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答案-此生必看的科學實驗【高清版】
水實驗報告
孝敬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基石
中華文化是全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它能夠在世界上綿延幾千年,迄今依然屹立不搖,究其原因?乃在於曾子所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延續,從來就不是依靠於窮兵黷武,軍備、武力或兵器,也不是依靠於嚴刑峻法,威權法勢,而在於曾子所說的「民德」,意思是:一個民族或是一個國家,人民都有德行,這個國家或民族自然就能綿延不絕。孝經中引詩經「有覺德行,四國順之」,一國之長,人民的統帥,有很大的德行,那四方萬國的人民都會被感化而心悅誠服,因此一個國家或民族人民都能成為有德行的人,那麼有誰能使他的國家或民族滅亡呢?自然是沒有滅亡之理,只有長存之理。
深究此長存之理,就在於「慎終追遠」,古代聖賢曾子在《論語.學而篇》第九章拈出一句「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治理要道,而整部孝經皆在發揮這句話的深意。
一國之長,人民的統帥首先「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孝經廣要道章第十二)治理人民要用禮儀來安置,移風易俗則在音樂濡沫,人民在團體生活中學習到禮樂教化,禮樂二字的涵義,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樂,五聲八音總名,象鼓鞞、木、虞也。」孔子最重禮樂,論語中常以禮樂並稱。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樂記云:「禮節民心,樂和民聲」,因此聖人從禮樂之進行學習並體悟出下和諧之至理。樂記曰:「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是以聖賢合乎視聽言行合乎禮樂,進而體悟到孝悌的道理。誠然,天下間最和諧最美貴之理莫過於孝悌,所以聖人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親愛表現在孝,禮順表現在悌,一國之長如何教人民孝悌之理呢?孝經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由孝悌之理中告訴人民要敬愛天下之父兄,如此這一國之長就成為人民的父母,如詩經所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國君如父母,人民怎麼能夠不遵守孝順友愛的道理呢!
因此我們說中華傳統文化從來就是家的文化,天下原來就是一個家的道理,孝經將孝悌之理連結到君臣位份,則是「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意思是將孝悌的道理擴充到身為臣子部屬就是要敬重長上君王,這就是孝悌發揚的極致。「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孝悌之裡不斷的擴充,在家庭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社會上君臣各盡其份,彼此尊重敬愛,上行下效,一國之內自然風行草偃,德化教育百姓的功效顯著,人民自然而然遵行孝悌之道並樂在其中。
治理國家天下者孝悌存心,愛敬人民,用父母之道行君臣之道,自然「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意思是說:先用敬愛與禮讓之心對待人民,人民必然不起紛爭,引導人民在禮儀樂教中學習孝悌,人民自然和睦。所以至聖先師孔子說事親的孝道以及禮敬兄長的忠順都可以推展為孝敬君臣的位份,因此孝敬的道理可以貫徹長幼環周天下,流傳後世,慎終追遠。
【水聽孝經】
【水結晶呈現上下相承的樣貌,表現彼此尊重敬愛,展現出上行下效之整體感。此乃孝經敬愛之價值核心,以推闡孝敬存心,是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石】極樂寺網站地址:https://www.amtbtn.org/laboratoryinfo_show.php?pi=1&i=2&s=4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一:水看影片-【羅倫佐的油】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二:水看影片-【帝企鵝日記】
【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殺害】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六:它很痛苦,你知道嗎?
【生活中幸運的秘密】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七:來自於讚美的能量!心念布的力量
【和諧愛護地球】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九:成果八:旺加裡‧瑪塔伊博士-種樹之母
【和諧愛護眾生】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九:代眾生苦,行菩薩道─德雷莎修女
【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十:具有菩薩心腸的小女孩為食物哭泣
【小小善念改變世界】極樂寺華嚴實驗室 成果十一 我們所看到的是什麼樣的世界,完全取決於我們的自心
①微店[阿彌陀佛大超市]:https://weidian.com/s/240735271②淘寶搜索店鋪[阿彌陀佛大超市]:https://shop148975794.taobao.com免費結緣法界播經機、念佛機、書籍等各類法寶平臺諸功德,全部回向給文章作者、關注轉載眾讀者、合作平臺等相關所有人員和我們的親人等一切有緣眾生以及一切法界眾生。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