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生物製劑進入中國一年 近萬患者受益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新一代生物製劑進入中國一年 近萬患者受益

炎炎夏日,本應長裙飄逸、短褲涼爽。然而有這樣一群人,因為身上的紅疹、斑塊和皮屑,就算滿頭大汗,也要用長衣長褲把自己包裹起來;還有人無法工作,甚至不敢走出家門。原來,他們患的是被稱為「不死癌症」的銀屑病。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免疫系統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頑固性、復發性疾病。「銀屑病尚無治癒方法,患者往往需終生治療,以控制及穩定病情,減緩發展進程。」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教授介紹。

我國患者超過650萬,發病受遺傳、環境影響較大

數據顯示,我國的銀屑病患病率約為0.47%,患者人數超過650萬,約57.3%病情已發展為中重度。銀屑病好發於皮膚、指甲、手掌、面部等全身任何部位,皮膚損傷對稱居多,邊界清晰,紅疹和斑塊,通常覆蓋白色或銀色的鱗片,可引起瘙癢和刺痛。張建中教授表示,銀屑病的病因多樣,最重要的是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有數據顯示,父/母都有銀屑病,孩子遺傳概率約為40%-50%;父/母一方患銀屑病,孩子遺傳概率約為10%-20%。「銀屑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女患病率相近,約2/3的患者在40歲以前發病。除遺傳因素外,還與環境因素如潮溼、外傷、飲酒、精神緊張等因素有關。」

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於2018年7月-9月開展了《中國銀屑病疾病負擔及生存質量》調研項目。此次調研通過銀屑病病友互助網,共收集了來自全國多個地區、年齡介於18-69歲間的497名銀屑病患者問卷信息,其中輕度患者190名,中重度患者307名。結果顯示,銀屑病給我國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心理負擔和社會負擔,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且銀屑病嚴重程度越高,對患者的總體影響就越大。

結果顯示,在調研前的一年中,89%的患者表示有精神壓力;78%的患者曾有遭受過歧視的經歷;34%的患者因患銀屑病有自殺念頭,5%的患者曾實施過自殺行為。相對輕度患者,中重度患者的心理負擔更為突出,有精神壓力、有過被歧視、有自殺傾向和曾有自殺行為者比例分別為99%、91%、46%和7%,高於整體水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僅有11%的患者曾尋求過心理治療,51.5%的患者為減輕心理壓力,而選擇封閉自己,不與社會、朋友,甚至家人接觸,對自身健康及社會發展而言都存在極大的隱患。

銀屑病帶來的醫療成本和社會負擔也不容小覷。報告顯示,銀屑病患者醫療總支出佔年收入20%,年住院率13%(中重度患者住院率26%)。與此同時,有37%的患者因患銀屑病失業,73%的患者表示因銀屑病而降低工作效率,中重度銀屑病患者中,失業率更是高達48%;患者最大治療需求為:快速修復皮膚、正常參與社會活動或工作和降低治療費用。

新一代生物製劑安全、有效,專家建議納入醫保報銷

銀屑病的分型主要包括尋常型、膿皰型、紅皮病型及關節病型銀屑病和銀屑病共病。其中,斑塊狀銀屑病約佔銀屑病的80%-90%,是銀屑病最常見的表現形式。除皮膚症狀外,中重度銀屑病患者可合併其他相關疾病如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被稱為銀屑病共病。隨著研究的深入,銀屑病共病從最初合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關節炎,到逐漸認識到合併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理疾病及一些肝腎疾病的風險增加。

在我國,傳統的銀屑病治療方式包括局部治療(即外用藥治療)、光照療法以及系統治療(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局部外用藥物可以間歇或長期使用,治療的持續時間取決於藥物的效果和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維生素D衍生物、維A酸類和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物理治療包括紫外線和雷射治療。近年來隨著醫學進步,多種針對銀屑病發病機制的生物製劑問世,可用來治療中、重度銀屑病,主要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和新型白介素類抑制劑兩大類。臨床研究表明,生物製劑具有安全、高效、作用迅速及不良反應少等特點。而且生物製劑也在不斷精進。其中,作用於白介素類靶點的新型生物製劑在治療中重度銀屑病中優勢較為明顯。

「以全人源白介素-17A抑制劑司庫奇尤單抗為例。針對中國患者,它做過一個III期臨床研究,我是這個研究的全國組長。研究顯示,在所有接受司庫奇尤單抗300毫克治療的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中,近九成患者在第16周實現皮損清除或幾乎清除,數據較其他國家和地區更為出色。」張建中教授表示,「自2019年新一代白介素類抑制劑進入中國,已有近萬名患者受益。從臨床實際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來看,我認為白介素類抑制劑是銀屑病生物製劑治療的未來趨勢。」

最後,張建中教授建議:「去年有三個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納入醫保,我希望新一代的白介素類抑制劑今年也能進入。另外,希望廠家最好也能把價格再下調一些,讓更多患者享受到現代醫學進步的成果。」

新京報記者 嶽清秀

相關焦點

  • 創新療法給銀屑病患者帶來福音 患者期盼新一代生物製劑納入醫保
    「銀屑病不僅會損害健康皮膚,還會給患者心理造成嚴重的打擊,對患者的經濟、社會交往等方方面面造成負面影響,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張建中教授指出。一項《中國銀屑病疾病負擔及生存質量》調研發現,在調研前的一年中,89%的患者表示有精神壓力;78%的患者曾遭受過歧視的經歷;34%的患者因患銀屑病有自殺念頭,5%的患者過去一年曾實施過自殺行為。
  • 新一代白介素生物製劑破譯「銀屑病」密碼首公開
    銀屑病生物製劑不斷進化 2019年是中國銀屑病白介素生物製劑元年目前,我國約有600萬以上銀屑病患者。傳統系統治療的療效無法滿足許多患者的臨床需求。他們期待更好的治療方式及治療效果。 2000年以來,用於治療銀屑病的生物製劑陸續登陸中國,並快速迭代,湧現了一批以腫瘤壞死因子(TNF-α)為靶點的第一代生物製劑;2009年,IL-12/23抑制劑的出現開啟了白介素治療銀屑病的大門;2019年,兩款IL-17A抑制劑相繼在中國獲批上市,業界普遍認為,這標誌著中國迎來銀屑病白介素生物製劑的元年。
  • 生物製劑——銀屑病患者的新希望
    1.什麼是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療法始於2000年,可以用來治療中重度銀屑病及銀屑病性關節炎的患者。 2019年下旬,針對IL-17和IL-12/23的生物製劑通過審批成功進入中國。與既往的治療手段相比,最新的IL-17類生物製劑將無論是從療效上還是安全性上都較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根據目前中國臨床試驗的數據,在接受治療第12周的時候,97.7%的患者銀屑病面積和嚴重性改善75%,87%的患者銀屑病面積和嚴重性改善了90%。
  • 600萬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又添新藥,生物製劑恩瑞舒四地開出處方
    健康時報記者 尹薇8月9日,先聲藥業與百時美施貴寶聯合宣告其合作開發的自身免疫系統創新藥恩瑞舒(阿巴西普注射液)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進入商業流通環節。600萬中國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的達標率只有8.6%左右中國現有類風關患者600萬,且這個數字逐年遞增。2020年7月,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國家風溼病數據中心發布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發展報告》顯示,在我國現有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中,40-60歲是這個疾病的高發年齡段,發病人群中50歲以上女性多於男性。
  • 專家呼籲銀屑病靶向生物製劑能儘快進醫保
    梁雲生介紹,根據流行病學顯示,我國銀屑病發病率大概為0.47%,按這個數據估算,中國銀屑病患者高達650萬。此外,銀屑病發病呈現冬重夏輕和北多南少的特點,由於溼熱和出汗,廣州銀屑病發病率相對於北方城市更低。銀屑病發病存在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因素,十幾年來中國銀屑病的發病人數不斷增多,楊斌認為跟現代生活的變化,如工作壓力增大,高糖高脂飲食,環境汙染等等有關係。
  • 武田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安吉優中國上市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11月22日,武田中國宣布,旗下全新機制人源化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安吉優(注射用維得利珠單抗)中國上市,適用於對傳統治療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抑制劑應答不充分、失應答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成人患者。
  • ...需要ICS的慢阻肺患者?生物製劑研發存在哪些挑戰?影像學也能診斷?
    90%慢阻肺患者起因於吸菸,全世界有6億慢阻肺患者,我國有近1億慢阻肺患者,德國有7百萬慢阻肺患者,美國有1千5百萬慢阻肺患者+1千2百萬慢阻肺患者未診斷/誤診,其實人口比例差不多,這是符合世界統計學數據的。慢阻肺為第三位死亡原因(在中風和心肌梗死之後)和第二位致殘原因,美國每年醫療費用500億美元。所以,發達國家也存在這些問題。戒菸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慢阻肺可以治療,但必須診斷。
  • 全球首個GSK生物製劑倍力騰為系統性紅斑狼瘡兒童患者帶來希望
    圖說:徐虹教授 採訪對象提供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倍力騰(化學名:貝利尤單抗)以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成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生物製劑身份首次亮相,備受矚目。第三屆進博會上,貝利尤單抗有了另一個身份——全球首個且唯一用於治療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為飽受疾病困擾的患兒和家庭帶來新的治療選擇。目前,我國約有6萬名兒童SLE患者,與成人SLE相比,兒童SLE標準化死亡率是成人SLE的近6倍,具有起病更急、病情更重、病程更遷徙、腎臟及神經系統受累更嚴重的特點。
  • 北大人民醫院蔡林來保解讀銀屑病的生物製劑療法
    河北新聞網訊(楊永林)近年來,隨著對銀屑病發病機制的不斷深入研究,新一代白介素抑制劑從安全性、有效性等各方面都有望幫助患者實現更高治療目標,不過,生物製劑的普及度、可及性仍然受限。12月12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蔡林,來到保定華仁皮膚病醫院的華仁直播間和廣大患者分享了生物製劑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
  • ECCO大會焦點話題:2020年代,抗-TNF生物製劑是否已經過時?
    隨著眾多新一代IBD藥物的出現,最早的抗-TNF藥物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隨著眾多新一代炎症性腸病(IBD)藥物的出現,最早的抗-TNF藥物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回顧過去20年不斷嘗試優化抗-TNF藥物的道路。實際上在接受抗-TNF藥物治療的患者中,我們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治療目標:黏膜癒合。
  • 各類生物製劑如何規範使用才更安全|上篇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針對各種新靶點的生物製劑層出不窮,顯著提升了銀屑病的治療效果。 生物製劑的安全性相比傳統治療藥物更有保障,不過,小編此前也接到銀友反饋,使用生物製劑後查出了結核、B肝以及嚴重感染等不良事件。
  • 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生物製劑將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成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生物製劑倍力騰備受矚目。一年來,倍力騰已惠及眾多中國患者,其兒科適應症也被列入國家優先審評審批名單。第三屆進博會在即,倍力騰將以全新身份——全球首個且唯一獲批兒童和成人SLE的生物製劑亮相,為飽受疾病困擾的患兒和家庭帶來全新治療選擇。兒童SLE患病率約為1.89-25.70/10萬,全中國約有6萬患兒。
  • 全新治療銀屑病生物製劑面世,僅需3個月注射一次!
    直到他決心積極治療,注射低抗藥性、高穩定性的生物製劑,病情才得到大幅度改善,也開始慢慢走出銀屑陰影。有醫生指出,接受高成效藥物治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社會大眾放下對此病的誤解和謬論,才是銀屑病患者的最佳良藥。每一位銀屑病患者都需要得到社會的理解、愛戴和幫助。
  • 一文讀懂: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機制
    生物製劑,是近幾十年在風溼免疫領域逐漸被廣泛應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儘管在醫學專業領域已有不少大規模臨床研究,但對於廣大的病患群體而言,生物製劑還是處於神秘又高冷的地位。
  • GSK生物製劑*倍力騰二度參展進博會,為系統性紅斑...
    貝利尤單抗已在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地區獲批用於5歲以上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成為全球唯一獲批用於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在中國,貝利尤單抗於2019年7月獲批與常規治療聯合,用於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動的活動性、自身抗體陽性的SLE成年患者。
  • 疫情迴轉期炎症性腸病患者生物製劑-英夫利西單抗治療注意事項
    目前英夫利西單抗是在中國炎症性腸病(IBD)患者中使用最多最廣泛的生物製劑。 a) 有關於推遲輸注以及緩解狀態下後續治療的建議 對於已經進入較長時間(1年以上)的緩解期並且復發風險相對較低(比如達到黏膜癒合)的患者,可以適當推遲輸注。較理想狀況是可以早日恢復注射,建議推遲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推遲時間不超過3個月。
  • 生物製劑(biologics)——改變風溼免疫性疾病治療的一類新藥物
    到醫院就診過的風溼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很多人都聽醫生說過生物製劑藥物,甚至還有不少患者朋友使用過、正在使用或打算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到底是一種什麼藥物,都有哪些種類,什麼時候該使用,以及有無副作用,可能很多人還不太了解,在這裡我和大家談一下。
  • 蘇茵教授:生物製劑在風溼性疾病中的獲益和相關臨床熱議話題
    會上,來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的蘇茵教授分享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製劑治療進展及臨床關注的一些問題。 國產TNF-α抑制劑的上市擴大了患者接受治療的機會 據統計,我國有近2000萬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患者。
  • 生物製劑/靶向治療時代來臨,未來兩年皮膚病治療將會發生巨變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10月10日,第三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病康復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廣州召開,來自國內知名的皮膚病專家就慢性皮膚病的結構與功能康復、患者身體與心理康復等熱點問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同時制定、應用和推廣皮膚病康復規範與指南,開拓皮膚病康復新領域。
  • 【漲知識 開眼界】一群銀屑病患者到生物製劑生產車間一探究竟
    「生物製劑」對於牛吧的患友來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了,不少人已經用上了生物製劑來治療銀屑病,即使沒有用過生物製劑的,恐怕也耳濡目染過許多次了。 生物製劑給大家普遍的印象是「效果好」「價格貴」。 社群裡面經常有人好奇的問到:「生物製劑究竟是什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