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什麼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2020-12-22 阿森說文化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黃泉,重壤永幽隔」——潘安

世界上能夠讓每個人都確信無疑的事情屈指可數,但「生」和「死」這兩件人生大事卻是每個人都相信會發生且都會經歷的事情,或許每個人出生的起始點各有不同,但是他們最終都會走向「死亡」這一個結局,就像花開、花落、花謝,最後「零落成泥碾作塵」,人也一樣,最後都會從溫暖的家庭走向孤獨的墳墓。

人世間走一遭,或許曾踏遍山川河流,也曾異國他鄉結識志同道合的友人,在生命的盡頭放下所有愛恨情仇,都想「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後人總是牽腸掛肚,想著做點什麼來紀念逝去的人,證明他曾來過。墓碑是緬懷逝者的方式之一,在墓碑上刻上逝者的生平、表明與逝者的關係,在紀念逝者的同時也供後人懷念。

悠悠中華擁有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我國作為文明古國之一,歷經踏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許多的優秀文化不但沒有被遺忘,在經過時間的沉澱後剩下的精華更是成為不同時代的精神支柱。一直流傳至今的祭祖傳統是我們孝道的體現,體現出後輩對祖先以及前輩的深深愛戴和懷念之情。

每年清明時節進行掃墓時,如果對墓碑上的文字稍加注意,會發現大多墓碑上會出現「故、先、顯、考、妣」幾個字或者同時見到其中幾個字,墓碑上刻的字除了含義外,在其背後還體現著我國的深遠歷史文化。那麼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是什麼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一座墓碑將陰陽兩端連接,生人與逝者雖已不在同一時空,但仍有千絲萬縷的情感牽連。一個墓碑的背後,有立碑的人與碑的主人,立碑人根據己身與逝者的身份關係適用不同的稱呼,在墓碑上刻上相應的稱謂。

立碑人有長幼的順序排列,通常以立碑人中輩分最高之人與碑主的關係定稱謂,如果在所以的立碑人中沒有比逝者更高輩分之人,亦即立碑人都與逝者為同一輩分的人,則會根據帶頭之人的角度訂稱呼。

自古人們都對「死」字比較忌諱,在不同的場合都儘量不直接提這個字眼而是選擇較為隱晦的表達方式,在墓碑這個不得不提及關乎生死的字眼時,擁有大智慧的故人自然也有辦法尋找能夠避免直接使用忌諱之詞的詞語進行替代。

在墓碑上,通常有「故、先、顯、考、妣」幾個字,這幾個字有不同或相近似的含義,其中「故」根據字面意思理解即可,意思是以前的、過去的,在墓碑上用該詞意為「故去的人、逝去的人」;而「顯」的字面意思是「尊貴、顯赫、耀眼」等,在古代原本只有名門望族、家世顯赫之人才可以使用「顯」,以表示墓主的身份高貴,不是在朝廷有一官半職就是家室十分富有之人,後來經過歷史的演變。

「顯」這個字也可以被一般的平常人家使用,由於這個字特有的含義,因此即使是在平常人家使用,碑主也是在家族中輩分很高、德高望重之人,以此表示對碑主的尊稱以區別平常的人,另外,在一個家族中,如果立碑人的雙親都已經不在人世了,此時立碑人會在墓碑上刻「顯」字,如果立碑人的雙親中還有一人仍然健在人世,那麼立碑人就不能用「顯」字,而必須使用「先」字,在對逝者表示尊重的同時,對健在的人同樣尊重。

根據現有資料表明,「考」和「妣」最早記載於《禮記.爾雅》之中: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翻譯成現代的白話就是用「考」來代表立碑人逝世的父親,以「妣」字來代表立碑人故去的母親,總的來說,這兩個字意為對立碑人故去的父母親的尊稱,因此如果一個墓碑刻有「先考」字樣,代表該墓為立碑人逝去的父親;反之,如果刻有「先妣」字樣,則說明這個墓為立碑人已經逝去的母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墓碑上的「先」和「顯」雖然有著相似的讀音,但這兩個字的含義卻並非如同它們的讀音一般類似,其含義可以說是大相逕庭。碑上的「先」更多的是代表已經亡故的意思,而「顯」則是代表一種高貴的身份或是對前輩的尊稱。

雖然「顯」字一開始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也顯示出我國長期封建社會下的階級思想,即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或者腰纏萬貫的富人才有資格使用,但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覺醒,後來平常人家一般都會加上「顯」或是「先」字,比如常見的有」顯考」,亦或者是「顯妣」,但由於人們思想覺悟的不徹底,「顯」在平常人家使用也限於長輩或者德高望重之人,仍然存在著非平等的性質。

此外,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長幼尊卑」的秩序,在立碑這一傳統上也仍然保留這一講究。在立碑時也分長幼尊卑,根據輩分的高低,再往上的輩分之人的墓碑上會比晚輩多一些修飾詞,如「曾祖考」、「曾祖妣」以及「高祖考」、「高祖妣」等以表示不同墓的長幼尊卑,而此時有人會提出疑問說「故」字此時怎麼沒有了呢?

這也是有講究的,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在表達時力求精簡,而根據字面意思以及組合後的形態來看,「故」、「先」和「顯」的意思存在重複,因此當下會出現某些墓碑上直接省去「故」字,以此達到精簡表達的文字效果。

結語: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有著不同的意思,是我國源遠流長之文化的延續,作為中國人,我們有必要對這些詞的含義和深遠內涵做深入了解,千萬不能弄錯了,不然會鬧笑話的。都說人終有一死,雖說斯人已去,但是墓碑文化作為我們對逝者的緬懷方式,仍有留存的文化意義。

參考資料:

《卜算子.詠梅》

《再別康橋》

《悼亡詩三首》

相關焦點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別搞錯了,會鬧笑話
    這一點和世界上其他語言和文字有很大不同,其他國家大多是有單詞拼湊成句子,而我國許多漢字都是由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和意像來指導的。也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漢字有多種用法和多重表達方式,而一些有文化的人能夠把漢字玩出花來,主要也是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漢字的來歷,所以無論他們怎麼組合都不會給人違和感。在漢字中,單個的字有可能代表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是一個名詞。
  • 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都是啥意思?炎黃子孫要知道
    這些活動可以視作葬禮的初級版本,有一就有二,後來的人們在基礎上擴大了葬禮的規模和層級,這點從王侯葬禮和平民葬禮的區別就能看出來。我們在鄉間的墓碑上經常能看到,故、先、顯、考、妣等詞語,那麼這些詞語是什麼意思呢?大家一定要看看,不然不懂那可就鬧笑話了。
  • 在古代墓碑上,時有出現「故、先、顯、考、妣」等字,是什麼意思?
    墓碑並不能直接展示主人的名諱,所以會使用"故、先、顯、考、妣"等字樣。只要是看到過農村墓碑人的,大家都會知道,多數有故先考還有故先妣等字樣,之後才為XX氏,接下來就是主人的姓名,以及之墓等字樣,有的還會再加上孺人或者是先生等敬稱,先這個字使用得不多,多數為顯字替代,有的是顯考,或者先考,還有一些涒少數的情況會沒有考胡總和妣等字樣。
  • 冬至上墳,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墓碑有講究,但咱不明白那麼上了這麼多次墳,掃了這麼多次墓,每次都能看到墓園裡各種墓碑林立,上面的刻的內容有些大家一看就明白比如時間、姓名等。還有一些比如寫在姓名前面的「故、顯、考、妣」等,終究是沒有搞明白什麼意思。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墓碑上故、先、顯、考、妣的含義。第一、故。故組成的詞有故鄉、故事、故人,而墓碑上的故是使死、亡,但是以前在用著兩個詞不好,而故不僅能表達死亡,而且還比較委婉。在農村辦喪事的時候,很多人非常忌諱死和亡這兩個詞,所以一般都是用故,更顯得莊嚴,但是部分城裡人到農村參加白事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漏嘴,這對已故之人非常不尊重。
  • 你知道墓碑上「故、顯、先、考、妣」是什麼意思嗎?不要理解錯
    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係。寫碑文應對死者充滿敬意和感情。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墓碑》:"袁尚書可立墓碑,在()城南四裡許,劉店村東裡許。碑高八尺,上,下,高約丈餘,尚稱體制。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我國對於墓葬文化十分注重,不僅在於各種墓葬儀式,而且對於墓碑上的碑文也十分講究,特別是墓穴的碑文容不得半點差錯,其中「故、顯、考、妣」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弄錯一個字,除了貽笑大方之外,還體現出對逝去親人的極度不尊重。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你可知這些字是什麼意思?
    引子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有一部分去過農村掃墓的人可能會發現,農村墓碑上面總是有一部分字是一定會有的,那麼在農村墓碑上面,「故、顯、考、妣」這些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而「顯」這個字,代表的就是顯赫的意思了,這是一種對於墓中主人的一種尊稱,稱讚他生前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一些德高望重,或者是在家裡面輩分最高,且後繼有人的情況下,才會有人在墓碑上用「顯」這個字。而其餘的普通人,用的則是「先」這個字,那麼這個「先」字,代表的又是什麼呢?其實這個字也不難推斷,就是先人的意思。
  • 農村的墓碑,上面都刻著「故、顯、考、妣」,到底表達什麼意思
    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袁可立墓碑》:"袁尚書可立墓碑,在(睢州)城南四裡許,劉店村東裡許。現在大家討論一下墓碑文化藝術,這種墓碑上的印字忌諱好多,格式相比固定不動,茲事體大,幹萬粗心大意不可,我希望對各位有一定的幫助!「故」、「先」二字釋義,「故」字便是對去世的婉轉表述,這兒與歿、終、逝及其坐化、涅槃、仙遊等一個含義,便是含蓄委婉一些,這個字的表述並不是十分關鍵,當代好多墓碑早已忽視。「先」字,便是對逝去老人的敬稱,還可以了解為「先祖」。
  • 農村墓碑上的字內涵深刻,「考、妣、先、顯、故、諱」,可別弄錯
    碑文也很講究,尤其是中間縱向的一排大字,譬如出現的「考、妣、先、顯、故、諱」,當今的人有的會弄不清楚這些字具體何意?有何講究?「考」與「妣」。在古代,考指父親,妣指母親。但現今只把去世的父親,稱為考,把去世的母親稱為妣,並且只出現在碑文上。譬如子女給父親立的碑文用先考或者顯考,給母親用先妣或顯妣,祖父母前面再另行加個「曾」,譬如祖父用「先曾祖父」或「顯曾祖父」。
  • 中國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各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在葬禮的形式上,漢族主要採用土葬的方式,將逝者盛入棺木,填穴堆土,墳頭立碑。碑上面一般都書有銘文,記錄逝者姓名、功德、立碑者與逝者的關係等等。其中,墓碑上會常常出現「故、顯、考、妣」等字樣,現代很多人已經不知道其真正含義。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很有講究
    一個人生前的所有生平事跡,他的豐功偉績亦或者頭銜名譽,都可以在墓碑上有所體現,因此大部分人都非常看重墓碑上面的刻字,無論到時候自己,因為這是作為評價他們一生的東西來存在的。人在離世時,墓碑上面會刻有很多的信息,其中最耐人尋味的就是,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顯貴,他們的墓碑上通常都會刻下很多相同的字樣比如「故」「顯」「考」「妣」這四個字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你有嘗試了解過他們嗎?
  • 說文解字: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
    今天我們探討一下墓碑文化,這些墓碑上的刻字講究很多,格式相對固定,茲事體大,千萬馬虎不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 「故」、「先」兩字釋義「故」字就是對死亡的委婉表達,這裡與歿、終、逝以及圓寂、涅槃、仙遊等一個意思,就是含蓄婉轉一些,這個字的表達並不是十分重要,現代很多墓碑已經忽略。
  • 中國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四個字,每個字都是什麼意思?
    立碑人按長幼順序來定,長子、次子,長女、此女,若是都沒有就從孫輩再數,刻碑的時候,也往往會站在立碑人的角度稱呼碑主。看過一些墓碑後,就有人發現,古人的墓碑上大多文字精細複雜,有各種落款和添綴,但細細看來幾乎每個墓碑都會這樣幾個字:「故」、「顯」、「考」、「妣」,這分別又都是什麼意思呢?
  • 「故,顯,考,妣」到底啥意思?不搞清楚你到時候可能會鬧大笑話
    喪葬文化是咱們中國古典文化中的一部分,裡面有很多豐富的內容,其中墓碑就是墓誌內容之一,墓碑顧名思義就是立在墳墓前面或後面的石碑。據考證以前墓碑是木質以後採用石質的,碑上篆刻文字以示紀念永垂不朽。當然歷史上也有無字碑,妣如武則天乾陵的無字碑,那是任由後人評說。
  • 中國墓碑上「故、妣、考、顯」,到底啥意思?作為華夏兒女要了解
    除此之外很多關於喪葬的習俗都被簡化了很多,在古代喪禮和加冠、婚嫁、祭天等三種典禮統稱為四禮,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大儀式,在古代喪禮往往會持續很久,還有守孝服喪等等一系列的講究;而現代人已經將喪禮簡化到了三至七天,很多禮節也一一簡化。除此之外因為推行火葬的關係,現在除了偏遠山村還有棺材入土的習俗,城市中使用的基本都會西方的大理石墓。
  • 為何中國墓碑要寫「故、顯、考、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人死後,除了生者的記憶,能夠證明他在世上走過一遭的大概就是那塊墓碑了吧(人生後花園)。這一小塊墓碑經過千年的時光也慢慢演化出了它獨特的文化——東西方不同的墓志銘文化。先說說西方吧,西方的墓志銘一般沒有什麼固定的格式,也沒有什麼固定題材。大部分都是對死者一生做一個非常簡短的評價或者他的成就。
  • 古代墓碑上的「故、顯、考、妣」究竟啥意思?作為炎黃子孫要了解
    在我國許多墓碑上,都會出現「故、顯、考、妣」這4個大字,那麼它們究竟為何意呢? 本義為「緣故、原因」,後引申為「過去的、原來的、祖先、死亡」之意,而墓碑上的「故」字,便是取「故去、死亡」之意。由於中華文化對「死、亡」這類字眼比較忌諱,所以便用「故」來代替先祖、故去之人。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啥意思?有什麼區別?
    所以從古至今,生死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在我們國家喪葬文化又是格外的重視,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過,在掃墓的時候看到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究竟有什麼含義?雖然說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實施火葬文化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大家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都還是會在墓碑上發現「故顯考妣」,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分別是啥意思?作為炎黃子孫必須了解
    所以從古至今,生死本身就是一件大事,而且在我們國家喪葬文化又是格外的重視,但是大家是否有注意過,在掃墓的時候看到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究竟有什麼含義?  雖然說從1956年開始,我們國家就開始實施火葬文化了,現在的絕大多數地方也接受了這樣的改革,但是大家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都還是會在墓碑上發現「故顯考妣」,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