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母進行家庭教育時,離不開這三個方面

2021-01-19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必經階段,無論是父母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會起到重要作用的。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所以會給孩子報許多的興趣班,讓孩子從小就學習知識。

而有的父母因為家裡很富裕,甚至會請一些專門的老師來到家裡給孩子上課,給孩子規劃一系列的學習安排。

但無論如何,家庭教育都是孩子學習知識的最重要環節。因為父母和孩子是最親密的,所以更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關鍵。

彤彤的父母是從事教育領域方面工作的,他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帶領他閱讀很多的兒童讀物,以此豐富她的精神世界。

在他們空閒的時間,他們還會陪伴自己的孩子去到不同的地方玩。雖然是外出遊玩,但是他們會讓孩子在玩耍以後做一個小總結。

這個習慣是為了讓孩子不只是玩,也可以從玩的過程裡學到東西。因為彤彤的父母從事教育領域,所以鄰居都紛紛跑來和彤彤的父母學習經驗。彤彤的父母也沒有保留,很真誠的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傳授給他們。

在通過科學的教育下,彤彤以及鄰居的孩子都十分的有禮貌,都讓大人們很喜歡。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確實很大,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麼孩子的成長會更加順利。

與其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報讀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倒不如親自陪伴孩子,帶領孩子發掘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更自在的學習東西。那麼家庭教育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教育呢?這裡有幾個建議,家裡有孩子的父母可以學一學。

01家長應該陪伴孩子閱讀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從小做起。家長們可以陪伴孩子閱讀一些兒童讀物,讓他們接受知識的薰陶。

如果父母擔心小孩子不能接受全部都是文字的書籍,那麼可以選擇一些配有插圖的書籍,讓孩子可以在好看的圖片的誘惑下更好的閱讀書籍。

如果孩子還太小,家長可以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汲取書籍裡面的知識。

除了這些方面,家長也可以在家裡設立一個書房,讓孩子可以隨時隨地的拿起書籍獲取知識。同時,家長們也應該以身作則,放下常拿在手上的手機,感受書籍的魅力。

02家長應該陪伴孩子成長

小孩子是需要父母的細心照顧才能夠順利成長的,雖然知識可以從書籍裡面得到,但是愛意是無法從書籍獲取的。

陪伴是父母一生都需要學習的課程,陪伴是只有父母能夠給孩子。

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可憐的,就像農村的一些留守兒童一樣,他們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陪伴,內心孤獨,甚至他們會覺得自己是被父母遺棄的。

缺乏陪伴的童年,是一個不完整的童年。陪伴是金錢購買不了的,當父母有時間的時候就應該多和孩子待在一起。

因為只有陪伴才能能夠及時的溝通,而只有及時的溝通才能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如果父母不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孩子和父母之間就會出現鴻溝,而且是永遠也無法跨過的。

如果父母可以陪伴在孩子身邊,那麼孩子就會懂得愛,也會懂得如何去愛。

03讓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喜歡。良好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家長們要教會孩子學會禮貌,見到人要禮貌的問聲好。

學校的老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的老師,家長要教會孩子尊敬師長,做一個禮貌的孩子。

除了要教會孩子學會禮貌以外,父母也要讓孩子學會做一個有規劃的人。要時常告訴他們時間就是金錢,只有珍惜時間的人才能夠過上好的人生。

同時,家長也應該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可能孩子還很小,還不能夠做一些比較重的家務,但可以教孩子,在玩完玩具之後一定要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

又或者是讓他們幫忙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他們動手的能力,以免孩子成為一個慵懶的人。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都需要做的事情。只有正確的教育方式才可以教育出好的孩子,每個父母都應該多點耐心,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

希望每個父母都可以培養一個出有禮貌、有規劃、有想法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母首先得是這三種類型,看看你在其中嗎
    小峰媽媽說,孩子不太聰明,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她也是逼不得已才給孩子報了這麼多課程,想讓孩子趁放假的時間,好好學習,開發智力,爭取名列前茅。其實小峰媽媽的做法大錯特錯,過多壓榨孩子,讓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不但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牴觸心理。
  • 寒門難再出貴子,這個時代的父母,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有太多的父母,越來越感到奇怪,為什麼當年應試教育最嚴重的時候,自己仍然可以無憂無慮的度過小學時光。可到了現在,自己的孩子卻像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時間被各種輔導班擠佔,每天完成作業要忙碌到深夜十一二點。就連父母自身,也要開始懂得輔導功課,要有時間接送孩子,陪孩子參加各種活動。
  • 就算家境普通,這三種家庭,也早已經贏在起跑線上
    父母們最怕的是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現實中對孩子的要求往往過於嚴苛,讓孩子背負了太重的精神負擔。即使家庭經濟壓力已經很大了,但依舊要省吃儉用的給孩子報上各種培訓班。即使這個地段的房價高於普通市價,也要尋找各種關係買到最好的學區房,為的只是那一個好學校的學位名額。
  • 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該加速還是「踩剎車」,父母需謹慎
    人們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的媽媽們從孩子是胎兒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教育,而超前教育的風也是一直越刮越猛,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父母在跟風的路上,超前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 孩子教育需要注意的點,不是簡單的贏在起跑線
    有人說要打破寒門魔咒,鄉村兒童的起跑線要更加提前,甚至從0開始!還有人說真的起跑線是孩子內心的覺醒。你覺得呢?具體什麼才是贏在起跑線,方法又是什麼呢?想一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成人後自信、獨立,人際關係處理柔韌有餘,能夠更好地生存生活。歸根結底是贏在教育!教育廣義上是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心智兩個字就涵蓋了所有的教育本質。心智其實就是大腦、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各種器官,協調合作,對外界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然後輸出信息進行行動。
  • 別讓「贏在起跑線上」毀了孩子的一生!
    自己的兒子正在上一年級,作為一個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太了解小學生家長們的焦慮和渴望了。「贏在起跑線上」雖然持續遭到社會詬病,但家長們都像「上了頭」,根本停不下來。現在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了。以前自己上學的時候很少聽到「家庭教育」這個詞。
  • 補習班興趣班,孩子苦父母累,贏在起跑線不一定能贏在終點線
    教育是一個與老生常談的話題,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母們就把弦給緊繃了起來。早教班,興趣班,特色班,文化課培訓班等等,凡是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商發展,以及學習成績提高的方面,家長們都不想錯過,為的就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中國教育孩子為啥父母這麼累?離不開這4點原因,很扎心
    一、喪偶式育兒這個詞語是近幾年在網絡上流傳的「流行語」,當然,這個詞語也是非常的現實,這正是我們很多家庭的現狀,這也戳痛了我們很多媽媽的心。喪偶式育兒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愛人在和不在都一樣,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從不指望愛人能幫忙。
  • 「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在哪裡?數據告訴你
    「寶貝已經4歲了,我也想讓他快樂地成長,但上不了好小學,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當問到「希望將來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時,「健康」(提及率達到34%)和「快樂」(提及率達到23%)成為高頻詞。但「健康」和「快樂」並不能取代育兒觀念中的競爭意識。66%的媽媽認為「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還在迷信贏在起跑線?真正的三條起跑線,爸媽做到了幾條
    這孩子的爸爸媽媽表示,因為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文章,講的是孩子怎樣才能贏在起跑線,還推薦了一些早教的方法。爸爸媽媽就開始上心了,決定一定也要給孩子早早開始教育。因此,孩子的爸爸媽媽就經常讓孩子看一些視頻,經常接觸電子產品。有的時候,為了給孩子看五顏六色的顏色,媽媽甚至讓孩子一整天都要盯著電腦,認為這樣才可以促進孩子的感官發育。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的輸贏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敗
    總是有人說:孩子之間的輸贏就是父母之間的輸贏。很多父母就為了這句話就會對孩子付出全力。哪個父母的教育更加合適,更加科學,孩子自然就會更優秀。某一檔電視節目上一個6歲的小女孩讓更多人大吃一驚。她不但熟悉很多許多國學經典,還能準確表達出原文經典隱含的意思。唐詩宋詞對她來講更加輕鬆。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這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摘取諾貝爾獎,不僅要智力超群,學富五車,更首當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造能力,而這「三創」絕非一日之功,當從娃娃做起。德國人為什麼獲諾貝爾獎人數多?這與其基礎教育有關。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木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早教用具不容錯過
    早期教育作為當今社會熱門話題,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們的關注。從剛出生到牙牙學語,再到步入幼兒園、小學。家長們總是費盡心機,想要讓自己的孩子獲取更多的知識,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也正是因為這樣,早教學習機、早教機器人,甚至早教APP……都通通被家長們帶回了家。但其實,各位爸爸媽媽們,你們知道嗎?
  • 那些在起跑線發力過猛的孩子究竟贏了什麼?
    她同事告訴她,造成今天這種後果是大兒子小時候沒"贏在起跑線"造成該的。如果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學前班開始就要做好計劃,注重智力培養,除了大量的閱讀之外,還要學習數學、圍棋和樂高開發智力,孩子一旦在哪個方面落後了,以後很難彌補,因為大家都在拼命學,所以從小一定不能放鬆。
  •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終點,善用「職業教育」,讓孩子笑到最後
    當孩子對某種職業感興趣時,理想便通過自己的認知而產生了,他會發自內心地想通過學習去努力,去實現,哪怕是遇到困難,也不會斷然放棄,而這些並非是父母強加或安排的。前段時間一部講親子關係的電視劇很火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當劇中的一名女生在她喜歡的工作場景裡,自信地介紹她擅長的專業時,那種專業和熱愛,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得到。
  • 豆瓣7.9《起跑線》: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以身作則」
    前言"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不僅是中國家長的心聲,更是全世界家長的心聲,但又有多少父母"以身作則"了呢?3、 父母如何帶給孩子積極的榜樣?正文電影《起跑線》:印度某城市的一對父母,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也為了自己進入上流社會,而想盡一切辦法想讓孩子躋身貴族學校。
  • 電影《起跑線2》是關於教育的。歐文是主角。父母擔心孩子
    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部印度的高分電影《起跑線2》,由伊爾凡印度表演巨星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對渴望出國留學的父女之間的故事。這也顯示了父親實現女兒夢想所面臨的困難以及努力克服困難的過程。假設在2020年4月29日,印度表演巨星歐文因病去世。
  • 父母不顧孩子想法、盲目報補習班,就算贏在起跑線,也會輸在終點
    近年來,孩子教育題材的電視劇數不勝數,一句「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現如今廣大父母的真實寫照。眾多家長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就將孩子從小送去不同的興趣班、補習班,我們擁有更多的技能,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
  • 「贏在起跑線」的易烊千璽:被內卷吞噬的童年和被放大的教育焦慮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句包裹著成功學糖衣的口號,讓多少家長在教育的洪流中暗自較勁、攀比、競爭,生怕自己的娃比別人落後,不如別人優秀。知乎上有個信奉快樂教育的媽媽,本以為佛系育娃,歲月靜好,但是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三歲認識百字,中班英語自由對話,甚至開始獨立編程,搞發明,題主很慌張,於是想要追趕,火急火燎的被迫捲入教育內卷中。
  • 父母在家如何給孩子進行蒙氏教育?建議從這3個方面下手
    我發現不用非要把孩子送進蒙特梭利的學校,只要了解蒙氏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家也可以給進行蒙氏教育,這樣能讓孩子接受都好的教育,同時也能為家裡節省下一大部分開銷。就我個人經驗來說,我建議家長可以從這3方面下手!