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文化課堂開課啦!古人刻印章的材質有何講究?

2021-02-14 欣玥雲璽
古人刻印章的材質有什麼講究嗎?今天這一期,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

        古代印章的材質分很多種,在秦王朝前,雕刻印章所用的材料大都是金、銀、銅、犀角、象牙等,但從出土的戰國時代的官、私印來看,絕大多數是銅質,也有玉印、石印,但犀角和象牙印尚未見過。        秦漢至南北朝印章仍使用在封泥上,最多見的也是銅印,間有玉、金、銀、鐵等。在封建時代不僅印名有等級區別,官印印材也有等級限制,其次序是金玉最貴,銀次之,鋼又次之。但對於私印印材卻沒有限制。

        隋唐以後,印章是加蓋在絹紙上的,不受封泥限制,印型也逐漸有所增大,印材以銅質為多見。宋代出現了瓷印,則又是一種新型的印材。這時私印印材的範圍更廣,有竹木,有金石,有玉,有銀,有角,有牙

        總之,在明以前的官印中銅質最多,私印印材較廣,明以後的印材主要是花乳石

        古人刻印章時,印章上文字或圖像有凹凸兩種形體,四下的稱陰文,反之稱陽文。但古代的稱法和現在正相反,因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記來稱陰陽文的,在封泥上呈現的陰文,在印章上卻是陽文;在封泥上是陽文的,在印章上卻是陰文。        因此,為了避免誤會,就把陰文稱為白文,陽文稱為朱文。有的印章中雜有白文朱文,就稱朱白間文印。一般說來,古印中多為白大印,字體幽雅有古意,筆勢壯健,轉折處宜一氣呵成。白文印字體一般肥而不失之於臃腫,瘦而不失之於枯槁,得心應手,妙在自然,最忌矯揉造作。        朱文印始於六朝,盛行於唐宋,字體清雅,筆鋒盡露,但筆跡不能粗、粗則顯俗氣。

        金屬印章,不論官私,一般是先雕泥範,然後用翻砂法或拔蠟法冶鑄而成,這就稱為鑄印。古代印章大多是連印文一起鑄成的。        非金屬印如玉石等,不能冶鑄,只能用刀鑿刻。也有金屬印章先鑄成形,然後鑿刻印文的,一般稱這種印為鑿印。        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有官印因急於封拜,不待範鑄而匆匆鑿成應用、因而被稱為急就章

        一面刻字,另一面刻姓名,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職位稱號,或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語、圖像等,凡兩面都刻有印文的則稱為兩面印。        多面印即類推。兩面印、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鈕,只在中間鑿一小孔以便穿帶,所以又稱穿帶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印章套在一起以便攜帶的稱為子母印或套印

        古人認為印章是作為信用的象徵,故把名印作為正印字印作為閒印雜用。名印就是只刻姓名,一般只在名下加印、印信、印章、之印私印等字樣,而氏字與其他的閒字雜字都不用,用之則表示不敬。字印亦稱表字印。        漢晉時代的字印必連姓,後代或連或不連。字印一般只加印字或姓字,如趙氏子昂。姓名、字並刻為一印的稱為;名字合印。也有將籍貫、姓、名、字、號、官職等並刻一印的稱為總印。

相關焦點

  • 明代人如何看待不同材質印章?
    本文即據《印正附說》部分整理而成,內容是作者甘暘對不同材質印章的認識及評價。甘暘有長期的摹刻、篆刻實踐,其論印章可謂本色當行。作為篆刻史上一部早期的系統性著作,對於了解古人對印章的認識無疑具有重要價值。三代以玉為印,唯秦漢天子用之,私印間有用者,取君子佩玉之意。其文溫潤有神,愈舊愈妙。
  • 戰漢印章大賞,大美至極!
    ▲戰國  陳順 印章材質為新疆和田玉局部有黑色水銀沁和牛毛紋砣機+勾砣▲秦  姚歇 印章材質為新疆和田白玉局部有黃色土沁和水沁用解玉砂碾成▲漢代   長樂萬歲大利 印章材質為新疆和田玉(局部有鐵沁)▲漢代  蘇過期 印章材質鈣化嚴重呈雞骨白其實,上述印章在戰漢印章裡大多算普品水平,戰漢印章的精華是帝王璽和諸侯印,那才是一個時代和帝國的文化濃縮品。後面會有專題推出。
  • 原來刻印章並沒有那麼簡單,花流香印章刻制發現大多人都草率了|...
    印章是反映公司和個人身份的重要工具。因此,對於公司而言,需要公章合同專用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以及法定代表人名章。對於個人而言,他們希望更想要更好的識別自己的身份也需要在作品上蓋章,這也是促進了刻章行業發展的原因。既然印章這麼重要,刻章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了,那麼就刻章這件事情而言,有哪些講究呢?
  • 這枚玉印章拍出1817萬天價!玉印章為何價值如此高?
    很多人在感慨有錢真好的同時,也不得不把目光放到了印章本身上來。中國的印章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商周至今,承續不斷,一直受到國人的敬仰和喜愛。周朝時,始有璽;到秦始皇時期,有了璽印之分。當時,把皇帝用的印叫璽,以玉所制,稱為玉璽,而臣民所用的印稱為印,印章文化也由此慢慢發展了起來。《說文解字》言:「印,執政所持信也」。一枚印章,不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更是一個人誠信的保證。
  • 藝術|篆刻與印章藝術:歷經千年傳承,了解古人心中的三千世界
    隨後,篆刻印章成為了文人雅士的青睞之物,篆刻之美也有如水墨畫上的印章一樣,打在了中國文化的長河之中。韓天衡刻 ,王傳峰作為藝術家,你要畫出一張好畫;而對於印章而言,你需要擁有好的石頭,需要有一個對脾性的刻印人,更需要將印章打在適當的位置——這可能都屬於愛玩之人、會玩之人的一種情趣。
  • 日本印章文化的存留
    江戶時代時慢慢普通人開始擁有私印,因為當時的識字率不高,所以民間的買賣和交易最後的籤字畫押都通過印章來完成,在當時甚至有「印章は命の次に大事なもの」(印章是僅次於生命的第二重要的東西).接著明治時代, 統治階級希望能夠吸收歐美的籤字習慣,改變日本傳統的印章文化,但是由於普遍民眾識字率不高和政府手續繁瑣, 最後還是保留了印章文化, 提出了印章登錄製度
  • 手工印章,方寸之間刻春秋
  • 小印章,大情懷:古今水晶印章大賞
    雍正繼位後,封允祥為和碩怡親王,總理理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理重大事務,兼理理養心殿造辦處,深得雍正皇帝信任,並有御製《賜怡親王》詩…《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卷二十九。雍正八年年,怡親王薨逝,胤悲慟,輟朝三日。諭令將怡親王配享太廟,諡曰「賢」,以「忠敬誠直勤勤慎廉明」八字加於諡上,並為之立祠,撥官地三十餘頃為祭田。到乾隆時,且命王爵世襲。
  • 日本印章門道多,留學生應該如何準備印章
    日本的印章分為三類:實印(実印)、認印(認印)和銀行印(銀行印)實印用於各種正式籤字場合,比如說辦理契約合同,租房子、辦手機等場合認印我們留學生不必辦理實印是每個人都要準備的印章,和籤名同樣具備法律效力。我們在出國之前會要求準備印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2. 兩個字的名字是上下結構,三個字的名字是姓在右名在左此外,也可以準備一個姓名拼音的實印,因為我們在日本的身份證明——在留卡上的名字沒有漢字,只有拼音。有些古板的工作人員可能不承認漢字印。
  • 中國印章
    印章自古就有,在殷商時期就是一種憑信的記號,在商業貿易中使用,用以貨易貨。那時候的印章是土塊燒制,章上刻什麼內容?蓋在什麼地方?誰也說不清楚,至今沒發現實物。      文彭制印之後,他的學生及一批批文人和書畫家均加入了自己制印的行列,有文人和書畫家參與,印章的內容及形式到了無限制的豐富,至此一直到民國,中國印章文化都相當繁榮,先後在數百年的歷史中,形成了皖派、歙派、洞水派、粵派
  • 印章,信也,權也!!
    今天雖然不是人人有印章,但在一些重要文件上還是需要印章的印證,而且還有人專門去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印章。但在古代大臣幾乎是人人有一枚印章,這些印章不僅極具藝術美,同時若是使用一些名貴材質,還有材質美:且歷來有成就的書法家對印章都十分重視,會在自己的書畫上鈐上印章。印章還是一種雕刻和書法融合的藝術,是和中國書法、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樣式。
  • 青田傳媒集團:機器人刻印章見過嗎?主播帶你去看展!
    青田傳媒集團:機器人刻印章見過嗎?主播帶你去看展! 昨天上午讓人翹首以待的第八屆石雕文化節開幕啦!
  • 十大名家為毛主席刻的印章你見過嗎?
    ,明黃色,頂部鏤空琢雙龍,因此又稱龍紐大印,印的一側刻有1963年8月,敬獻毛**,散木瑑時六十有六年委託全國****會副委員長陳叔通請上海金石名家吳樸(19221966)所刻吳樸後來解釋說:毛**身為國家**,所藏之書多不勝數書多,蓋印也多,印面就容易磨損,上下線條又必須一致故選定了鐵線篆毛澤東對這方印章非常滿意,在許多藏書上都鈐有這一藏書章5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
  • 【靜賞】看看十大篆刻名家為毛主席刻的印章!
    鄧散木治印「毛澤東」這枚印章的印文在章法上獨具匠心。此印是毛澤東在1963年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請上海金石名家吳樸(1922—1966)所刻。吳樸後來解釋說:「毛主席身為國家領導人,所藏之書多不勝數。書多,蓋印也多,印面就容易磨損,上下線條又必須一致。」故選定了鐵線篆。毛澤東對這方印章非常滿意,在許多藏書上都鈐有這一藏書章。
  • 手工篆刻一枚印章,是怎樣的過程?
    對印章一見鍾情之後的陸明,可沒少「禍害」家裡的物件,木頭、塑料……只要能用來篆刻的東西,不論什麼材質他都試了個遍。他甚至將家裡衣柜上的門把手拆了下來,因為覺得磨平了之後會是刻印章的好材料;他還偷偷拆了家裡的鋼鋸條,打磨了做刻刀用;將買早餐的錢省下來,就為了能買一本《篆刻書法字典》和印泥。1994年,陸明考入黑龍江藝術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隨即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 【石友藏事】呈現石頭的生命—印章收藏門道
  • 視覺盛宴:古今水晶印章大賞
    而現代的水晶印章,加工技法更為精細成熟,但往往精細有餘,匠氣太重,失去了幾分可愛。2、古代的水晶選材較為單一,現代的水晶材質更為多樣。古代水晶主要出自國產,產量和品種都非常有限,主要局限於白水晶和茶晶,極少量有紫水晶。而今天的水晶原礦材料可以來自全世界,其中顏色上就有了黃水晶、發晶和綠幽靈等等,材質顏色更為豐富多樣。
  • 印與材——從文化傳統看印章與材質的關係
    印與材從文化傳統看印章與材質的關係文/唐穎  實際上,在秦以前,印的材質與名稱並不因為使用者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分,方以智在《印章考》中寫道:「秦以前印、璽通名,漢以來章與印亦分矣……衛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惟其所好。
  • 印章豈能給錢就刻?
    某甲和妻子某乙遂共同偽造了上述6枚印章。兩名銷售顧問用偽造的印章為客戶辦理了業務。2019年2月16日,一名男子(另案處理)為了實施詐騙犯罪,微信聯繫丁某,要求雕刻印章,丁某聯繫某甲,某甲偽造了印章。但是,她對該案的部分事實有異議,理由是:公訴機關指控丁某偽造三枚村民委員會印章,但村民委員會既不是國家機關,也不是人民團體,既不是公司,也不是企業;雖然偽造村民委員會印章有社會危害性,但不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犯罪對象和構成要件。且被告人丁某具有接到民警電話通知後主動到案自首、是初犯偶犯、有年幼小孩需要照顧等法定和酌定從輕處罰情節,應從輕處罰。
  • 硨磲印章知識大全
    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在我們還下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畫細如毫髮,都出於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物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