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中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半數以上的老年人血壓高,80歲以上高齡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接近90%。高血壓是罹患腦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控制血壓對健康長壽十分重要。
但老年人是一個獨特的群體,其生理特點導致老年高血壓患者常見單純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異常血壓波動、多種疾病共存等臨床特點,因而老年高血壓的預防、診斷、評估和治療策略與一般人群顯著不同。
《中國老年血壓管理指南2019》指出,年齡超過65歲,高壓控制在140以內即可。老年人保持體內血壓水平穩定非常重要。
血壓為什麼會忽高忽低?
臨床上,經常有老人說自己的血壓忽高忽低。導致血壓不穩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1.是否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有的老人經常忘了吃藥,還有的老人自行加減藥量,這些做法都不利於血壓的控制。
2.是否有生活方式和情緒波動的幹擾。情緒波動、勞累,還有感染感冒,這些都會對血壓產生不良的影響,導致血壓忽高忽低,波動較大。
3.尋找病理性因素,尤其是對於血壓會突然升高到很高水平的,需警惕是否合併有繼發性高血壓。常見的有腎上腺的腫瘤,比如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腺瘤;還有腦部的垂體腫瘤,比如庫欣症候群。
如果老年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再次出現血壓進行性升高,服用降壓藥3個月以內,反覆調整降壓藥物,仍然出現血壓偏高不能控制的情況,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高血壓病因的篩查。主要篩查在原發性高血壓的基礎上,是否合併有繼發性高血壓的因素。
血壓「維穩」有四招
老年人保持穩定的血壓,一定要注重日常保健。
1.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出現情緒激動。對於血壓偏高的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當情緒激動的時候,體內的血壓水平會出現明顯升高。特別是對於血液粘稠、血管裡有斑塊的人來說,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可能會導致血管斑塊被衝破,從而導致人體出現血栓。
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在平時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情,避免與別人起爭執,這樣能夠更好的穩定體內血壓。此外,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要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發現血壓出現較大波動後,建議儘早去醫院檢查。
2.控制好日常鹽的攝入,保持排便通暢。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的飲食中,要注意控制鹽的攝入。身體內鈉元素增加,水分會流失,血壓會出現明顯增高的情況。
此外,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在平時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來促進體內的腸道蠕動。如果便秘,排便時容易出現用力過度的情況,人體血壓會升高。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芹菜、西蘭花、紫甘藍、生菜等食物,來更好的促進腸道蠕動,預防身體便秘,幫助身體更好的維穩血壓。
3.進行適當的運動。對老年人來說,走路是最簡便的方法之一,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更能從走路的運動中獲益。
當出現血壓不穩定的時候,建議患者自我監測,同時到醫院就診並完善檢查。
4、密切監測自己的血壓水平,推薦每天都要監測,早晚監測2次。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應當到醫院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的監測;
患者需要及時調節生活方式,調節情緒狀態。如果處於極度焦慮或者恐懼的狀態,建議進行心理諮詢。心理疏導對高血壓有明顯的降壓效果;
另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