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初,東西兩線的同盟國已經逐漸逼近德國的心臟地帶,而蘇軍距離德國柏林也已經不到100公裡,此時此刻,德軍已經在柏林做好了萬全的防禦準備.希特勒則早已躲進了地堡當中,等待奇蹟的發生,而蘇軍的炮兵部隊將徹底粉碎他的幻想。
正在向柏林推進的蘇軍SU-76M自行火炮部隊,這種自行火炮的用途很廣。
蘇軍知道德軍在柏林有著堅固的防禦措施,所以其炮兵部隊為柏林戰役準備了415000門火炮,甚至還動用了一戰當中的老式火炮,而西北角對手德國只有9304門火炮,蘇軍炮兵的數量是德軍四倍之多,而德軍還面臨缺乏彈藥的困境
4月16日早晨,蘇軍向困守柏林的德軍發動總攻,兩個方面軍的各種火炮和火箭炮進行火力齊射,在第一階段的半個小時內就發射了多達500000枚炮彈。
這樣的火力齊射給德國守軍帶來極大的震撼,大量的防禦工事和陣地被蘇軍炮兵部隊摧毀。
德軍不得不放棄第一條防線,撤到第二條防線,相比較而言,有號稱索姆河絞肉機的索姆河戰役當中的英國步兵部隊炮擊在4天內發射了160萬枚炮彈。蘇軍炮兵部隊則可以在90分鐘內打完其發射的總數。
蘇軍的ZIS-3野戰炮正在向德軍開炮
4月18日,蘇軍炮兵部隊已經徹底摧毀了柏林的外圍防線,大量的坦克部隊和步兵開始向柏林市區推進
炮擊結束以後,蘇軍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向市區的德軍發動進攻,而蘇軍的裝備大口徑榴彈炮的自行火炮部隊緊跟其後,如果德軍固守在建築內頑抗,列如ISU122/152自行火炮的大口徑榴彈炮便會將建築夷為平地,坦克部隊和步兵會接著向德軍衝鋒。
這樣的戰術蘇軍在1943年便開始應用,重視炮兵部隊建設的蘇軍進攻永遠圍繞炮兵展開,榴彈炮負責遠程摧毀敵軍陣地,而自行火炮則要掩護坦克部隊的前進,消滅火力點。榴彈炮在卡車的牽引下尾隨部隊部隊前進,可以在城市內隨時構建發射陣地。
蘇軍的號稱「史達林之錘」B-4 203毫米重型榴彈炮正在對德軍射擊,這種榴彈炮的威力非常大,一顆炮彈便可以把一棟大樓炸得只剩一半。
蘇軍炮擊後的柏林市區,可見已成一片廢墟
蘇軍的152毫米 ML 20大口徑榴彈炮的發射陣地正在向柏林殘兵開火。
而柏林戰役在蘇軍轟隆隆的炮擊中徹底結束,大炮兵主義的蘇軍部隊在衛國戰爭的磨練當中逐漸成長,用無數的炮彈為蘇軍打開了前往柏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