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後,同盟國取得了歷史性勝利,德意納粹和日本法西斯遭到慘敗,人民開始慶祝勝利。
可是大戰結束,硝煙並沒有散去,兩個陣營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剛剛拉開帷幕。
二戰之後,由於兩個陣營的角力,幾個國家被一分為二,民族長期分裂,它們是冷戰的產物,見證了歷史的風雲變幻。
比如東德西德,比如南北朝鮮,比如南越北越。
如今除了東北亞半島依舊對峙,德國和越南已經實現了民族統一。
其中越南跟我們是同志加兄弟的特殊關係,我國人民為了越南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懈努力,毫不誇張地說,越南是在我們的支持下實現的統一大業。
但也有一個因素不容忽視,那就是越南北方人民的堅強意志。
越南地理環境不同,地理環境對人的性格影響很大。比如窮山惡水的地方,人意志堅強;風景秀麗的地方,人更聰明智慧。
越南的地理環境是,北方丘陵多,山川多;南方水多,風景秀麗。
所以越南北方人性格彪悍,吃苦耐勞,更堅強;而南方人聰明睿智,志向高遠,但不能吃苦。
所以在越戰中,中蘇支持的北方軍隊,最終打垮了南越軍隊和美國軍隊,最終實現了祖國統一,笑到了最後。
那麼越南統一後,作為勝利者的北方人是如何對待南方人呢?
其實越南內戰並不是北方軍隊獨自在戰鬥,除了國際方面的援助,越南南方也有一支軍隊在進行武裝鬥爭。
越南南方人民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拿起武器開始反對法國殖民者和越南傀儡政權的鬥爭。
1961年,越南各支南方武裝在一起開會,經過討論他們決定團結在一起進行抗美鬥爭,各派同意組成民族解放陣線,為祖國解放而戰鬥。
1968年10月,美軍暫時宣布停戰,從1969年開始,美國軍隊逐步撤出越南。
1973年1月,被搞得精疲力竭的美國政府宣布結束越南戰爭,之後兩個月內從越南全部撤軍。
美國撤軍後,失去外國勢力支持的南越軍隊在戰場上處處被動挨打,節節敗退。
1975年4月21日,南越總統阮文紹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辭職,副總統陳文香接任總統。五天後,陳文香也宣布辭去總統職務。
這標誌著統治越南偽政權徹底垮塌,分裂了半個世紀之久的越南實現統一。
越南統一時,越南南方人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越南北方人民也熱淚盈眶、歡欣鼓舞。
越南政府並沒有把南方人民當失敗者看待,北方人也沒有盛氣凌人、高高在上。
由於越南當時是個比較落後的農業國家,南北又經歷了幾十年戰爭,千瘡百孔、百廢待興,大家把精力都用在建設家園上,南北人民之間也沒有多少交流,也沒有什麼根本矛盾。
但是越南完成統一後,越南隨即就按照蘇聯模式,開始了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進行緊鑼密鼓的社會政治、經濟改造,把南方罪惡的資本主義制度埋葬到墳墓,對南方偽政權時期的軍隊和地方勢力進行徹底清算。
把曾經在偽政權機關工作過的官員和普通工作人員送進勞改營進行關押改造,有罪行的要進行鎮壓和逮捕。
除此之外,政府還不遺餘力清除美國人在南越的影響,把西貢市所有的雕像都推倒,矗立起高高的越南領導人胡志明的雕像。
既然搞社會主義革命,所有私營企業和商店就是罪惡的,企業主的財產被沒收,商人和企業主被投入監獄,一切資產都變成了人民的。
1976年4月25日越南全國進行普選,選出統一的越南國會,由國會選出了國家領導機關。
由此可見,統一後,南北雙方人民的政治權力是平等的。
倒是越南統一後,越共領導人內部爆發了激烈的派系鬥志,各方爭權奪利,勾心鬥角,鬥得不亦樂乎。
越共內部的鬥爭早在50年代就開始了,北越建立後,胡志明擔任了主席,長徵是總書記,范文同是總理,而南方的組織領導人叫黎筍,他是南方局第一書記,南北雙方鬥爭拉開帷幕。
其中長徵是北方派系實力派,而黎筍則是南方的實權人物,而范文同是胡志明的親信,槍桿子則由武元甲等人操持。
長徵在1956年因"土改過左",殺人太多,受到攻擊,被迫下臺,胡志明兼任了這一職務。
但胡志明長期在國外,慢慢地被黎筍邊緣化,他這個主席成為擺設。
1960年,黎筍成為了總書記,因為他是親蘇的,所以最終倒向蘇聯懷抱。
黎筍是個集權者,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黎筍發動了一場又一場運動製造動亂,清除異己。
在清洗活動中,先後有10多萬反對派和不聽話者被投入監獄,軍隊高級將領被撤職、被監控、被軟禁。
與之同時,黎筍在越南各條戰線到處安插自己的親信,對任何敢提出異議的反對者進行無情打擊。胡志明的親密戰友黃文歡、戰功顯赫的少數民族將領朱文晉與黎廣波、李班、吳明鴛等人,紛紛受到迫害或羈押。
在勃列日涅夫的配合下,黎筍集團逐漸展現出東南霸主的「雄心壯志」,把雙手伸向了柬埔寨、寮國甚至泰國邊境,同時也將越南繼續帶入戰爭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