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蘇軍攻陷柏林後奸淫擄掠,那英美呢?有過之而無不及!

2020-12-22 像素說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蘇聯方面對德國柏林展開最後一次戰役—柏林會戰。這是蘇聯對德國的最後一擊,因此戰役蘇軍打的異常艱辛,雙方僵持不下。最終以蘇軍殲滅德軍48萬人並攻克了法西斯德國的老巢柏林,柏林戰役標誌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終結,蘇軍為此也付出了30多萬人犧牲的慘重的代價。

但,戰爭結束後,柏林人並沒有來得及享受一刻的安寧,迎接他們的是蘇軍滅絕人的奸淫擄掠殺

當然,這一切我們這不能怪蘇軍對德國狠。這只能怪德軍在戰期,對蘇聯人民下手實在太狠。蘇聯是二戰期間軍民死傷最為慘重的國家。根據現有資料,二戰中蘇聯共有2700萬軍民死亡、數千萬人受傷。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德國。烏克蘭、白俄羅斯等蘇聯核心地區,更是超過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損失。所以,當蘇軍攻入柏林的那一刻他們復仇欲望徹底被點燃了,就如蘇聯在反攻時的口號一樣——為每一個燃燒的村莊復仇,為每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復仇,為每一個失去丈夫的妻子復仇!

據資料顯示,蘇軍在佔領德國後強暴了200餘萬德國女性、致死24萬。其中柏林會戰後,蘇軍佔領柏林,強暴的德國女性就超過10萬人,且約40%的德國女性被蘇軍多次重複強姦,其中有約1萬人被蘇軍強暴致死,佔總人數1/10,這是多可怕的一個數字。

相比之下,觀測美軍與英軍是沒有蘇軍那般瘋狂。且二戰結束後,有152名美軍被判強姦罪成立,29人被槍決。

那麼英美軍隊真的就如同這「美麗的數據」一樣「紳士」麼?

其實,我們翻閱二戰史,我們不難發現,英美軍隊對德國做的一切,相比蘇軍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們先來說英國,對德國的仇恨,英國不比蘇聯差。早在一戰時,德國就和英國結下梁子,一方面英國覺得德國人一戰的戰爭賠償太少了,另一方面德國則痛恨英國人制定的凡爾賽體系。這一仇恨最終提現在二戰中英國與德國二者間無差別的互相空襲之下,先是德國對倫敦展開無差別轟炸,繼而英國立馬對柏林展開無差別轟炸作為報復。

到了美國參與之後,德國基本上失去制空權,忍受英國夜以繼日的轟炸外美國人也跟著摻和進來,而且都是無差別轟炸。在英、美的組合轟炸下,德國所有的大城市甚至偏遠一些的工業區都被炸成了一堆廢墟,自然的這一系列的轟炸帶來的平民傷亡自然遠遠超過蘇軍的數量。

當然了,我們不可否認蘇聯是做得最過分的一方,只是從數據上來看,英美所帶來的傷害一點都不比蘇聯差。

畢竟,蘇聯軍隊在進入德國本土之後,軍紀開始渙散。大量的蘇軍強暴德國婦女,數不盡的財富被蘇軍洗劫一空。但,至始而終蘇聯軍隊沒有進行無差別屠殺,關憑這一點蘇軍已經比英美仁慈了許多,畢竟英美對德國本土進行的是無差別轟炸,加之蘇聯為了攻克柏林,付出了三十萬人的慘痛代價。

至於為何我們現在對這一事件的看法是英美紳士、蘇聯敗壞,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戰後宣傳

二戰結束後,世界進入美蘇兩強的格局,作為資產階級的領頭人美、英為拉攏德國對抗蘇聯,在宣傳上往往會保持克制,不宣傳仇恨,而是宣傳同為資產階級國家,有著共同的無產階級敵人蘇聯。他們對於蘇軍的宣傳自然是有著誇張的一面,講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真的了,雖然當時的蘇軍確實敗壞,但比起英美帶來的真的不能相提並論。

當然了,美俄關於二戰的很多檔案如今都已經解密。死在蘇聯手中的德軍戰俘數量是10-30萬,能確定為10萬,而死在美軍手裡的德軍戰俘數量則超過100萬,相比之下,蘇聯的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且,這個數據不是美國人說的更不是俄羅斯人說的、跟你不是斯拉夫人說的,而是德國紅十字會自己說的,所以數據上基本屬於實錘。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文/像素說,歡迎關注,了解更多精彩歷史內容。

相關焦點

  • 蘇軍在攻陷柏林燒殺搶掠時,當時英美軍隊是否有克制仇恨?
    誰能想到德國防線被突破得如此之快,他們遭到雙面夾擊,而東線主要是蘇聯軍隊。他們直接開進,清理了周圍的許多德國軍隊,順利地進入柏林。反攻後,同盟國也迅速取得了戰場優勢,但同盟軍進攻緩慢,蘇聯先發制人佔領柏林,最終結束了這場罪惡戰爭。
  • 蘇軍砸爛「柏林之鎖」:柏林戰役中最慘烈的一場野戰
    對於奪取德國首都柏林,蘇聯和英美都有強烈意願,畢竟誰拿下柏林,就能主導戰後歐洲秩序。從戰場態勢看,蘇聯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已推進到距柏林僅70千米的奧得河-尼斯河一線,反觀盟軍,其主力距離柏林尚有400千米之遙,況且自身後勤供應不力,很難保障進攻柏林所需物資。鑑於德軍會給盟軍造成巨大傷亡,盟軍統帥艾森豪在3月28日給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發去一封信,表示盟軍將不會進攻柏林。
  • 二戰時如果是英美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
    他的自殺,無論是誰攻佔柏林,都是同盟國的一員,作為納粹德國的元首,他固然更加認可西方英美國家的價值觀,在最後的戰略部署上,也採取了東頂西放的策略,可這都是為了讓更多的德國民眾與士兵有一條生路而作出的選擇,他本人的種族論,導致他的軍隊面對西方國家的佔領時,對於西歐民眾還算正常。當然,對猶太人除外。
  • 由蒙古人組成的蘇軍,舉著成吉思汗的戰旗,擊潰了德軍,攻陷柏林
    二戰時期,曾有一支完全由蒙古人組成的蘇軍部隊,他們騎著戰馬,手持馬刀和卡賓槍,讓德軍聞風喪膽;他們舉著成吉思汗的旗幟,從烏克蘭一直殺到柏林,完成了連成吉思汗也沒有完成的偉業。而他們,就是卡爾梅克蒙古騎兵團。
  • 二戰最後的陰謀:英美為何將柏林拱手讓給了蘇聯
    當德國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搏「阿登森林反擊戰」在1944年的冬天破產後,所有人都不難看出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已經行將崩潰,剩下的最大懸念變為了東線的蘇軍與西線的盟軍誰會攻克柏林,搶下歐洲戰場的頭功。在這項「競賽」中,盟軍本來有與蘇軍一較長短的可能。
  • 柏林戰役死傷達30萬,蘇聯軍隊單獨攻城,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收尾戰
    1944年,德國東普魯士的內梅爾斯多夫村被蘇聯紅軍攻陷。這場戰役之後,德國敗局已定,失去了兩線作戰的實力,只能轉入防守階段。而面臨英美聯軍和蘇聯紅軍這樣強大的對手,防守戰只不過是拖緩失敗的腳步而已。在柏林戰役發起之前,蘇聯有兩個選擇:「圍而不攻」或者直接進攻。
  • 以兵威正盛對強弩之末,柏林一戰蘇軍為何折損三十餘萬?
    擔負攻擊柏林的蘇軍主要由三個方面軍組成:朱可夫親率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從正面即東面發起主攻;烏克蘭第1方面軍迂迴到柏林南側;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則在羅科索夫斯基帶領下,擔負起北面的攻擊任務。此時蘇軍挾餘勝之威,士氣高漲,且攻城總兵力達250萬人。
  • 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紅軍如何攻克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
    一、戰爭的背景柏林會戰的戰爭背景是在1945年的春季,當時德國潰敗的局勢已成定局,盟軍的部隊已經踏上了德國本土,德國向外擴張的領土幾乎已經全部被攻佔,納粹德國最後所剩的軍隊在做著困獸之鬥,蘇聯紅軍據德國首都柏林只有區區100公裡了,而盟軍的部隊也不迫在眉睫,對比蘇軍和盟軍的距離和行軍難易程度來說還是蘇軍更快一些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德國的正式投降是在柏林之戰後,無力回天的納粹高層集體自殺,德國軍隊已經失去指揮,國內也無兵可戰。 1945年5月8日,在柏林城的殘垣斷壁之中,德軍的最高統帥凱特爾向蘇軍投降。他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爾特」籤訂了無條件投降書,全體德軍走出廢墟向蘇聯投降。
  • 柏林戰役:第三帝國的終結之戰
    1945年4月16日至1945年5月2日,蘇聯紅軍進攻德國柏林,在這場戰役終結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籤署無條件投降協議,宣示納粹德國正式覆亡,正式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 那麼,柏林戰役的背景是什麼?
  • 蘇聯為什麼要獨自攻佔柏林?最終死傷30萬,帶來了什麼?
    英國和美國並不是對蘇聯不感興趣,因為在1943年的時候,羅斯福就堅定的說要拿下柏林,英國首相邱吉爾也表示「絕對不能讓柏林落到蘇聯的手上。但是奇怪的是1945年蘇聯進攻柏林的時候,英美盟軍卻沒有做出任何想要攻佔這座城市的表示,讓許多人都感到十分奇怪。
  • 柏林會戰德軍有多拼?35萬蘇軍倒下,士兵說:元首,我們已經盡力了
    在前期,德軍憑藉著突如其來的進攻打得蘇軍節節潰敗,蘇軍都是幾十萬的被俘,後來,隨著時間的推進,蘇聯逐漸清醒,並在此後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
  • 二戰柏林之戰幾百萬德軍為何不回援?若回援只能成為活靶子!
    二戰時期德國幾乎是以一國之力抗衡了半個世界的軍事力量,戰爭中德國的動員率也是很高的,估計在整個二戰中德軍累計徵召士兵應該超過了1000萬,而在德國投降時,德國在各地的軍事力量加在一起應該在200萬至300萬,那麼德國既然制定了死守柏林的計劃,為什麼不在蘇聯圍困柏林前調集各地德軍回援柏林殊死一戰呢
  • 二戰時的柏林會戰究竟有多慘烈?攻克柏林的前夜,35萬蘇軍倒下
    經歷了數年徵戰,德國國內本有就男人稀少。沒有辦法,女人也被召集了。搬運石頭,製造鋼鐵,構築工事。一點點的,他們為即將來臨的戰鬥做了準備。此時,德國人草木皆兵。一點風吹草動,他們都驚慌不已。蘇軍已經打入國境,柏林周圍盡數淪陷。如同一座孤島,柏林還在苦苦堅持。為了鼓舞民眾,希特勒日日發表演講。納粹試圖隱瞞真相,可隆隆炮聲中,德國民眾猜到了一切。
  • 二戰蘇德戰爭,是蘇軍一己之力打贏,還是盟軍蘇軍共同戰鬥結果?
    01歐洲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蘇德戰爭只是其中重要一環雖然說蘇德戰爭在二戰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但一個基本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蘇德戰爭的時間是在二戰爆發後快兩年了才打響,這麼看,前半場的作戰並沒蘇軍什麼事。
  • 二戰後期,德國國外的德軍重兵為何不回柏林支援?
    很快盟軍的軍隊就直逼柏林城下。很多人到這裡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何當時德國在國外的重兵不回柏林支援呢?是無能為力嗎?其實並不是,當時德國完全有能力將各條戰線上的兵力調回柏林,可是這樣一來,豈不是讓德國費盡千辛萬苦吃到嘴裡的肥肉又給吐出來了嗎?當時古德裡安將軍曾經對希特勒提出過這個建議,但被希特勒一口回絕了,等到柏林戰役開戰之前,德軍已經沒有能力回援柏林了。
  • 柏林戰役的德軍如何布防?戰鬥最後幾天,蘇軍老兵稱戰後不敢回憶
    如果把這些軍隊全部布置在柏林周圍,德國高層堅信能守衛柏林一個月以上。那麼德軍在柏林戰役時有多少人?是怎麼布置防線的呢?一、日薄西山的日耳曼武士就在德國發動阿登反擊戰的同時,東線的蘇軍則在猛攻布達佩斯。所以海因裡希在第一道防線後面的布置了第二、第三道防線,層層阻擊蘇軍。而在柏林城內,一直到大戰開始前夜,城內的秩序還是非常好的。黨衛軍在大街小巷修建水泥工事和火力點,在納粹的命令下,柏林城內16到60歲的德國男人都被編入了"人民突擊隊",連小孩子都拿起了槍。他們在簡單的射擊訓練後就被分配任務,送上戰場當炮灰。
  • 二戰時英美盟軍明明可先攻下柏林,為何卻把這「成果」讓給了蘇聯
    這就意味著,德國即將進入國破之勢。所以,此時的英美盟軍與蘇聯之間也展開了「競爭」,都有著想要快馬加鞭奪下柏林的想法。 這不奇怪,柏林對德國有多重要就對戰勝者有多重要,它不但牽動的是世界人民的眼球,更是真正的實力所在。畢竟,當時德國國內重要的科技力量全都在柏林城內呢。 所以,蘇聯軍隊極速前進,準備由東線進入柏林。
  • 蘇軍炮兵部隊到底有多強?柏林戰役一戰封神,徹底敲碎希特勒幻想
    1945年4月初,東西兩線的同盟國已經逐漸逼近德國的心臟地帶,而蘇軍距離德國柏林也已經不到100公裡,此時此刻,德軍已經在柏林做好了萬全的防禦準備.希特勒則早已躲進了地堡當中,等待奇蹟的發生,而蘇軍的炮兵部隊將徹底粉碎他的幻想。
  • 德國戰敗,希特勒的警衛旗隊為何繞過蘇軍奔襲112公裡向美軍投降?
    1945年5月,德國首都柏林即將被蘇軍攻陷,此時此刻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末日已經來臨。就在這個時候,德軍黨衛軍第1裝甲師,又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卻在即將戰敗的時刻突然間離開防區奔襲112公裡,突破蘇軍的重重阻截之後,進入奧地利境內向美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