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rvan
中國的房價高不高?關於這個問題,老百姓更有發言權,對於富豪來說,所謂的高房價只不過是個數字而已,但對於普通剛需一族就不一樣了。面對每平米上萬元的房價,普通工薪階層只能連連搖頭。這也應驗了那句」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
著名企業家曹德旺曾說過:過去30年,房價漲得太快了。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佔用了實體經濟的過剩資源,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很多問題。房價快速上漲一方面是樓市繁榮的反應,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影響。
儘管中國的住房供應過剩,但由於分布不平衡,仍然有大量的人買不起房或住不起房。因此,市場上仍然存在大量的需求,同時也存在大量的剛性需求者,這就導致了房價的上漲。我國是不缺房子的,但扎心的事實卻是房子一般都集中在富人手中,富人名下可能擁有幾套房,然而窮人可能半套房子都買不起,這樣算下來,其實還是缺房子的。剛需的需求沒有被滿足,社會上依舊有大量的購房需求,房價自然就有上漲的動力。
房價過快上漲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房地產經濟已經出現泡沫。當年日本的房價上漲的勢頭也非常猛,其中一批人確實嘗到了甜頭。然而隨著泡沫越來越大,最終泡沫破裂,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日本的樓市就是前車之鑑,為了避免重走別人的老路,我國也著手對樓市進行了強有力的調控。
值得欣慰的是,在一系列的調控舉措下,我國的樓市發展確實已經開始平穩。房價也不再跟以前一樣只漲不跌了。由於炒房客的退出,以及人口外流,一些城市的房價甚至跌至白菜價。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有了一個想法,如果房價回歸到多年前的4000元/平米的水平,社會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房價跌至4000元每平米,這自然是普通剛需樂意看到的,那麼如果這個假設成真,將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在我看來,以下這幾點不容忽視!
年輕人的負擔減輕
對於當代年輕人而言,買房就是人生首等大事,不僅結婚需要婚房,就是孩子上學落戶也需要房子。然而由於他們的存款有限,所以根本買不起房子。曾經的年輕人鬥志昂揚,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然而當他們面對高房價的時候,卻只能連連搖頭。
如果房價跌至4000元每平,最高興的就是這群年輕人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無需再有購房壓力,也不用再做房奴。有了更多的精力後,他們完全無需被高房價所折磨,可以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業上。
房企難以生存
如果房價大幅下跌,勢必對房地產企業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自去年以來,房地產企業破產的消息不斷,其中包括一些知名房地產企業。專家曾預測,如果房價下跌30%,至少80%的房地產公司難以生存。根據我們的假設,房價將回到4000元/平方米,勢必會對房企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炒房客撤離淪為炮灰
在過去,不僅是房企開發商躺賺,社會上的大批炒房客也從上漲的房價中嘗到了甜頭。炒房客的盈利模式非常簡單,就是憑藉著低買高賣方式賺差價。自從國家提出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後,炒房客的數量確實減少了許多。但社會上依舊有部分人炒房,雖然現在房價的上漲空間沒有以前大了,但只要炒房客願意等下去,或許能夠回血。
但他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房價下跌,如果房價跌至4000元,他們非但不能賺錢,還要賠錢。特別是對於那些擁有高槓桿的人,他們將徹底淪為炮灰。
實體經濟、零售業等再次崛起
發展實體經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提。雖然過去的房地產經濟也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房地產只能在短期內刺激經濟。一旦價格降到每平方米4000元,人們就不需要存錢買房了。買房的壓力減輕之後,人們便會加大對消費、購物、旅遊等方面的投入,這樣一來就可以促進實體經濟和零售業快速發展。當然,房價下跌有不利之處,但高房價是不必要的。即使不能下降到4000元/平方米,也應該適當下降。前段時間,地產大亨孫宏斌也發表聲明,揭露了房地產市場的真相。「監管的力量不容低估,」他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必須認清形勢。」
孫宏斌認為,限價等調控政策是長期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僥倖心理。近年來,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臺數百次。其結果是抑制了價格,驅散了房地產投機者的熱情。然而,穩定房價是一場長期的戰鬥,所以未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放鬆。由於房地產市場仍處於被國家調控的狀態之下,未來房價大漲和大跌都不太可能。簡言之,房價將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當然,房價是不太可能降到4000元每平的,因為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對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將會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