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戰首功到底是諸葛亮還是周瑜?總算有了客觀評價

2020-12-23 騰訊網

赤壁大戰是爭議比較多的一場戰役,有人說沒有諸葛亮借東風赤壁大戰就不會贏,首功應該歸屬諸葛亮;也有人說諸葛亮在赤壁大戰中根本就沒有出現,調兵遣將、戰略部署全都是周瑜,所以赤壁大戰和諸葛亮沒有關係,實際是周瑜打贏了曹操;更有甚者,找出三國志和一些野史,乾脆說赤壁大戰根本就不存在,而是曹操士兵水土不服,生病嚴重,曹操自己燒了戰船撤軍而已,和周瑜諸葛亮都沒有關係。看了這些,我也有點按捺不住,想要來研究一番,看看真相。

諸葛亮

赤壁大戰調兵遣將出力方是周瑜

赤壁大戰開始之前,各種運籌帷幄及部署,皆是周瑜一手操辦,這一點沒有疑問。孫權和周瑜在決定抗曹開始,周瑜領兵駐紮於三江口,先和曹操打了一場遭遇戰,周瑜勝利。

曹操仗著自己兵多,打了敗仗,公然還派蔣幹去說服周瑜投降,這也是沒誰了,打敗了的一方要求打勝利的一方投降,只有曹操想得出來。周瑜首戰告捷,開始摸清曹操的實際情況,用計除掉了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又計劃使用火攻。於是經過多方面的安排,黃蓋獻苦肉計,欺騙蔡和、蔡中上當;龐統獻連環計讓曹操連鎖戰船;闞[kàn]澤、甘寧假意和曹操派去詐降的蔡中蔡和傳遞詐降消息。

周瑜

在赤壁大戰中劉備是真的沒有出一兵一馬,在東南風起時,諸葛亮也回夏口去見劉備去了。真正真刀實槍和曹操幹仗的是周瑜,所有的部署如該怎麼打,派誰去哪裡,如何進攻等全是周瑜一手所辦。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的作用是聯盟成功,借得東‍風‍‍‍

赤壁大戰中諸葛亮的作用就是借得東風,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貢獻。在赤壁大戰開始之前,諸葛亮是作為使者去請求孫權幫忙,以達成孫劉聯盟,共同對抗曹操,所以諸葛亮在東吳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等都是為了使孫劉能緊密聯盟,火攻之計也不是諸葛亮的主意,當然周瑜和諸葛亮都想到了使用火攻,具體的部署均是周瑜在操作。

諸葛亮和周瑜同時想到火攻

一切準備好之後,看似勝利就在眼前,然而深冬只有西北風使得周瑜束手無策,諸葛亮出馬,在南屏山建了一座七星壇,經過一番吧啦吧啦之後,諸葛亮真的借到了東南大風,周瑜趁著東風大起,急忙進攻曹操,所以赤壁大戰勝利。

赤壁大戰首功到底該歸周瑜還是諸葛亮

上面的說明皆小說有具體敘述,如果從誰出力多來看,首功非周瑜莫屬,和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大戰時諸葛亮早就跑去江夏了。如果從謀略來看,雖然全部是周瑜出力、在前線拼命,但是沒有諸葛亮的東風,那麼周瑜火攻之計毫無用處,燒的還是自己,這又不得不說首功非諸葛亮莫屬。

諸葛亮與周瑜

如果單從上面這樣去看,這是不會有結果了,畢竟諸葛亮和周瑜都有貢獻。所以赤壁之戰諸葛亮和周瑜各佔一半的功勞,這算是比較公平的說法。

因為沒有周瑜的各種部署和調兵遣將,諸葛亮借得東風又能怎樣,難不成能把曹操大軍吹死?就算是颱風刮來也沒有用吧!如果沒有東南風,周瑜再怎麼厲害又能怎樣,還不是急得吐血,不能藉助風力實現火攻,周瑜兵少將寡,在百萬曹軍面前依然難有勝算。其實這場戰役離開了誰不可能成功,諸葛亮和周瑜是相輔相成的,誰都不能離開誰。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討論和關注,閒娛三國故事![陸柏熺「xī」讀三國第83期]

相關焦點

  • 「羽扇綸巾」一詞,到底是說的諸葛亮還是周瑜?
    「羽扇綸巾」一詞,到底是說的諸葛亮還是周瑜?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眾人皆知,蘇東坡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其中人物寫的是周公瑾,其中故事寫的是三國赤壁之戰,毫無疑問,其中的「羽扇綸巾」說的自然也是指周郎,表示周瑜裝束儒雅,風度翩翩,羽扇指的是羽毛製成的扇子,綸巾,指的是青絲所製成的頭巾。正是這千古名句,使得人們一提「羽扇綸巾」便想到周公瑾,而非諸葛亮可蘇軾說得對?這「羽扇綸巾」當真原本就代指周公瑾?
  • 諸葛亮評價周瑜:風雅超群,一代儒將
    諸葛亮評價周瑜:風雅超群,一代儒將 2020-12-06 06:51
  • 周瑜是個怎樣的人,為何三國演義中周瑜氣量小,還有三氣周瑜典故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個關於周瑜的著名故事叫:三氣周瑜。一氣周瑜:赤壁大戰後,曹操大敗,周瑜率軍攻打南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周瑜本人還中了箭,使用詐死之計,才擊敗曹軍,等到周瑜率軍到達時,沒想到諸葛亮趁周瑜與曹軍對戰時,派出關羽、張飛、趙雲提前佔領了南郡,周瑜聽說後大怒,大叫一聲,導致箭傷迸裂,還口吐鮮血,這是第一氣。
  •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假的?那周瑜是怎麼死的?專家:讓人敬佩!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想必都會對「諸葛亮三氣周瑜」的事情印象深刻,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周瑜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的弱點,用計策活活將周瑜給氣死了。最後周瑜死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也是膾炙人口。不過,有歷史專家站出來,卻要為周瑜鳴不平了,因為他根本就不是被氣死的,且諸葛亮三氣周瑜只是小說裡才有的橋段,那麼歷史上周瑜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呢?專家表示:讓人很敬佩!原來,歷史上的周瑜很大度,根本就不是什麼愛嫉妒別人的小人,他戰略眼光之精準,甚至在諸葛亮之上。而且,周瑜成名之時,諸葛亮剛剛走入仕途,二人一生幾乎沒打過什麼交道。所以根本談不上誰氣誰的說法。
  •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哪三氣?諸葛亮哭周瑜又是為何?
    另外,根據《三國志》的內容,以專業的眼光來對比古人,辨其優劣得失,我們還能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在軍事上,諸葛亮是軍事家,對於行軍打仗,不在話下,同時,他也能夠知曉天文、地理、這就使他在軍事上有很強的預見性,搜易,諸葛亮在考慮事情上,更加的周全,能夠深謀遠慮;周瑜是將軍,他是靠自己常年打仗積攢下來的經驗,所以,在軍事上周瑜稍遜一籌
  • 揭秘三國演義: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還是病死的?
    在《三國演義》這部書裡,諸葛亮是個光彩照人的謀略大師,誰也不是他的對手,之所以要設計周瑜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物和諸葛亮唱對臺戲,根本上還是為塑造諸葛亮的光輝形象服務的。在周瑜姿容秀麗的外表下有一顆險惡的心,這樣的形象比單純的周瑜從裡到外都很美好更豐滿、更立體、也更真實。
  • 諸葛亮看破周瑜每個計謀,三氣周瑜都有哪些呢?
    諸葛亮看破周瑜每個計謀,三氣周瑜都有哪些呢?「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諸葛亮的關係也許從一開始便存在對比,但是這是影視劇《三國演義》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對於真實的對比,我們可以從更加專業的書籍中得到。周瑜,自公瑾,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將軍,輔助孫策與其一起發展江東,在世時掌管江東所有兵馬,可以說是意氣風發,在赤壁之戰時以少勝多大敗號稱擁有百萬雄師的曹操,一時名聲大作,但是周瑜總是喜歡拿自己與諸葛亮去想比,可見他的心氣非常狹隘,將諸葛亮視為自己的頭號大敵,每次想要陷害於諸葛亮時卻總被諸葛亮輕鬆化解,也因此在諸葛亮面前更容易氣著,最終也是因諸葛亮而去世,可惜可嘆。
  • 古人詩文中的羽扇綸巾,一般是指周瑜還是諸葛亮?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羽扇綸巾」到底指的是諸葛亮還是周瑜?你怎麼看?前言老街小的時候,每天晚上六點半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聽評書。我最喜歡的有劉蘭芳《嶽飛傳》、單田芳《隋唐演義》和袁闊成的《三國演義》。因此」羽扇綸巾「的這個形象,在我心目中就是諸葛亮。長大後讀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一直對於周瑜的」羽扇綸巾「很不適應。
  •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是否有三氣周瑜?周瑜又真的是氣量狹隘嗎?
    《三國演義》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情節,表現了諸葛亮和周瑜之間鬥智的過程,說是周瑜氣量狹隘,肝火太旺,三次輸在諸葛亮之手,最後落了個活活被氣死的下場。「一氣周瑜」的故事,見《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大意是:火燒戰船,曹操敗走之後,周瑜又進兵南郡(即郡治所在地江陵,今湖北荊州市)。他聽說劉備和諸葛亮移兵屯於油江口(今公安),大驚,認為劉備必有襲取南郡之意,便和魯肅帶兵去拜會劉備。
  • 三國爭議:「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真的比不上諸葛亮?
    導語:三國時期有很多勢均力敵的對手,比如曹操和袁紹,他們兩人都出身於官宦世家,而且一個是河北霸主一個是中原霸主,誰能獲勝誰就能成為天下霸主。還有諸葛亮和司馬懿,他們兩人一個是蜀漢的丞相一個是曹魏的權臣,他們的勝負也將決定三國後期的走勢。
  • 周瑜為何會說出「既生瑜何生亮」這樣的遺言?和諸葛亮有何關係
    舉例來說,為了給諸葛亮塑造一個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人物形象,歷史上周瑜所策劃的赤壁之戰,就硬是套在了諸葛亮身上。筆者讓諸葛亮做了許多事,先是舌戰群儒,又是草船借箭,連火燒赤壁,原是周瑜與諸葛亮不分青紅皂白的事情,也成了諸葛亮一個人的功勞,仿佛赤壁之戰的勝利全歸諸葛亮,與周瑜毫無關係。
  • 三國演義:諸葛亮哭周瑜,是惺惺相惜,還是假慈悲?
    電視劇三國演義裡,諸葛亮來弔喪周瑜,哭得傷心欲絕,聞者動容,就算周瑜的手下將領也沒有如此。諸葛亮這番表演主要是為了消除東吳諸將對的仇恨,因為世人都說周瑜是被諸葛氣死。如果他不這樣做的話,以當時蜀國的國力肯定不是東吳的對手,何況還有一個虎視瞻瞻的曹操。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曹操身邊有很多軍事祭酒,他們都有各自的貢獻。郭嘉喜好用險,絕對是一流的謀士,但他沒有唯一性,曹操身邊只有荀彧是唯一的。龐統:中郎將。龐統的情況比較特殊,他死的太早了。他死的時候,劉備的團隊還沒有穩定。劉備能給的最大的官職就是中郎將,當時的諸葛亮也是中郎將。如果不是因為英年早逝,他的官職一定要高於中郎將。周瑜:偏將軍兼任南郡太守。
  • 《三國演義》裡的周瑜為什麼很小氣?歷史上的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周瑜那歷史上的周瑜是怎樣的人呢?周瑜是一個氣量很大的人這可不是張口就來啊!《三國志》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也就是性情開朗,氣度寬宏的意思。與他同時代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呢?劉備:「器量廣大」蔣幹:「雅量高致」孫權:「王佐之資」……所以,歷史上的諸葛亮沒有氣過周瑜。就算氣過,怕也是氣不死的。
  • 赤壁之戰功在周瑜,命隕五丈原成就司馬懿,諸葛亮到底厲害在哪裡
    咱們拋開羅貫中的科幻小說且不談,單看正史中的諸葛亮,剛投奔劉備,劉備就被曹操折騰的得丟妻棄子,赤壁之戰,諸葛亮雖然去東吳遊說了孫權,但是最後讓孫權拍板的卻是周瑜,火燒赤壁大破曹軍的也是聯軍總司令周瑜,也就是說赤壁那一戰和諸葛亮的關係不太大,反倒是他多次北伐曹魏失敗,最後反而成就了司馬懿,那麼諸葛亮憑什麼在後世享有那麼高的讚譽呢
  • 此功究竟屬周瑜,還是諸葛亮?
    根據〈先主傳〉、〈諸葛亮傳〉、〈吳主傳〉以及《江表傳》可知,劉備軍一共兩萬,分別為關羽水軍一萬,劉琦江夏守軍一萬;至於孫權軍三萬人馬,則由周瑜、程普各統一萬,而剩下的一萬,應該是其他從徵將領的部曲。不過也有人根據〈諸葛亮傳〉:「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並力拒曹公。」這一段話,認為孫權將最後一萬兵馬交由魯肅領軍。
  • 《三國演義》故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人?
    我覺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氣死周瑜這段最精彩!特別是在周瑜嘔血而亡,臨終之前大叫道:「既生瑜,何生亮?」這段情節更讓整個故事,轉入高潮! 讀者也從這段故事中,看到軍師諸葛亮高深的智慧。在佩服他有智謀的同時,又嘆息周瑜為何如此,心胸狹窄與嫉妒,以致喪命!
  • 周瑜出上聯嘲笑黃月英長得醜,諸葛亮的下聯讓周瑜尷尬無比
    人物形象生動,大文豪蘇東坡曾為周瑜、孫權等寫過詩。今日要說的人物,就是那個羽扇綸巾、水戰超人的吳國大將軍周瑜,以及被人們神化的諸葛亮。二人雖是敵手,卻是心相惜的朋友,況且周瑜並非羅貫中塑造的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尚不氣餒的偽君子。雖然羅貫中處理人物不恰當,但是這部小說中一些有趣的關於二人的故事還是別出心裁。
  • 「草船借箭」借的是別人故事,周瑜也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魯迅先生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謂是有呼風喚雨之能,神機妙算之智。而事實上那些傳奇的功績大都是作者虛構,只因作者偏向於蜀國,因而過大的誇大的諸葛亮的神,劉備的賢和關羽的勇。這裡我不是想要貶低任何一個古之聖賢,只是還原歷史。您看著喜歡可以點個讚,不喜歡也可以去評論區噴我。
  • 《三國演義》赤壁之戰周瑜和諸葛亮誰的功勞更大?
    要說赤壁之戰能夠勝利,功臣不只一個,以諸葛亮和周瑜為代表,在這些功臣中,誰的功勞最大呢?受到電視劇的影響,許多人覺得諸葛亮的功勞最大,因為他借來東風,而周瑜卻沒有肚量。諸葛亮在赤壁大戰前後做的事情主要是: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和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