「宗廟致敬」及「郊祀后稷以配天」的道理,就在至誠至敬實踐孝悌,至德感應家國天下永保吉福。(孝經感應章第十六)從前英明的帝王侍奉父親,能盡孝道,所以祭祀上天的時候,能夠明白上天庇護萬物的道理;侍奉母親,能盡孝道,所以祭祀后土的時候,能夠明察大地生長萬物的道理;推孝為悌,長幼有序,所以上下尊卑有條不紊;孝而至於事天地能明察,則天時順而休徵應,地道寧而萬物成,神明之佑於是乎彰矣。所以雖然是貴為天子,但一定有比他更尊貴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親;一定有比他先出生的人,那就是他的兄長;至於宗廟之祭,必致其敬,事死如生,不敢有一毫之不誠,是不忘其親也;修持其身,謹慎其行,恐萬一有失,而辱沒了祖先的名譽。在宗廟祭祀時,表達敬意,那麼祖先的神靈也會顯現,前來享受。孝悌既臻其極,則至性自然通徹於神明,德教自然光顯於四海,遠近幽明,無所隔礙。《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上說:『從西從東,從南從北,沒有人不服從。』以上梳理古代聖賢的經典-孝經為孝敬之價值核心,推闡孝敬存心,敬愛乃人類的天性,孝敬確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古人從禮樂教化中透過德行的顯揚與感應,和諧天地萬物,並與鬼神感而遂通,中華傳統文化的至德要道,便在孝敬的精神。

極樂寺網站地址:https://www.amtbtn.org/laboratoryinfo_show.php?pi=1&i=2&s=4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一:水看影片-【羅倫佐的油】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二:水看影片-【帝企鵝日記】

【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殺害】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六:它很痛苦,你知道嗎?

【生活中幸運的秘密】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七:來自於讚美的能量!心念布的力量

【和諧愛護地球】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九:成果八:旺加裡‧瑪塔伊博士-種樹之母

【和諧愛護眾生】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九:代眾生苦,行菩薩道─德雷莎修女

【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十:具有菩薩心腸的小女孩為食物哭泣

【小小善念改變世界】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十一 我們所看到的是什麼樣的世界,完全取決於我們的自心

①微店[阿彌陀佛大超市]:https://weidian.com/s/240735271②淘寶搜索店鋪[阿彌陀佛大超市]:https://shop148975794.taobao.com免費結緣法界播經機、念佛機、書籍等各類法寶平臺諸功德,全部回向給文章作者、關注轉載眾讀者、合作平臺等相關所有人員和我們的親人等一切有緣眾生以及一切法界眾生。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你若喜歡,點個好看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墮胎殺子啊】【12000人嬰靈超度法會】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十二 母親的懺悔!媽媽對不起你們! 沒能將你們留下來…
    關注公眾號:全球共修 回復阿彌陀佛、道德講堂……將獲得更多福利(詳見文章後)水知道答案-此生必看的科學實驗【高清版
  • 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康金勝十年公益人生精彩瞬間——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麼?康校長:學習所用教材全部是儒家經典《弟子規》、《常禮舉要》、《孝經》、《論語》、《群書治要》等。教學內容是依據儒家經典講倫理、講道德。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處理這些關係的道德準則。人與人之間有五種關係,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 【收藏】化解天災人禍水知道—華嚴實驗室水結晶實驗 「阿彌陀佛」是代表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是智慧,無量壽是福德
    ——華嚴實驗室水結晶實驗」。希望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化解所有衝突,從個人衝突、父子衝突、夫婦衝突、家庭衝突、朋友衝突統統化解,一直到族群的衝突、文化的衝突、國家的衝突,無一不是用教學的方法來化解。 在華嚴水結晶實驗中,水看各宗教經典法語呈現和「愛」的水結晶一般璀璨美麗,證明學習宗教經典可以幫助喚醒人類「愛」與「慈悲」的善念,而這個善念念力的力量可以消弭衝突,化解災難。
  • 文化自信,需要繼承中華傳統和先秦思想文化,重構現代倫理價值觀
    愛國主義讓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更濃鬱,西方人的自由自私的個人主義,更凸顯了中國傳統和合文化的珍貴,西方適者生存自然競爭法則充滿著反人性,仁義禮智信的儒學傳統更具道義,這場思想教育,讓如今中國人對宣傳西方價值觀的公知充滿反感,反公知的思潮,就是中國人對西方感性認識的表現,但走向理性認知還有距離。
  • 孝道在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中的地位
    一、中華文化發展的特點中華傳統文化以儒、佛、道三家為主幹 ,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形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整體。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 、堯、舜、禹等原始氏族時期 ,到夏朝的奴隸社會建立,至秦的封建制的確立之後綿延發展至今。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是重視倫理、倡導道德至上、重和諧與統一、重實際、追求穩定。1、從崇尚倫理道德的原則出發,主張用道德手段治國安民,才能從根本上真正治理好國家。
  • 黑龍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進社區
    2020年11月12日上午,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檢察院、寶清縣司法局和縣社區指導中心在寶清縣和平社區為70餘名社區矯正人員舉辦了一期主題為《學習聖賢智慧改變人生命運》的傳統文化幫教輔導班,幫助社區矯正人員實施社區矯正。
  • 華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範學校,落戶新鄉市冠英國際學校
    冠英教育集團創始人高冠英在會上進行了講話:「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對每個學生的道德修養、學習理解、思想品質、倫理觀念都有重要的作用,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可以幫助孩子在感知、體驗和創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提升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完成調整補充工作
    中國水利網站7月29日訊 (通訊員 雷偉偉)近日,經部領導批准同意,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完成了調整補充工作,新的專委會名單正式公布。  按照水利部黨組工作部署,政研會於2019年啟動中華水文化專家委員會的調整增補工作。
  • 優秀傳統文化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南昌工程學院中華優秀...
    以孟子的自然生命觀理論教育當代大學生要珍愛生命、認識死亡;以孟子的精神生命觀理論教育當代大學生要知道孝悌感恩、自我反省;以孟子的社會生命觀理論教育當代大學生要明曉「和諧共生」,要有「自知之明」,要求大學生具有感悟自身角色定位的能力,達到人與自然及社會的和諧。「《大學》十二講」立足傳統文化經典《大學》,分別從原典、釋義、解讀三個方面做了詳細的注釋與論述。
  • 時下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點工作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面臨如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當前的重點工作:1.傳統文化師資力量培訓 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師資是一個巨大的缺口。呼籲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教育等主管部門要整合各個教育培訓機構資源、社會力量以及有識之士的共同參與,智慧引導,才能培養大批合格師資,建立有願力有能力的優秀人才庫。
  • 【思政講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作者簡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14年3月經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審議同意,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並明確提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緊密結合
  • 傳承耕育倫理道德、弘揚中華耕育文化與耕育文明
    耕育倫理道德(下稱倫德)是耕育倫理和耕育道德的合稱,耕育倫德是在中華農耕倫德精粹的基礎上,與生態倫德、耕育文化、耕育文明綜合集成的優秀活態體系,也是中華倫德的傳承與創新。耕育倫理道德核心理念:善良真誠、互敬互愛、天地人和、修身保節。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理想信念教育
    借鑑和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要素和有益經驗,既可以為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引導路徑,也可以弘揚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實現民族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直接關係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能否實現。
  • 學者康震澳門開講中華傳統文化
    圖為康震在澳門城市大學作「中華文化的智慧、情感與境界」講座。 龍土有 攝中新網澳門12月15日電 (記者 龍土有)12月14日,著名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澳門作中華文化系列講座,通過深刻解讀、生動闡述,讓澳門師生充分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傳承中華文化精髓 慈明中華文化培訓班長清開講
    大眾網濟南12月21日訊(記者 孫海燕 通訊員 孟祥江)12月18日,第一期慈明中華文化培訓班在靈巖開講。記者了解到,該活動旨在傳承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培養倫理道德素養。儒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再次受到世人熱切關注。
  • 鎮江市丹徒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打造珠心算實驗隊伍
    為進一步推進珠心算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建設,加快珠心算教育實驗骨幹教師隊伍的培養,近日,江蘇省珠心算教育實驗基地學校工作交流暨「種子教師」培養工程啟動活動在鎮江市宜城小學舉行,來自全省的珠心算基地學校負責人以及「種子教師」培養對象參加活動。
  • 民胞物與:古代生態倫理典範
    中華文明悠悠五千年,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化。如果說,「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生態哲學認知的範式,那麼,「民胞物與」就是中國古代生態倫理訴求的典範,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規律的科學認知,至今仍給人以啟示。
  • 大窪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2016年冬至祭祖典禮
    2016年12月18日,盤錦市大窪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興城市傳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冬至祭祖典禮在興城市溫泉賓館養老院隆重舉行。
  • 大方家訓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學習閱讀:康熙庭訓格言2.066用水最切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九、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